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备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微公司:坚持三维发展战略 新产品研发效率显著加快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9:0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三维发展战略:深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领域、扩展泛半导体关键设备应用、探索新兴领域机会[1] - 上市以来累计投资20多亿元布局40家产业链企业,实现浮盈50多亿元,其中8家参股公司已完成A股上市[1] - 研发团队规模超千人,新产品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18-24个月,量产周期缩短至6-12个月[1] - 2024年研发投入24.52亿元(同比+94.31%),占营收27%,当前有超20款新设备在研[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重点开发新一代高能CCP/ICP刻蚀设备、晶圆边缘刻蚀设备、PECVD/LPCVD/ALD薄膜设备(LPCVD累计出货150台)、外延EPI及电子束检测设备[2] - 先进封装领域布局从CCP刻蚀/TSV深硅刻蚀扩展至PVD/CVD/量检测设备[2] - 泛半导体领域持续布局Mini/Micro-LED及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的MOCVD设备[2] - 刻蚀设备已覆盖65nm至5nm及更先进工艺,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3%),近四年年均增速超40%,扣非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2%)[3] - 2025年Q1营收21.73亿元(同比+35.4%),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25.67%)[3] 行业竞争与前景 - 竞争策略聚焦差异化高端设备,重点突破电子束检测设备短板,子公司已引入国际顶尖专家团队[4]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加速,国内企业凭借性价比、服务及贴近客户优势逐步替代海外厂商[4] - 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推动设备需求,国内成熟半导体设备公司约30家(其中10余家上市)[4][5] - 目标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半导体设备公司,对标国际竞争对手[5]
2025年中国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行业发展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研判: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未来三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8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8 09:38
内容概要: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影像采集和处理的医学影 像技术,已成为现代放射科的基础设备。作为医疗影像设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数字化 X射线诊断系统(DR)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品牌在DR市场的竞争实力正在不断壮大。2024年,我国数 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市场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国产化率再创新高,达到 68.78%。随着"设备更新"项目的逐步落实,相应的招采需求将陆续得到释放。"设备更新"热潮预计将推 动全国各级医院的老旧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进行全面的升级换代,进而在2025年为中高端数 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中国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产业链正从"组 装制造"向"核心部件自主+智能化增值服务"升级,未来三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80%。 上市企业:联影医疗[688271]、万东医疗[600055]、迈瑞医疗[300760] 相关企业:西门子医疗、普爱医疗、安健科技、岛津、奕瑞科技、康众医疗、江苏感创、昆山医源、南 京普爱、宁波康力、东软医疗、深圳贝斯达、飞利浦、Trixell、万睿视、Vieworks、日本东丽 ...
半导体量测设备国产替代再突破,匠岭科技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15:25
半导体量测设备行业 - 半导体量测设备是保障芯片良率和经济效益的核心设备 但目前国产化率不足10% 市场基本被海外厂商垄断 [2] 匠岭科技融资动态 - 公司连续完成B轮与B+轮战略融资 合计数亿元 新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产能布局 [1][2] - 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替代 [1][2] 匠岭科技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致力于为全球半导体客户提供高端光学量测与检测设备 目标打造亚洲一流的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公司 [2] - 业务集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 核心产品包括关键薄膜量测设备、光学线宽量测设备、先进封装3D与2D检测设备等 [2] - 已突破"关键薄膜量测"及"Micro-Bump 3D量测"技术难关 [2] - 产品已进入多家半导体头部企业量产线 累计交付数百套量检测设备 [2]
11万小时“超级长跑”:戈壁“钢铁心脏”守护西气东输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9:29
天然气输送技术突破 - 新疆哈密戈壁深处使用三台国产CGT25-D型燃驱压缩机组输送中亚天然气至东部地区,累计运行11万小时创国内同类型机组最长运行纪录 [2] - 该机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批30兆瓦级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单台功率相当于每小时发电3万度 [3] - 通过技术优化改造,机组故障停机从每年13次降至0次,润滑油消耗从每天200升降至与进口设备相当水平 [3][4] 设备运维管理 - 烟墩作业区组建8人专业维修团队,建立严格预防性维护制度,预防性维护时间超过日常工作时间的60% [5] - 团队累计攻克振动、超温等技术难点101项,开展升级优化71项,编写运行规程和检修标准实现设备自主维护 [5] - 机组每3000小时做一次小保养,6000小时做一次全面小修 [5] 技术成果应用 - 运维经验推广至发电厂建设等领域,西气东输一二三四线管道累计输送天然气9287亿立方米,惠及全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 [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油气管道关键装备国产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7]
芯源微(688037):1Q25收入低于我们预期,订单有望在2025年确认收入
