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国产化

搜索文档
新材料周报:阿科力5000吨/年COC正式投产,2025Q2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12%-20250707
华福证券· 2025-07-07 10: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4] - 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 [4] - 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 [4] - 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 [4] - 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4] - 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 [4] - 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 [4] - 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3844.35点,环比上涨1.28% [3][10] - 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6068.81点,环比下跌1.23%;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072.34点,环比上涨0.19% [3][10] - 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5963.11点,环比上涨1.4%;碳纤维指数收报1176.94点,环比下跌1.82%;锂电指数收报1859.72点,环比下跌2.99% [3][10] - 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886.73点,环比上涨1.3% [3][10] 重点关注公司周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十的公司分别为久日新材(21.01%)、东岳硅材(14.14%)、东材科技(14.01%)、赛伍技术(13.66%)、国恩股份(12.65%)、润阳科技(8.75%)、瑞联新材(8.47%)、山东赫达(8.21%)、安集科技(7.98%)、福斯特(7.01%) [25] - 本周跌幅前十的公司分别为新亚强(-14.41%)、长阳科技(-7.7%)、阿科力(-7.12%)、三祥新材(-4.99%)、斯迪克(-4.39%)、杉杉股份(-4.15%)、祥源新材(-3.49%)、浙江众成(-2.93%)、阳谷华泰(-2.55%)、奥来德(-2.5%) [3][27] 近期行业热点跟踪 - 6月30日,阿科力年产5000吨高透光材料项目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审,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并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4][29] - 7月1日,拓烯科技衢州三期基地成功摘地,二期COC项目中交,公司COC总产能达到1万吨/年,配套共聚环烯烃单体6000吨/年,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投产后年销售额超50亿元 [29] - 7月4日,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设计产能达1.25GWh,首批下线的新型固态1.0电池样件已通过新国标及严苛的针刺测试 [30] - 2025年第二季中国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将较去年同期小幅成长1%,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12%,成为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厂商;苹果二季度实现了8%的同比增长;vivo销量同比下滑了9% [4] - 7月4日消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组成“四方”联盟,发起“关键矿产倡议”,希望加强稀土供应链,欧盟也表示关切 [33] 相关数据追踪 - 本周,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报5647.12点,环比上涨1.91% [35] - 5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达到168.58亿美元,同比上涨33.43%,环比上涨8.24%;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336.69亿美元,同比上涨8.87%,环比下降3.31% [37]
新材料周报: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辅导进入验收程序,部分中国车企2026年将实现芯片100%国产化目标-20250623
华福证券· 2025-06-23 17: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将最大化 [4] - 光刻胶板块是自主可控关键核心环节,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进展高速 [4] - 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实现进口替代,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 [4] - 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可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 [4] - 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业务增长良好,可关注 [4] - 高分子助剂对高分子材料性能提升重要,利安隆产能释放,进军新领域打造第二增长点,可关注 [4] - 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发展,可关注上游原材料相关企业如合盛硅业、联泓新科等 [4] 各目录要点总结 整体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6.16 - 2025.06.22),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 3610.81 点,环比下跌 1.18% [3][9] - 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 5907.76 点,环比下跌 0.3%;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 1038.02 点,环比上涨 1.09% [3][9] - 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 5609.1 点,环比上涨 0.37%;碳纤维指数收报 1101.24 点,环比下跌 1.01%;锂电指数收报 1757.96 点,环比上涨 2.23% [3][9] - Wind 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 