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驾

搜索文档
机构: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08:37
乘用车市场销售数据 - 5月1—1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93.2万辆,较去年5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18%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80.4万辆,同比增长8% [1] - 5月1—18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5.8万辆,较去年5月同期增长18%,较上月同期下降2% [1]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932.6万辆,同比增长12% [1] 汽车消费政策分析 - 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工具丰富,购置税和以旧换新刺激力度大 [1]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表现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对消费形成支撑 [2] - 以旧换新放宽补贴范围仍有较大操作空间 [1] - 完善二手车市场体系建设可降低消费门槛,提升车辆流通效率 [1] 行业发展空间 - 中国车市仍有提升空间,需政策助力抬升保有量天花板和激发置换潜能 [1] - 成熟车市"有效置换周期"美国平均20倍,日韩13—14倍 [1] - 假设中国乘用车千人保有量提升至300辆,"有效置换周期"达15倍,对应稳态销量有望达2800万辆,较2024年提升空间约20% [1]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 [2] - 乘用车月度销售同比改善 [2] - 众多新车上市和新技术发布形成催化 [2] - 高阶智驾和机器人发展形成产业趋势 [2]
零跑(09863)2025年Q1业绩超预期:毛利率创新高,市值近乎翻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6:2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收入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至14.9% [1] - 股东净亏损缩窄至1.3亿元,远低于投行预期的5亿元以上亏损 [1] - 经营现金流持续两年为正,2025年Q1为3.4亿元,2024年全年净额达84.71亿元 [1] - 现金类资产结余达257亿元,显著优于同行如小鹏(经营现金流缺口20.12亿元) [1] 运营与销量 - 2025年Q1交付量8.8万辆,同比增长162.1%,增速为新势力品牌最快 [2] - C系列车占比77.5%,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 [2] - 4月全系交付41039台,同比增长173%,蝉联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5] - 1-4月累计出口销量超1.36万台,位居新势力出口第一 [5][6] 产品与技术 - C系列畅销驱动结构优化,B平台首款车型B10上市即交付超万辆 [2][5] - LEAP 3.5技术架构实现软硬件超级集成,B10为首款搭载车型,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2万级别 [5] - 自研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2025年下半年城市记忆通勤及2026年城市NOA功能 [6] 市场与渠道 - 销售门店756家、服务门店449家,覆盖279个城市 [6] - 海外拓展至23国,拥有550家销售服务网点,欧洲市场T03和C10表现突出 [9][10] - 与Stellantis合作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B系列三款车型年内全球上市 [10] 行业地位与股东动向 - 市值年内涨幅98.8%,投行如花旗将目标价调升至74.2港元 [12] - 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4月增持680.96万股,金额超3亿港币 [12] - 行业价格战持续,公司凭借品价比优势有望强者恒强 [12]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软硬一体 向高而行 开启智驾新征程
格隆汇· 2025-05-19 22:06
公司定位与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第三方智驾芯片及解决方案龙头,具备软硬一体技术、战略及商业模式领先性 [1] - 以算法起家,目标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2019年战略聚焦智驾并发力软硬一体及先发量产 [1] - 全栈产品包括芯片、底软(BPU及工具链)及算法,征程系列智驾芯片市占率国内第一,2024年交付约290万套 [1] - 2024年总营收23.8亿元(同比+53.6%),毛利率77.3%,其中技术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16.5亿(毛利率92%)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胜负手,2025年智驾平权战略下中高阶智驾配置下沉至10万元车型,渗透率有望从2024年约10%大幅提升 [2] - 产业链自主可控趋势下,公司征程6系列加速国产替代,成为主机厂选择的最大公约数 [2] - 高阶智驾行业处于技术快速迭代阶段,公司以J6P芯片及Nash BPU打造系统底座,结合算法及工程化能力实现性能与量产效率领先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征程6系列芯片2025年量产,J6M/E配套比亚迪、理想等客户出货量或超百万套,基于J6P的HSD解决方案定点奇瑞 [1][3] - ADAS芯片J2/J3国内市占率超40%,AD芯片J5市占率仅次于英伟达及华为 [1] - 软硬一体模式覆盖高技术壁垒及高附加值环节,高阶智驾全栈解决方案能力稀缺 [2]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J6M/E中阶智驾方案获比亚迪、吉利、奇瑞、理想量产项目,预计2025年出货150万套(比亚迪占50%+,理想+吉利占1/3) [3] - HSD高阶方案2025年9月于奇瑞星途首发量产,2026年或拓展至大众等客户,预计出货30万套 [3] - 2026年中低阶智驾或开启海外规模放量,全球化体系能力支撑破圈出海 [2][3] 财务与增长前景 - 预计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34.1亿(+43.1%)、58.0亿(+70.1%),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9.4亿(+192%)、40.8亿(+110%) [3] - 未来3-5年营收复合增速或达50%,2027年有望季度盈利,2028年营收或达120亿(净利润超10亿) [3] - 远期(2035年附近)若高阶方案出货600万套+中低阶全球市占率20%-25%,智驾业务营收或达300亿(利润近百亿) [3] 市场认知与估值逻辑 - 当前股价反映J6M/E放量预期,但对HSD高阶方案能力存在预期差,主机厂全栈自研模式风险被审慎评估 [4] - 子公司地瓜机器人布局AIoT及具身智能业务,长期或成长为AI端侧芯片及解决方案龙头 [4] - 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能力获认可,估值溢价反映AI端侧科技创新标杆地位 [4]
【招商电子】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深度报告:国内头部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软硬一体打造智驾生态标杆
