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潍柴/玉柴/解放/云内/全柴等阵容强大 2025内燃机展有啥看点?|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1-12 17:45
11月12日-14日,2025国际内燃机及动力装备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立足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方向,集中展 示了内燃机及动力系统在能源转型中的创新实践,全面呈现出动力产业多元共融的创新面貌。 据第一商用车网了解,本次展会聚集了潍柴动力、解放动力、云内动力、玉柴机器、全柴、法士特、汉德车桥等国内主流内燃机和零部 件企业。下面小编选取几家代表性企业的展品进行介绍,让大家先睹为快。 潍柴:展出9款发动机!明星产品WP16NG-4.0燃气机亮相 作为内燃机行业的"老大哥",潍柴本次在发动机方面展出了9款产品,分别为WP2H柴油发动机、WP14H/T商用车动力总成、WP15氢 气发动机、WP16NG-4.0燃气发动机、20M61柴油发电机组、WEF300燃料电池发动机、潍柴大马力拖拉机CVT动力总成、WP17T ME增程器总成和WES600 SOFC发电系统。 作为潍柴H平台的杰出代表,WP2H也在此次展会展出。它是一款面向轻型商用车设计开发的轻量化柴油发动机。它的排量为1.994升, 最大功率190马力,最大扭矩420牛米,高效燃烧系统、低摩擦设计和先进的电控策略共同作用,使WP2H在同类产品中具 ...
金杯汽车探索拓展优质客户资源 挖掘细分领域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17:44
据金杯汽车介绍,沈阳市布局"燃油+纯电+甲醇"多能源赛道,将有利于本土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 公司作为本土企业将尽最大努力争取所有商业机会。未来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实现产业转型 升级。 此前,金杯汽车9月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出资2.4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 金,并拟与粤科母基金、沈汽新致、宝马中国、申华控股(600653)、沈汽晟驭、辽粤基金共同签署 《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投资基金的认缴出资总额为8亿元,其 中,公司认缴出资2.4亿元,占投资基金认缴出资总额30%。 金杯汽车的主营业务是设计、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饰件、座椅、橡胶件等,主 要客户为华晨宝马。公司汽车内饰业务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金杯延锋开展,主要产品包括门内饰板和仪 表板两大类,主要配套车型包括华晨宝马5系、X5、3系和X3等。公司汽车座椅业务主要通过控股子公 司金杯李尔开展,主要产品为汽车整椅,主要配套车型包括华晨宝马5系和X5。 2025年前三季度,金杯汽车实现营业收入33.19亿元,利润总额3.3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突出, 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 ...
第九届中德汽车大会聚焦建设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7:44
中新网长春11月12日电 (记者 郭佳)第九届中德汽车大会12日在吉林长春举行。在汽车产业向新向智新 业态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两国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机构等寻求携手共建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产业生 态。 德国嘉宾 在会场演讲。长春汽开区供图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二级巡视员韩晓东表示,中德汽车产业正从市场、产能合作升级到技术协同,未来在 创新研发和供应链共建方面潜力巨大。 当天,还举行了中德双向投资合作项目对接会、中国汽车产业链出海合作机遇交流会等,两国业界人士 围绕产业链生态共建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完) 1991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填补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空白。2024年末,奥迪和中国一 汽在长春合作建设的智能工厂开始量产,这是奥迪在华首个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的生产基地。 本次大会聚焦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变革。奥迪中国运营和变革管理部执行副总裁梅忆莲表 示,奥迪将进一步深化在华创新布局,让中国创新与奥迪基因深度融合,打造德中合作新标杆。 中国一汽总经理刘亦功表示,中国一汽正加快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研发,期待与德国伙伴在前沿领域开 展更深层次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填补混凝土机械行业空白 中联重科主导的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16:47
其中,混凝土泵领域GB/T 25638.2-2025这一标准创新性地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21573-2:2020,以市 场需求为导向,兼容新的国际技术,首次系统规范了混凝土泵整机参数、泵送系统、清洗系统、布料机 构和支腿稳定性的全维度检测方法;引入智能化检测技术规范,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测试评价体系。该 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混凝土泵送设备技术参数检测标准的行业空白,有助于促进中国混凝土泵 送设备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我国泵送设备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中国产品顺利出海保驾护 航。 中联重科主导编制的另一标准GB/T 46760-2025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正迎来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的转型时期,术语和商业规格的及时更新对于产品设计研发、技术交 流与商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全面整合了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前沿技术术语,新增干混砂 浆设备等12类新型机械术语定义,其发布实施为混凝土和砂浆机械提供了完善的术语规范,有效推动行 业上下游深入合作与交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标准研制过程也获得了行业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标准内容得到充分验证及业界的广泛 认可 ...
