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沪硅产业上半年净利润5506万同比降48% ROE降至0.42%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5亿元 同比增长46.62%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5.69万元 同比减少47.71%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512.17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7652.6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4亿元 同比增长234.29% [1][2] - 基本每股收益0.021元/股 同比下降50%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2% 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 [2][3] 业务运营 - 300mm半导体硅片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3] - 下游半导体产品需求保持旺盛 [3] - 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58% 同比提升0.83个百分点 [3] 资产与投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90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6.56% [2] - 总资产227.31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39.82% [2] - 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参与投资的聚源芯星产业基金公允价值波动影响净利润5023.47万元 [4]
华虹半导体(01347):华虹半导体(1347)2025Q2财报点评:新厂折旧压力下,二季度毛利率仍超市场预期
国海证券· 2025-08-12 12: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4.43港元(基于2026E BVPS 1.5x PB及汇率1美元=7.85港元)[1][7][8]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超预期**:收入5.66亿美元(QoQ+4.6%,YoY+18.3%),高于指引5.5-5.7亿美元及彭博预期5.63亿美元;毛利率10.9%(QoQ+1.7pct,YoY+0.4pct),显著优于指引7%-9%及市场预期8.3%[5][7] - **盈利改善驱动因素**:归母净利润0.08亿美元(QoQ+112.1%,YoY+19.2%),受益于产能利用率108.3%(QoQ+5.6pct)、ASP上涨、外汇损失收敛及政府补贴[5][7] - **细分业务亮点**: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1.61亿美元(QoQ+17.8%,YoY+59.3%),BCD需求达预期两倍[7] 财务表现 季度数据 - **晶圆出货量**:130.5万片(等效八英寸,QoQ+6.0%,YoY+18.0%)[5] - **产能利用率**:108.3%(QoQ+5.6pct,YoY+10.4pct)[5]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近1/3/12月涨幅分别为19.7%、30.6%、134.4%,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3.2%、8.9%、45.7%)[4] - **估值指标**:当前PB 1.47x(2025E),总市值732.95亿港元,日均成交额22.54亿港元[4][9] 未来展望 - **2025Q3指引**:收入中值6.3亿美元(QoQ+11.3%,YoY+19.7%),超彭博预期6.03亿美元;毛利率指引10%-12%高于市场预期9.3%[7] - **增长动力**: - Fab 9产能释放及"China-for-China"战略客户(如ST)合作项目贡献收入[7] - 产品提价效应延续(下半年12英寸及IC平台个位数百分比提价)[7]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收24.17/30.04/32.49亿美元,归母净利润0.87/1.82/2.47亿美元,EPS 0.05/0.10/0.15美元[7][9]
西安奕材IPO:四年累计亏损超24亿,大股东是否存在“明退实控”
搜狐财经· 2025-08-11 06:47
公司概况 - 西安奕材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占比分别为6%和7% [2] - 公司产品应用于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等多品类芯片的量产制造,最终应用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中心等智能终端 [2] - 公司IPO募投项目为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总投资125.44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9亿元 [3][4]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07亿元增至21.21亿元,增长10倍,但归母净利润从-5.21亿元扩大至-7.38亿元,四年累计亏损24.65亿元 [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合并)达51.13%,较2022年的23.65%大幅上升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99%至13.02亿元,但净利润仍亏损3.4亿元 [9][10]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9.85%、0.66%和5.49%,剔除存货跌价准备后分别为-9.71%、-16.12%和-8.79% [7][9] 行业竞争 - 同行业可比公司沪硅产业、SUMCO、环球晶圆、德国世创2022-2024年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0.53%、24.47%、14.91% [8] - 公司解释毛利率低于同业主要因技术成熟度、规模效应不足,且产品验证和导入具有后发劣势 [8][9] - 公司外延片电阻率均匀性仅达0.9%,落后于先进制程要求的0.5%,与国际巨头存在15年代差 [10] 盈利预测 - 公司预计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前提是2026年月均出货量达110万片、外延片销量占比15% [11][14] - 2025-2026年折旧摊销金额将持续增加,预计分别为3.20亿元、6.15亿元和9.31亿元,增加盈利压力 [13] - 若销量或价格低于预期10%,盈利将推迟至2027年 [14] 控制权问题 - 实际控制人王东升等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24.93%股份,IPO后可能进一步弱化 [15][16][18] - 前股东刘益谦通过复杂股权安排被质疑"明退实控",国华人寿掌控多个投资平台并享有一票否决权 [23][24] - 公司与增资机构签署对赌协议,若IPO失败将面临巨额回购压力 [20] 关联关系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通过子公司中证投资、长峡金石等合计持有公司4.25%股份,估值约15.6亿元 [21][22] - 中信证券系机构派驻执行总经理担任公司监事,形成"保荐+入股+对赌"的复杂利益链 [21]
中芯国际AH股齐跌
第一财经· 2025-08-08 12:27
展望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在第二季度财报给出的收入指引为环比增长5%到7%,毛利率指引为18% 到20%。 | | 2025 年 | 2025 年 | 季度比較 | 2024 年 | 年度比較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季度 | 第一季度 | | 第二季度 | | | 收入 | 2,209,066 | 2.247.201 | -1.7% | 1.901.276 | 16.2% | | 鎖售成本 | (1,759,267) | (1.741.333) | 1.0% | (1.636.183) | 7.5% | | 毛利 | 449.799 | 505.868 | -11.1% | 265.093 | 69.7% | | 經營開支 | (299.122) | (196,297) | 52.4% | (177,953) | 68.1% | | 經營利潤 | 150.677 | 309.571 | -51.3% | 87.140 | 72.9% | | 其他收入·淨額 | 9.725 | 39,705 | -75.5% | 99,875 | -90.3% ...
突发!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立即辞职!
国芯网· 2025-08-07 22:03
英特尔CEO变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立即辞职 理由是与中企关系存在利益冲突 [2] - 陈立武于2024年3月上任 此前2022-2024年担任董事 因与前CEO基辛格存在分歧而辞职 [4] - 陈立武拥有20年半导体经验 曾领导Cadence期间实现收入翻倍 营业利润率提升 股价上涨3200% [4] 英特尔管理层变动 - 前CEO基辛格于2023年12月退休 由CFO津斯纳和霍尔索斯担任临时联席CEO [4] - 候选CEO名单包括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 美满电子CEO Matt Murphy等 [4] 英特尔经营状况 - 公司承认创新速度落后于竞争对手 未能满足客户期望 [4] - 需要补充工程人才 简化流程 剥离非核心资产以提升灵活性 [4] - 曾是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 但近年股价持续下跌 [4] 英特尔市场表现 - 2023年被剔除出道琼斯工业指数 由英伟达取代 [5] - 2023年股价下跌60% 同期英伟达上涨171% [5] - 2024年股价波动较小 而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5]
华虹公司: 港股公告: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布
证券之星· 2025-08-07 17:1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达5.66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 [1] - 毛利率为10.9% 较前期有所改善 [1] - 净亏损为3.28亿美元 同比收窄21.4% [1][2] - 经营现金流流出4.08亿美元 同比改善15.8% [1] - 研发费用支出1.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0% [1] 产能与技术节点 - 月产能达8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 [1] - 90nm/95nm技术节点收入贡献1.454亿美元 占比52.6% [1] - 65nm技术节点收入达1.255亿美元 占比27.4% [1] - 0.13μm技术节点产能6,400片 [2] - 0.18μm技术节点产能2,910片 [2] 产品结构 - 功率器件收入2.8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1] - MOSFET产品收入1.47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 [1] - MCU产品收入1.412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1] - 模拟与电源管理产品收入2.76亿美元 同比增长16.6% [1] - 独立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1.667亿美元 同比增长9.4% [1] 运营指标 - 存货周转天数为95.6天 [1] - 资本开支达6.86亿美元 同比增长8.0% [1] - 8英寸晶圆收入2.323亿美元 12英寸晶圆收入3.338亿美元 [1] - 逻辑与射频产品收入4.697亿美元 同比增长83.0% [1] - 传感器收入5,3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3.2% [1]
深圳市忆存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45
