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

搜索文档
iTherM2025|导热系数怎么测?原理、方法全解析
DT新材料· 2025-08-17 00:04
导热系数定义与重要性 - 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传递热量能力的关键物理参数 定义为1米厚材料在两侧温差1度时 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单位W/(m·K) [3] - 数值越大代表导热能力越强 高导热材料利于散热 低导热材料适合隔热 [4] - 精准测量对电子设备、能源系统、建筑节能等领域的热管理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设备性能稳定与安全运行 [4] 测量方法分类与原理 - 分为稳态法(保护热板法、热流计法、圆管法)和瞬态法(激光闪光法、热线法、热探针法、瞬态平面热源法) [5][6] - 稳态法通过稳定温差和热流计算导热系数 瞬态法通过温度随时间变化推演热物性参数 [5][13][16] 稳态法具体技术 - 保护热板法:通过加热源与辅助加热器控制温差 计算厚度、温差和功率得出结果 精度高但耗时 适用于绝热材料(ASTM C177标准) [7][8] - 热流计法:用传感器直接测量热流密度和温差 操作简便但需避免接触热阻 适用于泡沫和建材(ASTM C518标准) [9][10] - 圆管法:针对管状材料的一维稳态测量 反映实际应用特性但设备复杂 适用于金属管和隔热管套 [11][12] 瞬态法具体技术 - 激光闪光法:脉冲激光加热样品并监测背面温升 结合密度与比热容计算 速度快且适合高温固体(ASTM E1461标准) [13][15] - 热线法:通过埋入的电阻丝加热并记录温升曲线 适用于粉末和液体 对接触敏感(ASTM D5334标准) [16][18] - 热探针法:薄膜探针瞬时加热并拟合温度响应 适合多种形态材料但依赖数据处理(ISO 22007-2标准) [19][20] - 瞬态平面热源法:扁平探针加热并分析温变 适用范围广且快速非破坏性(ISO 22007-2标准) [21][22] 主要仪器供应商与产品 - 德国耐驰:主打激光闪光法和瞬态平面热源法 应用于金属和陶瓷材料 [22][24] - 凯戈纳斯:提供热流计法和激光闪光法仪器 服务于电子封装和航空材料 [25] - 林赛斯:专注热流计法和瞬态平面热源法 适用于高分子和功能陶瓷 [26][28] - 美国TA仪器:覆盖热流计法和激光闪光法 重点服务聚合物和电子材料 [28][29] - 西安夏溪与湘潭湘仪:本土厂商提供保护热板法、热流计法及热线法设备 应用于建筑隔热和工业材料 [29][30][32] 行业活动与趋势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举办 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 预计300家参展企业和30000名专业观众 [32][34][35][37] - 展区覆盖材料、数据中心、消费电子、新能源、储能热管理及测试仪器 多家头部厂商将展示最新技术解决方案 [32][38]
【8月28-29日上海】先进热管理年会最新议程
傅里叶的猫· 2025-08-15 23:10
论坛概览 - 2025第四届中国先进热管理技术年会将于8月28-29日在上海举办,聚焦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数据中心两大行业的热管理技术,涵盖高算力芯片与高功率器件热管理难题 [2] - 论坛设置1个全体会场和4个分会场,覆盖12大专题领域,预计安排60+演讲和600+行业专家参会 [2] - 主办方为车乾信息&热设计网,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热管理行业工作委员会、英业达、芯榜等 [2] 全体会场议题 - 8月28日上午主题为"AI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双驱动-热管理机遇与挑战",包含曙光信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企业的技术分享 [3][28] - 核心演讲包括曙光信息的"新液冷"破题智算热技术、中兴通讯的通讯及算力产品热管理方案、中国移动的高密智算中心热管理技术等 [3][28] 分会场一:液冷数据中心 - 8月28日下午聚焦液冷数据中心开发,曙光数据、华鲲振宇、瓦克化学等企业分享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及有机硅冷却液技术 [5][29][30] - 8月29日上午继续探讨液冷技术,中兴通讯分析两相冷板液冷趋势,新华三展示全栈液冷方案,中国计量大学研究微型制冷剂泵设计 [6][32] - 8月29日下午讨论液冷组件技术,兰洋科技展示集装箱式浸没液冷节点,慧算云谷分享浸没式液冷研究进展 [7][34] 分会场二:高算力芯片与AI服务器 - 8月28日下午复旦大学、长电科技等机构探讨高算力芯片热管理,涉及两相回路热控、先进封装技术等 [8][36] - 