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第五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解读
财经网· 2025-07-11 16:25
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 - 全球化发展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金融波动、技术变革等多重挑战 [1] - 企业需超越传统思维,锻造发展韧性,打造更安全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更深厚的本地化运营根基、更强大的数智内核 [3] - 把握区域合作框架机遇、开拓新兴市场,在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中锚定价值、赢得话语权 [3] 国际投资与货币体系 - 从美国到全球都面临投资回报率的系统性下降,长期过度依赖促进增长的政策导致规模过度膨胀与效率相对下降 [4] - 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管理币值的稳定性成为系统性需求 [4] - 稳定币的崛起创造了传统货币以外的代币形式,未来管理需国际性机构介入,实现"良币驱除劣币" [4] 中美贸易争端与供应链重组 - 美国长期存在的商品贸易逆差背后是债务依赖加剧了经济失衡 [6] - 关税手段忽视了供应链重构的长期性,会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和他国供应商 [6] - 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物流能力、人力资源依然可以继续占据优势,但需以互利模式更精准对接海外市场需求 [6] 稳定币发展与监管 - 美国《稳定币创新法案》及香港《稳定币条例》要求持牌经营、足额储备并禁止信贷投放,削弱稳定币的"去中心化"属性 [7] - 美国推动稳定币发展隐含着巩固美元霸权,抢占加密世界制高点的战略意图 [7] - 人民币稳定币可通过香港先行先试,但更重要的是加快中国对加密资产与稳定币的立法与监管 [8]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应突破其当下"M0现金替代"的定位,向全流程加密的智能账户或钱包转型 [8] - 可借鉴稳定币的技术与模式,优先推动数字人民币海外版发展 [8] - 若中国能把握美国暂停数字美元的窗口期,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与数字身份的融合应用,将有望重塑国际货币竞争格局 [8] 中欧关系 - 中欧双方均不应接受他人规定的中欧关系的框架或性质,必须基于各自的价值来考虑双方的关系 [10] - 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未来几年双方具有广阔合作空间的领域 [10] 企业全球化经营案例 - GE航空航天在中国建立8家发动机大修基地,实现境内全链条服务,99%的员工来自本地 [11] - 赣锋锂业在海外投资以资源开发为主,坚持让当地共享收益,推动中国的效率优势、技术优势与本土结合 [11] - 联想集团已实现75%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投资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全球客户实时追踪订单交互状态 [12] - 中国石油已完成物理上的"走出去"和本地化运营为核心的"走进去",正迈向"走上去" [13] 全球贸易与中国表现 - 2004年以来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占全球GDP比重稳中有升,全球化并未停止 [16] - 中国前五月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42%,出口占全球份额已超越美国 [16] - 进口占比下降折射出国内消费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亟需更积极的货币政策扭转通缩预期 [16] 企业微观创新 - 中国企业需要超越简单的"产品出口",转向技术、资本和管理模式的深度出海 [17] - 联想深耕全球181个国家市场,通过技术合作、资本投入和本地化运营建立长期竞争力 [17] - 宁德时代将质量管理标准从百万级缺陷率提升至十亿级标准 [17]
沈阳明晰路径全力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辽宁日报· 2025-07-11 09:07
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规划 - 核心目标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服务"双循环"、引领东北亚的国际化中心城市 [1] - 城市定位从"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1] - 实施分三个阶段推进的22个专项行动计划 [1][2] 战略定位与功能布局 - 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核心架构:国际化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性文化中心 [1] - 重点提升沈阳在全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中的战略地位 [1] 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推进"大国重器"研发落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产业新赛道 [2] -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打造文体旅深度融合新典范 [2] 基础设施建设 - 扩容提升桃仙国际机场,推动第二跑道建设 [2] - 推动机场融入高铁网络构建东北亚"3小时航空交通圈" [2] - 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带宽扩容 [2] 区域协同发展 - 引领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 - 加快建设先进完善的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统一市场圈、就业通勤圈、品质生活圈 [2] 营商环境优化 - 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化体系 [2] - 建设信用政府、信用城市 [2] -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2] - 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 [2]
