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价值链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全球价值链放大了冲击对价格的影响。
快讯· 2025-06-07 18:18
全球价值链与价格影响 - 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指出全球价值链放大了冲击对价格的影响 [1]
美企抢单凸显中美贸易固有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0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双方大幅降低关税水平,贸易关系显著缓和 [1] - 美国采购商订单激增,中美航运市场出现"一船难求"现象 [1] -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推动美线海运市场价格上涨 [1] 市场反应与贸易本质 - 美国买家甚至不问价格立即下单采购中国商品,反映中国高性价比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难以替代性 [1] - 贸易渠道中断后形势松动便迅速恢复,表明全球价值链建立在效率与互信之上,难以人为切割 [1] - 贸易政策逆市场逻辑而行难敌现实法则回击,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中国商品是市场逻辑下的合理选择 [1] 中美经济互补性 - 中美经贸关系是结构互补而非零和博弈,中国拥有完善制造体系和高质量人力资源,美国拥有高水平服务贸易与巨大消费市场 [2] - 从纺织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商品凭借突出性价比赢得全球消费者喜爱,为提高美国民众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2] - 人为破坏互利关系将推高美国企业运营成本、削弱美国民众生活福祉,无法解决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2] 政策启示与未来方向 - 美企抢单、航运爆仓现象应成为美国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美中经贸关系的契机 [2] - 美国企业家与消费者用行动表达对互利合作的需要,呼吁稳定可预期的国际贸易环境 [2] - 中美应利用经济互补性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构建稳定、开放、透明的经贸合作机制 [3]
今年首季报成绩亮眼 顺德区外贸总额、增速均领跑全市
广州日报· 2025-05-20 03:29
外贸表现 - 一季度顺德区外贸总额和增速均领跑全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接近45% [1] 政府支持举措 - 顺德外贸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由八大政府部门指导设立,整合政策资源提供市场开拓、风险防控、数字化转型等一站式服务 [1] - 活动设立13个便企服务点,涵盖商事法律、涉外法律服务、碳标签企业应对策略、APEC卡申请流程及便利措施、税收政策、AEO海关认证等咨询服务 [2] 企业服务活动 - 活动聚焦新兴市场开拓、境外投资风险应对、外贸转内销、外贸政策解读等议题,为企业进行全方位分享和解读 [2] - 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2]
双周政策分析简报(第十六期)丨对等关税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影响及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5-12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预计将对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影响机制包括通过产业链传导波及上游行业和中部地区、提高企业运营成本、缩减海外订单并可能导致产业链外迁 [1] - 美国与中国的脱钩和封锁被多位专家判断为长期趋势,但短期内高关税(如145%)被认为不可持续,中美可能在半年内达成短期妥协方案 [1][6][10] - 应对策略需多管齐下,企业层面应加速市场多元化(如开拓东盟、欧洲等市场)和产品创新,政府层面需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并考虑短期纾困与长期产业链韧性建设 [1][3][6][13] 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评估 - **宏观影响**:量化模型估计关税政策将使中国GDP增长减少约1.6个百分点,直接的贸易冲击规模可能在“万亿级别” [7][11] - **行业影响**:电子信息行业出现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可能导致产业链规模性外迁,“新三样”等中高端制造业的稳出口作用凸显 [7][12] - **企业影响**:外资企业受到的冲击可能大于内资企业,半数商家认为产品竞争力将完全丧失,近80%的商家计划出口转内销或开拓其他海外市场 [4][7] - **就业影响**:预计约有600万至800万就业岗位将受到冲击 [7] - **区域影响**:不同省份对美出口占比差异大,沿海重点地区(如广东)将受到直接冲击,中部地区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受到影响但缓冲期较长 [6][7][11] 企业的应对措施与挑战 - **市场多元化**:企业积极开拓东盟、欧洲、南美、拉美等新兴市场,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3][4] - **产品与运营调整**:企业加大对产品品类的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企业可以考虑适时涨价 [3][12] - **跨境电商模式转变**:自今年5月2日起小额免征政策终结,提高了仅有国内仓的跨境电商成本,计划转为海外仓备货模式同样面临设施需求上升导致的成本提高 [4] - **供应链挑战**:对美进口原材料依赖度高的产品面临挑战,通过转口贸易或利用东南亚地区“关税跳跃”的可行性待定 [3][8] 企业对政策与平台的诉求 - **财税金融支持**:希望政府通过减税、降费、信保、出口退税政策提供支持,并降低信用担保和融资担保的门槛 [5][9] - **市场开拓援助**:希望政府帮助寻找替代的进出口渠道,带领企业与非美市场接洽,并提供更多非美市场的对接信息和展位信息 [5][9] - **内部市场环境**:希望国内市场“反内卷”,拉开产品层次避免价格战,同时平台能给予开店帮扶、运营支持及流量扶持以助出口转内销 [5] - **供应链安全与国产化**:希望由国家牵头完善全产业链,加速推进对美高依赖度产品的全面国产化工作,并加强专业市场建设 [5][9] 专家政策建议 - **精准施策与地方能动性**:政策应体现“一城一策”、“一省一策”,避免“一刀切”,权限下放让地方发挥能动性,重点关注受冲击行业及通过产业链传导的行业 [1][6] - **短期救济措施**:包括帮助企业解决库存产品出口问题、对受影响的员工提供系统性救助、利用小包裹免税的时间差或短暂窗口期进行出口 [6][9][13] - **中长期战略**: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是必然选择,需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以提升内循环能力,同时继续放宽部分行业对外商和民企的投资准入限制 [12][13] - **谈判与合规**:需关注特朗普关税谈判的政策立场,并在拓展新市场过程中对中小企业进行合规指导 [8]