8月29日上午英业达、超云数字等企业分享液冷服务器技术,云道智造展示电子散热仿真软件创新应用 [10][38] - 8月29日下午聚焦AI散热器开发,上海理工大学提出微通道相变蓄热方案,锐盟半导体推出射流式压电散热风扇 [12][40] 分会场三:智能驾驶热管理 - 8月28日下午地平线、德赛西威等企业探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热管理,涉及智驾芯片散热设计、中央计算平台挑战等 [13][42] - 8月29日上午哈曼展示Chiplet散热技术,上海交大研究人机协同驾驶热管理 [15][44] 分会场四:功率器件与封装材料 - 8月28日下午英飞凌、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分享新能源功率器件热管理,包括SiC功率模块封装技术 [19][47] - 8月29日上午讨论功率半导体与TIM材料,士兰微电子分析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中科院理化所研究液态金属冷却 [20][49] - 8月29日下午聚焦封装工艺,哈工大探讨异质异构集成技术,上海大学研究碳基热管理材料 [23][51] 主办方背景 - 车乾信息成立于2018年,组织过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热管理、AI芯片等领域的论坛,覆盖交通能源与通讯科技两大领域 [55] - 热设计网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热管理行业工作委员会合作单位,提供技术培训、人才对接及实验室建设服务 [56]
“铁人”也怕热,人形机器人的热管理难题怎么解?
DT新材料· 2025-08-14 00:03
人形机器人热管理的重要性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元年",特斯拉Optimus、Figure 01、小米、优必选等厂商加速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和家庭[2] -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高功率电机、边缘计算芯片、电源系统)在狭小空间持续发热,热管理问题成为制约性能与安全的关键瓶颈[4] - 复杂应用场景(医疗、军用、空间探索)要求机器人电子系统在-30°C至50°C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湿度变化进一步增加温控难度[6] 热管理技术分类与性能对比 - 被动热管理中相变材料(PCMs)效能最优(0.64–0.98),能将核救援机器人元件温度控制在60°C以下;热管工作温域最宽(-268°C至3229.9°C),水基热管可使锂电池稳定在24–44°C[8] - 主动热管理中强制液冷系统传热系数最高(1300–2200 W/(m²K)),电机核心温度可从80°C速降至40°C;热电模块COP值较低(0.267–0.618)[9] - 混合系统(如PCMs+散热片)在恶劣环境中可靠性显著优于单一方案[9] 关键部件热管理方案 - 芯片/MCU采用TIMs+散热器+主动冷却(风冷/液冷)组合[16] - 电机系统优先使用PCMs或热管缓冲热量,高负载场景引入液冷板[16] - 电池系统需绝热包覆+TIMs,低温环境加装加热单元,大功率工况采用液冷循环[16] - 传感器与电路采用导热片/石墨膜+局部风冷组合[16] 材料性能数据 - 纯铜导热系数达400 W/m·K,银最高(432 W/m·K)[17] - 气凝胶绝热性能最佳(0.013–0.018 W/m·K),聚氨酯泡沫次之(0.02–0.04 W/m·K)[20] - 焊料接触导热系数最高(21×10⁴ W/m²·°C),硅胶最低(4×10⁴ W/m²·°C)[28][30] 液冷系统技术参数 - 间接液冷系统中集成冷板传热系数超6000 W/m²·K,微通道液冷达5000 W/m²·K[25] - 直接液冷中水基冷却剂性能最优(>8000 W/m²·K),水-乙二醇混合物兼顾防冻性能[26] 行业发展趋势 - 热管理技术向低成本、轻量化、宽温域突破,石墨烯复合TIMs与高导热SiC颗粒成为材料革新方向[9] - 人形机器人被列为2025年热管理产业大会核心主题,液冷技术、热管/VC均温板等技术受重点关注[38]
飞龙股份(002536):中报点评:利润创同期新高,非车业务布局提速