南通港粮油装卸设备项目7个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江南时报· 2025-07-10 17:02
项目概况 - 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南通港天生港区横港沙作业区10万吨级粮油泊位工程完成7个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1] - 竣工验收内容包括输送设备系统、供电及照明系统、控制及通信系统、辅助设备系统和3台门机 [1] - 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设计年通过能力1183万吨 [1] - 配置门机3台、卸船机2台、装船机2台,各类输送设备127台及配套供电、控制、除尘系统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江苏省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 [1][2] - 建成后可接靠进口粮食和内贸粮食的主力船型 [1][2] - 依托二线5000吨级泊位提供中转运输,实现"卸、储、运"全流程高效联动 [1] - 投运后将大幅缓解区域粮食储运压力,增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2] - 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注入新动能 [2] 建设管理 - 项目自2024年7月开工,面临工期紧、任务重、雨季长与土建交叉事项多等挑战 [1] - 项目部统筹协调各专业人才队伍,机械、电气、通风、控制各司其职 [1] - 严格执行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实施全方位严格管控 [1] - 科学分解施工节点,建立"日跟踪、周考核、月总结"动态管理 [1] - 通过优化节点工序、BIM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全生命周期管控 [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上半年增速领跑 扩容升级成就丝路航空新枢纽
中国民航网· 2025-07-08 10:38
航空运输生产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航班保障16.5万架次、运送旅客2362.8万人次、运输货邮1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4%、13.6% [1] - 国际(地区)航线航班8598架次、运送旅客90.9万人次、保障货邮2.9万吨,同比增幅分别高达79.1%、71%、124.8% [2] - 国内航线航班15.6万架次、运送旅客2271.9万人次、运输货邮12.7万吨 [4] 国际业务发展 - 国际通航点已达65个,初步形成连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空中通道 [3] - 加密后的阿姆斯特丹航线每周达到五班,主要运输电子元件、高端机械设备等货物 [3] - 国际货运能力显著提升,上半年运输货量同比增长150% [3] 国内业务与服务优化 - T5航站楼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配备先进智能化设备,旅客平均办理值机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 [4] - 第三跑道投用使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提升至70架次,航班正常率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至85%以上 [4] - 推出"无缝中转"服务,旅客中转效率提升近30%,最短中转时间缩短至45分钟 [5] 货运业务亮点 - 上半年跨境电商货量同比增长89%,生鲜冷链、高端制造等特色物流产品占比提升至42% [6] - 进口水果货量同比增长120%,高端制造产品运输货量同比成倍增长 [7] - 临空经济区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 [7]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新增10条国际航线,进一步完善全球航线网络布局 [8] - 推进陆侧交通枢纽建设,实现与地铁、高铁、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8] - 临空经济区将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产业 [8]
静水流深 - 下半年宏观经济十大亮点
2025-07-08 00:32
涉及行业或公司 涉及中国宏观经济、港股市场、A股市场、科创领域、消费领域、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入境旅游市场、文化出海领域等行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与挑战**:2025年上半年GDP表现好于预期,一季度增长率5.4%,二季度预计4.9%-5%,但面临房地产市场低迷、出口不确定性增加、就业市场压力大、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价格领域下行压力等问题[3][4] -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中国已成为亚非中东拉美及部分欧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出口份额占全球比重稳定上升,综合国力提升,制造强国和科技创新推动其在全球产业链核心地位[6] - **美国货币政策影响**:2025年下半年美国预计进入降息周期,可能降息两到三次,财政支出增加致赤字显著增加,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利好中国宏观经济、资金流动、A股及香港资本市场[7] - **港股市场情况**:港股估值低,相较于主要市场显著偏低,在全球资金重新配置中是避风港,受益于中国政府支持,2024年以来迎来技术性牛市,今年上半年涨幅靠前,香港科技七巨头自2024年9月24日政策转向以来涨幅36.5%,优于美股科技七巨头的23.8%[9][10] - **财政政策作用**:2025年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季度两会公布全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下半年支出规模大,确保宏观经济稳定,有望实现全年5%的GDP增长目标[12] - **科创领域进展**:2024年提出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建设