如何拿好品牌出海的“新船票”?专家为浙企“支招”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21:54
非洲市场消费观念转变 - 非洲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300美元的知名品牌同类产品,而非60美元的普通品牌商品,显示消费观念正经历价值重构[1] - 消费者更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这种转变正在重塑非洲商业生态[1] 中国品牌出海战略 - 品牌出海要追逐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传统贸易模式已不适应新经济发展[1] - 品牌出海需做好海外综合服务,本土化经营,全球开店,数字化转型,达到全球价值链中高端[2] - "心""新"相印、数字融合、强链出海、新质消费成为新商业关键词[2] 浙江品牌出海实践 - 浙江已有200多万浙商在全球投资创业,涵盖传统制造、新能源及数字贸易等领域[1] - 通过"品牌溢价+本土化运营+数字渠道"战略矩阵,依托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赛道实现全球品牌转型[2] - 杭州已促成200余个中非项目落地,帮助100余家企业搭建海外独立站,推动杭州制造进入54个非洲国家[2] 新兴市场机遇 - 非洲、拉美等全球南方市场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新蓝海,具有巨大发展空间[2] - 索马里拥有年轻人口和未开发的渔业、农业、矿业资源,数字基建、绿色能源及渔业开发成为三大投资窗口[3] 品牌出海支持体系 - 杭州形成政企学研联动服务企业出海的标杆模式[2] - 举办中非经贸气候论坛、浙非经贸合作对接大会等平台促进项目落地[2] - 启动多项出海行动计划和服务平台,助力开启品牌出海新征程[3]
博鳌重磅报告:2025亚洲多国股市看涨
Wind万得· 2025-03-26 06:29
// 预计2025年亚洲多数股票市场将保持上升态势 //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发布。该报告在执 行摘要部分指出,尽管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但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中国 仍然是全球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心。 报告还预 测,2025年亚洲经济体股票市场指数波动或更加频繁,但预计多数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 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达4.5% // 报告指出,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普遍预计,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将企稳甚至 重新扩张。根据论坛研究院的测算,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 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增至 4.5%,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增至48.6%。中国、印度、越南、菲律宾、蒙古 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经济体仍将保持5%以上的较高增速。 贸易方面,亚洲对外货物贸易增速逐步回升,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 易均续创历史新高。投资方面, 全球外资对亚洲经济体的依赖程度在波动中上升,近年来达到60%左 右,而中国和东盟仍是对外资最有吸引力的亚洲经济体 。创新方面,亚洲研 ...
博鳌亚洲论坛报告: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增至4.5%
中国经营报· 2025-03-25 20:11
博鳌亚洲论坛报告: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增 至4.5% 本报记者 孙丽朝 海南博鳌报道 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如期而至。 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背景下,亚洲仍是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基石。近年来全球发展面对诸 多挑战,亚洲经济体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但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东盟等继续展现出强大韧性。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官方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 称《报告》)表示,预计2025年亚洲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中国、印度、越南、 菲律宾、蒙古、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经济体仍将保持5%以上的较高增速。 对于各界最关注的制造业供应链转移和股市问题,《报告》提出,亚洲仍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中国仍 然是全球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心。亚洲经济体的政策连续性较好,经济稳步复苏,将为股市继续反弹 打下良好基础。中国股市或将延续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复苏、估值合理以及政策工具充足 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支撑。 预计2025年亚洲多数股票市场将保持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亚洲经济体GDP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