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纵深推进“大市场”建设 须厘清这些关系
中国发展网· 2025-08-10 11:2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3年多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健全,市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1] - 建设阶段从"框架搭建"进入"纵深推进"新阶段,要求从"五统一、一破除"升级为"五统一、一开放",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1] 破与立的关系 - "破"指破除制约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壁垒,"立"指构建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二者需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 [1] -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需打破数据"壁垒"和"孤岛",同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安全合规等基础性制度 [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市场需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2] - 政府需聚焦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公平性审查,同时做好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 [2] - 需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自主与开放的关系 - 需坚持自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避免被国外技术"卡脖子",同时增强配置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能力 [2] - 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市场基础制度,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统一大市场需通过规则统一、要素流动提升配置效率,同时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 [3] - 部分领域对民营企业设置隐性准入壁垒,看似追求"主体公平"实则抑制市场竞争效率 [3]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需健全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等,从整体上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 - 需关注局部地区和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解决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 [3] 建设意义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4] - 通过制度性改革实现资源要素全国高效配置,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4]
重磅数据公布!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期货日报· 2025-08-10 08:49
CPI数据表现 -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1] - CPI表现好于季节性,核心CPI持续回升 [1] - 7月CPI环比上涨0.4%,高于季节性平均水平,主要源于服务与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 [1] - 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价格拖累,鲜菜价格大幅下降、鲜果价格涨幅回落 [1] - 非食品价格涨幅同比扩大,扩内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 PPI数据表现 - 7月PPI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 [1] - PPI环比降幅自3月以来首次收窄 [1] - 部分工业品价格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2] - 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带动烧碱、飞机制造等行业价格回升 [2] - 消费升级类需求拉动工艺美术、营养食品等行业价格上涨 [2] 政策与市场影响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叠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物价运行显露积极信号 [1] - 反内卷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升物价水平 [2] - 促消费政策发力叠加服务消费旺季常态化,旅游、住宿等服务价格有望保持高位 [2] - 居民收入增长与信心增强将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将下降 [2]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产业转型升级与内需释放成为商品价格变化的关键因素 [2] - 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将优化市场竞争秩序,工业品价格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3] 未来展望 - 后续CPI将随消费复苏与政策支撑稳步上行 [2] - 8月部分行业PPI将实现环比上涨,带动整体PPI环比改善 [3] - PPI将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支撑 [3]
7月CPI环比转正 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明显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20:38
CPI环比转涨 -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 [1]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1] - 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1] 工业消费品价格改善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环比均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 [2] - 家电等商品价格环比加快上涨,同比连续两个月转正且7月涨幅明显扩大 [2] -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对覆盖范围内的商品价格形成重要支撑 [2] 汽车行业竞争秩序优化 - 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初见改善 [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2] - 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规范竞争秩序工作 [2] PPI环比降幅收窄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3] 政策影响展望 - 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措施将继续对物价走势形成重要支撑 [2] - "反内卷"政策将对汽车价格战形成约束并对物价水平有推升作用 [2] - 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行业价格下降 [2]
“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 7月煤炭、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16:56
PPI环比改善原因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收窄1.9、1.5、0.8、0.3和0.1个百分点,合计减少PPI环比下拉影响0.14个百分点 [2] - "反内卷"政策推动周期性行业产品价格回升,煤炭、钢材、水泥等期货价格已提前反映 [2][3] 行业价格变动 - 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 [3] - 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价格从2022年10月高点降至2025年6月低点的1/9、1/5和1/3 [3] - 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实际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供需明显失衡 [4]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行业竞争秩序 [2] - "反内卷"政策更利好头部企业,落后产能退出需政策托底 [4] - 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是PPI同比连续34个月为负的主因,需通过提振内需促进供需平衡 [4][5] 后续政策方向 - 需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3] - 加快启动内需是巩固"反内卷"效果的关键,需推出有效逆周期调控政策增加企业订单 [5]
【新华解读】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 7月份多项物价指标改善
新华财经· 2025-08-09 16:49
