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收支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 · 晨报0821|宏观
宏观财政数据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7月当月增速达2.6%,为年内首次转正且创年内新高 [3] - 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回升,非税收入同比持续回落,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边际改善,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大幅抬升反映股市活跃 [3] -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央,财政压力缓解 [3] 财政支出结构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当月增速回升,中央和地方支出均保持积极 [3] - 7月当月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基建类支出(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同比回落,体现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 [3] 政府性基金收支 - 2025年1-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0.7%,7月当月增速较高但边际回落,受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影响 [4] - 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中央层面支出增长4.5倍,地方增长18.1%,主要因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2.89万亿元资金投放 [4] 政策导向总结 - 财政呈现"中央加杠杆、地方稳运行"特征,通过转移支付和重大项目托底经济 [5] - 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强,土地出让收入拖累被特别国债等中央资金对冲 [5] - 下半年宏观政策预计延续积极方向,总量托底需求,结构优化供给 [5] 行业活动预告 - 消费品年会(9月2-3日上海)、先导产业大会(9月4-5日上海)聚焦消费与科技医药领域 [9] - 多行业系列电话会覆盖AI、家电、通信、计算机、地产等赛道,8-9月密集展开 [10][14]
北京市2025年1-7月财政收支情况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8-20 15:4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7月,在首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的带动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完成4182.4亿元,增长3.6%;完成年度预算的63.1%。其中: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3678.4亿 元,增长5.2%;税收收入占比87.9%,收入质量保持全国最优。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1268.0亿元,增 长2.5%,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批发重点企业业务量增长带动;企业所得税 完成1175.3亿元,增长13.9%,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主要是信息科技类重点企业经营效益向好、利润 增长带动;个人所得税完成479.1亿元,增长7.4%,主要是资本市场活跃、上市公司提前分红等因素带 动。 来源:北京财政 1-7月,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各渠道资金统筹,提升政府可用财力水平;坚持党政机关 过紧日子,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5085.3亿元,增长2.6%;完成年度预算的60.5%。从重点支出领域看:教育支出740.0亿元,增长 7.9%,主要是适应学龄人口趋势变化,落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政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1%
搜狐财经· 2025-08-20 15:29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2] - 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3% 非税收入24906亿元 同比增长2% [2]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38亿元 同比下降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7301亿元 同比增长1.8% [2]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 - 国内增值税42551亿元 同比增长3% [3] - 国内消费税10213亿元 同比增长2.1% [4] - 企业所得税30566亿元 同比下降0.4% [5] - 个人所得税9279亿元 同比增长8.8% [6] - 进口环节税收11616亿元 同比下降6.2% [6] - 出口退税14065亿元 同比增长9.7% [7] - 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 同比增长62.5% [10] - 契税2694亿元 同比下降15% 土地增值税2786亿元 同比下降17.8% [11][14] - 房产税3201亿元 同比增长11.2% 城镇土地使用税1653亿元 同比增长5.8% [12][1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7] - 中央本级支出23327亿元 同比增长8.8% 地方支出137410亿元 同比增长2.5% [17]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21亿元 同比增长9.8% 教育支出24438亿元 同比增长5.7% [18][20] - 债务付息支出7573亿元 同比增长6.4% [20] - 农林水支出12323亿元 同比下降7.7% 城乡社区支出11185亿元 同比下降3.5% [20]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 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 同比下降0.7% [21]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950亿元 同比下降4.6% [21]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287亿元 同比增长31.7% [21] -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7109亿元 同比增长4.5倍 [21]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3572亿元 同比下降6.1% [21]
透视前7个月“国家账本” 改善“民之关切”兜底百姓民生
央视网· 2025-08-20 15:21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年内最高增幅 [1][3] - 1-7月累计收入135839亿元 增长0.1% 实现年内首次转正 增幅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1][5] - 中央和地方收入同步改善 7月分别增长2.2%和3.1% 均为年内最高增速 [3] 税收收入表现 - 7月全国税收收入18018亿元 同比增长5% 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 [8] - 1-7月累计税收110933亿元 降幅收窄至0.3% 较上半年改善0.9个百分点 [8] - 增值税和消费税持续回暖 分别增长3%和2.1% 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2和0.4个百分点 [8] 行业税收亮点 - 装备制造业税收显著增长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33%) 计算机通信设备(10.1%) 电气机械器材(8%) [10] - 现代服务业税收表现突出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长12.7%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4.1% [10] 财政支出结构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1] -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社会保障和就业(9.8%) 教育(5.7%) 卫生健康(5.3%) 科学技术(3.2%) 住房保障(0.2%) [13]