华兴证券· 2025-05-20 19: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目标价从人民币 95.00 元略微下调至人民币 90.00 元 [3][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和 1Q25 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占比提升 [1] - 2024 年新签订单有望在 2025 年逐步贡献收入,新产品放量对 2025 年收入贡献可期 [2] - 若北方华创完成对芯源微的股份收购,有望成为第一大股东,对芯源微中长期财务表现有正向带动作用 [2] - 因 1Q25 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和 2025 年财年研发费用上升,下调 2025 财年每股收益 32% [3][9]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 年收入 17.5 亿元,同比增长 2.13%,扣非净利 2.03 亿元,同比下降 19.08% [1] - 1Q25 季度收入 2.75 亿元,同比增长 12.74%,扣非净利 0.05 亿元,同比下降 70.89% [1] 订单情况 - 2024 年新签订单 24 亿元,同比增长 10%,前道涂胶显影机、前道化学清洗机、物理清洗机等产品签单表现良好 [2] - 后道先进封装方面,后道涂胶显影机和单片湿法设备签单量同比增长,新产品临时键合机、解键合机通过多家客户验证 [2] 盈利预测修正 - 预计 2025/26/27 年收入分别增长 29%/30%/24%,2025 年收入增长加速因前道涂胶显影机新产品收入增速有望进一步上涨 [9] - 预计 2025/26/27 年净利率分别达到 12.4%/15.1%/17.3% [9] 估值 - 采用 P/E 估值,目前目标倍数为 69 倍 2025 年 P/E(此前为 50 倍),因市场预期北方华创可能完成股份收购,有利于 2025 - 27 财年收入和利润增长 [15] - 预测芯源微 2024 - 27 年净利润增速 46%,高于同业其他公司平均增速(37%) [15]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RMBmn)|1,717|1,754|2,088|2,933|3,645| |每股收益(RMB)|1.82|1.01|1.29|2.20|3.14| |市盈率(x)|57.4|73.9|74.7|43.7|30.6| |市净率(x)|6.0|5.6|6.7|5.9|5.1| |股本回报率(%)|10.5|7.7|9.0|13.6|16.5| [7] 财务报表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涂胶显影设备(RMBmn)|1,041|1,460|2,057|1,649| |单片式湿法设备(RMBmn)|664|766|831|818| |营业收入(RMBmn)|1,754|2,088|2,933|3,645| |营业成本(RMBmn)|(1,093)|(1,356)|(1,900)|(2,369)| |毛利润(RMBmn)|661|732|1,032|1,276| |管理及销售费用(RMBmn)|(650)|(594)|(709)|(741)| |息税前利润(RMBmn)|(4)|114|289|498| |净利润(RMBmn)|203|258|442|630| |基本每股收益(RMB)|1.01|1.29|2.20|3.14| [18]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RMBmn)|3,950|4,456|5,101|5,561| |非流动资产(RMBmn)|1,086|1,078|1,040|974| |资产(RMBmn)|5,036|5,534|6,141|6,535| |流动负债(RMBmn)|1,308|1,175|1,417|1,277| |非流动负债(RMBmn)|1,041|1,470|1,470|1,470| |负债(RMBmn)|2,349|2,645|2,886|2,74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RMBmn)|2,636|2,866|3,259|3,82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RMBmn)|5,036|5,534|6,141|6,535| [18]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RMBmn)|203|258|442|63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RMBmn)|200|1,241|(667)|1,22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RMBmn)|(248)|(236)|(226)|(21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RMBmn)|427|(76)|(49)|(6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RMBmn)|379|928|(941)|938| |自由现金流(RMBmn)|(48)|1,005|(893)|1,007| [20]
常辅股份(87139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2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至 16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3] - 参会单位包括中信证券、平安基金等多家公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杜发平及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许旭华 [3] 2025 年一季度营收下降原因 - 普通及智能型产品营业收入 2992.85 万元,同比下降 389.57 万元,降幅 11.52%,因工程项目订单减少 [4] - 核电产品营业收入 1413.94 万元,同比下降 863.70 万元,降幅 37.92%,因 2024 年底在手订单交货期大多在一季度之后,交付订单减少 [4] 提高普通及智能产品营收措施 - 加大 ZE、QF 系列产品市场推广力度 [5] - 狠抓新品开发,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多方面工作,制定相关标准 [6] - 开展行业调研,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拓展国内新市场和国际市场 [7] 核电产品情况 - 公司较早涉足民用核电领域,研发了多代核电技术要求的产品 [8] - 2020 年多个核电项目通过评审及鉴定,近年还研发了多种核电产品,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8] - 未来针对特殊应用环境和需求,开展相关设计,研发改进产品,解决国产化问题 [9] 核电产品市场份额 - 公司及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 2009 年首批取得相关许可证,有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10][11] - 川仪股份、扬州恒春电子取得资质较晚,目前只能生产 K3 级别产品 [11] 2025 年 4 月核电项目情况 - 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五个核电项目,共 10 台核电机组,公司核电部将争取订单 [11] 核聚变领域情况 - 公司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提供产品,目前对业绩影响小,将持续关注发展趋势 [12] 核电市场发展前景 - 核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选择,政策支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13] - 预计 2035 年核能发电量占比达 10%左右,减排二氧化碳约 9 亿吨;2060 年占比达 18%左右,核电长期发展空间可观 [13]
北方华创,A股十年最强,你凭啥?