招商电子· 2025-05-19 22:05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智能驾驶(AD)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坚持软硬结合技术路径,提供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全栈解决方案 [2] - 成立于2015年,已发布多代征程系列芯片,预计2025年累计出货超1000万件,软硬一体方案已商业化落地 [3] - 客户包括大众集团、比亚迪、理想、奇瑞、吉利等主流车企,2024年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份额分别超40%/30%,排名第一/第二 [3] - 2021-2024年营收CAGR达72%,2024年总营收24亿元,产品解决方案/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8%/69%,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有望迎来平价智驾元年,高阶智驾将快速普及至10-20万元市场 [4] - 2030年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达10171亿元 [4] - 目前海外大厂如英伟达、特斯拉、Mobileye等市占率较高,但国内华为海思、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厂商份额正在快速提升 [4] - 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61%增至2030年的97%,2030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达8150万辆 [37] 公司技术优势 - 征程6系列芯片可全阶覆盖低/中/高级自动驾驶需求,最高性能版本征程6P算力达560 TOPS [5] - 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结合J6P芯片打造一段式端到端技术的全栈解决方案,首款搭载车型将于25Q3量产 [5] - 自主研发BPU架构已迭代至第四代"纳什"架构,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低能耗优势 [72] - 截至2024H1,公司在中国及国际上共获得673项专利和616项商标,构建强大技术壁垒 [32] 商业模式与客户 - 提供四种合作模式:IP授权/计算方案/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77] - 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约290万套,累计交付770万套,定点车型超100款,累计超310款 [81] - 已为27家OEM(42个品牌)提供智驾方案,中国前十大车企均为公司客户 [81] - 与大众旗下CARIAD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产品将于26年起落地大众旗下多款车型 [5]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4.7/9.1/15.5/23.8亿元,CAGR达72% [17] - 2021-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1%/69%/71%/77%,授权及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92% [19] - 2021-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1.4/18.8/23.7/31.6亿元,研发人员占比73.1% [30] - 2024年汽车产品解决方案/授权及服务/非车解决方案营收占比分别为28%/69%/3% [22] 未来发展前景 - 伴随征程6系列芯片和HSD系统量产,公司有望受益于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 [5] - 中长期海外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已与安波福、博世、大陆集团等全球领先Tier1建立合作 [5] - 预计2025年内J6系列芯片交付量将超百万颗,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颗 [54] - 公司解决方案将搭载至比亚迪、奇瑞、上汽MG名爵等旗下多款海外车型,受益于国内车企出海 [87]
汽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9 0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销量有所恢复,对全年销量维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零售增速5.2%、批发增速8.4%,后续随经济预期稳定、政策发力、新车上市,销量水平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尤其20万元以上高端品牌需求有望恢复,预估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31%,为板块整车、零部件标的业绩提供坚实基础[2] 各目录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环比-10.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0.8%,环比-10.0%[4] - 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4] - 4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表现亮眼,比亚迪38万辆,同比+21%,环比+0.7%;零跑4.1万辆,同比+1.7倍,环比+10.6%;小鹏汽车3.5万辆,同比+2.7倍,环比+5.5%;理想交付3.4万辆,同比+32%,环比-7.5%[4] - 4月传统车企销量吉利汽车同比增长显著,销量23万辆,同比+53%,环比+0.8%[4] - 4月销量,上汽集团排名第一,38万辆,同比+4.6%,环比-2.4%;吉利汽车排名第二;长安汽车排名第三,19万辆,同比-9.3%,环比-29%[4] - 5月上旬行业折扣率环比微降,折扣率7.2%,环比-0.2PP(4/25),较去年同期+2.3PP(5/10)。折扣金额10,613元,较上期-456元(4/25),较去年同期+3,764元(5/10)[4] - 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上汽通用雪佛兰+4.2PP、上汽通用凯迪拉克-3.9PP,北京奔驰+2.5PP,欧拉+0.5PP,上汽通用五菱-0.2PP(相较于4/25)[4]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下降10.5%和12.5%,同比增长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增长7.9%和10.2%。其中,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27]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27] - 5月13日,极氪公告称,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用以评估5月7日来自控股股东吉利汽车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27] -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推动产品本部与广汽研究院重组,强化集团级研发能力。广汽集团大研发体系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及数字化赋能,在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研发周期将从26个月缩短至18 - 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27] - 5月14日,乘联分会发文称,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4万辆,同比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3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44.6万辆,同比增长8%。