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都市车界|三菱走后,日系车在中国还能“卷”吗?
齐鲁晚报· 2025-07-28 11:28
三菱汽车在华发展历程 - 1973年以进口卡车进入中国市场 80年代通过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合作参与中国汽车工业萌芽期[2] - 90年代成立沈阳航天三菱与东安三菱合资企业 发动机产品覆盖90%以上自主品牌车型 累计装机超700万台[2] - 2012年成立广汽三菱 2018年销量达14.4万辆历史峰值 实现从B端供应商到C端品牌跨越[4] 市场溃败关键数据 - 销量从2018年14.4万辆暴跌至2022年3.36万辆 负债率达81%[5] - 2023年停产整车 2025年终止发动机业务 彻底退出中国市场[1][5] - 二手车市场受冲击 2025年三菱车型交易量同比减少45% 5年以上车龄成交价低于市场均价30%[10] 战略失误分析 - 新能源转型迟缓 欧蓝德PHEV等车型市场份额不足 错失政策补贴与碳积分红利[5] - 产品更新滞后 燃油车时代技术优势丧失 欧蓝德1.5T+48V轻混系统难敌国产插混车型[6] - 合资体系矛盾频发 中日双方在技术导入与资源分配上决策效率低下 2023年被广汽集团全资收购[6] 行业格局演变 - 日系车整体在华市场份额跌至11.2%历史新低 丰田/本田/日产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6.9%/30.9%/12.2%[11] - 2023年以来Jeep/讴歌/现代/斯柯达等外资品牌相继收缩在华业务[13] - 中国品牌国内市场占比突破56% 实现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转变[14] 对比案例:丰田转型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83.77万台实现同比正增长 日系车企唯一增长案例[13] - 推行"更中国"战略 RCE制度让中国工程师主导本土车型开发 ONE R&D体制转移研发决策权至中国[13] - 建立本土化生态 与比亚迪/华为/小米合作 雷克萨斯在上海设立纯电研发生产基地[14]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装备制造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
央广网· 2025-07-28 09:27
工业企业整体表现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55.8亿元 [1] -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1]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6月份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较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1] - 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增长96.8%,主要因车企促销带动销量增长及重点企业投资收益增长 [1]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8.1%、19.0%、17.8% [1]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21.0%、9.7%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影响 - 电子、家电、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2]
金财互联:中航证券投资者于7月27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7-28 09:10
行业发展趋势 - 热处理行业在国家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等战略推动下迎来新机遇,聚焦"绿色、智能、精密、高端"方向 [2] - 行业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热处理技术融合,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 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装备、汽车载具、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基础零件热处理需求持续增长并向高端化发展 [2] 公司运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运营稳定,深度聚焦热处理业务并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营收入2.06亿元同比下降33.0%,归母净利润1364.73万元同比上升466.95%,扣非净利润1216.0万元同比上升5522.47% [7] - 公司毛利率33.49%,负债率32.59%,财务费用107.85万元 [7] 业务应用领域 - 公司热处理业务主要应用于汽车(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机器人部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核电、军工、船舶、精密机械、农业机械等多个行业 [4]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热处理装备和加工服务已应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导轨、丝杆、轴承、RV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 [6]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国内外布局6家热处理设备制造企业与16家商业热处理加工服务企业,在国内中高档热处理装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5] - 公司商业热处理加工服务网点数量全国第一,参与多项热处理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综合实力国内前列 [5] - 主要客户包括舍弗勒、恩斯克、斯凯孚、帝业技凯、金风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5] 战略布局 - 增资控股无锡福爱尔是公司"聚集热处理业务,探索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延伸"战略的重要举措 [6] - 无锡福爱尔在耐热钢精密铸造细分市场的专业化能力可补充公司热处理装备制造和加工消耗件的配套生产能力 [6] - 此次整合将提升公司整体营运能力,巩固行业综合竞争优势并构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 [6]
【私募调研记录】华骏基金调研金沃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7-28 08:11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25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知名私募华骏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相关名单如下: 1)金沃股份 (华骏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金沃股份主营轴承套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为国际轴承企业。公司已完成对高速 锻精切、热处理、精磨环节的投资,提高了综合竞争力。丝杠业务方面,公司正有序进行产能建设和生 产,预计今年建成年产50万套生产线。绝缘轴承套圈业务旨在防止电腐蚀,制造成本低,应用于新能源 汽车、变频空调等领域,第一条年产200万件生产线预计2025年3季度建设完成。未来公司将继续进行自 动化、智能化的研发,提高市场份额,并以创新和研发驱动,瞄准新产业、新赛道。 机构简介: 华骏基金2005年7月成立于广州,是一家致力于金融市场股权投融资并针对资本市场提供专业化咨询服 务的投资机构。公司通过与客户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辨别最具价值的投资与发展机会,以应对至关重要 的挑战,并协助他们进行资本市场动作策划。在为客户量身订制的解决方案中,我们融入对目标公司和 资本市场态势的深刻洞察,通过与客户组织的各个层面紧密协作,将产业与金融资本结合,以确保我们 的客户能够获得可持续的竞争 ...
