绿色智能

搜索文档
坚定践行《台州宣言》 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收效显著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14:42
战略规划与品牌整合 - 公司发布《台州宣言》,提出"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以提升竞争力 [1] - 将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定位为三大明星品牌,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高质量发展 [1] - 规划"两横七纵"布局:"两横"为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银河、雷达、翼真)和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分别面向大众市场和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 [4] - 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以实现完全合并,强化品牌协同与规模化效应 [8] 财务与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4%),毛利率15.8%,毛利总额114亿元 [1] - 第一季度总销量70.38万辆(同比+48%),完成全年271万辆目标的26% [2] - 三大品牌销量:银河26万辆(同比+21.4%)、领克7.2万辆(同比+19%,新能源占比52%)、极氪4万辆(同比+25%),新能源车累计销量33.9万辆 [4] 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 - 发布2030愿景,推进"可油可电可醇"产品与智能出行方案,目标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 [2] - 三电技术:推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涵盖800V快充、400V高能量密度及混动电芯,未来持续迭代 [5] - 智能化: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系车型,标配100TOPS算力,已搭载于银河星耀8和E8,未来全系升级 [7] 可持续发展与长期目标 - 2024年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通过能源再生、材料循环等技术协同减排 [8] - 2027年目标销量500万辆,2030年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共享、乘商互联、天地一体"的通行生态 [10] - "智能吉利2025"战略进入收获期,高价值技术加速量产,差异化竞争力逐步形成 [10]
徐州市物流业聚焦“六化”持续发力
新华日报· 2025-05-27 05:51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对外强化通道建设、积极融入物流体系,对内强化集聚融合、提升园区平台实力,物流业发展稳中有 进,物流运行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较"十三 五"末降低1.4个百分点……徐州,这座历史悠久的交通枢纽城市,正以"六化"战略为引领,即枢纽化、 融合化、协同化、数智化、联运化、绿色化,奋力书写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物流运行稳中有进 产业发展支撑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徐州物流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28万亿元,同比增长 7.2%,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徐州物流市场的庞大体量,更预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从细分领域来看,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4%、占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的77%,成为拉动物流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区域 外流入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6%,占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的16%,反映出徐州作为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的地位日益凸显。农业物流总额虽占比仅为3%,但也实现了1.5%的同比增长,显示出农村物 ...
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搜狐财经· 2025-05-21 07:17
工业经济 - 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 较一季度回落0 1个百分点 [2] - 4月单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增速较3月回落1 1个百分点 40个工业大类中36个行业实现增长 增长面达90% [2] - 先进制造表现突出:装备制造业增10 9% 高技术制造业增12 9% 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增11 4% 均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 [2] 消费市场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91 9亿元 同比增长5 5% [3] - 绿色智能消费爆发: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59 7% 绿色家电增60 5% 智能家电增76% 可穿戴设备增81% 合计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6 2个百分点 [3] - 新兴零售业态加速扩张 仓储会员店/折扣店/集合店零售额230 2亿元 同比增26 4%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8 2个百分点 [3] - 线上消费占比提升 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28 3% 占限上零售总额比重达24 3% [3]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 9%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 6个百分点 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 6个百分点 [4][5] - 大额基建项目表现强劲 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8 7% 10亿元以上项目增9 7% [5]
直击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造船三大指标均全球第一 重大资产重组稳步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3:58
