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漫剧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阅文集团(00772)再涨超5% 漫剧赛道进入高景气周期 公司四大举措布局漫剧生态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5:08
公司动态 - 阅文集团股价上涨5.42%至41.26港元,成交额达3.07亿港元 [1] - 公司宣布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并布局漫剧新赛道 [1] - 公司推出四大举措布局漫剧生态,包括开放10万部精品IP、设立亿元创作基金、推出AIGC工具“漫剧助手”并构建全产业链扶持体系 [1] - 公司已有30部漫剧作品播放量突破千万,其中《大明贤婿》《刷爆无敌模拟系统》等作品播放量破亿并多次登顶平台榜单 [1]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漫剧剧目供给量月复合增长率达83%,半年产出超3000部作品,流水规模翻12倍 [1] - 预计全年漫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1] - AI漫剧赛道在技术突破、需求爆发、出海加速的三重驱动下迎来黄金发展期 [1] 机构观点 - 中航证券认为AI漫剧开启内容产业新纪元,技术赋能与全球化布局驱动产业升级 [1] - 建议重点关注具备IP储备与技术能力的平台型企业,包括阅文集团等 [1]
AI漫剧深度汇报:供需双轮驱动,产业爆发在即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AI漫剧行业 该行业是短视频、漫画、网文和AI技术融合的细分领域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具有内容优势的荣信文化、阅文集团、中文在线、华瑞世纪、掌阅科技、中信出版 [17] 以及具有技术布局和平台优势的快手、B站、芒果超媒、华数传媒、捷成股份 [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增长驱动力与市场前景 * 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为行业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1] * 预计2025年漫剧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2026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 * 各大短视频和中长视频平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漫剧创作和内容供给 [3] * 短剧用户规模达6亿 教育了市场 使得用户对漫剧类内容接受度提高 漫剧发展速度可能赶上甚至超过短剧 [12][15] * 行业目前处于流量红利期 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抖音前十播放量增长但占比下降 表明行业参与者增多且供给加大 [13] 平台数据与增长趋势 * 抖音平台漫剧播放量自2024年10月起显著增加 从2025年5月的6.6亿次跃升至6月的19.2亿次 到9月份达到36.5亿次 [1][5] * 2025年4月至7月间 抖音平台相关供给量以83%的月度复合增长率扩容 点赞量以105%的复合增长率增加 [5] * 自2025年10月起 旅评向内容逐渐加码 女频向内容也有发展机会 [12] AI技术的影响与成本效益 * AI技术显著降低漫剧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效益 Sora two等技术的应用预示AI漫剧将成为主流 [1][3][7] * AI工具使漫剧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 生产成本从纯人工数万元每分钟压缩到约600-700元每分钟 [14] * OpenAI Sora Two的API调用价格从2024年的0.75美元每秒降至0.1美元每秒 [14] * AI生成内容连贯性一致性提升 使得AI漫剧可看度与落地度大幅提升 [11] 产业链与盈利模式 * 产业链上游为版权方(IP拥有者) 中游为制作方和运营方 下游为平台及用户 [6] * 主要IP来源包括漫画、网文小说和真人短剧 其中漫画改编质量相对最优 [6] * 变现模式成熟 包括会员付费、单集付费和全集付费 通过抖音小程序端原生及星图进行转换 变现方式包括IAP和IA [1][8] * 全域营销ROI可达1.8倍 显示出较高盈利潜力 [6] * 具体案例显示 投入约30万元的内容成本 在投放周期内可产生至少50万元利润 [9] 且漫剧生命周期较长 流量贡献持续 [10] 内容分类与发展阶段 * 漫剧内容分为表情包漫剧(制作成本约2000元一部 充值回报可超10万)、传统漫剧和AI漫剧 [11] * 当前题材以南平题材为主(占比超99%) AI技术增加了玄幻、奇幻、科幻等题材供给 [12] * 未来漫剧将进入精品时代 形成分层供给 并有可能沉淀成为IP [13] 其他重要内容 * 漫剧并非全新形态 其发展可追溯至动态漫画及2021年快看漫画发布的150部漫剧作品 [4] * 2025年8月以来 有山林等AI漫剧成为爆款 展现出显著增长潜力 [14] * 投资者应积极拥抱AI漫剧产业趋势 关注具有内容优势和技术布局的平台公司 [2][16]