中原证券· 2025-08-13 22: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 25元,对应2025年PE 27 39倍[2][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1 62亿元(同比-8 67%),归母净利润2 1亿元(同比+14 49%),扣非净利润2 18亿元(同比+24 65%)[6] - Q2单季营收10 52亿元(同比-6 61%),净利润0 88亿元(同比+35 48%)[6] - 毛利率25 52%(同比+6 2pct),净利率9 48%(同比+1 76pct)[12] - 经营性现金流3 11亿元(同比-16 02%),EPS 0 37元(同比+15 63%)[6] 业务结构分析 -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部件收入8 38亿元(同比-8 72%,占比39%)[7] - 涡轮增压器壳体收入10 53亿元(同比-10 76%,占比49%)[7] - 新能源热管理部件收入1 85亿元(同比+3 56%,占比9%)[7] - 液冷领域热管理部件收入0 41亿元(同比+12 06%,占比2%)[7] 战略布局进展 - 泰国生产基地6月投产,规划年产涡壳150万只 排气歧管100万只 电子水泵100万只[10] - 成立子公司航逸科技,拓展服务器液冷 数据中心液冷 机器人等民用领域[11] - 液冷领域已对接80家客户,推进120个项目,部分进入量产阶段[11] 增长驱动因素 - 汽车行业复苏:2025H1中国新能源车销量693 7万辆(同比+40 3%,渗透率44 3%)[13] - 四维增长曲线:传统汽车+海外拓展+新兴液冷+机器人热管理[14] - 成本优化:原材料价格平稳+生产效能提升,推动毛利率提升至25 52%[8][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 67/5 85/7 00亿元,对应EPS 0 81/1 02/1 22元[15] - 2025年营收预测54 56亿元(同比+15 51%),2026年增速17 55%[16]
30+电池冷板重点企业揭秘
DT新材料· 2025-08-09 00:03
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 - 传统空气冷却技术面临散热效率低、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的挑战,难以满足快充和高负荷放电需求[1] - 液冷技术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通过冷板与冷却液直接接触实现高效热交换,提升电池工作温度区间[1] - 液冷系统可提升续航能力10-15%,延长电池循环寿命30%以上[1] 国际企业热管理技术布局 - **法雷奥**:提供直冷式/大尺寸/柱状电池冷板,覆盖电池/空调/电加热器等5大热管理板块[5][7] - **马勒**:开发仿生结构电池冷板,热力学性能提升20%以上[8][10] - **日本电装**:全球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涵盖空调/散热器/电子控制等13大品类[11][13] - **德纳**:专注传动/密封/热管理技术,已开发燃料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14][17] - **摩丁制造**:工程传热系统供应商,服务汽车/非公路车辆OEM市场[19] - **Boyd**:提供完整电池热管理方案,包括定制化冷板设计[21][23] 国内企业产能与技术突破 - **三花控股**:全球汽车空调控制部件龙头,年产能超500万套[24] - **飞荣达**:佛山基地冷板产能72万套/年,在建储能类产线[25][27] - **纳百川**:掌握口琴管式/冲压式/挤压板式全系列冷板技术[28][30] - **纵贯线科技**:国内唯一直冷技术厂商,液冷技术市占率前三[31] - **银轮股份**:形成四大产品平台,新能源热管理收入占比35%[32][34] - **贵州永红**:建成80万套钎焊散热器年产能,引进国际先进制管/装配系统[35][37] 行业供应链与市场格局 - 液冷板采购以外部为主,宁德时代采用纳百川/纵贯线/银轮等多家供应商[68] - 比亚迪采用自制+外购混合模式,部分冷板自主生产[68] - 专业液冷板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CR5不足40%[69]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储能等6大主题,展示微射流冷却/Chiplet热管理等前沿技术[71]
飞龙股份:公司2025年下半年营收预计会好转
巨潮资讯· 2025-08-06 10:34
营收预期与增长驱动力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营收将好转 主要基于在手订单情况 [2] - 增长驱动力包括海外新项目逐步起量 新能源车集成模块订单增长 液冷领域产品逐步上量 [2]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供货及建立联系的客户超过80家 包括HP项目 小米汽车 L项目 申菱环境 亚浩电子 深圳兴奇宏 英维克 高澜股份 三快在线(美团) 中航光电 东方电气 三一重工 特来电 英飞源 宗申航发等 [2] 液冷技术项目与应用领域 - 公司在液冷领域有超过120个项目正在进行 部分项目已经量产 [2] - 公司推动热管理技术与服务器液冷 数据中心液冷 人工智能液冷 机器人 低空经济 5G基站与通信设备 充电桩液冷 氢能液冷 风能太阳能储能液冷 电力设备 现代化农业器械 大型机械装备工业液冷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 [2] 业务布局与战略重点 - 国内不考虑在汽车发动机热管理产品上追加投资 已投产孙公司龙泰汽车部件(泰国)有限公司 [2] - 子公司安徽航逸科技专注于非车用液冷泵研发生产与销售 聚焦IDC液冷循环泵核心产品 覆盖数据中心 风光储能及充电桩等领域 [3] - 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效率 推广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 增强服务器液冷产品适配性与市场竞争力 [3]