7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收支改善,发力继续前置
国盛证券· 2025-08-20 14: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财政收入边际改善且支出维持较高增速,后续财政支出有回落风险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入端情况 - 7月广义财政收入当月同比0.0%,较今年此前增速回升 [1][8]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2.65%,税收收入同比5.0%,非税收入同比 - 12.93%,财政收入结构改善 [1][11] - 7月税收同比5.0%,四大税种表现优,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税收同比贡献高,进出口、地产、车辆购置税等有不同表现,6月印花税相关同比高 [2] - 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当月同比8.9%,持续性待观察,或受土地成交时滞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影响 [1][17] - 1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0.1%,税收实际增速 - 0.3%,非税收入实际增速2.0%;政府债基金收入累计同比 - 0.7%,降幅收窄 [23] 支出端情况 - 7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12.1%,环比回落但增速仍高 [1][8]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3.04%,支出增速回升;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2.4%,维持较高增速 [2][19] - 7月基建类财政支出整体收缩,同比增速 - 3.8%,社保、卫生健康、债务付息等支出增速较高 [3][19] - 1 - 7月财政支出增速3.4%,略低于全年预算增速;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31.7%,高于全年预算增速,发力相对前置 [23] 财政赤字情况 - 1 - 7月一般预算财政赤字2.49万亿,同比增加0.5万亿左右,今年全年预算赤字较去年增加1.6万亿,8 - 12月仍有同比多增空间 [3][22] - 1 - 7月累计广义财政赤字为5.61万亿,假设今年名义GDP增速为4%,目前累计广义赤字率为4.0%,处于较高水平 [3][22] 后续趋势 - 进入8月后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预计转负,财政支出强度或回落 [4][25] - 下半年用于项目支出的专项债规模预计下滑,上半年约1.6万亿,下半年约9300亿元 [4][25]
财政部: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13:01
财政收支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 1% [1] - 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 3% [1] - 非税收入24906亿元 同比增长2% [1] 预算支出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 4% [1] 政府性基金预算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 同比下降0 7% [1] -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96亿元 同比增长8 8% [1] -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528亿元 同比下降1 8% [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950亿元 同比下降4 6% [1]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 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
央视网· 2025-08-20 11:49
财政收支情况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 [1]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中央和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和3.1% 月度增幅为今年以来最高 [3] - 7月全国税收收入18018亿元 同比增长5% 月度增幅自4月由负转正后持续回升 [3] 财政支出情况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3] - 社会保障和就业 教育 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3]
前7个月财政收支延续改善态势,央地财政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0 10:19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 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10933 亿元,同比下降0.3%;非税收入24906亿元,同比增长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8538亿元,同比下降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分析,从当月数据看,7月税收收入同比回升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 连续三月下探,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进一步减轻。1至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1%, 已达到年初预算目标,收入进度也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税收收入相较年度目标仍有上升空间。 数据还显示,1至7月,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2.1%;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0.4%;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8.8%;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同比下降15%,房产税同比增长11.2%;城 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5.8%,土地增值税同比下降17.8%,耕地占用税同比增长3.1%。印花税同比增长 20.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62.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华财经北京8月20日 ...