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4万辆,同比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3.2万辆,同比增长12%[27] - 5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27] -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标志着"渝车出海"自此开启新纪元。该工厂投资88亿泰铢,占地约300公顷,设有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等五大核心工艺车间,以及外观检测车间等配套设施[27] - 5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轿车e7上市,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0.38 - 11.58万元,限时9.88 - 11.08万元。新车瞄准家用及网约车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有48kWh和57.6kWh两种容量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50km和520km,支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30公里[27][28] 海外新闻 - 5月13日,由于当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本田原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28] - 5月15日,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28] - 5月16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福林(约合2.48亿欧元),其中匈牙利政府计划提供200亿福林支持。该项目将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欧洲总部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28]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2.71%,板块排名1/29[9] - 本周指数涨幅情况:上证综指+0.76%、沪深300 +1.12%、创业板指+1.38%、恒生指数+2.09%;本周汽车指数涨幅情况:汽车板块+2.71%、零部件+2.79%、乘用车+3.90%、商用车-0.75%、流通服务+1.18%[9] 投资建议 整车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有望在5月底迎来尊界S800上市,作为豪华品牌具备竞争禀赋的品牌,潜在向上弹性较大。理想在5月上市智驾焕新款后,订单表现较强,随AI营销推进和年中VLA、i8推出,月销量有望达到5万以上。市场依然担心吉利、比亚迪价格端压力,但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中报表现有望超预期[6] - 建议关注位置相对较低但今年经营开始从底部上行的上汽集团、北汽蓝谷[6] 零部件 - 机器人板块近期迎来反弹,继续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冠盛股份、福达股份、敏实集团[6] - 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速腾聚创、亿咖通等[6] - 推荐主业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星宇股份、继峰股份、银轮股份[6] 重卡 - 继续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向上以及核心标的盈利的持续兑现,重点推荐潍柴H、潍柴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
汽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5月行业销量恢复,全年销量展望乐观-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销量有所恢复,对全年销量维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零售增速5.2%、批发增速8.4%,后续随经济预期稳定、政策发力、新车上市,销量水平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尤其20万元以上高端品牌需求有望恢复,预估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31%,为板块整车、零部件标的业绩提供坚实基础[2] 各目录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环比-10.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0.8%,环比-10.0%[4] - 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4] - 4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表现亮眼,比亚迪38万辆,同比+21%,环比+0.7%;零跑4.1万辆,同比+1.7倍,环比+10.6%;小鹏汽车3.5万辆,同比+2.7倍,环比+5.5%;理想交付3.4万辆,同比+32%,环比-7.5%[4] - 4月传统车企销量吉利汽车同比增长显著,销量23万辆,同比+53%,环比+0.8%[4] - 4月销量,上汽集团排名第一,38万辆,同比+4.6%,环比-2.4%;吉利汽车排名第二;长安汽车排名第三,19万辆,同比-9.3%,环比-29%[4] - 5月上旬行业折扣率环比微降,折扣率7.2%,环比-0.2PP(4/25),较去年同期+2.3PP(5/10)。折扣金额10,613元,较上期-456元(4/25),较去年同期+3,764元(5/10)[4] - 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上汽通用雪佛兰+4.2PP、上汽通用凯迪拉克-3.9PP,北京奔驰+2.5PP,欧拉+0.5PP,上汽通用五菱-0.2PP(相较于4/25)[4]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下降10.5%和12.5%,同比增长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增长7.9%和10.2%。其中,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27]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27] - 5月13日,极氪公告称,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用以评估5月7日来自控股股东吉利汽车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27] -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推动产品本部与广汽研究院重组,强化集团级研发能力。广汽集团大研发体系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及数字化赋能,在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研发周期将从26个月缩短至18 - 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27] - 5月14日,乘联分会发文称,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4万辆,同比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3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44.6万辆,同比增长8%。