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拆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紫金矿业(601899)拟分拆紫金黄金国际至香港联交所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31 02:5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紫金矿业报收于17.73元,较上周的18.59元下跌4.63% [1] - 本周最高价出现在5月26日盘中,报18.87元,最低价出现在5月30日盘中,报17.66元 [1] - 公司当前最新总市值为4712.2亿元,在工业金属板块市值排名1/6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3/5146 [1] 分拆上市计划 - 公司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至香港联交所上市,已编制分拆上市预案 [2] - 分拆上市方案已获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要求 [2][3] - 独立董事认为分拆方案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符合相关规定 [3] - 会计师意见函显示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扣除紫金黄金国际净利润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亿元 [3] - 分拆上市还需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境外资产重组当地主管部门、紫金黄金国际内部决策程序、紫金矿业股东会及香港联交所等部门的批准 [4]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总人数不超过2500人,资金总额不超过70,040.12万元 [2] - 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A股普通股,数量不超过6,431.60万股,受让价格为10.89元/股 [2] - 计划存续期为60个月,锁定期为24个月 [2] - 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同意该计划,认为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 - 提名与薪酬委员会认为该计划有利于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3] 相关ETF表现 - A50ETF(产品代码: 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8] - 最新份额为38.9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82.5万元 [8]
分拆紫金黄金国际赴港上市,紫金矿业能否破解“缺钱”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5-29 17:44
资源储备 - 截至2024年底公司铜资源量达1.1亿吨位居全球第二 [2] - 黄金资源量3972.53吨位居全球第五 [2] 黄金业务分拆上市 - 拟分拆控股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3][4] - 分拆前将八座境外黄金矿山资产重组整合至紫金黄金国际旗下共有黄金资源量1799.79吨储量696.83吨产量46.22吨 [5][6] - 紫金黄金国际2022-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1亿元16.7亿元33.18亿元 [4] - 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7] - 武里蒂卡金矿因国际仲裁程序存在不确定性拟通过委托运营及收益互换方式间接重组 [6] 铜业务动态 -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发生多次矿震预计对年度计划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3][11] - 2024年卡莫阿—卡库拉铜矿贡献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占公司总净利润5.37% [11] - 2024年公司矿产铜产量107万吨位居全球第四其中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产量43.7万吨 [12] 财务状况与融资 - 2020-2024年累计发行债券等融资工具52笔募资超500亿元 [8] - 2024年底流动资产989.39亿元流动负债997.84亿元资产负债率55.19% [8]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39% [9] - 近期以137亿元完成对藏格矿业3.92亿股份的并购 [9] - H股股东对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和增发股份议案反对比例分别达44.18%和71.31% [9]
双双公告,巨头终止重组!重大计划告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1:39