是说芯语· 2025-05-15 15:03
公司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北方华创以56.21亿元归母净利润反超中芯国际,成为A股半导体行业"盈利王",十年间利润从4187万元增长至56.21亿元,增幅达134倍[3][4] - 公司由七星电子与北方微电子重组合并,继承中国半导体设备技术遗产,并通过收购Akrion Systems LLC等持续扩展高端产品线[5] - 北方华创是国内产品覆盖度最广的半导体设备企业,涉及薄膜沉积(PVD/CVD/ALD)、刻蚀机、清洗机等晶圆制造设备(光刻机除外),其中薄膜沉积和刻蚀设备占半导体设备总价值比重均为22%[5][7] - 2023年公司位列全球集成电路装备企业中国第一,2024年排名从第八升至第六,是Top10中唯一中国厂商[9] 市场机遇与战略布局 - 行业增量机遇:中国2024年芯片产能将增长15%至885万片/月(wpm),2025年再增14%至1010万片/月,占全球三分之一[13] - 国产替代加速: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扩大至140家企业,2024年美系设备商(AMAT/LAM/KLA)在中国销售占比达37%-43%,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15] - 公司扩张动作:2024年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收购芯源微,补全前道制造至先进封装全流程设备能力[16] 行业数据与国产化空间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1170亿美元(同比+10%),中国大陆支出495亿美元(同比+35%),占比42.3%[17] -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依存度达67.7%(进口额335.1亿美元/总规模495亿美元),国产化率仍处低位[17]
晶盛机电(300316):2024年充分计提减值轻装上阵,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加速国产化
长江证券· 2025-05-14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5亿元,对应PE为15倍,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4收入同环比下降预计是坩埚价格下降导致,光伏行业仍处于周期底部,拖累公司业绩表现;半导体设备收入跟随行业复苏呈增长态势,去年末在手订单超33亿元(含税);蓝宝石收入受益于LED灯具二次替换需求同比高速增长;碳化硅衬底业务加速向8寸转型,出货量持续提升 [9] - 2024年制造业务毛利率34.82%,同比下降8.20pct;设备及其服务毛利率36.36%,同比下降2.46pct;材料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27.44pct,预计是坩埚价格大幅下降所致;2024年公司减值计提充分,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约12亿元,对Q4归母净利产生较大影响 [9] - 2025年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积极抢占国产替代市场;半导体衬底材料业务进展积极,蓝宝石材料有望量价齐升,碳化硅衬底加快向8英寸转型;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方面,石英坩埚产品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75.77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25.1亿元,同比下降44.93%;2024Q4实现收入30.99亿元,同比下降31.47%,环比下降28.45%;归母净利 - 4.5亿元,同比下降143.13%,环比下降152.13% [2][4] 各业务表现 - 半导体设备收入跟随行业复苏呈增长态势,去年末在手订单超过33亿元(含税) [9] - 蓝宝石收入受益于LED灯具二次替换需求同比高速增长 [9] - 碳化硅衬底业务加速向8寸转型,出货量持续提升 [9] 盈利情况 - 2024年制造业务毛利率34.82%,同比下降8.20pct;设备及其服务毛利率36.36%,同比下降2.46pct;材料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27.44pct,预计是坩埚价格大幅下降所致 [9] 减值情况 - 2024年公司减值计提充分,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约12亿元,其中就个别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2.5亿元,个别客户发出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1亿元,石英坩埚原材料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9亿元 [9] 2025年展望 - 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在硅片制造端、芯片制造和封装端、碳化硅装备方面均有布局并取得进展 [9] - 半导体衬底材料业务进展积极,蓝宝石材料有望量价齐升,碳化硅衬底加快向8英寸转型,前瞻布局AI眼镜消费电子市场,推进12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 [9] - 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方面,石英坩埚产品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石英制品领域实现产品延伸,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已覆盖多家行业头部企业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577|14860|15054|16260| |营业成本(百万元)|11714|10443|10411|11268| |毛利(百万元)|5862|4417|4644|4991| |营业利润(百万元)|3081|2959|3076|3236| |利润总额(百万元)|3070|2959|3076|3236| |净利润(百万元)|2664|2634|2738|288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510|2502|2601|2736| |EPS(元)|1.92|1.91|1.99|2.0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773|3435|4183|4689|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176|-465|-315|-18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55|-25|-25|-2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58|4479|2946|3843| |货币资金(百万元)|2787|5733|9576|14055| |应收账款(百万元)|3223|2506|2412|2456| |存货(百万元)|10884|12023|11668|12672|