1800.91 点,环比下跌 3.55% [3][9] 重点关注公司周行情回顾 周涨跌幅前十 - 本周涨幅前十公司为赛伍技术(13.33%)、晶瑞电材(10.35%)、阳谷华泰(10.02%)等 [23][25] - 本周跌幅前十公司为金丹科技(-16.5%)、祥源新材(-12.37%)、浙江众成(-7.96%)等 [24][25] 近期行业热点跟踪 盛合晶微科创板 IPO 辅导进入验收程序 - 6 月 18 日,盛合晶微科创板 IPO 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4][27] 国产 GPU 第一股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 - 6 月 19 日消息,摩尔线程 IPO 辅导状态已变更为“辅导验收” [27] 部分中国车企 2026 年将实现芯片 100%国产化目标 - 6 月 18 日消息,上汽、长安等车企准备推出搭载 100%国产芯片车型,至少两品牌计划 2026 年量产,较今年 25%目标大幅提升 [4][27] 三菱化学 PMMA 工厂要搬迁 - 6 月 16 日,三菱化学决定将南通 PMMA 工厂搬迁至南区,新厂 2026 年一季度开工,2028 年三季度投产,年产能 6 万吨 [28] 鼎际得,POE 中试装置成功投产 - 6 月 16 日,鼎际得控股子公司石化科技 POE 中试装置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为后续装置落地奠定基础,验证催化剂性能 [31] 相关数据追踪 - 本周(2025.06.16 - 2025.06.22),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报 5211.48 点,环比下跌 0.72% [33] - 5 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 168.58 亿美元,同比上涨 33.43%,环比上涨 8.24%;进口金额 336.69 亿美元,同比上涨 8.87%,环比下降 3.31% [36]
半导体材料跟踪点评:盛合晶微进入辅导验收阶段,关注先进封装材料投资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6-23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高端半导体封测龙头盛合晶微 IPO 进入辅导验收阶段,其核心业务聚焦中段硅片制造和三维集成先进封装环节,部分业务已达世界一流水平,还在发展先进的三维系统集成芯片业务 [3] - 需关注先进封装关键材料国产化节奏,2023 年全球半导体封测材料市场规模约 219.8 亿美元,中国半导体材料整体国产化率约 15%,封装材料国产化率小于 30%,应关注高端封装基板等材料国产化进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盛合晶微情况 - 盛合晶微是国内高端半导体封测龙头,12 英寸高密度凸块加工、12 英寸硅片级尺寸封装和测试已达世界一流水平,2024 年 4 月消息显示其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将形成金属 Bump 产品 96 万片/年、3DPKG 产品 19.2 万片/年的生产能力 [3] 半导体封测材料市场及国产化情况 - 2023 年全球半导体封测材料市场规模约 219.8 亿美元,其中压封装基板占 55%,密封填充材料占 8%等;中国半导体材料整体国产化率约 15%,封装材料国产化率小于 30% [4] 先进封装材料及相关标的 - 电镀液受益标的有艾森股份、上海新阳等 [6] - PSPI 受益标的有阳谷华泰、艾森股份等 [6] - 光刻胶受益标的有彤程新材、南大光电等 [6] - 抛光材料受益标的有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等 [6] - 掩膜版受益标的有龙图光罩、清溢光电等 [6] - 靶材受益标的有江丰电子等 [6] - 其他如环氧塑封料受益标的华海诚科,硅微粉受益标的联瑞新材、雅克科技,底部填料受益标的德邦科技 [6]
科睿迅:半导体核心材料国产化领军者,开启PVA Brush领域新篇章
材料汇· 2025-05-27 23:12
点击 最 下方 " 推荐"、"赞 "及" 分享 ","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导语 : 在半导体产业链加速自主可控的浪潮下,科睿迅(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突破性技术,成 为国内首家实现 CMP 后清洗晶圆刷国产化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半导体级 PVA 清洗刷已通过国内头部 Fab 厂验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中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注入强劲动力。 核心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的 "中国刷" 半导体制造中,CMP(化学机械抛光)后的清洗环节直接影响芯片良率,晶圆表面的纳米级污染物可能导 致芯片失效。传统硬质刷辊容易划伤晶圆,且静电吸附会引发二次污染。科睿迅核心产品 —— CMP 后清 洗 刷辊 ,采用国际领先的 PVA(聚乙烯醇)材料技术,通过发泡工艺形成多孔结构,具备三大核心优 势: 高效清洁 : 吸水后柔软弹性的刷毛可精准移除晶圆表面颗粒污染物,同时避免划痕; 超高洁净度 : 百级洁净室生产工艺确保刷毛无颗粒脱落,符合半导体行业严苛标准; 2024 年 9 月,科睿迅 南通经开区年产 20 万支半导体用 PVA 清洗刷项目 正式落成,这是国内首条该类 产品量产线,彻底打破 10 ...
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半导体材料企业如何借势崛起、出海谋局?
搜狐财经· 2025-05-18 09:04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正面 临战略机遇期与转型阵痛期的双重考验。伴随着AI、新能源汽车等浪潮驱动,中国半导体材料企业如 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高地? 而从产能建设来看,国内12英寸晶圆厂的密集建设进一步为半导体材料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报 告》显示,目前国内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均在建设12英寸产线,大量产线投产将为国产半 导体材料发展带来重要机会。 此外,从新兴市场需求驱动来看,刘波表示,新能源汽车、5G通信、AI等领域对高性能半导体材料需 求激增。例如,碳化硅(SiC)在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中的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刘波强调,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关税压力更是迫使企业转向本土供应链,政策端通过原产 地认定规则(以晶圆流片地为准)进一步挤压美国IDM企业在华市场份额,为国产材料腾出空间。同时 国内成熟制程材料(如碳化硅晶圆)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3,叠加完整产业链优势,吸引全球订 单向中国转移。华泰证券预测,2027年中国12英寸成熟制程产能将占全球47%,国产材料企业将迎来巨 大的市场替代空间。 然而,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机 ...
