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5-29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座舱细分赛道众多,涵盖座舱显示、智能监控、OTA、座舱域控、车联网、语音交互六个领域,通过多系统融合可获得人—机—环融合能力,为驾乘人员提供综合体验[3] - 智能座舱呈现多模态交互成熟、AI大模型上车、舱驾融合趋势显现、车载显示升级、跨界创新活跃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发展等特点[4] -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空间较大,2021 - 2024年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均持续增长,未来预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座舱发展成高度智能化、网联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是车企差异化竞争关键领域,可通过硬件增值和软件收费开辟新盈利增长点[6] 智能座舱行业细分赛道 - **座舱显示**:多屏化是显著趋势,产品将朝大屏化、高清化、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涵盖中控屏、副驾驶屏等多种显示产品,各有不同发展趋势[13][14][16] - **智能监控**:分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可监测驾乘状态和环境,识别安全隐患并提醒,2024年1 - 11月DMS和OMS标配渗透率分别为19%和5.7%,同比上升59.66%和46.15%[21] - **OTA**:按升级对象分软件升级SOTA和固件升级FOTA,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正朝产业链级OTA 4.0迈进,2024年1 - 9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OTA渗透率为74.4%,新能源乘用车达88.7%[27] - **座舱域控**:是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整合管理座舱功能模块,与其他域控系统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座舱域控渗透率从15.2%升至27%[32] - **车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周围全方位连接通信,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其通信技术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车联网渗透率从77.2%升至83.2%[35][38] - **语音交互**: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车机互动,中国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是较成熟的交互方式,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语音交互渗透率从78.7%升至83.2%[44]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特点 - **多模态交互成熟**:多模态交互技术从单一/部分模态向全场景多模态演变,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推出的模型趋于成熟[45] - **AI大模型上车**:呈现车企自研与合作研发模式共存、大语言模型仍是多模态交互核心、“AI + 汽车”带动座舱智能化变革等特征[49][54] 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 - **整体市场**:2021 - 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CAGR达28.66%;中国从76.3亿美元增长至173.8亿美元,CAGR达31.58%,未来预计继续保持增长[5][59] - **细分赛道**:各细分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有差异,2021 - 2024年座舱显示、车联网、座舱域控、DMS/OMS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9.95%、27.34%、101.57%、80.26%,预计2025 - 2030年CAGR分别为13.12%、28.97%、11.07%、47.44%[63]
午评:主要股指显著普涨 网约车、数字货币板块持续走强
新华财经· 2025-05-29 13:02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罗浩)沪深两市三大股指29日早间普遍小幅高开,各股指早盘期间均呈震荡 上扬态势,至午间收盘时均显著上涨。 机构观点 华西证券:整体来看,小微盘品种继续走强,中证2000拥挤度再创新高。同时,小微盘行情企稳回升, 也让市场隐含波动率继续处于低位,指数层面暂未出现明显的参与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小微盘拥挤度 较高,继续走强或许需要更强的逻辑支撑;而如果面对利空因素扰动,则可能成为释放调整风险的窗 口。在后一种情况下,指数级别的参与机会或与调整幅度相关。其中科技股或将来到更低的价格水平, 随着科技叙事的持续演绎,相关品种在利好因素的催化下,更容易迎来超跌反弹。 中金公司:汽车智能化逐步下沉,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核心组成部分,迎来快速技术 迭代与规模化应用。其中,HUD(仰视显示器)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厂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逐步 提升市占率。虚拟全景显示作为车载显示领域的又一重要技术创新,随着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 发布,有望加速落地。看好兼具显示屏、HUD等综合车载显示能力的供应商。 国元证券:白酒方面,去库存、稳渠道、促消费是白酒行业主线,当前主要酒企渠道库存已降至合理 ...