物价指标改善 -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同比持平 [2]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2] - 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6] 政策效果显现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4]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4] - 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6] 行业价格变化 - 服务价格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 [4]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 [5]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 [5] 政策动向 - 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 [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3] 专家观点 - 国内需求继续修复,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发力 [2] - "反内卷"政策有望从供应端重塑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推动物价回归合理区间 [7] - 后期CPI有望持续温和修复,PPI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7]
7月份CPI环比上涨0.4% “政策+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涌动
央视网· 2025-08-09 16:04
CPI环比转正及结构分析 - 7月CPI环比由降转升0.4% 涨幅超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 反映消费领域价格改善[1][3]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 贡献CPI总涨幅超60% 暑期出游推动机票(17.9%)、旅游(9.1%)、住宿(6.9%)价格显著上涨[3]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0.5%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趋势企稳[5] 核心CPI与食品价格分化 - 7月CPI同比持平 主因食品价格拖累 鲜菜降幅扩大及鲜果涨幅回落抵消其他领域上涨[9] - 核心CPI(扣除食品能源)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两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9] PPI环比降幅收窄驱动因素 - 7月PPI环比下降0.2% 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改善[10][11] - 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受益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竞争秩序[13] - 石油(+)、有色金属(+)受国际输入性因素拉动上涨 飞机制造(+)、智能设备(+)等新兴产业价格同比回升[13][15] 政策与需求端影响 - 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显效 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需求回暖带动价格企稳[7] - 宏观政策发力推动部分行业供需改善 升级类消费(旅游、文娱)需求释放支撑服务价格[7][15]
“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 7月煤炭、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经济观察网· 2025-08-09 14:41
PPI环比降幅收窄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收窄1.9、1.5、0.8、0.3和0.1个百分点,合计减少PPI环比下拉影响0.14个百分点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带动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竞争秩序优化 [1] 行业价格变动 - 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 [2] - PPI同比下降3.6%,同比增速连续34个月为负 [2] - 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组件价格较2022年10月高点分别降至1/9、1/5、1/3 [2] 政策影响分析 - "反内卷"政策推动周期性行业价格回升,煤炭、钢材、水泥期货价格已提前反映 [1][2] - 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企业竞争和招商引资行为 [2] - 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供需平衡需时间调整 [3] 供需关系展望 - 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是PPI持续负增长的主因,需通过提振内需促进平衡 [3] - 头部企业更受益于"反内卷"政策,落后产能退出需政策托底 [3] - 内需恢复是巩固政策效果的关键,需推出逆周期调控增加企业订单 [4]
从7月份CPI和PPI看全国消费市场亮点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央视网· 2025-08-09 14:33
CPI数据 - 7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 1%转为上涨0 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 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1][2] - 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CPI环比回升,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2] - 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等价格因消费需求回暖上涨[2] - 专家预计季节性需求回升将带动"菜篮子"商品价格修复,推动物价温和上行[4] PPI数据 - 7月份PPI环比下降0 2%,降幅较上月收窄0 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 6%[1][6] - 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因供需改善呈现积极价格变化[6] - 专家认为产能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政策将缓解供应端过剩压力,促进PPI企稳回升[8] 猪肉价格 - 7月全国猪肉批发价环比上涨1 3%,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批发均价环比涨4 37%,同比降20 18%[8][12] - 价格波动受养殖户出栏节奏和高温抑制需求影响,月初供应偏紧推涨后逐步回落[10][12] - 市场指出需通过压缩生猪产能实现价格持续回升,而非短期压栏惜售[12] 鸡蛋价格 - 7月全国鸡蛋批发价环比降1 8%,同比降25%,主因在产蛋鸡存栏环比增0 8%至11 4亿只[15][17] - 山东养殖场反映7月上半月需求走弱致价格下降,下旬因旅游餐饮需求回升触底反弹[13] - 后市开学季及节假日或提振需求,但高存栏量将抑制涨幅[17]
重要数据发布!环比上涨0.4%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12:53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7月份,CPI环比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主要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董莉娟说,7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 17.9%、9.1%、6.9%和4.4%,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此外,7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 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 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 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领域价格继续呈现积极变化。" ...
专家解读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如何因地制宜?
国家能源局· 2025-08-09 10:30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 - "1+6"基础规则体系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性制度突破 终结了规则"碎片化"历史 将"双碳"目标、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三大战略深度贯通 [3][4] - 体系首次在国家层面构建系统完整的电力市场规则框架 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纲领 配套6项基础规则覆盖交易品种与运行保障 实现各环节"有规可依" [4] - 制度设计为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容量成本回收、分时电价与辅助服务定价搭建桥梁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与市场化改革融合 [5] "1+6"规则体系的核心支撑作用 - 中长期交易承担"压舱石"功能 通过远期价格信号优化发用电计划 现货交易实现系统最优运行 辅助服务交易引导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发展 [7] - 电能量市场明确交易品种、价格形成机制等要素 辅助服务市场通过经济激励调动调频/备用等资源 分时电价机制拉大峰谷价差引导供需平衡 [8] - 注册管理、信息披露、计量结算三大规则构成市场"后勤保障系统" 确保交易公平透明高效 [7] 统一性与地方灵活性的平衡路径 - 顶层设计确立全国统一基础框架 避免地方规则差异导致市场分割 同时允许地方根据资源禀赋、电网结构等调整实施细则 [9][10] - 地方实践反馈推动制度动态优化 如广东/山西推出虚拟电厂细则 蒙西/广东引入需求侧响应 山东制定技术支持规范 江西增加容量补偿机制 [10] - 电价政策与交易模式可差异化 未来新型主体/交易品种的探索将持续补充全国规则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