第一轮通知 |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DT新材料· 2025-08-04 00:04
行业背景 - 电子技术快速迭代推动芯片、器件及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发展,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 [1] - 消费电子、5G、XR、人工智能、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热、节能环保、工业4.0等领域对高效热管理材料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提出高标准要求 [1] 大会概况 - 大会时间:2025年12月3-5日 [2] - 大会地点:中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区) [2] - 大会主题:融合·创新 | 传递多一点 [2] - 同期活动:热管理展(350+展商,20000 m²展区) [2] - 会议规模预期2000人+ [2] 大会定位与目标 - 定位于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 [2] - 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汽车、智慧网联、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产业集群 [2] - 聚焦热管理价值优势及应用场景,洞见行业政策、科学、材料、技术、标准和工程前沿动态 [2] 大会内容 - 涵盖科学前沿、功能材料、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多个领域 [2] - 20余场多维度同期活动包括开幕活动、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析、路演推介等 [2] - 六大主题应用: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eVTOL/无人机、储能等 [12] 专题论坛 - 科学前沿:热学科学、微/纳米尺度传热传质、半导体异质结构、光热调控与热辐射利用、异构封装一体化、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 [5] - 功能材料:热界面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碳基热管理材料、辐射制冷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陶瓷热管理材料 [5] - 技术应用:液冷技术、功率器件热管理、热管/VC均温板、Chiplet/3DIC热管理、热设计与仿真、热物性分析 [5] - 工程方案:数据中心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储能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eVTOL/无人机热管理、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5] 创新技术与应用 - 特别关注知识产权、创业项目及实验室创新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 [3] - 推动热管理领域"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和赋能互补 [3] - 创新成果集市、闭门研讨会、专家问诊室、智汇坊等特色活动 [4] 参会信息 - 参会代表费用:早鸟价¥1800(2025年10月31日前),正常价¥2200,现场缴费¥3000 [5] - 学生费用:早鸟价¥800,正常价¥1200,现场缴费¥1500 [5] - 缴费方式: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 [5] 主办与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DT新材料、iTherM洞见热管理 [4] - 支持媒体:DT新材料、洞见热管理、热设计网、夯邦、Carbontech、DT半导体、材视、芯材、车乾6G、Thermo-X [4]
火热预定,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等你来!