公司成立信息 - 深圳市忆存半导体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卫斌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 [1] - 业务范围涵盖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与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与销售 [1] - 涉及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以及电子元器件批发与零售 [1] - 扩展业务包括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等 [1] - 其他非核心业务包括化妆品零售、日用百货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 [1] 行业覆盖 - 公司业务覆盖集成电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1] - 涉及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制造,显示公司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 [1] - 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业务表明公司可能具备技术输出能力 [1]
SK海力士(000660KS):NAND价格疲弱或延续至2H25,HBM和DRAM的2H25-2026年净利润或低于市场预期
华兴证券· 2025-08-06 16:1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SK海力士维持"持有"评级,目标价从188,633韩元上调至255,245韩元(+35%)[3][7][19] - 当前股价258,000韩元,目标价隐含-1%下行空间[2] - 市值1356亿美元(728百万股流通股,流通盘占比95%)[2] 核心业务分析与预测 - **DRAM业务**:2Q25传统DRAM价格环比下跌0.6%,为2025年连续第二季度下跌,预计2H25-2026年净利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8][12] - **HBM业务**:12Hi HBM3E已全面出货,但AI客户采购策略趋于理性,2026年供应细节未最终确定,存在需求扰动风险[8][14] - **NAND业务**:2Q25出货量环比增长超70%,但ASP下滑高个位数,需求疲软(除服务器eSSD外),预计2H25盈利压力持续[7][8] 财务数据调整 - **收入预测**:2025E/2026E收入分别上调8.9%/7.8%至88.1万亿韩元和102.4万亿韩元,主因2Q25 NAND出货激增及DRAM涨价(DDR4涨20%,DDR5涨个位数)[13][15] - **净利润预测**:2025E/2026E EPS分别上调10%/9%至40,677/39,952韩元,但仍较FactSet市场预期低6.2%/15.9%[3][14][18] - **毛利率**:2025E/2026E预计为53.4%/49.4%,低于市场预期的55.7%/53.9%[18] 估值方法 - 采用分部加总法(SOTP):DRAM分部按6倍2026E市盈率估值169.7万亿韩元,NAND分部按1倍市盈率估值0.98万亿韩元,其他业务估值0.77万亿韩元,加净现金15.94万亿韩元,合计185.82万亿韩元[19][20] 股价表现与市场对比 - 52周股价区间144,700-306,500韩元,当前价接近区间上限[2] - 华兴预测2025E营收86.5万亿韩元(+2% vs市场),EPS 43,378韩元(-6% vs市场)[6][18] - 2Q25业绩超预期:收入22.2万亿韩元(同比+35%,环比+26%),营业利润率41.4%[7][12]
宗馥莉任董事的芯片公司注销!
国芯网· 2025-08-04 20:10
公司动态 - 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登记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 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注销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 [1] - 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 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电路模块、软件程序、频率控制器及发生器的技术开发等 [1] - 公司由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林玺共同持股 [1] - 2025年6月 公司负责人由宗庆后变更为祝丽丹 并新增宗馥莉任董事 [2] 关联企业动态 - 桂林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新增一条注销备案公告 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公告期为7月9日至8月23日 [2] - 桂林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 董事长为宗馥莉 注册资本136万人民币 [2] - 公司由浙江真宗投资有限公司、桂林市祥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 [2]
英特尔人事大洗牌!
国芯网· 2025-08-04 20:10
英特尔高层变动 - 英特尔旗下三位芯片代工业务高层即将退休,包括技术开发部门的企业副总裁Kaizad Mistry与Ryan Russell,以及设计技术平台部门的企业副总裁Gary Patton [2] - Gary Patton曾任职于IBM和格芯,负责为芯片代工客户提供完整的设计平台解决方案,涵盖PDK开发、EDA工具支持验证、IP函数库创建等 [4] - 英特尔计划缩编产能规划团队并裁撤部分工程团队人力,同时检讨技术开发部门的架构 [4] 英特尔业务重组 - 英特尔自年初启动技术开发部门重组,技术开发执行副总裁Ann Kelleher将于2025年退休 [4] - 前美光制程技术老将Naga Chandrasekaran职权范围扩大,涵盖技术开发与制造业务,并启动团队重整 [5] - Chandrasekaran配合公司全球裁员计划进行人事调整 [5] 高层背景与影响 - Kaizad Mistry和Ryan Russell长期参与英特尔制程技术研发,负责监督开发任务和制定技术发展策略 [4] - Gary Patton在半导体业界资历深厚,曾任职IBM长达20年,核心目标是确保客户设计能顺利套用英特尔制程 [4] - 外媒认为高层变动与英特尔技术开发部门重组密切相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