晶盛机电(300316):2024年充分计提减值轻装上阵,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加速国产化
长江证券· 2025-05-14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5亿元,对应PE为15倍,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4收入同环比下降预计是坩埚价格下降导致,光伏行业仍处于周期底部,拖累公司业绩表现;半导体设备收入跟随行业复苏呈增长态势,去年末在手订单超33亿元(含税);蓝宝石收入受益于LED灯具二次替换需求同比高速增长;碳化硅衬底业务加速向8寸转型,出货量持续提升 [9] - 2024年制造业务毛利率34.82%,同比下降8.20pct;设备及其服务毛利率36.36%,同比下降2.46pct;材料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27.44pct,预计是坩埚价格大幅下降所致;2024年公司减值计提充分,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约12亿元,对Q4归母净利产生较大影响 [9] - 2025年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积极抢占国产替代市场;半导体衬底材料业务进展积极,蓝宝石材料有望量价齐升,碳化硅衬底加快向8英寸转型;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方面,石英坩埚产品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75.77亿元,同比下降2.26%;归母净利25.1亿元,同比下降44.93%;2024Q4实现收入30.99亿元,同比下降31.47%,环比下降28.45%;归母净利 - 4.5亿元,同比下降143.13%,环比下降152.13% [2][4] 各业务表现 - 半导体设备收入跟随行业复苏呈增长态势,去年末在手订单超过33亿元(含税) [9] - 蓝宝石收入受益于LED灯具二次替换需求同比高速增长 [9] - 碳化硅衬底业务加速向8寸转型,出货量持续提升 [9] 盈利情况 - 2024年制造业务毛利率34.82%,同比下降8.20pct;设备及其服务毛利率36.36%,同比下降2.46pct;材料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27.44pct,预计是坩埚价格大幅下降所致 [9] 减值情况 - 2024年公司减值计提充分,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约12亿元,其中就个别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2.5亿元,个别客户发出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1亿元,石英坩埚原材料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9亿元 [9] 2025年展望 - 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在硅片制造端、芯片制造和封装端、碳化硅装备方面均有布局并取得进展 [9] - 半导体衬底材料业务进展积极,蓝宝石材料有望量价齐升,碳化硅衬底加快向8英寸转型,前瞻布局AI眼镜消费电子市场,推进12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 [9] - 半导体耗材及零部件方面,石英坩埚产品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石英制品领域实现产品延伸,覆盖高端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的全产品体系,已覆盖多家行业头部企业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577|14860|15054|16260| |营业成本(百万元)|11714|10443|10411|11268| |毛利(百万元)|5862|4417|4644|4991| |营业利润(百万元)|3081|2959|3076|3236| |利润总额(百万元)|3070|2959|3076|3236| |净利润(百万元)|2664|2634|2738|288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510|2502|2601|2736| |EPS(元)|1.92|1.91|1.99|2.09|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773|3435|4183|4689|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176|-465|-315|-18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55|-25|-25|-2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58|4479|2946|3843| |货币资金(百万元)|2787|5733|9576|14055| |应收账款(百万元)|3223|2506|2412|2456| |存货(百万元)|10884|12023|11668|12672|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1143|24348|27774|33550|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5491|5952|5873|5458| |资产总计(百万元)|31550|34530|37536|42738| |短期贷款(百万元)|709|709|709|709| |应付款项(百万元)|4636|4647|5185|577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126|12473|12740|15063|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16|13963|14230|1655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6621|19123|21724|2446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313|1445|1581|1725| |股东权益(百万元)|17934|20568|23305|26185|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31550|34530|37536|42738| |每股收益(元)|1.92|1.91|1.99|2.09|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35|2.62|3.19|3.58| |市盈率|16.61|14.88|14.31|13.60| |市净率|2.51|1.95|1.71|1.52| |EV/EBITDA|10.61|8.35|6.86|5.47| |总资产收益率|8.0%|7.2%|6.9%|6.4%| |净资产收益率|15.1%|13.1%|12.0%|11.2%| |净利率|14.3%|16.8%|17.3%|16.8%| |资产负债率|43.2%|40.4%|37.9%|38.7%| |总资产周转率|0.51|0.45|0.42|0.41| [14]
环球问策| 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半导体材料企业如何借势崛起、出海谋局?