六个问题,看懂中国「漫剧」
36氪· 2025-10-24 10:30
漫剧行业概述 - 漫剧是融合漫画、动态画面、表情包动画、脚本与配音的内容形式,是短剧的重要分支和创作新蓝海 [1] - 漫剧制作相比真人短剧更为简单,无需演员出镜,成本更低且制作速度更快 [1]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接近网民规模的一半,为漫剧商业化奠定基础 [8] 市场热度与增长动力 - 漫剧延续了短剧的核心吸引力,通过密集矛盾冲突制造“爽点”以满足用户“即时满足”的心理需求 [3][6] -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漫剧类内容在剧目数、播放量、点赞量等方面的月复合增速均超过80% [13] - 市场远未饱和,存在200亿量级的市场空间,需要更多玩家入局 [13] 受众特征 - 漫剧受众以年轻人为主,与覆盖大量中老年群体的真人短剧形成差异 [6] - 年轻受众对二次元画风有天然亲近感,并具备较强的付费意愿与消费能力 [8] - 漫剧内容源自年轻人熟悉的“沙雕”表情包、梗图、二次元内容,是其喜好和行为塑造出的新表达方式 [6][8] 商业模式与盈利前景 - 盈利模式核心是在剧情高潮处设置付费点,引导用户为“下一集”买单,单价低但用户基数大,整体收益可观 [13] - 可在剧情中植入相关情节进行商品带货或产品引流 [13] - 酱油动漫制作的漫剧《神文时代:神文竟是汉字》单日消耗突破百万 [1] 制作优势与产业布局 - 漫剧具备成本低、周期短、风险小的优势,规避了演员“塌房”、拍摄延期等不确定因素 [9] - AI技术普及重构内容生产逻辑,案例显示一个10人团队用45天可完成50集制作 [10] - 制作方扎堆入局,印证了漫剧“成本可控、周期极短、收益可见”的商业模式已跑通 [9][12] 内容来源与IP价值 - 漫剧的灵魂依然是故事,当前不少作品改编自十多年前已积累大量读者的网络小说IP [16] - IP是“被验证过的情感共识”,能有效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是最好的导流器 [16] - 阅文集团设立亿元基金并放开10万+IP授权以支持漫剧发展,可实现漫剧与原著小说的双向引流 [16]
上证早知道|我国成功研制新型芯片;字节跳动 推出3D生成大模型;多家险资机构 看好科技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7:01
北京大学模拟计算芯片突破 -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首次将模拟计算精度提升至24位定点精度 [2] - 该新型模拟计算芯片以更贴近人类直觉的计算方式,显著提升计算效率并大幅降低能耗,为人工智能等应用的算力与能耗挑战提供新路径 [2] 字节跳动3D生成大模型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 3D1.0,能够从单张图像端到端生成高质量仿真级3D模型,包括精细几何、真实纹理和基于物理渲染材质 [4] - 该模型有望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强大的世界模拟器支持,解决当前技术在物理交互能力和内容多样性方面的瓶颈问题 [4] 阿里巴巴AI眼镜预售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开启预售,88VIP会员到手价3699元,普通消费者为3999元 [5] - 该眼镜搭载双旗舰芯片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开发了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安全支付、淘宝搜同款识价等功能 [5] - 机构预计2025年AI眼镜中国市场销量增长188%,未来有望开启千亿元级市场空间,生态协同、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将驱动其复刻智能手机发展轨迹 [6] AI漫剧行业增长 - 近半年漫剧累计上线3000+作品,流水规模激增12倍;2025年4月-7月漫剧剧目供给量复合增长率达83%,赛道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7] - AI漫剧单分钟成本从2000元-5000元降至1000元-2500元,AI已介入剧本、分镜、线稿等全流程,部分环节提效50%-80% [7] - 9月抖音漫剧新增播放量TOP50中,AI漫剧占据22部,掌阅科技和中文在线等公司计划生产多部AI漫剧 [7] 险资与QFII投资动向 - 多家险资机构权益投资负责人建议首选科技方向,尤其是港股科技,因科技股交易拥挤度缓和,A股TMT交易占比从38%回落至30%,港股互联网PEG跌至1.2倍 [11] - QFII三季度新进29家公司,加仓22家,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领域业绩向好的公司,如思源电气、星网宇达、联芸科技等 [12] 公司项目投资与业绩 - 川发龙蟒全资子公司拟投资3.66亿元建设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项目 [8] - 圣晖集成越南子公司中标金额约2.78亿元项目,占2024年营收13.84% [8] - 