,产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进程显著,工业机器人数量全球领先,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3%,核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10%,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有望提前实现2030年碳达峰承诺[13] - **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全球资本向其集聚,行业市值增速远高于平均水平[14] - **科技领域进步**:2025年春节以来在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出现海外人才第三次回国潮,结合举国体制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缩小与美国差距[15] - **消费领域亮点**:上半年新消费异军突起,人口结构变化使95后成消费主力,推动服务性、个性化等新型消费模式,本土元素在年轻消费者中崛起,入境旅游市场恢复迅速,文化出海成果显著,如《哪吒》《黑神话》[16][17][18][19][20] - **中美关系对比**:2025年中美在科技、财政政策、战略空间、金融市场等领域竞争,中国科技突破、财政操作空间大、拓展战略空间、稳定金融市场,“东升西降”格局演化[23] - **资产配置建议**: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受关税战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底部探明,中枢有望上移,建议以红利资产为底仓,布局新消费、产业升级板块、人形机器人等;债市短期收益率稳定,长期国债收益率有下行空间;美债收益率未来有下行空间,黄金价格回落是买入机会[24][25][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核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为10%[13] - 中国去年年底碳排放与前年持平,得益于工业降幅3%[13] - 今年有1200万大学毕业生,16 - 24岁年轻人失业率保持在20%以上[4]
“内贸版广交会”搭台赋能,不止卖货更要吸睛圈粉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16
展会背景与定位 - 首届广东优品展览会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区举办 展期3天 前两天面向专业观众 第三天向社会公众开放 [1] - 展会定位为"内贸版广交会" 坚持"优品路线" 突出消费类产品特色 主题为"广东优品·粤见美好" [3] - 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聚焦科技 健康 绿色 时尚等消费热点 设置消费电子 服装美妆 玩具 食品和家居陶瓷5大主题展馆 [3] 参展商与采购商策略 - 参展商方面 将发动167家行业商协会团体会员和4000多家直属会员 联动岭南集团旗下20多家核心商城邀请品牌企业参展 [3] - 采购商方面 依托广百展贸链接约4000家商户 广之旅覆盖全球400家营业网点 定向邀请沃尔玛 阿里 京东等采购巨头及港澳 东盟地区专业采购商 [4] - 展位分配向生产型企业倾斜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标准摊位费一次性全额资助 [7] 展会特色活动 - 配套举办"广东优品·群星演艺嘉年华" 通过综艺IP链接Z世代消费群体 将文化流量转化为消费流量 [6] - 同期举办"广东优品·馆城联动巡礼展销" 覆盖正佳 天河城 K11等商业地标 设置"优品驿站"和"商圈快闪"场景 [6] - 现场安排特装展区 引入消费者互动 抽奖有礼等沉浸式体验 促进双向引流 [6] 政府支持与展会目标 - 广东省商务厅配合主办方动员重点地区企业参展 如深圳东莞的电子消费 广州的服装美妆 佛山珠海的家电 汕头东莞的玩具产业 [7] - 展会核心目标是促成订单落地 组织商务洽谈 供采对接等活动 帮助建立合作关系 达成合作意向 [7] - 展会定位不仅是"一次性展会" 而是企业转型的"服务管家" 通过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 助力企业从"参展拿订单"转向"持续经营" [8]
欧元发力国际化,对人民币有何启示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7 19:37
欧元国际地位现状 - 欧元国际地位近年来总体稳定,但在"反向扬基"债券等领域有所进展[2] - 欧元国际作用综合指数显示其地位在金融危机后下降,2017年后反弹并趋于稳定[6] - 欧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占比约20%,美元略有下降,人民币占比2.2%(2024年)[6] - 欧元贷款和债券发行量2024年增长40%,"反向扬基债券"因欧美利差扩大显著增加[7] 美国政策对欧元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打破美股美债传统负相关关系,促使投资者寻求其他货币分散风险[10] - 美国政策动摇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为欧元提供扩大国际作用的机会[10] - 欧洲需消除内部金融市场碎片化,建立单一资本市场和储蓄投资联盟以抓住机遇[11] 数字货币与支付系统发展 - 美国推动加密货币战略(如比特币储备、稳定币)可能影响全球金融稳定[13] - 欧洲需加速数字欧元发展,改善跨境支付系统,应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结算[14] - 快速支付系统(FPS)建设成为欧洲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关键举措[14]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 80%外汇储备管理者认为地缘政治将在5-10年内显著影响国际货币体系[16] - 黄金储备比重上升中40%源于地缘政治担忧(如美元贬值风险、禁运)[16] - 支付系统碎片化加剧,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和BRICS-Clear等替代方案[16] 人民币国际作用提升路径 - 中国应要求"一带一路"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动熊猫债发行[20] - 经济增长是人民币国际地位基础,需保持5%左右增速增强投资者信心[20] - 落实"双循环"战略,减少美元资产持有,平衡经常账户以保障资产安全[21] 军事实力与货币地位关联 - 拉加德报告首次明确将货币国际地位与军事实力直接关联[17] - 美元优势部分源于其军事力量提供的地缘政治安全保障[17]