环球网· 2025-05-14 09:40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正面 临战略机遇期与转型阵痛期的双重考验。伴随着AI、新能源汽车等浪潮驱动,中国半导体材料企业如 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高地? 近日,致同咨询发布的《半导体行业研究-半导体材料》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政策红利、技 术突破与新兴市场等方面共同勾勒出半导体材料产业升级的路径。对此,致同咨询TMT半导体行业领 导合伙人、交易支持服务联席主管合伙人刘波在接受采访时,深度解析了企业破局的关键命题。 国产化进程提速与产业链协同:政策红利催生新机遇 《报告》显示,受下游新增产能及国产化政策推动,半导体国产化材料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刘波阐释 道,"国产半导体材料的机遇主要来自于政策支持、产能建设带动产业链发展和新兴市场驱动。" 事实上,从顶层设计到资金落地,政策工具箱的全面开闸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资金支持上,刘波谈 到,国家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各地也设立半导体基金扶持产业 发展。此外,国家还从税务层面通过所得税减免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降低企业成本。因此,企业可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
全球新建晶圆厂分布地图
傅里叶的猫· 2025-05-12 21:26
全球新建晶圆厂格局 - 2019-2024年全球共兴建128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占比30%,扩产高峰期集中于2019-2021年 [1] - 2019-2021年全球新建57座晶圆厂,其中中国大陆占25座(44%),全球总投资额3080亿美元 [2] - 2022-2024年全球新建71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占13座(18%),全球总投资额4460亿美元 [3]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市场份额 - 2023年中国大陆12寸成熟制程全球产能份额29%,预计2027年提升至47% [1] - 2024-2027年中国大陆12寸成熟制程产能年均增速27%,显著高于海外市场3.6% [12] - 中芯国际自1Q24起稳居全球第三大代工企业,3Q24产能利用率达90%,华虹达105% [7] 成本与竞争力分析 - 2023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从业者人均薪酬24.09万元,较中国台湾低80.9%,单位人力成本低11.3% [8]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仍低:12英寸硅片10%,光刻胶10%,电子气体15%,湿电子化学品10% [10] - 国内物流及能源供应成本优势明显,但对整体成本影响有限 [10] 制程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4-2027年40-90nm节点晶圆代工价格年降5-8%,28nm节点年降约3% [1] - 全球12英寸成熟制程需求CAGR 10.9%,纯晶圆代工市场规模2027年达472.71亿美元(2023年322.57亿美元) [12] - 28nm制程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40nm/55nm/65nm/90nm节点面临长期过剩 [12][13] 8英寸制程供需 - 8英寸需求增长受限,主要因CIS、LCD驱动等产品向12英寸迁移 [13] - 2024-2027年全球8英寸产能利用率预计73%-85%,呈现温和复苏 [13]
八亿时空: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5.25%,光刻胶树脂打开新增长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9: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归母净利润7660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25% [1] - 主营业务景气度全面提升,液晶材料板块带动高对比度电脑显示、车载液晶材料等品类销量增长 [1] - 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控制效果显现,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基础稳固 [1] 光刻胶树脂业务 - 光刻胶树脂业务完成百公斤级量产,与半导体材料头部企业完成合作、送样、验证 [2] - 上海八亿时空已实现KrF树脂产品百公斤级稳定出货,多个型号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 [2] - PSPI产品完成客户端验证,为拓展先进封装与显示驱动领域奠定基础 [2] - KrF树脂作为13nm及以下节点集成电路制造关键材料,长期被日美企业垄断 [2] - 浙江上虞基地树脂产线建设中,预计2025年实现吨级量产,迈入"百吨级"供应商梯队 [2] 技术体系与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分子结构设计、合成路线优化、工艺稳定性验证的全流程平台 [3] - 在KrF、PSPI两大方向具备核心优势,将持续拓展高端半导体材料布局 [3] - 契合国家推动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提高供应链安全的政策趋势 [3] - 获得国内知名光刻胶厂商战略投资,产业链协同地位逐步强化 [3] 产能扩张与新产品研发 - 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实现客户认证并量产,解决残像、污渍等显示缺陷问题 [4] - 高对比度电脑显示材料通过测试,具备规模供货条件 [4] - 车载液晶材料已有两款产品销售,并通过多家客户测试 [4] - 浙江上虞电子材料基地全面结项,部分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4] - 沧州基地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项目开始试生产,沙库巴曲等重点项目完成中试 [5] - 部分精神类药物中间体产品完成客户端验证,新材料产品纯度达军工级标准 [5] 长期发展展望 - 公司五年持续科研投入与谨慎经营,2025年将迎来成果开花落地 [6] - 建立较深技术护城河,进入更具张力的发展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