新莱应材计划投资20亿元设立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8] - 精工钢构签约沙特项目合同金额约12.3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6.7% [8] - 巨化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增长160.22% [8] - 赫美集团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175万元 [9] - 天能重工前三季度净利润8405.86万元,同比增长1359.03% [10] - 晶瑞电材前三季度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9202.65% [10] - 生益电子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74亿元至11.54亿元,同比增加476%到519% [10] 产业链相关公司 - 先进数通与字节跳动合作领域主要为IT基础设施建设业务 [4] - 浪潮信息为客户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产品和解决方案 [4] - 恒玄科技智能音视频SoC芯片客户包括阿里 [6] - 环旭电子产品包括智能眼镜的WiFi模组、SiP模组 [6] - 掌阅科技为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 [7] - 中文在线计划生产多部AI漫剧 [7] 机构调研与动态 - 泰凌微端侧AI产品TL721x与TL751x系列在功耗方面有优势,已导入头部客户,并有针对AI眼镜的芯片研发计划 [14] - 南亚新材不同等级高速覆铜板可满足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需求,高速产品今年整体营收较去年有望翻番 [14] - 盛新锂能获2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9619.52万元,其印尼年产6万吨锂盐项目已试生产并开始批量供货 [13]
AI漫剧:供需高增+科技赋能,AI漫剧快速爆发
2025-10-23 23:2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AI漫剧行业,是动漫产业与AI技术结合的新兴细分领域[1] * 纪要中重点提及的公司包括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如流量平台(字节跳动、快手、B站、爱优腾)、技术赋能方(深数科技等)、内容开发商(鱼和文化、千灯、魔方慢剧)以及综合布局的上市公司(中文在线、阅文集团、荣信文化、掌阅科技)[6][7] * 鱼和文化作为自研自发型内容开发团队,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负责内容生产与IP转化[4][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经济平稳修复,文娱消费领跑大众支出,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背景[1] * 国内动漫产业总产值已接近3200亿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2] *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发展成熟,使漫剧能快速捕获首批受众[2] * 与真人短剧相比,漫剧在玄幻、架空等题材上具有优势,特效后期可增强戏剧张力[2] * AI技术是关键驱动力,AIGC渗透率接近60%,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效率[1][2][16] 过去一分钟制作成本需3000-5000元,现在千元左右即可完成,项目团队规模从10人缩减至2-3人[1][16][17]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4月全平台日GMV仅三四百万元,到10月已接近2000万元[2][23] 抖音平台日销峰值从4月份的百来万元增长至国庆期间的千万元级别[23] * 供给端快速放量,2025年8月单月上新几十到上百部漫剧,10月单月上新已达五六百部[14][23] * 预计2026年整个营收规模将突破200亿元[2][23] 各头部平台已将AI漫剧日销对标短剧,预计2026年AI漫剧日销会接近甚至超过短剧[21][23] * 海外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迎来重大机会,中文在线等公司在新加坡等地的尝试已取得不错表现[26] **用户画像与付费行为** * 漫剧受众主要为18-35岁泛二次元用户,男性居多[5][12] 用户非常年轻,在平台活跃,付费意愿和能力强[5] * 用户消费场景广泛,视觉化内容补充了传统阅读方式,更容易接受并产生需求[4][5]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商业模式分为IAP(内购)和IAA(广告解锁)[2][15] * 单部爆款漫剧流水基本达到千万元级别[2][15][30] 公司内部已有几部作品流水破千万[30] * 投流ROI能做到110%以上,自然流账号经营可达到180%以上[2][15][30] 投放周期较长,可持续半个月到20天,具有明显长尾效应[15][30] * 