招商轮船终止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 - 招商轮船与安通控股宣布终止筹划一年的重组上市事项 招商轮船股价微涨0 17% 安通控股股价大跌5 03% [1] - 终止原因是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 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较初期发生变化 [1] - 原计划为安通控股向招商轮船发行股份购买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和招商滚装70%股权 [1] 交易终止影响 - 安通控股表示生产经营正常 终止不会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 招商轮船称终止不会影响股东利益 现有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以及战略规划实施 [1] 投资者关注与公司回应 - 投资者曾询问安通控股关于重组标的对价和失败后市值管理问题 [3] - 安通控股此前回应称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程序 [3] 交易目的与公司业务 - 招商轮船原计划通过分拆拥有聚焦集装箱航运物流的上市平台 [3] - 安通控股2023年全国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超1370万TEU 在数十个内贸港口吞吐量排名前三 [4] - 交易完成后安通控股将形成"不定期船"和"班轮"双资本运作平台 [4]
紫金矿业拟分拆境外金矿赴港上市 第一季经营现金流125.3亿增53.3%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17
分拆境外金矿赴港上市 - 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计划将下属八座境外黄金矿山资产重组整合至该子公司旗下 [1] - 拟分拆资产包括位于南美、中亚、非洲和大洋洲的八座世界级大型黄金矿山,合计资源量1799.79吨,储量696.83吨,2024年产量46.22吨 [2] - 分拆完成后公司仍将维持对紫金黄金国际的控制权,股权结构不变 [1] - 分拆资产占公司全球黄金权益储量的40%,是公司黄金业务的核心资产 [2] - 分拆目的包括拓宽国际投资者渠道、降低境外运营风险、提升融资灵活性及推动黄金资产价值重估 [2] 公司产能规划 - 2025年矿产金产能计划扩张至85吨,增幅达16% [1] - 2028年目标矿产金产能上调至100-110吨 [1] - 2025年矿产铜产量规划同比增加7.5%至115万吨 [5] - 2025年一季度矿山产金产量同比增加13.45%,矿山产铜同比增加9.49%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28亿元,同比增长5.55% [1][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39%,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4] - 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125.3亿元,同比增长53.33% [1][5] - 2024年全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归母净利润320.5亿元,同比增长超五成 [4] - 2025年计划分红不低于74亿元,股息率或超9% [5] 业务结构 - 2024年实现矿产铜107万吨,同比增长6%,近五年复合增长率24% [4] - 2024年矿产铜产量占中国总量的65% [4] - 2024年矿产金73吨,矿产锌(铅)45万吨,矿产银436吨 [4] - 铜业务销售收入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7.98%,毛利占比45.03% [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58%,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 [5]
603611分拆子公司上市!谁是最大赢家?
IPO日报· 2025-05-26 18:30
公司背景与股权演变 - 中鼎智能成立于2009年 由张耀明和张技以90%、10%股权比例出资500万元创办 [2] - 2010年创始股东按原比例增资580万元 2012年张耀明独自增资500万元 同年张科以1500万元认购增资 [3][5] - 2015年张科以4320万元增资 同年张耀明以1400万元向张元超转让18.92%股权 张技以108万元向张科转让1.46%股权 [5] - 2016年诺力股份以5.4亿元收购中鼎智能90%股权 其中张科获1.6477亿元现金及诺力股份1174万股(价值2.5589亿元) 张元超获4541万元现金及312.58万股(价值6811万元) 张耀明获582万元现金 [7][8] - 2017年张元超以740万元收购剩余10%股权 2019年以1.02亿元转售给诺力股份 两年获利超9459万元 [9][10][11] 业务发展与行业地位 - 中鼎智能为智能场内物流和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43亿元、16.95亿元、17.9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7057.7万元、7818.2万元、8862.6万元 [12] - 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超94% 其中新能源领域客户收入占比达75%-77.1% [22]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四 工业领域排名第二 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排名第一 [17]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诺力股份累计投入6.42亿元完成对中鼎智能全资收购 2024年公司估值已达8.55亿元 [11][18] - 中鼎智能拟港股IPO募资 重点投向高级机器人及设备系统研发 包括四向穿梭车、料箱攀爬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23] - 分拆后诺力股份将聚焦智能智造装备业务 中鼎智能专注智慧物流系统市场 形成战略协同 [17] 管理层结构 - 中鼎智能现由诺力股份董事长丁毅之子丁晟掌舵 丁晟2016年促成收购并主导公司发展 现任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19][20] - 诺力股份35.54%股权由丁毅家族控制 构成中鼎智能实际控制人 [19]
603611分拆子公司上市!谁是最大赢家?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8:29
