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TSLA.US)9月欧洲销量冰火两重天:法丹等多国回暖 瑞典荷兰仍陷低迷
智通财经网· 2025-10-01 21:55
智通财经APP获悉,得益于Model Y的强劲需求,特斯拉(TSLA.US)在欧洲多数国家的销量实现增长, 其中法国和丹麦两国今年首次录得销量提升。但分析师指出,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产品阵容老化未 见更新,这家汽车制造商恐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数据显示,9月,特斯拉在丹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0.5%,Model Y成为该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挪威市场 销量增长14.7%,增长动力来自Model Y与Model 3的需求;西班牙市场注册量增长3.4%,这得益于Model Y注册量激增60%。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销量低迷后,特斯拉在法国的注册量终于回升2.74%,但在瑞典和荷兰市场,作为销 售指标的新车注册量已连续九个月下滑。具体来看,特斯拉在瑞典的注册量下降了64%,至1726辆,尽 管这较8月份的210辆已有大幅回升;在荷兰,9月销量下降了48%。 虽然此次部分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对特斯拉而言是积极信号,但其在欧洲大陆拓展市场的近期挑战仍在 加剧:一方面,特斯拉现有车型阵容已显老化;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平价电动汽车竞争压力持续升 级。今年8月,中国头部车企比亚迪(01211)在欧盟成员国的销量第二次超过特斯拉。 ...
市值登顶又回落,宁德时代能否冲击2万亿?
36氪· 2025-09-30 08:47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2025年9月25日,公司股价盘中突破400元,收盘价399元/股,总市值达1.92万亿元,创历史最高,累计涨幅30% [1] - 次日股价下跌3.17%至380.4元/股,总市值降至1.74万亿元,市值回落至贵州茅台之下 [1] - 2025年9月29日,股价再次攀升至397.37元/股 [1] - 公司股价曾于2021年12月3日触及692元/股的历史最高点,市值突破1.58万亿元 [4] - 2024年2月股价跌至135.37元/股的低点,市值一度跌至约6600亿元 [4] - 2024年下半年股价开始快速回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259.24元/股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创历史最高;毛利率为25.02%,同比增长约1.57个百分点 [12] - 2024年总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滑9.70%,但净利润增长15% [7] - 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1.36亿元,同比增长25.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1.22亿元,同比增长28.58% [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62.70亿元,同比收窄24.68%;筹资现金流净额206.08亿元,同比增长206.08% [16] - 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8671.81亿元,同比增长21.24%;总负债5427.92亿元,同比增长9.56%;净资产3243.89亿元,较年初增长18.62%;资产负债率62.59%,较年初减少2.65个百分点 [1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长期维持龙头地位,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撑其溢价的核心 [3][15] - 2025年上半年发布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等多种新产品 [7] - 2025年9月推出“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长寿命和超充能力加速进军欧洲市场 [7] - 研发持续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15] - 技术路线包括CTP3.0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如固态电池的领先对其维持市场份额和毛利率至关重要 [15]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保持绝对龙头地位,全球市占率为37.9%,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但较2025年初的38.1%略有下滑 [9] - 国内市场面临严峻竞争,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市占率为41.7%,较高峰期大幅跌落,已跌破50% [9] - 国内市场呈现“去宁化”趋势,竞争对手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第二梯队企业 [9] - 部分重要客户如小鹏、理想、特斯拉中国已开始新增其他电池供应商作为替代方案 [10] - 全球储能市场形成公司、阳光电源、比亚迪三强鼎立格局,存在技术路线分歧 [1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为锂电池行业划定竞争红线,反对低质量、同质化的过度无序竞争,鼓励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5]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7] - 新能源趋势明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将提升至50%以上,动力电池需求核心驱动力充足 [8] 机构观点与估值 - 2025年9月14日摩根大通将公司H股评级由中性上调为增持,称其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并将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约10% [8] - 2025年7月高盛因公司第二季度收入低于预期等原因,下调其H股评级至“中性” [8] - 公司是机构抱团热门标的,截至2025年6月,共有2589只基金持有该股 [8] - 基于SOTP估值法,公司保守估值为1.20-1.35万亿元,中性估值为1.50-1.70万亿元,乐观估值为1.80-2.00万亿元;截至9月29日A股市值为1.81万亿元,处于乐观估值区间 [16]
“水战三国”:农夫山泉大战怡宝,宗馥莉参战抢得更多“蛋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8:03
市场格局变化 - 农夫山泉2024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并实施降价策略 终端价下探至1元/瓶 直接冲击怡宝与娃哈哈主力市场 [1] - 娃哈哈集团包装水市占率实现显著增长 从2024年4月14.22%提升至2025年8月17.7% 增长3.48个百分点 [1] - 华润饮料(怡宝)包装水市占率出现明显下滑 从25.11%下降至20.34% 跌幅达4.77个百分点 [1] 竞争动态 - 行业三巨头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农夫山泉 怡宝与娃哈哈形成"水战三国"格局 [1] - 农夫山泉虽市场份额存在波动 但整体保持领先地位 维持市场头名位置 [1] - 宗馥莉接管娃哈哈后采取积极竞争策略 果断参与本轮市场争夺 [1] 企业战略行动 - 农夫山泉通过产品创新与价格调整双管齐下 推出新包装产品并实施激进定价策略 [1] - 主要企业均投入充足市场资源展开竞争 行业促销与渠道投入力度显著加大 [1] - 市场竞争周期已持续一年半时间 从2024年4月持续至2025年8月 [1]
彻底扛不住了,“别无选择”!又一巨头宣布,裁员13000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3:27
裁员计划核心信息 - 博世集团计划在2030年前于移动出行部门裁员约13000人 [1][2] - 此次裁员主要影响德国地区业务 [1][2] - 这是继2024年裁员9000人后的进一步调整 [5] 裁员具体细节与原因 - 裁员主要涉及地点包括斯图加特-费尔巴赫、施韦伯丁根、瓦伊布林根、比尔以及萨尔州的洪堡 [4] - 裁员与业务重组旨在填补移动出行业务每年约25亿欧元的成本缺口 [4] - 公司必须节省25亿欧元以实现提升竞争力的目标 [4] - 裁员是实现汽车业务达到7%利润率的唯一途径 2024年该部门利润率仅为3.8% [4] 公司财务状况 - 博世集团2024年实现营收905亿欧元 同比下降1.2% [8] - 2024年息税前利润为32亿欧元 同比大跌33% [8] - 移动解决方案部门是公司最大部门 销售额占总体的59% [8] 市场环境与挑战 - 业绩受电动出行等增量市场的增长速度远低于预期影响 [8] - 公司面临市场需求下滑、成本压力以及贸易壁垒挑战 [4] - 公司计划通过降低材料与运营成本、缩减投资、精简物流与供应链来应对竞争 [4] 行业背景 - 德国8月失业人数达到302.5万人 为2015年2月以来首次突破300万大关 [8] - 德国整体环境被指不利于就业市场发展 存在官僚作风、监管负担重和税收高等问题 [9]
彻底扛不住了 “别无选择”!又一巨头宣布 裁员13000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3:24
裁员计划概述 - 博世集团计划在2030年前裁员13000人,主要影响移动出行部门 [1][2][3] - 此次裁员是继2024年裁员9000人后的进一步调整 [6] - 裁员将主要集中在德国境内的工厂,受影响地点包括斯图加特-费尔巴赫、施韦伯丁根、瓦伊布林根、比尔以及萨尔州的洪堡 [5] 裁员动因与财务目标 - 公司必须节省25亿欧元的成本,裁员是实现此目标的唯一途径 [5] - 移动出行业务存在每年约25亿欧元的成本缺口 [5] - 公司汽车业务部门的利润率目标为7%,但2024年实际利润率仅为3.8% [5] - 裁员旨在提升出行业务板块的竞争力并进行结构性成本削减 [5] 公司业绩与市场环境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05亿欧元,同比下降1.2% [9] - 2024年公司息税前利润为32亿欧元,同比大跌33% [9] - 业绩下滑受欧洲供暖市场低迷、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影响 [9] - 电动出行等增量市场的增长速度远低于预期 [9] - 公司面临市场需求下滑、成本压力、贸易壁垒加剧以及新技术市场渗透困难等挑战 [5][9] 业务部门与成本削减措施 - 移动解决方案部门是公司最大部门,销售额占总体的59% [9] - 除裁员外,公司还计划降低材料与运营成本、缩减厂房与建筑相关投资,并精简物流与供应链 [5] - 公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为每一分钱而战" [5] 行业与宏观经济背景 - 德国8月失业人数较7月增加4.6万人,达到302.5万人,是自2015年2月以来首次突破300万大关 [9] - 德国整体环境被指不利于就业市场发展,存在官僚作风、监管负担重和税收高等问题 [10]