新能源车的激光雷达,竟然会扫坏你的镜头
36氪· 2025-05-29 07:47
激光雷达技术特性 -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纳秒级激光脉冲测量物体距离和形状,形成点云数据 [8] - 128/192线雷达指同时发射的光线数量,线数越高精度越高,扫描范围通常为水平120°垂直25°数百米区域 [10] - 当前主流车载激光雷达采用905nm和1550nm两种波长,1550nm方案探测距离可达300米以上,905nm通常不超过200米 [15][21] 设备损伤机制 - 激光穿过手机镜头会逐步烧毁CMOS微透镜、拜尔滤镜和布线层,损伤表现为点→线→面的渐进过程 [12] - 实测显示1550nm激光雷达(如蔚来ET7)对摄像头损伤更大,在10cm距离可造成坏点 [17][18] - 波长与损伤相关性:532nm激光在28.95 mJ/cm²能量密度时出现点损伤,1064nm需40.79 mJ/cm² [13] 安全标准与行业实践 - 行业普遍采用Class 1人眼安全认证,单脉冲能量小于8mJ/cm² [15] - 1550nm激光易被眼球水分吸收,人眼安全性更高,因此国标允许其使用更高发射功率 [19][21] - 禾赛905nm雷达在10cm距离功率密度仅0.0004 W/cm²(换算0.4 mJ/cm²),远低于损伤阈值 [15] 实际影响案例 - 沃尔沃Ex90、蔚来ET7、问界M7的激光雷达均出现烧坏手机镜头或监控设备案例 [1] - 不同品牌手机测试显示:3米距离基本安全,10cm近距离可能产生坏点,1550nm雷达风险更高 [18]
东北证券:科技赋能车载面板 重塑智能座舱体验新维度
智通财经· 2025-05-28 09:41
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在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当下,车载显示行业作为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的关键一环, 正站在迅猛发展的新起点,其前景极为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汽车快速发展,车载显示行业 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达2.3亿片,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将维持5.4%增 速至2.5亿片。大屏化、多屏化趋势下,HUD、副驾屏等新产品加速渗透,OLED、Mini LED等新技术 逐步替代传统LCD面板,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持续深化。 技术创新的澎湃浪潮,正有力推动车载显示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当前,LCD虽依旧占据车载显示面板市场的主流地位,但OLED、Mini LED和Micro LED等新兴技术来 势汹汹,逐渐崭露头角。OLED凭借自发光、对比度高、视角广等独特优势,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应用不 断拓展,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Mini LED技术则融合了传统LED与OLED的部分长处,具备高亮度、 高对比度、低功耗等特性,为车载显示带来更出色的强光下可视性与节能效果。而Micro LED技术,因 其在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被业界视作车载显示未来最具革命性的发展 方向。虽然 ...
京东方精电(00710.HK):凭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 领航车载显示赛道
格隆汇· 2025-05-27 18:32
公司背景 - 京东方精电前身为精电国际有限公司,1978年在香港成立,1991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1] - 2016年京东方集团战略入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更名为京东方精电 [1] - 核心业务聚焦汽车显示器和工业显示器领域 [1] 2024年业绩表现 - 年度收益134.49亿港元,同比增长25%,突破百亿级人民币大关 [1] - 汽车显示屏业务收益126.6亿港元,同比增长30%,占总收益94% [1] - 工业显示屏业务收入7.9亿港元,同比减少25%,占总收益6% [1] 汽车显示业务优势 - 全球车载显示模组市场份额领先,客户覆盖中国前20大汽车制造商及海外头部车企 [1] - 产品覆盖2英寸至50英寸全尺寸系列,支持OLED、BD Cell、Mini-LED等技术创新 [2] - 中大尺寸车载显示市场优势显著,产品应用于中美德英日韩等主流汽车品牌 [2] 工业显示业务转型 - 早期凭借被动单色显示屏占据行业重要地位 [2] - 积极布局TFT显示产品,向高端白色家电和物联网领域拓展 [2] 技术布局与市场定位 - TFT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是全球领先的汽车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2] - 车载显示出货量及出货面积位居全球前列 [2] - 单色显示产品布局高端市场,TFT显示业务快速发展 [2]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48亿港元、188.79亿港元、217.51亿港元 [2]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亿港元、7.15亿港元、8.75亿港元 [2]
36氪首发|高端车规芯片企业「创晟」完成新融资,规模近亿元
36氪· 2025-05-27 09:46
公司融资与团队背景 - 创晟半导体完成天使及天使+轮近亿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华业天成 瑞声战投 讯飞创投 国元创新投等 [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 定位中高端车规通信芯片 核心团队来自TI ADI等国际半导体企业 研发团队均拥有20年以上芯片研发经验 市场团队深耕汽车领域20年 [1] - 成立不到2年即推出车载音频通信芯片MBUS1 0系列 打破国外垄断 产品具有低延迟 高带宽 电缆供电等优势 预计2025年7月量产 [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整车E E架构从分布式发展为中央集中式 推动高带宽 低线束量 高总线效率的新型多媒体总线发展 音频节点数量从2014年2个增至平均6个以上 未来可能达8个以上 [2] - 车载音频总线面临数据传输量增大 带宽要求提高 延迟要求严格 线束数量增多 EMC EMI问题等挑战 [2] - 国际大厂2014年推出首款汽车音频总线A2B 2410 2018年推出增强系列242x 长期垄断市场 [2] 技术难点与竞争优势 - 车载音频总线采用UTP(非屏蔽双绞线) 需解决EMC设计难题 要求企业具备高速模拟接口设计经验 车载EMC系统级经验 十年以上车规量产经验 [3] - 创晟半导体核心团队深耕行业20余年 首批送样产品获行业领先客户认可 在研MBUS1 0plus系列将适应下一代E E架构 突破传输速度与节点容量限制 [3] 投资方观点与合作前景 - 瑞声科技认为创晟团队在车载信号传输处理方面经验丰富 合作将完善其从硬件 算法到芯片的布局 未来提供更优质方案 [3] - 讯飞创投看好车载音频总线市场前景 认为创晟芯片量产进度领先 团队稀缺 与科大讯飞业务协同性强 可共同打造智能座舱声学体系 [3] - 华业天成资本作为天使轮领投方 看好车载音频赛道发展机遇 期待创晟在客户合作下贡献优秀行业解决方案 [3]