公司分拆与股权交易 - 中鼎智能是A股上市公司诺力股份的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诺力股份花费6.42亿元收购中鼎智能全部股份,包括2016年以5.4亿元收购90%股权和2019年以1.02亿元收购剩余10%股权 [4][7] - 张元超以740万元收购中鼎智能10%股权,两年后以1.02亿元出售给诺力股份,获利超过9400万元 [6][7] - 张科通过多次增资和股权转让,最终以5928万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在诺力股份收购中获利超过3.55亿元 [3][5]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中鼎智能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43亿元、16.95亿元和17.9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57.7万元、7818.2万元和8862.6万元 [8] - 2024年按收入计,中鼎智能在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四,在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排名第一 [12] - 中鼎智能2021年新增销售订单额突破30亿元,较2016年的7200万元实现大幅增长 [8] - 公司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超过94%,其中新能源领域客户收入占比约75%-77% [16][17] 公司治理与战略发展 - 中鼎智能由丁毅、丁晟父子共同控制,丁晟担任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 [14][15] - 公司计划将IPO募资部分用于高级机器人及设备系统研发,包括四向穿梭车、料箱多层穿梭车等创新产品 [17] - 分拆后诺力股份将聚焦智能智造装备业务,中鼎智能专注智慧物流系统市场 [12] - 2024年10月中鼎智能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整体估值达8.55亿元,较诺力股份收购时的6.42亿元有所提升 [12] 行业与产品 - 中鼎智能提供智能场内物流和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集成物流管理软件与堆垛机、穿梭车、机器人等设备 [16] - 解决方案可优化生产设施及仓库内的货物流转、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营运效率和作业精准度 [16] - 产品包括智能场内物流软件系统、自动仓储及存取系统、自动输送及分拣系统、机器人系统等子系统 [17]
广州医药挂牌新三板,曾折戟港股IPO
新京报· 2025-05-20 16:20
广州医药新三板挂牌 - 广州医药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在新三板挂牌并公开转让 [1] - 广州医药是华南地区最大医药流通企业 员工1700多人 业务涵盖医药批发零售及医疗器械等 [2] - 白云山直接持有广州医药90.92%股权 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实际控制人 [2] 广州医药业绩与上市历程 - 2023年营收525.91亿元 2024年营收546.05亿元 [2] - 2023年净利润6.49亿元 2024年净利润5.78亿元 [2] - 曾计划H股上市 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于2023年12月终止 未来可能寻求北交所上市机会 [2] 白云山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749.93亿元(同比下降0.69%) 归母净利润28.35亿元(同比下降30.09%) 创七年新低 [4] - 第四季度亏损3.23亿元 [4] - 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86亿元(一心堂) 合计减值准备影响利润总额4.71亿元 [5] 业务影响因素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有效需求不足 行业政策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 [4] - 大南药和大健康板块收入与毛利率双降 [5] - 未回应关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的具体计划 [5] 挂牌影响 - 新三板挂牌不影响白云山合并报表及独立上市地位 [3] - 未明确母公司业绩下滑对广州医药后续融资的影响 [5]
分拆上市投资指南:利多星教你把握机遇避开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5-15 15:01
分拆上市的定义与形式 - 分拆上市指母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资产剥离成立子公司并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2] - 境内分拆上市案例:2023年某科技集团将半导体业务分拆至科创板上市[2] - 境外分拆上市案例:某互联网巨头将金融科技业务分拆至港交所上市[2] - 特殊类型包括母公司退市转型控股公司及反向分拆(子公司规模超母公司)[4] 分拆上市的核心目的 - 价值重估:科技子公司在传统行业母公司体内可能被低估,独立上市后估值提升[4] - 融资能力:生物医药子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新药研发[9] - 业务聚焦:传统制造业母公司分拆新能源业务后双方专注各自领域[9] - 风险隔离:互联网金融板块亏损不影响母公司房地产板块[9] - 股东回报:母公司股东可获得子公司股份实现投资多元化[9] 分拆上市的关键条件(A股) - 母公司需上市满3年且最近3年连续盈利,分拆后持股不低于50%[5] - 子公司需业务独立且与母公司无同业竞争,资产/财务/人员独立[6] - 