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平台

搜索文档
淘宝闪购拿下60%市场增量背后,大消费平台的广阔前景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52
淘宝闪购业务增长表现 - 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日活用户超2亿[1][2][4] - 非餐饮类订单达1300万单[1] - 全国上线两个月内新增1亿单市场中占比60%[1][2] - 上线首月日订单超4000万 6月借助618活动增至6000万 7月达8000万[4] 补贴策略与商家成效 - 启动12个月500亿直补计划覆盖店铺/商品/配送/佣金减免[2] - 补贴首日589个零售品牌订单环比增长超100%[2] - 品牌连锁餐饮和中小餐饮商家环比分别增长170%和140%[2] - 屈臣氏0元配送费活动单日订单近5万创近年新高[6] - 喜德盛门店自提服务上线第四天日销售额破300万元[6] 业务协同与模式创新 - 饿了么与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形成业务合力[12] - 通过餐饮高频消费切入 拓展至全品类日常需求[5] - 打通"线上购买+线下自提/即时达"履约模式[6][8] - 屈臣氏天猫旗舰店整体订单量达日常5倍[6] - 迪卡侬618期间门店自提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2倍[8] 行业影响与战略价值 - 打破传统电商与本地生活边界创造新消费场景[8] - 花旗银行指出实时配送与旅游服务成为核心电商重要组成部分[14] - 阿里生态整合饿了么/1688/闲鱼/飞猪等全域供应链能力[13] - 被业界视为解决"内卷式竞争"的有效方案[15] - 通过场景创新和服务整合开辟增量市场空间[15][16]
外卖大战,打的根本不是外卖
大胡子说房· 2025-07-10 20:01
港股下跌原因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经历六连跌 市场将下跌归因于美团、阿里、京东的外卖补贴大战 [1] - 三家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 阿里接近4月7日低点 京东和美团已跌破4月7日低点 [6] - 三家公司占恒生科技指数较大权重 其下跌带动整个指数走弱 [7] 外卖大战的财务影响 - 三家公司通过补贴竞争抢占市场 导致短期利润受损 二季度及三季度利润预期不佳 [3][4] - 补贴支出加上股价下跌的市值蒸发 未来两年外卖业务利润难以弥补损失 [8] - 外卖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美团已占据70%市场份额 阿里和京东争夺存量市场风险大收益小 [9] 即时零售(闪购)市场分析 - 即时零售指消费者线上购买日用品、生鲜等商品 30分钟内完成配送 [14] - 闪购市场规模约5000亿 美团占据60%以上份额 预计2030年将达2万亿 [29][30] - 美团凭借外卖和团购用户基础 闪购业务年复合增速达30% [17] 阿里和京东的战略动机 - 阿里核心电商业务被抖音、视频号蚕食 京东市场份额也不如淘宝和抖音 [19][24] - 两家公司计划构建大消费平台 融合电商、外卖、闪购、酒旅业务 [25] - 闪购是增量市场 阿里预计用户规模将从5-6亿增长至10亿 [27] 外卖与闪购的关联性 - 闪购需要强大的配送能力和用户基础 外卖业务是必要前提 [35] - 外卖订单规模可降低配送成本 实现30分钟送达目标 [36][38] - 外卖用户习惯培养有助于推广闪购业务 美团成功经验已验证此路径 [40] 公司资源与竞争能力 - 阿里拥有400万外卖员 京东有200万配送员 配送能力不输美团 [33] - 京东有京分达商超 阿里有盒马鲜生 线下零售资源丰富 [34] - 阿里投入500亿 京东投入100亿外卖补贴 争夺市场份额 [42]
财经观察丨拨开热闹看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背后,阿里要干什么?