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4万辆,同比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3.2万辆,同比增长12%[27] - 5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27] -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标志着"渝车出海"自此开启新纪元。该工厂投资88亿泰铢,占地约300公顷,设有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等五大核心工艺车间,以及外观检测车间等配套设施[27] - 5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轿车e7上市,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0.38 - 11.58万元,限时9.88 - 11.08万元。新车瞄准家用及网约车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有48kWh和57.6kWh两种容量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50km和520km,支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30公里[27][28] 海外新闻 - 5月13日,由于当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本田原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28] - 5月15日,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28] - 5月16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福林(约合2.48亿欧元),其中匈牙利政府计划提供200亿福林支持。该项目将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欧洲总部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28]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2.71%,板块排名1/29[9] - 本周指数涨幅情况:上证综指+0.76%、沪深300 +1.12%、创业板指+1.38%、恒生指数+2.09%;本周汽车指数涨幅情况:汽车板块+2.71%、零部件+2.79%、乘用车+3.90%、商用车-0.75%、流通服务+1.18%[9] 投资建议 整车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有望在5月底迎来尊界S800上市,作为豪华品牌具备竞争禀赋的品牌,潜在向上弹性较大。理想在5月上市智驾焕新款后,订单表现较强,随AI营销推进和年中VLA、i8推出,月销量有望达到5万以上。市场依然担心吉利、比亚迪价格端压力,但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中报表现有望超预期。此外,建议关注位置相对较低但今年经营开始从底部上行的上汽集团、北汽蓝谷[6] 零部件 - 机器人板块近期迎来反弹,继续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冠盛股份、福达股份、敏实集团[6] - 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速腾聚创、亿咖通等[6] - 推荐主业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星宇股份、继峰股份、银轮股份[6] 重卡 - 继续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向上以及核心标的盈利的持续兑现,重点推荐潍柴H、潍柴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
广汽猛砸钱,到巴西找出路
钛媒体APP· 2025-05-16 19:18
巴西市场布局 - 广汽集团宣布在巴西投资13亿美元进行本地化生产并设立研发中心 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投资之一 [1] - 巴西作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 2024年新车销量达263.5万辆 同比增长14.1% 创2007年以来最高增速 [2] - 投资将覆盖KD工厂、研发中心、车型导入等全产业链 可能采用改造现有产线的方式 计划先通过整车出口测试市场再建立本地生产能力 [2] - 巴西从2024年1月开始逐步恢复电动汽车关税 到2026年7月各类新能源汽车关税将升至35% 本地化生产成为必然选择 [3]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产品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马来西亚、泰国、尼日利亚建有制造基地 2024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67.6%至12.7万辆 自主品牌首次突破10万辆 同比增长92.3% [3] - 2025年出口目标为同比增长40%至18万辆 印度尼西亚工厂将于2025年投产 还将在欧洲以代工方式实现本地生产 [3] - 已做好五款车型在巴西上市准备 采用先整车出口再散件组装的标准出海策略 [2] 国内经营困境 - 2024年全年营收1067.98亿元 同比下降17.05% 净利润8.24亿元 同比下降81.4% 扣非净亏损43.51亿元 为20年来首次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98.79亿元 同比下降7.82% 净亏损7.31亿元 同比下降159.59% 扣非净亏损8.92亿元 同比下降229.88% [4] - 2025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48.75万辆 同比减少10.22% 其中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合计销量32.26万辆 占比66.17% [5][6] - 广汽本田2025年一季度销量9.27万辆 同比下滑20.73% 广汽丰田2024年全年销量73.8万辆 同比下跌22.3% 广汽本田47.1万辆 同比下跌26.5% [6][7] 自主品牌表现 - 广汽传祺2025年前4个月销售9.39万辆 同比下滑23.80% 埃安品牌销售7.05万辆 微增0.42% [7] - 自主品牌面临新势力品牌激烈竞争 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车企全面参与高阶智驾普及战 [7] 国内改革措施 - 推出"番禺行动"战略 计划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和产业化 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 挑战200万辆 [9] - 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 统筹传祺、埃安、昊铂品牌营销工作 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首席营销官等重要职位 [9][10] - 推出首款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SUV传祺向往S7 投资15亿元设立"华望汽车"开发30万元级高端智能新能源车 [10] - 2025年计划推出7款新车型 到2027年累计推出22款全新车型 [11] 战略转型方向 - 从战略管控转向经营管控 推进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 再造产品开发流程 [9] - 通过发展自主品牌降低对合资品牌依赖 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以应对国内竞争 [13]
华依科技: 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21