TCL华星独供Xiaomi YU7车载显示方案,共筑智能驾驶新视界
财富在线· 2025-05-26 16:32
产品发布 - 小米首款SUV YU7正式亮相 配备由TCL华星独供的车载显示屏方案 包含16 1吋中控屏和3块11 98吋天际屏 [1] - 中控屏与德赛西威合作 天际屏与华阳集团合作 标志着智能车载领域的重要合作成果 [1] 技术创新 - 天际屏全景显示技术覆盖A柱至另一侧A柱的挡风玻璃下部区域 采用超近距投影实现大面积高精度远视野显示 [4] - 该技术通过挡风玻璃底部黑色区域投射信息 降低光学反射误差 提高显示清晰度和稳定性 [6] - 结合Mini LED背光技术 确保强光环境下图像清晰 提供全天候精准信息读取体验 [6] - 天际屏全景显示技术在CES2025获得行业高度关注 [4] 合作历程 - TCL华星与小米合作始于2020年Xiaomi 10系列手机屏供应 [7] - 2021年8月双方签署联合实验室协议 聚焦半导体显示前沿技术预研 [7] - 业务合作已覆盖手机 车载 平板 TV等多个细分市场 [7] 行业影响 - TCL华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天际屏全景显示商业量产的显示屏供应商 [7] - 公司已建立覆盖多尺寸多场景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体系 [7] - 未来将深化与小米等技术合作 推动智能座舱在光学性能 可靠性及人机交互方面的进步 [7]
关注产业出海 第十一届成都汽配展在蓉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3:07
中新网成都5月22日电(单鹏)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汽配展")22 日在成都开幕。产业出海是本届成都汽配展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据悉,本届成都汽配展展览规模达到5.2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的773家知名企业和品牌参展,涵盖 整车研发、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等汽车全产业链领域。阿联酋、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印度尼西 亚,以及中国香港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报名参观,波兰、马来西亚、尼日利亚首次以境外商务考察 团组形式赴现场观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凯翼汽车副总经理何勇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凯翼汽车在出海方面表现积极,目前其产品已出口到 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该公司年出口量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今年一季 度,凯翼汽车的出口量接近1万台,国际市场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可能会反超国 内市场。"他透露,凯翼汽车计划将来在全球布局更多散件组装(KD)工厂。 在本届成都汽配展举行的同时,2025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暨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在活动现场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培训部原主任林惠春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汽车出海是释放 ...
Safe安全认证发布背后:京东京造撬动智能母婴市场的野心
环球网· 2025-05-22 10:32
对此,罗权表示,i-Safe认证的诞生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商务舱'通过优化物理提醒功能,将 安全标准转化为用户体验;'星际舱'配备的智能亮灯提醒系统,解决了新手父母安装座椅的难题。" 资料显示,儿童安全座椅是指安装在乘用车上与后排座椅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护宝宝安全的产 品,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且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 售。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在母婴消费升级与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今年618大促的母婴市场呈现出 鲜明的变革趋势。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基础的母婴用品功能,对产品的安全性、智能化以及品质体验 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童安全座椅市场作为母婴领域的关键一环,正悄然经历着一场由技术革新引领的升 级。 业内人士指出,90后父母注重"科学育儿",此次发布的i-Safe安全认证,精准契合了市场需求。这一举 措不仅重塑了安全标准,也体现出京东京造在智能母婴硬件领域的战略布局。选择在618大促前夕发 布,京东京造以硬核技术标准而非促销话术,在竞争激烈的母婴市场开辟了差异化竞争路径。 近日,中汽零部件联合京东京造正式发布《i-Safe儿童安全座椅强化安全认证 ...
隆利科技:预计Mini-LED车载显示技术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巨潮资讯· 2025-05-17 11:12
行业趋势 - Mini-LED技术因显示效果和节能特点满足车载显示屏需求 预计市场空间广阔 [4] - 智能座舱渗透率加速 车载显示呈现智能化、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交互化趋势 [4]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2.32亿片 同比增长6.2% [4] 公司业务 - 公司为Mini-LED车载背光显示技术头部企业 具备技术优势及智能座舱显示整体方案解决能力 [4] - 车载背光模组产品已与知名tier1客户及终端车企建立合作 包括大陆、佛吉亚、比亚迪、蔚来等 [4] - 车载显示业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未来Mini-LED技术加速渗透有望带来更好增长空间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2亿元 同比增长28.64%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长132.90% [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0.94亿元 同比增长1,813.63%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072.68万元 同比增长15.18% 归母净利润3,060.94万元 同比增长51.88% [5]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692.12万元 同比增长57.19%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