广州可行性研究报告——低空经济投资项目
搜狐财经· 2025-11-12 16:11
项目名称:广州可行性研究报告——低空经济投资项目 编制单位:深圳思创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更多资料请搜索公司名称登录官网查询)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政策+技术+需求"三重引擎重塑中国经济空间格局。自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其战 略定位从"新增长引擎"升级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核心组成部分。2025年,随着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民航局修订《民 用航空法》明确"一窗受理、1小时办结"审批机制,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商用临界点。 (一)政策环境: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协同推进 中央层面,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工信部将其列入"20+8"重点产业发展计划,推动航空级固态电池、智能飞控 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强调安全与创新平衡。地方层面,深圳、合肥、广州 等30余个城市出台专项政策,深圳计划2026年前建成1200个低空起降点,合肥打造"低空之城",广州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奖补3000 万元。 政策创新呈现"分级分类管理"特征:民航局试点"动态电子围栏"技术,通过建筑物高度、人流密度实时调整禁飞区,成都试点使空域 效率提 ...
国际五大车展,中国车企偏偏对东京“无感”?
经济观察报· 2025-11-12 15:23
中国车企参与国际车展的现状 - 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主要国际车展上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1] - 在2025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展商数量达到116家,占海外参展商的近三分之一[2] - 在2024年巴黎车展上,中国车企的参展数量超过了其他国家[3] - 即使在已停办的日内瓦车展上,也有比亚迪、上汽等中国品牌出席[3] - 中国车企海外参展范围扩大,甚至可独立办展,例如在拉斯维加斯有百余家中国车企参展的展会[3] 中国车企缺席东京车展的原因 - 与积极参与其他国际车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车企多年来对东京车展普遍选择"集体隐身",仅有比亚迪等极少数品牌独立参展[1][5] - 日本市场被视为"全世界最封闭的市场",本土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非日本品牌销量仅占整体市场的约5%[4] - 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高,且存在特殊的本土化需求(如K-Car车型),导致外来车企进入成本高昂[5] - 东京车展对国际车企吸引力有限,甚至有媒体戏称其为"地方庙会"[5] 日本汽车市场的特点与挑战 - 日本汽车市场高度封闭,本土车企市场份额高达94.9%[4] - 独特的K-Car车型享有政策优惠,但其严格的尺寸和排量限制(长宽高不超过3400×1480×2000毫米,排量不超过0.66L)使得外来车企难以共用平台,必须单独投入研发和生产[5] - 历史上日本通过政策保护本土产业,虽然后来取消限制,但消费者习惯已养成,即使进口车关税为零也难以改变市场格局[4] 电动化与智能化带来的市场机遇 - 日本车企在纯电动技术发展上相对滞后,为外部品牌提供了市场突破口[6]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4年9月在日本的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倍和2.8倍,显示出电动车的增长势头[6] - 日产在东京车展展出由中国团队研发的纯电动轿车N7,测试日本市场对中国产车型的接受度,标志着"中国研发、全球适配"的新探索[7] - 极氪009通过代理商首次在东京车展亮相,计划2026年在日本交付,并进行本地化适配测试[8] - 中国智能供应链企业如轻舟智航首次登陆东京车展,推出L4级无人驾驶巴士及解决方案,启动日本市场商业化[8] 日本市场对中国品牌认知度的变化 - 东京大学的调研显示,35岁以下的日本年轻消费者中,有28%愿意考虑购买中国品牌电动车,较2020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8] -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正以差异化策略进入日本市场[8] - 在产业变革背景下,日本市场封闭的外壳面临压力,中国车企的电动化技术成为潜在的关键突破口[8]
我们为什么依然期待奔驰?
36氪· 2025-11-12 14:59
奔驰新车,如约而至。 11月5日,奔驰发布了今年的重磅新品全新奔驰纯电CLA,共推出三个版本:超长续航版、超长续航领 智版、以及100台限量发售的超长续航冠军限量版,全国统一售价分别为24.9万、28.56万以及29.99万 元。 这款新车自亮相起,讨论度便不断。使用89千瓦时动力电池达成866公里续航里程、原型车24小时超 3700公里的耐力挑战,纯电CLA的性能参数和安全可靠程度,引来不少消费者的关注,甚至是同行的挑 战。 奔驰的百年信誉,与科技年轻的产品表达。 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80万以上市场燃油车依然坚挺,但30万以下市场,已经成为造车新 势力的战场。当新企业和老品牌在电动赛道短兵相接,我们为什么依然期待奔驰的这款新车呢? 0:00 「纯电CLA背后的科技投入」 在许多消费者眼中,造车新势力与传统燃油品牌的核心差距是智能化。但智能化并非坚不可摧的技术堡 垒,奔驰新车在智能化上实现了代际突破。 纯电CLA被称为奔驰130余年历史上最"聪明"的一款车,这份"聪明"首先体现在中国消费者如今最关心 的辅助驾驶上。 奔驰这套全新的辅助驾驶系统由中国本土研发团队主导,与中国辅助驾驶行业领先企业Mom ...