制作成本因AI技术显著降低,从去年百万元级别降至今年十几万到几十万元[15] 部分单部作品制作成本仅10万元,却能实现300-500万元流水[30] **内容来源与发展趋势** * 目前行业内约80%内容产出来自原有漫画和优质小说IP改编[2][9] * 原创内容占比正在快速提升,2025年年中原创内容占比已达20%以上,预计第四季度鱼和文化原创内容比例将达30%-40%[2][7][9] 鱼和文化预计2026年原创内容比例将超过50%[2][7][9] * 漫画因故事结构定型,数据表现相对稳定;优质小说IP资源丰富,但两者转化成功率不固定[10][11] **竞争格局** * 各平台竞争激烈,字节跳动和快手擅长商业化目标转化流量,腾讯构建IP生态闭环,爱优腾专注高品质长视频[13] 平台通过制作成本返回、分账收益保底等政策吸引厂商入驻[7][13] * AI漫剧创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商业模式和用户属性的理解、制作上的审美能力以及AI技术能力上[27] 其他重要内容 **AI技术的影响** * 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剧本生成、分镜到后期处理等环节[16] 未来目标是AIGC渗透率达到90%以上[31] * AI技术不仅提升效率,未来将改变动画产业格局,是新时代用户抢夺的重要手段[20][24] * 随着AI模型成熟和团队数据资产沉淀,漫剧制作成本将持续下降,利润率有望提升[31] 同样团队过去月产5部作品,现在可月产三四十部,成本基本不变[31] **与真人短剧的比较优势** * 制作周期极短,漫剧可做到一天出一部,而真人短剧通常需要一个月到两三个月[28][29] * 制作成本结构更优,漫剧成本随AI技术发展持续下降,而真人短剧中演员费用后期可能接近项目总费用的50%以上,导致成本不断上涨[31][33] * 漫剧在利润率空间和商业模式上远优于真人短剧[30][31] **内容趋势与平台差异** * 目前主流内容是男频题材(如灵异、都市、穿越),但女频向内容开始崭露头角,未来有较大想象空间[22] * 长视频平台(如爱优腾)用户对内容节奏和形象要求高,收费基于会员有效播放时长;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以买量付费解锁或广告解锁为主,需快速抓住用户眼球[19] 成功内容需平衡两者需求以实现最佳变现[19] * 内容精品化是趋势,通过AI降低成本同时提升画面质量是关键策略[32] 平台监管政策整体友好[32]
45天做出AI漫剧showcase,这个10人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36氪· 2025-09-30 18:36
在AIGC技术加速演进并寻求商业化落地的当下,一条清晰可见的赛道正在迅速崛起——AI漫剧。相较于AI真人短剧中难以避免的"僵硬感",动画形式与 AI生成技术的结合显得天然且自洽。更重要的是,漫剧并非凭空诞生的新物种,其在AIGC爆发前就已经以动态漫的形态积累了多年的内容沉淀与受众基 础,如今乘着AI的东风,可谓真正迎来了"如虎添翼"的时刻。 AI技术的介入,从根本上解放了动画制作的生产力瓶颈。它大幅降低了传统动画中耗时耗力的原画、中间帧与着色环节的门槛,使漫剧产能迎来必然的 井喷,也让更多中小团队甚至个人创作者有机会进入这条赛道。 而真正标志这个生态走向成熟的,是商业化路径的跑通。一个仅10人的团队,用45天时间,完成了50集《明日周一》的制作。它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成 为整个AI漫剧赛道中首个得到市场验证的完整showcase:成本可控、周期极短、且收益可见。 播放量海报 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背后体现了怎样的协作范式与产业思考?毒眸为此与制作方珀乐互动、IP版权方千灯如昼以及技术提供方Vidu展开对话,试图还原 这条新赛道的真实图景。 一条清晰的商业路径 上线不到两周,在没有任何投流的情况下,《明日周一》的 ...
调研速递|欢瑞世纪接受投资者调研,透露业务布局与财务等精彩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26 17:23
核心观点 - 公司坚守核心优势 积极推进业务创新 重点聚焦短剧 互动影游 AI短剧 AI漫剧等创新业务领域拓展 通过传统与创新业务协同构建多元韧性业务生态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 98亿元 同比增长83 72% [2] - 互动影游项目《江山北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 由北京凤麟互娱科技有限公司主投出品 [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 98亿元 同比增长83 72% [2] - 雁荡山项目处于前期投入亏损状态 [2] 业务布局 - 公司重点聚焦短剧 互动影游 AI短剧 AI漫剧等创新业务领域拓展 [2] - 互动影游项目《江山北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 [2] - 与阶跃星辰就影视内容AI赋能达成长期合作 已上线基于《十州三境》的AI短剧先导概念片和AI生产作品《传承江西》 [2] - 预计2025年起陆续成片或播出《千香》《佳偶天成》《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影视剧 [2] - 《沧海笑》《天香》等IP将按进度陆续制作 [2] - 拥有40余部IP电视剧改编权 多部影视剧将按计划制作播出 [2] 项目进展 - 《千香》处于后期制作中 [2] - 积极推动《千香》《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剧集上线 [2] - 《天下长安》播出安排待关注公开信息 [2] - 雁荡山项目处于前期投入亏损状态 [2] 短剧业务 - 旗下"星恋剧场"和"凤麟剧场"累计播放量超30亿次 [2] - 粉丝量提升至230万 [2] - 多部短剧播放量破亿 [2] - 未来向精品短剧发展并扩展动漫短剧和AI短剧规模 [2] - 海外短剧平台已上线探索布局 [2] 互动影游发展 - 互动影游开拓增量市场 创新玩法 [2] - PC游戏市场回暖 互动影游空间广阔 [2] - 公司将持续加码创新业务 提升内容与技术实力 [2] 艺人经纪 - 公司签约近百位艺人 搭建艺人梯队 [2] - 推出星链视界平台实现艺人服务与商业化变现 [2] - 后续将拓展艺人签约 推广线上服务模式 加强艺人培养与服务 [2] 业绩补偿 - 因业绩承诺方股份处于司法冻结和执行状态 公司预计无法直接通过股份回购全额补偿 [2] - 拟通过诉讼实现股份回购或追讨现金 [2] - 目前正聘请律师准备诉讼 处于前期资料准备阶段 [2]
欢瑞世纪(000892) - 000892欢瑞世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16:56
财务表现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83.72% [2] - 抖音账号"星恋剧场"和"凤麟剧场"累计播放量超过30亿次,总粉丝量从不足10万提升至230万 [10] - 多部短剧在抖音播放量破亿次,现象级短剧作品超过5亿次播放量 [10] - 公司签约近百位艺人 [13] - 雁荡山文旅项目目前处于前期投入亏损状态 [8] 业务战略与创新布局 - 资源重点聚焦短剧、互动影游、AI短剧、AI漫剧等新兴赛道 [2][13] - 与阶跃星辰合作探索影视内容AI赋能,已上线AI短剧先导概念片和AI生产作品 [3] - 海外短剧平台已上线探索布局 [10][11] - 建立完整短剧制作全链路,覆盖策划、创作、制作、宣发全流程 [10][11] - 通过星链视界平台实现艺人服务线上化管理及资源对接 [13] 影视项目进展 - 互动影游项目《江山北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 [3] - 2025年起预计成片或播出影视剧包括《千香》《佳偶天成》《十年一品温如言》等 [3][5] - 拥有《沧海笑》《天香》《谪仙》等40余部IP电视剧改编权 [5] - 《千香》项目处于后期制作阶段 [7] - 积极推进《天下长安》等剧集的播出安排 [7][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广电总局《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为影视内容创作及上线播出提供更大空间 [4][7][8] -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影视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4][7][8] 风险与挑战应对 - 因业绩承诺方股份被司法冻结,公司拟通过诉讼方式追讨补偿 [2] - 长剧制作周期长,公司通过业务创新和政策利好应对播出延误问题 [4] - 短剧同质化严重,公司通过精品化内容和AI技术扩展应对市场竞争 [10]
短剧江湖真相:日进斗金的平台,咬牙求生的工作室
虎嗅· 2025-09-25 14:20
红果短剧平台的崛起 - 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平台在2025年月活跃用户超过1.73亿,单日用户使用时长高达1.38小时,超越爱奇艺、优酷、芒果TV、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 [5] - 平台采用免费观看模式,依托抖音集团的流量生态和穿山甲的广告变现能力,构建了完整的商业闭环 [4][5] - 红果实行“保底分成”机制,2025年3月单月分账金额突破5亿元,其中超过10家版权方单月分账超过千万元 [6] - 平台战略目标并非短期盈利,而是通过资本投入扩大市场规模,其互联网式打法类似于过去的百团大战和外卖大战 [7] 短剧市场格局与规模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504.4亿元,市场集中度高 [28]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红果平台迅速崛起的同时,大量制作公司陷入盈利困境 [3] - 红果短剧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单版权方年内累计分账突破亿元,累计分账破千万的版权方超过20家 [28] 制作公司面临的挑战与转型 - 传统影视公司带入的“精品化”理念在短剧市场面临挑战,短剧底层逻辑是互联网产品而非传统影视作品 [9][11] - 行业从业者增多导致产品供给过剩,用户增长跟不上产品增长,制作公司利润率大幅降低 [9] - 试图将短剧做成精品的公司90%以上将面临亏损,高投入模式如于正新剧《吉天照》成本达800万元,若无平台保底支持则风险极高 [11] - 