东方钽业(000962) - 000962东方钽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7
2025-07-07 18:36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沃富资本、中金公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7日下午14:00 - 17:00 [2] - 活动地点在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兼董秘秦宏武等 [2] 公司发展战略与竞争力 - 聚焦钽铌主业,以做全湿法等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应对市场波动 [2][3] 原材料供给保障 - 在非洲设立分公司掌握原材料市场信息,控制风险 [4] - 2024年11月26日中色经贸与秘鲁公司签订股权收购协议,2025年3月31日完成交割,公司已签订原料采购协议保障供给 [4] 市场布局与销售情况 - 加大国内高温合金及半导体用钽靶材等科技攻关和扩能改造,新增产能释放,国外销售占比逐年降低 [5] - 2024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国内销售8.23亿元占64%,国外销售4.57亿元占36% [5] - 积极跟踪政策动态,加大国内市场开发,构建双轮驱动市场格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5] 资金使用与项目决策 - 坚持“稳健经营”策略,通过股权融资满足扩能改造资金需求,保持资本结构灵活性 [6][7] 募集资金项目效果 - 提升湿法、火法、制品等生产能力,解决设备老化和产能不足问题 [8] - 优化产品及市场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的钽铌及其合金材料供应体系 [8] - 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降低成本,保障供应链安全,满足市场对高温合金和高端制品材料需求 [8]
杭州至塔什干全货机首航 通关提速至1小时
杭州日报· 2025-07-03 11:00
航线开通 - 杭州至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 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 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1] - 该航线每周三、周日执飞 仅需6小时即可抵达塔什干 最大业载约50吨 [1] - 航线货物通关流程已缩短至1小时 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1] 货运数据 - 1—6月 全省机场累计保障货邮吞吐量约52万吨 同比增长约2.6% [1] - 杭州机场国际货量在整体下降4.8%的背景下 实现3.3%的逆势增长 并于6月10日率先突破10万吨国际货量大关 [1] 航线网络 - 浙江机场累计运营国际全货机航线53条 覆盖全球三大洲 [2] - 下半年将继续加密欧美航线 探索开辟洲际货运通道 力争全年货运国际化水平突破30% [2] 经济影响 - 航线为浙江的日用品、服装等商品开辟了直达中亚市场的高效通道 同时返程将乌兹别克斯坦的生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引入国内 [1] - 航线的开通优化了全球供应链布局 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1] - 杭州机场成为长三角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
武汉 择高而立、向上而行 在支点建设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2
创新驱动 -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实现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2] -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提供化合物半导体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2] - 武汉在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排名第13位 [2] - 武汉拥有141万名在校大学生和81名两院院士,筹建首批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2] - 中国光谷吸引蔚来能源新总部落户,投资机构完成多轮投资 [2]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每年投入10亿元,采用"大胆资本+耐心资本"模式 [3] 交通枢纽 - 阳逻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38.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5% [4] - 中欧班列(武汉)2024年发运1008列,货值183.84亿元,同比增长9.43% [4] -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在中部地区保持4项第一 [4] -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通货运航线102条,居全国第一 [5] - 2024年武汉外贸规模突破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4033.5亿元,同比增长11.8% [5] 生态治理 - 长江武汉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Ⅱ类 [6] - 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800万元 [6] - 全国碳市场累计交易6.53亿吨碳配额,成交额突破448亿元 [7] - "武碳江湖"小程序用户从3万增至160万,存下5.18万吨碳减排量 [7] 文旅融合 - 黄鹤楼"五一"假期前三天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 [8] -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1月至5月10日接待游客1330万人次 [8] - 长江游船和轮渡"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8] - "光谷光子号"空轨"五一"期间日均载客量突破2万人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