10月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6%,Cybercab预计26Q2量产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2 11:00
市场表现回顾 - 过去一周申万汽车行业指数下跌1.32%,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表现落后于Wind全部A股指数1.08%的涨幅 [1][2] - 汽车行业子板块中,汽车零部件板块表现最佳,跌幅仅为0.01%,其次为汽车服务板块下跌0.17%,而乘用车板块表现最差,下跌3.31% [1][2] - 申万汽车行业内,周度涨跌幅前五位的公司为海马汽车上涨50.00%、潍柴动力上涨22.13%、ST美晨上涨17.21%、全柴动力上涨12.45%和多利科技上涨11.02% [2] 行业销售数据 - 10月27日至10月31日,国内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量为21.01万辆/天,同比增长24.00%;日均零售量为15.48万辆/天,同比增长47.00% [2] - 初步统计显示,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8.7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939.5万辆,同比增长9% [4] - 10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40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23% [4]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进展 - Tesla 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在亚太首秀,该车型无方向盘和脚踏板,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将服务于特斯拉Robotaxi车队 [3]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三款面向L4级智驾的Robotaxi车型并开启试运营,其配备两套硬件互为备份,搭载4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3000TOPS [5] - 小鹏汽车目标在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并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宝钢将成为其生态合作伙伴 [5]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京东与广汽埃安、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首车下线,该车基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首次在同级车配备500KM续航电池,支持99秒换电 [6] - 埃安UT super率先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技术,依托华为云端算力集群,支持大型3A游戏流畅运行,提供TB级云端存储,解决车机卡顿痛点 [6] 投资关注方向 - 投资建议关注涉及智能化相关的整车、汽零企业,海外销量具备潜力的整车企业,以及具备国产替代效应的零部件企业 [7] - 具体整车公司建议关注北汽蓝谷、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零部件公司建议关注银轮股份、伯特利、隆盛科技等 [8] - 中小市值公司建议关注百合花 [9]
突破2000亿!继续坚定看好小鹏汽车!
2025-11-12 10:1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电动汽车与人工智能科技行业 公司为小鹏汽车 并多次与特斯拉进行对标[1][3][7] 核心观点与论据 **估值体系重塑** * 小鹏汽车估值体系正从传统电动车企向AI科技公司转变 应参考特斯拉进行拆分[1][3] * 特斯拉市值约1.5万亿美元 其中基础硬件业务占40%约6,000亿美元 软件业务占40%约6,000亿美元 机器人业务占20%约3,000亿美元[1][5] * 小鹏汽车当前市值约2,000亿 其中C端硬件卖车估值约1,300亿 B端Robotaxi约100亿 大众外供软件收入约100亿 机器人业务预期500亿[1][8] **未来增长预期与目标** * 小鹏汽车2026年目标市值3,500亿 2028年有望突破万亿 2030年可能达到两三万亿[3][8] * 未来增量主要来源于Robotaxi和机器人业务 大众合作也有望带来显著增量[3][8] * 特斯拉未来十年智能化浪潮和机器人共振可能使其市场空间达到20万亿美元以上[4] **业务具体预期** * C端硬件卖车:预计2026年新车销量75万辆 对应收入约1,300亿 乐观情况可能达100万辆[9][13] * B端Robotaxi:预测2035年国内600万辆网约车和出租车中一半会被替代 小鹏占30%份额即运营100万辆[9] * 大众合作:技术授权费每年20亿元 从2026年开始每辆车IP费用约1,500-2,000元 按200万辆计算每年利润贡献40亿元[9] * 机器人业务:预计三五年至少达到10万台规模 每台售价10万元 净利润率20%[10] 长远市值有望达万亿级别[11] **技术与市场定位** * 小鹏汽车正从"智能化时代的比亚迪"转变为"中国版特斯拉"[1][7] * 技术上展示了领先的机器人技术 与特斯拉形成同台竞技态势[2][7] * 长期战略布局涵盖智能化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等领域 体现了前瞻性[14] 其他重要内容 **短期运营数据** * 小鹏汽车第四季度交付量预计13万至14万辆 全年销量约4万辆[12] * 新车型X9预计12月份交付 2026年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G6、G7、G9等SUV[12] **市场观察节点** * 特斯拉明年SEBCAP量产节点是Robotaxi业务的重要观察窗口[6] * 小鹏Robotaxi明年试运行几十台到百台 2028年破万台[9] * 小鹏机器人业务明年预计至少生产3,000台[10] 若量产情况良好市值可能升至1,000亿元[11]
第23届广州国际车展11月21日开幕
广州日报· 2025-11-12 10:07
展商数量增八成 近百辆新车首发 11月11日,广州国际车展组委会发布消息,第23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2025年11月21日至30日,在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下称"广交会展馆")举办。本届车展集中展出新车高度聚焦电动化和智能 化,共有首发新车93辆,展车总数1085辆,其中新能源车629辆。 本届车展将使用广交会展馆A、D两区室内展厅、南北广场室外展区以及广交会堂,展会规模达22万平 方米。其中,11月20日为媒体日,21—22日为专业观众日,门票为100元;23—30日为公众日,门票为 50元。车展上,全球主流车企汇聚羊城,携全新产品高规格参展,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及科技企业 等也将同场竞技。 同期举办多场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展会期间,还将同期举办多场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其中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汽车行业分会主办的"2025广州汽车发展高峰论坛",将于11月21日—22日在广交会展馆广交会堂举办。 来自国家部委、相关政府部门,全球汽车行业、国际科技巨头及关联产业的新锐、领军人物、专家学者 等将齐聚一堂,纵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大势。 同期举办的"2025汽车电子创新技术暨自动驾驶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