演员群体收入与工作强度相对最高,而编剧和后期制作人员面临工作强度与回报不匹配的情况 [13] - 平台方占据了短剧行业近一半的利润份额,多数中小制作公司及基层创作者仅能分享较小比例收益 [32] AI漫剧的新机遇 - AI动态漫短剧成为制作公司应对精品化陷阱的新出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批量生产的优势 [14][17] - 案例《明日周一》由10人团队45天完成50集内容,80%由AI生成,效率提升7倍,成本降低40% [15] - 生数科技Vidu AI制作的《一品布衣》将单集制作周期从传统的30-35天压缩至3天,制作成本节省93%以上,核心团队从30人精简至1人 [16] - AI漫剧公司高峰期日收入超过百万元,分钟成本从早期数千元降至百元左右,且成本仍在持续下降 [2][17] - AI技术通过智能角色生成、场景搭建和剧情辅助编写等工具,使动态漫短剧单月产能提升30%至50%,实现多项目并行开发 [18] 农村土剧的下沉市场策略 - 农村小土剧制作成本控制在5万元以内,采用“一天拍摄、剪辑5天、剧本1天、一周上线”的高效模式,成功率约30% [19][20] - 此类剧集题材贴近下沉市场用户生活,精准抓住目标用户情感需求,虽制作粗糙但市场反响良好 [19][21] - 案例《闪婚老伴是豪门》上线半个月累计播放量达5亿次,冲上全网短剧热度排行第一 [21] - 微短剧的中老年用户群体显著增长,40岁到59岁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用户占比12.1%,该群体对内容质量要求不高但对情感共鸣要求高 [22] 传统长视频平台的困境 - 爱优腾等传统长视频平台在短剧领域布局艰难,其“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的重资产模式与短剧轻量化、快速迭代的本质相悖 [23][24] - 传统平台决策链条长,剧本或选题审批流程可能长达两个月,而红果平台一些项目几分钟即可敲定,效率差距巨大 [25][26] - 传统平台在市场初期存在“叶公好龙”现象,未能及时把握机遇,待市场成熟后因试错成本高而错失良机 [25] 小平台的生存空间 - 在红果和传统长视频平台的夹击下,小平台独立生存空间有限 [27] - 部分小平台通过聚焦特定区域或垂直题材,结合本地化运营,在细分市场中寻求生存机会 [29] - 随着头部平台持续扩张和内容精品化加速,小平台的生存空间预计将进一步被压缩 [29]
一场文化出海的战略深潜:中文在线短剧业务国内塑精品、海外拓蓝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14: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56亿元 同比增长20.40% [1] - 短剧等创新业务持续贡献动能 推动公司整体转型与生态布局深化 [1] 短剧行业规模与趋势 - 2024年底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01分钟 与即时通讯持平 [1]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 [1] - 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34亿元 2027年有望逼近千亿 [1] - 短剧从流量快消品走向内容新主流 [1] 政策支持导向 -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司长2025年7月调研公司 充分肯定创作+技术+场景融合探索 [2] - 主管部门强调微短剧应坚持内容为王 走精品化路线 [2] 国内内容生态建设 - 公司2024年7月成立精品短剧部 2025年1月组建自制剧团队 实现从版权分销向内容自制战略转型 [3] - 《一品布衣》上线20天观看量突破20亿次 为红果短剧唯一破20亿播放男频短剧 [3] - 《太子殿下今天破戒了吗》跻身红果短剧周榜TOP3 《团宠小奶包》位列热度总榜TOP4 [3] - 拥有17K小说网等原创平台 支撑超过560万种内容资源及450万名作者 [4] - 形成可复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业方法论 原17K小说网总编辑带队推进网文IP短剧化 [4] AI技术应用 - 2025年上半年AI漫剧产能突破百部 多部作品持续登榜 [4] - 自研AI工具链下半年全面启用 实现漫剧全流程智能化 [4] - 通过大模型多语种创作与精准翻译能力 实现剧本跨文化适配和高质量本地化 [6] - 已建成覆盖美日韩等市场的超1000部多语言短剧库 [6] 出海战略布局 - 新孵化FlareFlow平台2025年4月底上线 3个月用户月充值收入增速超500% [5] - 累计下载量约千万人次 团队规模快速扩张至350余人 [5] - 采取在地团队+全球协同运营策略 在目标市场建立本土团队 [5] - 通过东方灰姑娘等普世主题实现中国故事全球化表达 [6] - 横琴国际短剧拍摄基地建立 结合AI内容生成与本地团队制作补全全链条出海能力 [6] 战略定位与行业展望 - 公司董事长判断中国短剧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1] - 国际短剧市场被认定为未来十年全球内容产业最大战略机会 规模可能达千亿级或更高 [5] - 公司通过国内精品内容打造、成熟IP生态转化、国际化制作发行能力构建 打出精品短剧行业厂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