中船集团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核心内容 - 中船集团连续三年在上交所交易大厅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全面展现改革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愿景 [2] - 12家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介绍各自发展和经营情况,并就经营业绩、发展形势等问题与投资者交流 [4] 造船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 截至2024年末,中船集团造船三大指标(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和船舶完工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4] - 2024年船海业新合同订单、手持订单、船舶完工交付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5] - 中国船舶2024年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万载重吨、1039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3% [5] - 中国船舶完成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万载重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13% [5] - 截至2024年末,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2170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1% [6] - 中国重工手持民船订单超过3000万载重吨,金额超1400亿元,交付期排到2028-2029年 [6] 订单结构优化与行业机遇 - 中国船舶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88% [6] - 中国重工新接订单中主建船型批量订单占比达90%,绿色船型占比近6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过75% [6] - 船舶行业面临三大机遇:行业景气周期持续、船东对中国船舶行业信心充足、船舶向绿色化和智能化演进 [6]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进展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4] - 该合并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已获得上交所受理 [7] - 合并后将实现多方面协同效应,包括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业旗舰上市公司、增强国际话语权等 [7] - 合并后将整合七大船厂,统筹接单和排期,打造全球船舶建造领域单项冠军 [7] 公司发展战略与投资者关系 - 中国船舶2025年经营目标超过800亿元 [10] - 公司将以投资者为本,打造价值创造共同体,提高投资者回报意识 [10] - 中船集团2025年将持续提升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质量,强化规范运作 [11] - 未来将深耕主业实业,聚焦价值创造,把握全球造船业周期机遇 [11] - 将着力"深海科技"与"绿色智能"创新,向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延伸 [11]
全矿无人作业时代来临 平阴山水石灰岩矿无人驾驶项目树立行业新标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14:56
当全球工业智能化浪潮奔涌而至,中国矿山行业正以无人驾驶技术为核心引擎,加速驶向"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的新蓝海。 在装备层面,宇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采用宇通无人驾驶线控底盘解决方案,搭载适用于矿山场景的无人驾驶系统,实现智能充电、7*24小时常态化 无人作业,车辆出勤率超过95%,使运输整体的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从而助力矿山智慧化、高效运营。在基建层面,中国移动构建的100%覆盖5G 专网,为无人驾驶系统提供了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保障,成为连接"人-车-矿"的数字神经。 从效率革命到生态革新 从运营数据看,项目投运后,无人驾驶效率满足生产运营需求,矿区已累计节省碳排放约1500吨,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为行业树立绿色智能转型 的典范。人工成本显著降低,作业效率提升,运输环节实现零事故,通过智能充电、能量回收等技术,单车年能耗成本下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矿山行业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质变。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产业生态层面,传统矿山人车共存模式下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本质安全水平跃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推动管理效率提升,例如 通过数据中台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绿色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形成协同效应。 ...
海得控制:将推动生产制造的绿色智能发展 寻求出海业务等新的业务增长点
全景网· 2025-05-15 21:30
公司业绩与经营目标 - 2024年宏观经济持续向好转暖但外部环境、内部有效需求不足及行业竞争加剧对公司业务带来挑战[1] - 公司所处数字化与绿色化业务赛道为未来产业中极具生命力的赛道人工智能+和节能低碳是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1] - 2025年公司将利用政策及赛道优势以绿色化理念推动数字化业务发展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化业务实现两大业务协同[1] - 公司计划通过改善运营质量、提高人均效率及寻求出海业务等新增长点力争实现扭亏为盈目标[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新能源业务三大板块[1]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为设备制造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场景提供综合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1] - 工业信息化业务为工厂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1] - 新能源业务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为新能源电力及源网荷储提供专用设备及系统[1]
瞭望 “世界镁都”治乱记
新华网· 2025-05-14 10:37
2023年以来,辽宁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菱镁业专项整治,初步实现了从"矿山乱采"到"集约高效"、从"高耗能 污染"到"绿色智能"、从"原料输出"到"全产业链"的转身,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菱镁产业发展新路径清 晰可见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炳坤 丁非白 后英集团海城市胜辉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臂抓取耐火砖(资料照片)海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镁被誉为"21世纪最关键的25种战略元素之一",我国菱镁矿储量居世界第一,理应牢牢掌握这一特种资源的开发 利用主动权。但一段时期内,作为我国菱镁主产地的辽宁省没有完全摆脱矿山无序开采、资源粗放加工、行业污 染突出等问题,优势资源没有做成优势产业。 2023年以来,辽宁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菱镁业专项整治,初步实现了从"矿山乱采"到"集约高效"、从"高耗能 污染"到"绿色智能"、从"原料输出"到"全产业链"的转身,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菱镁产业发展新路径清 晰可见。在资源储量最大、有着"世界镁都"之称的辽宁海城市,其整治、转型历程或许可以为一些地方打破"资源 诅咒"、做强资源产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沉迷"赚快钱"行业遇危机 镁主要应用在耐火 ...