美股异动|美光科技股价回调35步攀升后迎来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9-20 07:28
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下跌3.65% 结束连续12天上涨趋势 [1] - 9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50% 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1] 竞争环境 - 三星电子HBM3E芯片通过英伟达认证 成为第三家供应商 [1] - 加剧美光科技在HBM市场的竞争压力 [1] 机构观点 - 伯恩斯坦上调目标价至170美元 [1] - 巴克莱上调目标价至175美元 显示市场对公司未来信心 [1] 市场前景 - 公司技术积累和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1] - 关注新产品发布和市场拓展动向 [1]
捷豹路虎受到网络攻击 停产或致上亿英镑损失
财经网· 2025-09-19 05:58
据红星新闻,日前,捷豹路虎受网络攻击停产持续,3.3万员工"被迫休假",或损失上亿英镑利润。 捷豹路虎表示,在遭受严重的网络攻击后,其工厂的生产最早要到9月24日才会恢复,但行业内部消息人士警告称,此次中断可能将持续到11月。9月16日, 公司的33000名员工被告知生产线仍然受到影响,暂时不用返回工作岗位。 据悉,捷豹路虎作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预期每天生产超过1000辆汽车。此次停摆导致英国三家工厂的生产线关闭,专家估计,这将使捷豹路虎面临 1.2亿英镑的损失。 作者丨彭鑫 编辑丨安安 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增大。捷豹路虎为刺激销量增长,在中国市场开启限时折扣售价,两款车型最高降幅达20.6万元。 图源:揽胜RangeRover官微 具体来看,揽胜极光L SE驭光尊耀版限时售价23.98万元,原厂家建议零售价为42.98万元,降幅19万元;HSE凝光限定版限时售价26.98万元,原厂家建议零 售价为47.58万元,降幅为20.6万元。 据红星资本局,成都某捷豹路虎4S店销售人员表示,揽胜极光可以降价20万元以上,具体需要到门店详谈,还可以叠加置换补贴和4500元的地方补贴。 揽胜极光之所以打"骨折"促 ...
有研究者认为,从长远看平台的竞争最终会增加社会福利
新华社· 2025-09-15 22:05
平台竞争与社会福利 - 从长远看,平台的竞争最终会增加社会福利 [1] - 合理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推动效率提升与社会福利扩展 [4] 就业市场影响 - 各平台骑手调度量上涨30%以上,多地众包骑手出现缺人局面 [1] - 订单增长驱动骑手、仓配人员扩招,部分企业招聘短期拣货员、客服、打包员数量翻倍增长 [1] - “峰值消费”拉动了直接就业,并激活了上下游服务环节 [1]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即时零售已成为电商平台下一个战略高地,“补贴大战”本质是争夺未来的日常生活入口 [2] - 补贴的作用是场景教育和用户习惯重塑,为即时零售业态的长期发展积累用户和数据 [2] - 未来闪购市场的常态化运作需匹配更密集的物流末梢和更多元的岗位结构 [2] 餐饮业成本结构变化 - 外卖对于餐饮业的本质作用是减少传统餐饮的房租成本 [3] - 在大城市核心区,房租成本占总成本30%至40%,做外卖大概率有利可图 [3] - 在人员成本较高场景,外卖单量增加会带来工人工资增加,利润率可能下降 [3] 对商家的影响与策略 - 平台需考虑对小规模或有特色店铺的扶持,以保护餐饮业的良性发展生态 [1][6] - 商家需要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运营能力 [1] - “补贴大战”会重塑当前价格体系,成本较高的特色小店可能受到冲击 [5] - 应警惕“非理性竞争”可能带来的资源错配、商户依赖与用户黏性虚高等问题 [4]
欧盟称已接受微软为解决Teams平台竞争问题所作承诺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8
9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已接受微软公司为解决其Teams平台相关竞争问题所提出的承诺方 案。 欧盟监管机构在2023年启动的调查中初步认定,微软通过将其生产力应用程序与Teams捆绑销售,使该 通信平台获得了不正当竞争优势,并限制了云端通信与协作产品领域的市场竞争。 ...
iPhone 17系列发布,终于低下高傲头颅
虎嗅· 2025-09-12 10:16
iPhone 17系列发布,苹果终于放下高傲,正面应对竞争压力。全球市场份额逐年下滑,被安卓,尤其 是中国厂商蚕食,高端市场增速也被小米等反超。标准版首次用上120赫兹屏幕,标配256GB起步, 40W快充技术上线,和友商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