齐鲁晚报· 2025-07-07 21:22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淘宝闪购由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而来 在淘宝APP首页Tab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展示 [1] - 5月2日正式上线 5月底日订单超4000万 6月底日订单超6000万 上线两个月突破日订单8000万 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1] - 市场日订单规模从5月约1亿单攀升至2亿单 淘宝闪购自身增量达6000万 占全市场新增订单数的60% [1] - 7月2日补贴上线首日 589个零售品牌订单量比5月2日增长超100% 熟食 酒水乳饮品类单量翻倍 [1] - 补贴当日 农夫山泉订单环比增长504% 联想增长467% 飞利浦增长350% 赵一鸣增长420% 雪花 好想来 零食很忙等单量超10倍飙升 [1] - 618期间 国际品牌绫致集团旗下VEROMODA ONLY JACK&JONES订单量相比日常增长均超200% 创历史新高 [2] 公司战略布局 - 阿里宣布饿了么 飞猪合并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2] - 整合淘宝天猫商品供给 饿了么和飞猪的供应链和本地服务能力 形成覆盖消费者全生活场景的大消费平台 [2] - 公司将在全国30多个热门旅游城市开启"免单之旅" 上周为成都游客和市民免单100万杯奶茶 [4] 行业影响 - 淘宝闪购补贴将有望撬动千亿级消费增量 平台出资模式能破除商家"内卷式"竞争 [3] - "蚊帐"订单飙升600% 藿香正气水成为热门单品 搜索下单最多城市为合肥 南京 无锡 青岛 武汉和杭州 [2] - 创新业态对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都形成有效提振 [5]
外卖战场迎来“奇点时刻”:两个月订单翻倍,淘宝闪购吃下超60%增量
凤凰网· 2025-07-07 14:36
行业增长与竞争格局 - 中国外卖市场日订单量从5月初的1亿-1.3亿跃升至7月初的2亿-2.5亿,短时间内实现翻倍增长[1] - 美团日订单量从去年年中的9000万增至1.2亿,增速33%,高于行业13%的年复合增长率[1] - 淘宝闪购(含饿了么)日订单量从2000万暴增至8000万,增速300%,贡献市场60%的增量[1] - 淘宝闪购上线仅2个月,非餐饮订单已达1300万/日,接近美团闪购运营多年才达到的1800万/日水平[6]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 - 行业趋势从单一外卖平台向"大消费平台"升级,需打通线上线下区隔并构建万能消费心智[3][4] - 美团试图从餐饮服务扩展到实物电商,但非餐饮需求仍被淘宝、京东主导[4] - 淘宝整合电商与外卖资源,凭借"万能的淘宝"用户心智和10亿MAU流量优势快速切入市场[5][6] - 线上线下融合产生消费螺旋:天猫618周期GMV同比增长10%,用户数双位数增长[7][8] 市场扩容与未来挑战 - 淘宝闪购500亿补贴预计撬动数千亿消费增量,美团跟进后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11] - 服务消费成为提振重点,可能带动中小商家和就业形成正向循环[10] - 美团需发挥地推优势打开新增长空间,淘宝闪购需持续提升供应链履约能力[11] - 行业进入"奇点时刻",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增量规模仍待验证[9][12]
淘宝下血本了,迎战美团京东
商业洞察· 2025-07-06 17:44
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计划 - 淘宝闪购宣布启动为期12个月、总额500亿元的补贴计划,以"平台直补"形式同步覆盖消费者和商家两端[1] - 500亿补贴计划是外卖赛道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补贴,计划同步花在用户与商家身上[5] - 消费者端将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推出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覆盖3C数码、美妆、生鲜等高频消费品类[5] - 商家端推出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与免佣减佣组合拳,新店最高可享3个月免佣[5]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5月26日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非餐品类占比达75%[6] - 6月23日日订单飙升至6000万单,零售订单同比激增179%[6] - 将行业日订单总量从1亿单拉升至1.6亿单,增幅高达60%[6] - 97%的订单准时率,零售订单可实现30分钟送达,医药订单平均履约时间28分钟[6] - 全棉时代通过闪购将门店配送半径扩至8公里,月成交环比增长200%[6] - VERO MODA等服装品牌订单量较日常超200%[6] 阿里战略布局 - 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掌舵[11] - 蒋凡从合伙人晋升至合伙委员会核心层,成为五名决策者之一[12] - 阿里电商加速向"大消费平台"转型,构建"商品零售+生活服务"闭环生态[14] - 618期间淘宝闪购用户活跃度创历史新高,购买频次环比增长15%[15] 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或将把7月5日定为冲单日,目标是峰值日订单超过美团,预计9000万到1亿单/日[1] - 淘宝闪购或制定短期目标,在2-3个月内整体订单量追上美团外卖[1] - 美团闪购Q1非餐订单增速超60%[15] - 即时零售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6500亿增至2030年的2万亿[18] 商家机会 - 母亲节期间8625家鲜花门店成交翻倍,3C数码品牌Apple、小米日均订单同比增长超50%[17] - 名创优品通过闪购拿下居家类目成交第一[18] - 补贴政策将显著降低中小品牌商家接入即时零售的门槛[18]
阿里电商补500亿要做的大消费平台,到底是什么?