股东大会安排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9:15-15:00 [4] - 参会股东需提前30分钟签到,需出示证券账户卡、身份证明等文件,迟到股东不计入表决权数 [2] - 会议设三名监票人,由两名股东代表和一名监事组成,负责监督投票和计票过程 [4] 财务及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0.36%,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3.7万元,同比减少3072.76万元 [15][30] - 亏损主要原因为测试服务业务产能爬坡期成本较高、惯导业务初期成本未完全覆盖以及融资导致的财务费用增加 [15][3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7.23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显著改善 [30] - 2025年预算目标为收入增长30%以上,并实现扭亏为盈 [32] 重要议案内容 - 拟申请不超过16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并为子公司提供同等额度的担保,授信业务包括借款、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 [9][10]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53,877.93元将滚存至下一年度 [7]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分红比例不超过上半年净利润 [12] - 拟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 [13] 公司治理及人事 - 2025年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年8万元(税前),内部董事和监事薪酬根据岗位和绩效考核确定 [12][13] - 2024年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监事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重要议案 [15][27] - 2024年公司董事会有变更,补选了独立董事查胤群和非独立董事沈晓枫 [16][17]
多因素共振汽车板块投资价值被看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5-10 05:35
汽车板块市场表现 - 汽车板块持续反弹,4月9日至5月9日累计涨幅达13 91%,明显强于同期大盘 [1] - 今年以来汽车板块累计上涨9 21%,位居行业板块第二位,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下跌0 29% [4] - 4月9日以来汽车板块累计上涨13 91%,位居行业板块第二位,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上涨6 25% [4] - 出现多只牛股,今年以来双林股份、美力科技等累计涨幅超100%,4月9日以来雷迪克、恒勃股份等累计涨幅超60% [5] 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 - 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 1万辆,同比增长17%,较上月下降8%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91 8万辆,同比增长9% [1] - 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92 2万辆,同比增长37%,较上月下降7%,新能源渗透率达52 3%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累计零售334 2万辆,同比增长37% [1] 车企销量表现 - 比亚迪4月乘用车销量37 26万辆,同比增长19 4%,今年以来累计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47% [2] - 吉利汽车4月总销量23 41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新能源销量12 56万辆,同比增长144% [2] - 上汽集团4月整车销量37 65万辆,同比增长4 59%,其中新能源销量12 81万辆,同比增长71 74% [2] - 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4月销量4 10万辆,同比增长173%,小鹏汽车交付3 50万辆,同比增长273% [2] 行业景气度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行业零售销量、出口销量、批发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6%、13% [3] - 汽车零部件公司业绩整体符合预期,客车行业进入内外需共振的量价齐升阶段 [3] - 广东省提出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 [4] - 预计2025年国内零售销量2383万辆,同比增长4 7% [4] 资金动向与机构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汽车股票投资市值占比3 47%,持仓占比连续五个季度环比增长 [5] - 4月9日至5月8日汽车行业融资净买入34 01亿元,位居行业板块第二位,赛力斯、比亚迪分别获净买入10 48亿元、7 20亿元 [6] - 机构认为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看好智能化优质龙头 [6] - 推荐高阶智驾"平价化"、机器人量产0-1突破、经营周期向上的优质零部件等方向 [6]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高走,吉利汽车、理想汽车等港股汽车股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0:30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8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科技指数开盘后迅速翻红,一度涨近1%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小幅上扬,持仓股中理想汽车一度涨近4%,美团、腾讯音乐、携程集团、腾讯控股、小鹏汽车、阅文集团等涨幅居前 [1] - 科网股普跌,生物技术板块集体上涨,茶饮股活跃,新股沪上阿姨高开近70% [1]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扩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包括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等政策 [1] - 吉利汽车、理想汽车等港股汽车股走强,受汽车消费政策利好推动 [1] - 国海证券认为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乘用车销量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 [2] 恒生科技指数ETF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在A股同赛道ETF中规模和流动性领先,支持T+0交易 [2] - 恒生科技指数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硬科技方面聚焦AI产业链(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新消费方面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电、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含"蔚小理"、携程、海尔、美的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