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1143|24348|27774|33550|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5491|5952|5873|5458| |资产总计(百万元)|31550|34530|37536|42738| |短期贷款(百万元)|709|709|709|709| |应付款项(百万元)|4636|4647|5185|577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126|12473|12740|15063|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16|13963|14230|1655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6621|19123|21724|2446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313|1445|1581|1725| |股东权益(百万元)|17934|20568|23305|26185|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31550|34530|37536|42738| |每股收益(元)|1.92|1.91|1.99|2.09|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35|2.62|3.19|3.58| |市盈率|16.61|14.88|14.31|13.60| |市净率|2.51|1.95|1.71|1.52| |EV/EBITDA|10.61|8.35|6.86|5.47| |总资产收益率|8.0%|7.2%|6.9%|6.4%| |净资产收益率|15.1%|13.1%|12.0%|11.2%| |净利率|14.3%|16.8%|17.3%|16.8%| |资产负债率|43.2%|40.4%|37.9%|38.7%| |总资产周转率|0.51|0.45|0.42|0.41| [14]
富创精密:重点推进先进产品的客户验证与量产工作 加速开拓海外先进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4:01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富创精密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领军企业,全球少数能为7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1] - 公司构建精密制造全链条技术体系,包括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特种工艺、焊接工艺及气体传输系统集成技术,具备全球少有的工艺完备性[1] - 在气体传输系统领域,公司为国内龙头客户开发70余种气柜设计方案,大部分已量产[1] 产能布局与国际化进展 - 公司在沈阳、南通、北京及新加坡推进产能布局:南通富创IPO募投项目2024年结项投产,北京富创部分完成验收,新加坡富创完成海外龙头客户验证[1]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40%,成功开拓国际头部客户并实现小批量订单突破[2] - 通过收购浙江镨芯21.58%股权间接控股国际气体传输系统制造商Compart公司,整合其35年技术专利与全球供应链资源[2]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2024年完成加热匀气盘、螺纹斜孔匀气盘等新一代产品开发,实现复杂结构产品量产能力[3] - 金属加热盘突破海外技术壁垒,多型号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并通过国内主流客户认证[3] - 真空阀等关键部件完成工艺技术开发并启动客户认证,计划逐步实现本土化供应[3]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实施"1+2+N战略部署":依托沈阳富创平台推进全球标准化体系,强化研发制造全链路协同[4] - 巩固传统精密零部件优势,拓展气体传输系统作为第二增长曲线[4] - 通过外延并购整合产业链资源,提供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焊接组装等一站式服务[3][4] - 构建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实现远程制造[3]
先锋精科: 先锋精科2024年年度股东会资会议料
证券之星· 2025-05-11 17:1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03.65% [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166.52% [47] - 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167.88% [47] - 基本每股收益1.38元/股,同比增长160.38% [4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97%,同比增加13.42个百分点 [47]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4047.6万元 [15] - 现金分红比例18.92%,低于30% [16] - 未分配利润3.19亿元将用于研发投入、项目建设等 [19] - 分红比例较低主要因行业资本密集特性及公司发展阶段需求 [17][18] 募投项目变更 - 变更"靖江精密装配零部件制造基地"实施地点 [21] - 新增无锡租赁厂房作为"无锡先研设备模组"项目实施地点 [21] - 实施方式由自建厂房变更为自建+租赁厂房 [21] - 变更原因包括原租赁厂房规划调整及加快产业化进度 [26]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6408.32万元,同比增长76.49% [47]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64%,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47] - 累计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64% [17] - 重点投入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建设 [39] 行业特征 - 半导体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特性 [17] - 产品迭代快、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 [17] - 行业周期性明显,需保持技术研发和产能投入 [18] - 国产化进程加速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47] 公司治理 - 2024年12月完成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5.12亿元 [21] - 拟为公司及董监高购买责任险,保额不超过5000万元/年 [29] - 2025年董事薪酬方案:独立董事津贴15万元/年 [28] - 2025年监事薪酬按岗位绩效领取,不单独发放津贴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