观察者网· 2025-07-05 08:29
阿里500亿补贴计划 - 公司宣布启动规模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包含5个"百亿补贴"级别政策[1] - 补贴形式包括官方补贴、免佣减佣等,旨在促进商家生意增长[1] - 计划首日数据显示589个零售品牌订单量较基准日增长超100%,餐饮连锁品牌环比增长170%,中小餐饮商家增长140%[7] 大消费平台战略 - 公司提出构建"大消费平台",整合线上实物交易与线下服务场景(如外卖、旅游),实现全生活场景覆盖[4] - 战略核心是将淘系电商流量导入线下,反哺服务消费和零售商户,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生态[5] - 饿了么、飞猪已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三平台将统一作战能力,强化本地服务履约能力[10] 业务模式转型 - 淘宝闪购业务全量开放饿了么供给,同时联动品牌商家城市仓和线下门店,提供"电商低价+即时配送"体验[7] - 平台商业模式从纵向做深商品供给转向横向打通多消费场景,重点关注用户体验和商家收益增长[12] - 500亿补贴中相当比例投向线下场景,包括店铺补贴、配送补贴等,目标是与商家共同扩大市场[11] 市场影响数据 - 补贴首日食品、药品、3C数码、运动鞋服、鲜花等品类订单增幅显著[7] - 茉莉奶白等品牌通过活动实现多城外送订单日均上涨近3倍[7] - 公司强调补贴投入需带动"全地域、全类型、全维度"消费增长[7]
阿里年内二度整合电商板块 传统电商拥抱线下拓展增长空间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20
电商平台战略升级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旨在构建更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加强即时零售领域协同[2][3] - 公司表示调整是为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探索新商业模式,飞猪、饿了么、淘天将发挥各自优势[2] - 此次整合是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的关键步骤,未来将更多从用户角度优化业务模式[2] 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布局 - 淘宝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上线一个月日订单量超4000万,准时率达97%,非餐品类订单占比75%[4] - 饿了么百万骑手配送能力与淘宝天猫全品类商品结合,实现"电商低价+即时送达"协同[4] - 行业分析指出,阿里整合饿了么和飞猪是为强化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竞争力,主动打破业务边界[5][6] 行业竞争动态 - 京东4月高调进军餐饮外卖,618期间加码酒旅业务,美团首次参战618并拓展即时零售[1][7] - 电商平台集体向即时零售、本地生活延伸,覆盖更多场景成为巨头必争之地[7] - 京东计划通过外卖场景打通生鲜供应链,并为酒店业提供供应链服务以降低成本[8] 业务协同与增长逻辑 - 饿了么配送能力与淘宝流量结合可优化远近场购物体验,飞猪通过"旅游+购物"交叉营销实现协同[6] - 高频外卖业务能为电商导流,整合后形成"外卖+电商"等新模式可拓展收入来源并提升运营效率[9] - 淘宝闪购短期内重点吸引新用户,长期目标是通过"远场+近场"结合升级商业模式[5][8]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电商行业进入升级关键周期,需融合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以应对消费习惯变化[9] - 阿里调整反映电商平台加速线上线下协同,推动实体店与本地生活服务融合[9] - 大消费超级APP时代来临,单一功能电商平台将面临增长压力[6]
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破局行业“内卷” 创新平台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7-03 00:41
平台补贴计划 - 公司启动500亿元平台直补计划 将在12个月内通过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方式实施 [1] - 补贴计划同时保障商家利润空间并促进生意增长 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重塑消费体验 [1] - 该计划于7月2日正式启动 规模达500亿元 [3] 即时零售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 推动中国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总量从约1亿单攀升至1.6亿单 [2] - 平台显著提升用户活跃度 天猫618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创新高 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业务整合方面 6月份公司整合淘宝天猫、饿了么和飞猪核心资源 构建大消费平台 [2] 战略转型与业务整合 - 公司正从纯粹电商平台向涵盖线上线下、远场近场、服务与实物的大消费平台转型 [2] - 淘宝闪购作为"大消费平台"战略核心 其补贴行动与业务整合进程形成深度共振 [2] - 整合包括从饿了么入口融入淘宝 以及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 [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 淘宝闪购在规模增长和效率提升上均超出预期 [4] - 短期将重点投资新用户转化 长期将在用户活跃度、用户规模等方面带来好处 [4] - 公司看到远场近场电商结合及基于闪购业务升级商业模式的可能性 [4] 行业竞争优势 - 淘宝丰富商品覆盖加饿了么成熟配送网络 相比竞争对手能更好控制成本压力 [4] - 加大即时零售赛道投入可巩固淘宝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影响力 [4] - 主要受益者为消费者和商家 [4] 生态建设策略 - 采用"平台直补"模式 由平台直接投入资金 不要求商家"以价换量" [5] - 此举为商家构筑可持续经营生态 打破行业常见的价格内耗竞争 [5] - 通过整合资源获得规模效应 提升让利空间 反哺商家 [5] 行业影响 - 有利于商家摆脱"内卷" 更重视服务及产品质量 改善消费者体验 [5] - 若补贴有效转化为供应链升级 或将重塑行业竞争门槛 [5] - 倒逼竞争对手聚焦服务创新 推动全行业生态优化 [5]