DT新材料· 2025-08-03 00:04
展会概况 - 202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2025)将于2025年12月03-0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旨在打造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价值对接服务平台 [1] - 展会预计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吸引超过30,000名行业观众和1,000+参展企业 [8]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 行业背景与需求 - 电子器件、芯片和设备向微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导致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驱动热管理技术创新 [3] - 消费电子、AI、5G、数据中心、新能源车、储能等应用场景对热管理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3][4] - 热管理技术需确保终端产品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 [4] 展会亮点 - 设立材料、消费电子热管理、数据中心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储能热管理等主题展示区 [19][23][27][29][31] - 同期举办专题论坛、圆桌讨论、闭门研讨会、新品发布等50+场活动 [8][5] - 提供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机会,促进科研机构与产业对接 [6][17] - 70%参展企业能与专业观众建立有效业务联系 [8] 展区布局 材料展区 - 展示热界面材料(导热膏/凝胶/垫片)、导热高分子材料、碳材料(石墨烯/金刚石)、陶瓷基板等 [19][20] - 涵盖气凝胶、真空绝热板等隔热材料及配套辅材 [21] 应用领域展区 - 消费电子:散热器、热管/VC均热板、热电制冷等解决方案 [23][24] - 数据中心:液冷板、液冷技术(浸没式/喷淋式)、温控设备等 [27][28] -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导热材料、热泵空调、充电桩热管理方案 [29][30] - 储能:相变储热系统、热失控监测预警技术等 [31] 设备与测试展区 - 展示生产加工设备(烧结/灌装)、热分析仪器(DSC/TGA)、物性检测设备等 [32][33][34] 参展收益 - 把握行业前沿趋势,获取最新技术动态 [9][16] - 通过精准采购商邀约实现高效业务对接 [13] - 利用新媒体矩阵扩大品牌曝光度 [16][18] - 标准展位价格15,800元起,光地展位1,200元/平方米 [35]
思泉新材拟募资4.66亿;胜蓝可转债获批丨东莞金融市场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9:44
金融要闻 - 截至6月末东莞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061亿元同比增长34%比年初增加80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9131亿元同比增长52%比年初增加760亿元 [1] - 东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14亿元同比增长185%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4269亿元规模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 [1] - 东莞制造业贷款余额3890亿元比年初增加399亿元规模及增量均居全市行业贷款首位和广东省地级市首位 [1] - 东莞汽车消费贷款余额76亿元同比增长575%涉农贷款余额2003亿元同比增长130% [1] 思泉新材 - 发布466亿元定增预案主要用于越南散热产品项目、液冷散热研发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609亿元占比793%排名第三国内市场占有率991%排名第二 [2] - 越南项目旨在融入全球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2] 达瑞电子 - 拟164亿元收购维斯德80%股权其中3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714286万元134亿元受让原股东765714%股权 [2] - 维斯德核心产品为折叠屏碳纤维结构支撑部件应用于华为、三星等品牌并拓展至脑机接口领域 [3] - 收购旨在向上游轻量化材料生态延展巩固复合材料核心竞争力 [3] 众生药业 - 拟赎回众生睿创286%股权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及15154338万美元 [4] - 赎回后持股比例从7426%提升至7712%众生睿创仍为控股子公司 [5] - 触发赎回因众生睿创未能在2024年底前实现合格上市 [4] 胜蓝股份 - 可转债注册获证监会同意拟发行不超过45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及工业控制连接器项目 [5] - 新能源汽车项目延伸高压连接器细分领域工业控制项目深化与自动化设备厂商合作 [5] 鼎通科技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85亿元同比增长735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3406% [6] - 业绩增长受益于AI技术推动通信需求I/O连接器及112G系列产品需求上升224G产品小批量生产 [6] ST泉为 - 申请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因违规担保案件终结法院判决无需承担连带责任 [7] - 2023年子公司为光伏项目违规担保100126万元未履行审批披露程序 [7] - 审计报告仍存在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和内控否定意见股票简称维持"ST泉为" [7]
飞龙股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所有需要热管理的场景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9:10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所有需要热管理的场景领域 [1] - 公司将根据技术发展情况持续拓展相关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