财务指标限制:子公司净利润占母公司比重≤50%,资产占比≤30%[7] - 母公司需满足最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年均净利润30%的要求[10] 分拆上市的行业影响 - 对母公司:释放子公司价值、降低负债率(如引入战略投资者)[10] - 对子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股权激励吸引人才[10] - 对投资者:业务透明化便于评估细分领域潜力[10] - 协同效应减弱风险:分拆后技术/市场资源协作可能减少[10] - 控制权稀释风险:子公司上市后母公司持股比例下降[12] 分拆上市与其他资本操作区别 - 分拆上市(Spin-off Listing):母子均为上市公司,股东按比例获股[12] - 纯分拆(Spin-off):子公司不上市,股份直接分配给股东[12] - 分拆剥离(Split-off):股东用母公司股份交换子公司股份实现独立[12]
康哲药业拟分拆德镁医药赴港上市,释放皮肤健康业务估值潜力
财富在线· 2025-05-14 12:43
分拆上市计划 - 康哲药业拟将旗下德镁医药分拆至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并以实物分派方式向股东分派所持全部德镁股份 [1] - 分拆采用"实物分派+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融资,股东权益不会被稀释 [3] - 分拆后康哲药业与德镁医药业务定位将更加清晰聚焦,有望吸引细分领域投资者并推动价值重估 [3] 德镁医药业务概况 - 德镁医药主要运营中国内地皮肤健康业务,产品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主要皮肤病 [2] - 中国皮肤病治疗与护理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694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 [2] - 公司以皮肤处方药为基石,结合治疗与护理领域,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 [2] - 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居行业首位,皮肤学级护肤品业务近三年收入增长显著 [2] 德镁医药竞争优势 - 拥有差异化产品组合如JAK1/2芦可替尼乳膏、IL-23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等,适应症覆盖广泛 [2] - 自建商业化团队覆盖超1万家医院及10万家零售药店,销售网络规模优势显著 [2] - 专业的营销推广团队及商业化能力、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其估值增长提供加持 [2] 分拆上市影响 - 德镁医药上市后可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为业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3] - 上市后需定期披露经营及财务状况,提高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决策 [3] - 分拆为股东创造结构性收益,同时为两家企业开辟专业化发展路径 [3]
诺力股份分拆中鼎智能冲刺港股IPO 布局两大业务海外销售收入占61.8%
长江商报· 2025-05-14 07:12
公司分拆上市进展 - 诺力股份控股子公司中鼎智能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分拆上市迈出实质性一步 [2] - 分拆目的为深化智慧物流系统业务布局、拓宽融资渠道、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5] - 中鼎智能2024年实现净利润8862.6万元,占诺力股份总净利润的19.2% [2][8] - 分拆前诺力股份持有中鼎智能99.6%股份,2024年10月通过股权激励稀释至99.6% [2][3] 中鼎智能业务与估值 - 中鼎智能成立于2009年,主营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集成物流管理软件与自动化设备 [8] - 2024年在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四,新能源锂电领域排名第一 [8] - 2024年10月股权激励时整体估值达8.55亿元,激励价格6.38元/每1元注册资本 [3] - 2025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更名,5月拟新增180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占总股本15% [4][5][6] 诺力股份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收69.79亿元(+0.23%),净利润4.62亿元(+0.91%),扣非净利润3.96亿元(-6.16%) [7] - 2025年Q1营收16.34亿元(-6.69%),净利润1.23亿元(+6.3%),扣非净利润1.06亿元(+18.21%) [7] - 两大业务板块:智能智造装备(2024年营收37.15亿元,+4.77%,毛利率25.37%)和智慧物流系统(营收32.25亿元,-4.38%,毛利率19.29%) [7]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61.79%,欧美为主要市场 [2][7] 中鼎智能客户与行业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43亿元、16.95亿元、17.98亿元,净利润7057.7万元、7818.2万元、8862.6万元 [8] - 新能源行业客户收入占比75%(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1.4%,第一大客户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收入占比26.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