【财经分析】前7个月财政收支延续改善态势 央地财政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09:54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 [1][2]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 [1][4]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同比下降0.7% 预算支出54287亿元同比增长31.7% [6]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 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下降0.3% 非税收入24906亿元同比增长2% [2]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 地方本级收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2] -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62.5% 反映股市交易活跃 [2][3] -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8.8% 7月单月增速达13.9%超季节水平 [2][3]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 消费税同比增长2.1%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0.4% [2] - 房地产相关税收分化明显:契税下降15% 房产税增长11.2% 土地增值税下降17.8% [2] 财政支出特征 - 中央本级支出23327亿元同比增长8.8% 地方支出137410亿元同比增长2.5% [4]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4] - 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3.2% 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同比下滑 [4][5] - 7月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 基建类支出放缓 [5] 政策效果与展望 - 7月税收收入同比回升4个百分点 非税收入连续三月下探 [2] - 财政支出进度慢于去年同期 财政存款多增保障未来支出修复空间 [5] - "两重"资金拨付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落地 将支撑建筑业实物工作量 [1][5] - 下半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方向 托底总需求并优化供给结构 [3]
新世纪期货交易提示(2025-8-20)-20250820
新世纪期货· 2025-08-20 0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铁矿石:震荡偏弱 [2] - 煤焦:震荡偏弱 [2] - 卷螺:偏空 [2] - 玻璃:偏空 [2] - 纯碱:偏弱 [2] - 上证50:反弹 [2] - 沪深300:震荡 [2] - 中证500:上行 [3] - 中证1000:上行 [3] - 2年期国债:震荡 [3] - 5年期国债:震荡 [3] - 10年期国债:震荡 [3] - 黄金:高位震荡 [3] - 白银:高位震荡 [3] - 纸浆:盘整 [6] - 原木:区间震荡 [6] - 豆油:震荡回调 [6] - 棕油:震荡回调 [6] - 菜油:震荡回调 [6] - 豆粕:震荡 [6] - 菜粕:震荡 [6] - 豆二:震荡 [6] - 豆一:震荡偏弱 [6] - 生猪:震荡偏弱 [8] - 橡胶:震荡 [10] - PX:观望 [10] - PTA:震荡 [10] - MEG:逢低做多 [10] - PR:观望 [10] - PF:观望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制造业复苏被打断,资金博弈加剧,各行业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不同走势,部分行业有调整或震荡需求,部分行业有上行或反弹机会,投资者可根据各行业特点进行相应操作 [2][3][6][8][10] 各行业总结 黑色产业 - 铁矿石:全球发运环比回升,港口库存小幅回升,终端需求偏弱,高炉铁水小幅攀升,钢厂盈利比例高,减产动力不足,8月下旬北方有减产预期但力度不及预期,基本面矛盾有限,预计震荡偏弱运行 [2] - 煤焦:大商所调整交易限额,房地产和基建需求弱,焦煤高位调整,产地煤矿恢复慢,库存低,下游开工维持高位,部分煤矿预售订单饱和,煤价有支撑,河北和山东焦化限产,供应端利多扰动市场,短期调整幅度有限,建议回调买入 [2] - 卷螺:唐山钢厂限产政策明朗,幅度基本符合预期但减产不及预期,建材需求环比回落,外需出口提前透支,地产投资回落,总需求难有逆季节性表现,钢材利润尚可,产量增加,表需回落,库存增加,传统旺季螺纹现货需求弱,期货大幅调整下方寻支撑 [2] - 玻璃:市场情绪降温,中下游消化库存,补库需求减弱,供需格局无明显改善,开工率持稳,产量持稳,厂家库存累库,阅兵期间停产可能性低,中下游库存有补库空间但刚需未回暖,房地产处于调整周期,玻璃需求难大幅回升,现货偏弱,盘面破位下行,关注现实需求 [2] - 纯碱:短期现货偏弱,盘面破位下行,后期需关注现实需求能否好转 [2] 金融行业 - 股指期货/期权:上一交易日各股指表现不一,部分板块资金有流入流出情况,7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税收收入带动财政回暖,央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市场看涨情绪升温,建议股指多头持有 [2][3] - 国债:中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下行,FR007上升,SHIBOR3M持平,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单日净投放,市场利率波动,国债走势趋弱,建议国债多头轻仓持有 [3] - 黄金:定价机制向央行购金为核心转变,货币属性上美国债务问题或加重,金融属性上对债券替代效应减弱,避险属性上地缘政治风险有变化,商品属性上中国实物金需求上升,推升本轮金价上涨逻辑未完全逆转,预计维持高位震荡 [3] 轻工业 - 纸浆:现货市场价格偏稳,成本对浆价支撑减弱,造纸行业盈利低,纸厂库存压力大,需求淡季,刚需采买,基本面供需双弱,价格处于关键点位,预计盘整 [6] - 原木:港口日均出货量减少,加工厂备货意愿增强,7月新西兰发运量有变化,预计8月到港低位,本周到港量环增,供给压力不大,港口库存去库,现货价格偏稳,成本端支撑增强,基本面矛盾不大,预计区间震荡 [6] 油脂油料 - 油脂:7月马棕油增产累库但库存低于预期,8月出口需求旺盛,印尼生物柴油政策有支撑,国内8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高,油厂开机率高,豆油库存累积,棕油库存或回升,菜油去库,双节备货或启动,国际原油和芝加哥豆油期货下跌拖累油脂,预计震荡回调 [6] - 粕类:USDA调低美豆种植面积,单产提升但库存下降,美豆处于结荚期,天气有影响,商务部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采取措施,美豆出口未改善前巴西大豆高升水,国内8 - 9月大豆到港量高,油厂开机率高,豆粕库存充裕,下游采购谨慎,预计豆粕偏震荡 [6] - 豆二:USDA报告利多,种植成本支撑美豆,天气引担忧但优良率高,巴西大豆贴水高,国内三季度大豆到港量高,油厂开工率高,部分油厂豆粕胀库,港口大豆库存回升,受进口成本支撑,预计偏震荡 [6] 农产品 - 生猪:供应端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下降,气温和肥标价差影响收购均重,预计多数地区仍有下行空间;需求端屠宰企业结算价下行,开工率上升,肥标价差震荡波动,生猪供应增加,高温制约消费,未来一周周均价或维持震荡 [8] 软商品 - 橡胶:主产区天气干扰减弱但地缘冲突有影响,云南产区割胶利润涨,原料供应紧,海南产区胶水产量低,加工厂采购积极,泰国杯胶价格涨但利润收窄,越南原料价格涨;需求端半钢胎和全钢胎产能利用率有变化;库存方面青岛港口现货库存下降,出库量增长;市场供大于求但差距收窄,预计短期偏强运行 [10] - PX:俄乌局势有缓和预期,油价下跌,PTA和聚酯负荷震荡,PX回升,近月供需转弱但仍紧俏,PXN价差坚挺,价格随油价波动 [10] - PTA:油价振幅大,成本端支撑一般,供应恢复,下游聚酯工厂负荷反弹,供需改善,价格随成本波动 [10] - MEG:上周港口库存去库,后续到港量低于预期,终端需求低迷,国产回升,进口量震荡,供应压力增加,中期供需宽平衡,低库存支撑盘面价格,建议逢低做多 [10] - PR:市场预期地缘政治缓和,国际原油下跌,关注供应端聚酯瓶片释放预期,需求端采购谨慎,预计市场偏弱震荡 [10] - PF:隔夜油价下调或拖累成本端,下游部分订单好转,涤纶短纤工厂库存压力不大,预计市场窄幅整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