家电换新补贴百日记:是“红包雨”也是“及时雨”
齐鲁晚报网· 2025-05-12 19:14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济南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近四个月显著刺激消费 消费者通过补贴可享受20%优惠 如原价8000元空调现省1600元[3] - 组合购买模式受青睐 消费者购买三台空调原需16000元 补贴后仅需12800元节省3200元[3] - 政策实施后商家成交率明显提升 空调产品多采用组合销售方式 带动整体消费热度[5] 市场销售数据表现 - 格力空调山东区域1-4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0% 4月新品市场渗透率达12%[8] - 海信济南专卖店一季度零售额同比增长78.4% 显示政策对销售拉动效果显著[8] - 苏宁易购五一期间全国门店客流增110% 以旧换新订单增57% 万元以上家电销量增79%[12] 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 中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格力空调中高端产品占比从40%升至60% 柜机销量占比从30%增至70%[8] - 消费者转向更高端产品选择 同等预算可购买更高层次产品 实现消费升级[8] - 大尺寸电视 大容量冰箱 高端嵌入式家电等高端品类销量明显增长[12] 消费行为转变特征 - 消费需求从价格导向转向品质体验 智能家电和绿色环保产品受追捧[9] - 1-2级能效家电成为首选 消费者注重长期节能效益[9] - 3M净水器4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0% 显示绿色智能家电需求旺盛[10] 行业长期发展影响 - 政策推动家电产业更新换代 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加速产品向绿色智能高端方向升级[12] - 形成市场良性循环 消费热情提升带来企业现金流改善 反哺研发投入[5] - 建议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 提高知晓度 鼓励创新营销活动[12]
东方盛虹(000301):一季度业绩改善,炼化景气度企稳
长江证券· 2025-05-05 16: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东方盛虹业绩改善,炼化景气度企稳,虽营收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1][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25.5亿元和33.8亿元,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41.0X、22.8X、17.2X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6.75亿元,同比下降1.97%;归母净利润 - 22.97亿元,同比下降420.33%;扣非归母净利润 - 26.54亿元,同比下降1322.44% [1][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93.73亿元,同比下降20.10%,环比下降17.18%;归母净利润 - 8.78亿元,同比减亏;扣非归母净利润 - 12.60亿元,同比减亏 [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3.09亿元,同比下降17.50%,环比下降3.19%;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上升38.19%;扣非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上升239.46% [1][4] 行业及公司业务情况 - 2025Q1全国炼油321裂解价差及山东地炼321裂解价差分别为3436元/吨和2991元/吨,环比上涨15.7%和24.3%,PX景气度有望企稳向好,公司炼化产品中成品油及芳烃合计占比达70%,受益于芳烃及成品油景气度改善 [10] - 公司芳烃产业链采用国产连续重整技术国内规模总量最大的3×310万吨/年装置,32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等也均属于国内规模较大的装置 [10] - 公司暂缓实施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2024年前三季度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合计61470.91万元,减少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61470.91万元 [10] - 聚酯链景气度承压,公司拥有涤纶长丝产能约360万吨/年,差别化率超过90%,再生聚酯纤维产能约60万吨/年,子公司虹港石化拥有390万吨/年PTA产能 [10] - 公司坚持探索绿色工艺技术,2023年9月与冰岛碳循环利用公司合作打造的国内首套10万吨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装置投产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了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各项指标及占比情况,还有基本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 [16]
上海宝冶亳芜项目:以“红绿双擎” 驱动,开创绿色智能新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30 12:33
作为安徽省重点工程,亳芜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自开工以来,始终秉持"红色领航、绿色 发展"的理念。项目党支部大力开展"红色工地"创建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在施工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 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在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成立技术攻坚岗,组织党 员技术骨干攻克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党建与施工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还荣 获了安徽省"红色工地"称号,为项目建设凝聚了强大的红色力量。 在绿色发展方面,项目团队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施工指标,建立起完 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建筑垃圾分拣系统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三级沉淀水循环装置提 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智能喷淋抑尘系统有效控制了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裸露土地生态复绿则改 善了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一系列绿色举措的实施,使项目在绿色施工评价中获得二星认证,成为绿色 建造的行业样板。 该产业园集智能网联、数字孪生、低碳循环于一体,预计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台整车的生产能 力。上海宝冶通过这一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体 系,为行业开创绿色智能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