六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55.8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 份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改善明显,利润由5月份下降4.1%转为增长1.4%。从累计看,前6个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利润下降1.8%。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装备制造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支撑作用突出。6月份,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较5月 份加快0.3个百分点;利润由5月份下降2.9%转为增长9.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 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下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不移贯彻好党中央决 策部署,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 断巩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 6月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相关行业利润快速增长,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其 中,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68.1%、19.0%、17.8%;智能化、自动化 ...
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9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 3%,降幅较5月份收窄4 8个百分点 [1] -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 8% [1] - 6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 0%,增速与5月份持平 [1] 制造业表现 - 6月份制造业利润由5月份下降4 1%转为增长1 4% [1]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利润同比增长68 1%,飞机制造增长19 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增长17 8% [1]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40 9%,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增长12 5% [1] - 锂离子电池制造利润增长72 8%,生物质能发电增长24 5%,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增长22 2% [1] 装备制造业贡献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份下降2 9%转为增长9 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 8个百分点 [2] 回款效率 - 6月末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9 8天,较5月末有所缩短 [2]
安徽建工年内中标项目频出 累计涉及金额超553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7-27 21:14
公司中标项目 - 公司及子公司中标S68旌德至绩溪高速公路工程特许经营项目,涉及金额57亿元,涵盖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流程 [1] - 今年以来截至7月27日,公司累计中标项目金额超553亿元,包括G0323济宁至合肥高速公路(凤阳至定远段)等超70亿元项目 [1] - 公司成功中标S27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呼和浩特段)项目,投资估算71.35亿元,助力拓展省外市场 [2] 业务转型与战略规划 - 公司加速向"投资驱动"转型,2025年新签合同中BOT等特许经营项目占比提升,如S68项目采用"建设期贷款+运营期收费"模式,预计收益率高于传统施工项目 [2] - 公司2025年营收目标1000亿元(同比增3.6%),利润总额目标27.5亿元(同比增3.7%),重点推进市场开拓、转型发展和科技创新 [2] 行业影响与竞争力 - 中标项目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为建筑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劳务公司等创造业务机会 [1] - 公司通过重大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巩固建筑市场领先地位 [1][2] - 基建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加大AI、大数据等技术投入以提升运营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3] 市场拓展与区域贡献 - 公司在巩固安徽本土市场同时积极拓展省外业务,如内蒙古高速公路项目提升全国影响力 [2] - 年内中标优势有望助力公司持续扩大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增强区域基建贡献及二级市场投资价值 [2]
国家统计局: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还有这些行业实现增长→
金融时报· 2025-07-27 18:56
工业企业利润总体表现 - 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 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 [1] - 6月单月工业企业利润7155.8亿元同比下降4.3% 降幅较5月收窄4.8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与5月持平 [1] - 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4.1%转为增长1.4% 对整体工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6月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9%转为增长9.6% 营收同比增长7.0% 拉动全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2] -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 主要受益于促销带动销量增长及重点企业投资收益增加 [2] - 装备制造业8个细分行业中4个实现利润增长 [2] 高端制造与新兴行业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利润增长68.1% 飞机制造增长19.0%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增长17.8% [2]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40.9% 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增长12.5%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利润增长72.8% 生物质能发电增长24.5% 环境监测仪器制造增长22.2% [2] 消费与新兴产业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60.0% 计算机整机制造增长97.2% [3] - 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利润增长21.0% 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增长9.7% [3]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印刷制药日化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 [3] 未来展望 -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国内"反内卷"政策出台 叠加焦煤钢材价格反弹 有望加快行业去库存 [3] - 内需和工业物价水平边际改善 预计三季度工业企业效益将恢复 [3]
盛阅春调研武钢重点项目建设和谋划工作,营造一流环境、优化为企服务,全力支持武钢做强做优做大
长江日报· 2025-07-27 18:31
武钢重点项目进展 - 新能源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工程已于6月投产运行,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顶级水平 [1] - 高端取向硅钢绿色制造结构优化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高牌号取向硅钢产能和产品价值 [1] - 公司正在加快新项目建设进度,以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和综合竞争力提升 [1] 政府支持与战略规划 - 武汉市政府强调将持续支持武钢加快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 - 政府要求认真落实与宝武集团合作协议,共同抓好"十五五"合作项目谋划 [2] - 将合力推动青山区北湖片区转型发展,支持打造世界一流城市森林湿地钢厂 [2] 产业发展方向 - 公司正谋划一批品种优化、质量提升、绿色低碳的产业项目 [2] - 发展方向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 [2] - 项目规划紧扣国家战略需要,对接省市产业发展方向 [2]
6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13:0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 [1] - 1-6月累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 [1] - 制造业利润由5月同比下降4.1%转为6月增长1.4% [1] 行业营收与盈利恢复 -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与5月持平 [1] - 装备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7.0%,增速较5月加快0.3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9%转为6月增长9.6%,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4个实现利润增长,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大增96.8% [1]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8.1%、19.0%、17.8%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利润分别增长72.8%、24.5% [2] 消费品政策带动效应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 [2] - 光电子器件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利润分别增长29.6%、16.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