商贸社服行业周报:美团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淘宝闪购饿了么日订单超6千万-20250702
招商证券· 2025-07-02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上涨3.91%,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创业板指数;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4.38%,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创业板指数[1][5][7] - 本地生活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重点推荐美团;电商龙头公司估值低位,推荐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拼多多、唯品会;暑期出行旺季将至,看好旅游板块后续高景气度,推荐关注休闲旅游&出境游相关性较强的OTA、景区,与出行人次高度相关的交通,以及商旅需求驱动的酒店,重点关注亚朵、长白山[1] 各部分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餐饮旅游板块涨幅前五为天目湖(+14.09%)、曲江文旅(+8.91%)、长白山(+6.5%)、众信旅游(+5.43%)、国脉文化(+5.27%),下跌个股为ST联合(-4.48%)、ST张家界(-2.27%)[10][12] - 商贸零售板块涨幅前五为飞亚达(+27.82%)、焦点科技(+10.44%)、爱婴室(+8.72%)、品渥食品(+8.3%)、星徽股份(+7.59%),下跌个股为友阿股份(-1.64%)、周大生(-1.22%)[14][17]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及估值 - 电商推荐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竞争格局被过度担忧,预计未来电商行业及各公司利润额将稳中有升,看好电商估值系统性回升[18] - 本地生活强烈推荐美团,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预计25年核心商业净利润为453亿,给予20倍PE对应目标价156港元[19] - 零售建议重点关注永辉,看好其调改方向,当前调改步入轨道成效显现,长期有望实现广阔市场规模和可持续同店增长[19] - 共享出行推荐滴滴出行,龙头份额企稳、盈利增长潜力大,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20] - OTA强烈推荐携程集团,2025年Q1收入及利润略好于市场预期,长期看好未来业绩持续增长[22] 行业重大新闻 - 餐饮旅游: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覆盖超300座城市[26] - 商贸零售: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美团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6000万[27][28][29] 行业重要公告 - 餐饮旅游:宋城演艺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峨眉山A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事项承担担保责任的公告[30][31] - 商贸零售:小商品城董事长辞职的公告;王府井调整2024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32][34]
“前置”的阿里,为什么提出“大消费”而不是“新消费”
钛媒体APP· 2025-06-27 20:56
业务重组与战略升级 - 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 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 统一作战 [1] - 公司提出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未来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已超6000万 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 订单准时率维持在96% [3] - 即时零售业务在基础设施成熟的电商体系内获得更快发展 淘宝+饿了么模式产生1+1>2效果 [3]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025财年公司收入9963.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1] - 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淘天集团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1] - 高德 虎鲸文娱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2] 组织架构调整 - 阿里巴巴合伙人总数从26人减少至17人 9人退出合伙人之列 [2] - 现任17位合伙人队伍整体更年轻化 更聚焦业务一线 39岁的蒋凡是最年轻的一位 [2] - 组织调整符合当下消费零售行业的业务发展需求 [7] 即时零售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是2025年最热也是最前沿的电商战场 [3] - 前置仓模式证明履约服务便利性和商品供应链深度自营可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5] - 即时零售让被"忽略"的购买冲动得到满足 消费行为受履约服务便利性和交易场景刺激影响 [6] - 即时零售热潮拉动线下门店交付 实现"人+货+场+时"的零售理念 [7] 大消费平台战略 - 公司提出大消费平台概念 而非新消费平台 [2] - 大消费平台意味着对存量消费市场的深度挖掘 效率问题成为核心问题 [11] - 基于即时零售发展势头 实现线上和线下真正打通 [12] - 大消费平台需要成熟商业体支撑 全场景零售的实现是目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