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谷歌母公司股价飙涨近70%纳指暴涨创半年纪录
搜狐财经· 2025-11-25 23:01
【#谷歌母公司股价飙涨近70%##纳指暴涨创半年纪录#】当地时间周一,美国科技股出现反弹,纳斯达 克综合指数创下六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过去几周,美股市场基本围绕着两件事摇摆,一是人工智能交 易的可持续性,二是美联储是否会继续降息。多位美联储官员主张12月降息,市场预期升温,CME联 邦利率期货显示:目前市场押注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一周前的约40%,飙升到隔夜的 80%以上。在AI交易方面,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了近期投资者的关注焦点。AI热潮推动股价飙升,今 年谷歌母公司股价已上涨近70%,目前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但需要注意,隔夜,有"大空头"之称的投 资人迈克尔·伯里再度公开警告AI泡沫,他综述了过往自己成功预测了00年互联网泡沫、08年房地产崩 盘的记录,并宣布推出了一个付费的文章频道,来记录自己对AI泡沫的思考,目前该频道已有超5万订 阅。 转自:贝壳财经 ...
准时上演!“大空头”大战英伟达,“AI泡沫”论战开启
华尔街见闻· 2025-11-25 22:46
Burry在这篇文章中,正式向当下的AI热潮宣战,而风暴的中心正是英伟达。 他直指英伟达即是当年的思科。 "这一次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多少人试图证明。再一次,有一个思科处于这一切的中心,它为所有人提供'镐和铲子',并伴随着宏大的愿景。它的名字叫英伟 达。" 在经历了基金注销传闻与"做空AI金额被媒体夸大百倍"的闹剧后,电影《大空头》原型、知名投资者Michael Burry于当地时间11月24日兑现承诺,准时"回 归"。 这一次,他并未如传言般通过巨额期权做空市场,而是选择通过首篇专栏文章《泡沫的主要迹象:供给侧的暴食》(The Cardinal Sign of a Bubble: Supply- Side Gluttony)来表达"做空AI"的观点。 核心论战:英伟达就是当年的思科 针对近期市场认为"科技巨头盈利能力强,因此不存在泡沫"的主流观点,Burry在文中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他列举了1999年互联网泡沫巅峰时期的数据指出,当年的繁荣同样是由高利润公司推动的,而非仅仅是那些甚至没有收入的小网站。 他在文中写道: "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由无利可图的网络公司驱动,1999年强劲的纳斯达克指数是由当时高 ...
美股的敌人才不是AI泡沫,更要警惕流动性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1-25 22:22
近期美股的一系列波动,加之全球主流媒体连篇累牍的"AI 泡沫论",令市场充满了不安情绪,更有甚者将当前的AI泡沫对比昔日互联网泡沫,更是将恐 怖情绪推到极致。 市场情绪与近期AI板块的下挫相撞,两者互相强化,似乎美股乃至全球范围的AI泡沫已经板上钉钉了。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本文来试着回答这个棘手且热门的话题。 本文核心观点: 其一,近期美股回调主要诱因主要为流动性,联邦停摆与美联储摇摆是根源; 其二,AI泡沫论两大前提:基本面裂缝和流动性障碍。目前距离泡沫化尚有距离; 其三,对AI泡沫讨论应在2026年中开始。 美股下跌:与AI泡沫无关,流动性是主因 一方面美联储仍在"缩表周期"(尽管鲍威尔表示缩表工作可能提前结束),另一方面财政部账户还要通过债市"吸"走流动性,对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带来 极大的负面影响。 10月之后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有明显的增幅(接近万亿美元),这直接压缩了美债的市场价值(收益率攀升),流动性缺乏直接导致美股下行。 美国市场向来有"股债跷跷板"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资金在债市和股市之间来回流动,形成此起彼伏的现象。那么这轮美股的调整是否也是该现象呢? 10月下旬至今美股进入下行周期,与此 ...
谷歌盘前大涨超4%
第一财经· 2025-11-25 21:28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谷歌美股盘前大涨超4%,总市值将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此前突破该市值的公司包括英伟达、苹果和微软[3] - 一周以来谷歌市值屡创历史新高,11月25日美股收盘时大涨超6%,收于318.58美元/股,市值超过3.8万亿美元,超过微软的3.52万亿美元,进入美股总市值前三[3] - 近一个月以来谷歌美股涨幅已超过20%,今年初股价在190美元/股附近,至今涨幅超过67%[5] 自研TPU芯片战略 - 谷歌正在向客户推销其自研TPU芯片,潜在客户Meta计划斥资数十亿美元从2027年开始将谷歌TPU整合到其数据中心,并计划最早在明年从谷歌云租赁TPU算力[5] - TPU是谷歌专门为AI任务打造的芯片,在特定场景下能效比英伟达GPU更具优势,此前谷歌仅向运行大规模AI工作负载的公司出租算力,现在战略转变为将芯片直接部署在客户数据中心[5] - 谷歌云内部高管透露,扩大TPU市场采用率有望帮助公司抢占英伟达年收入份额的10%[5] Gemini模型进展与用户数据 - Gemini 3 Pro和Nano Banana Pro的发布使谷歌风头压过OpenAI,可能改写AI竞争格局[3][6] - Gemini月活跃用户已超过6.5亿,由Gemini支持的搜索AI概览功能每月用户量超过20亿[6] - 虽然ChatGPT周活跃用户接近8亿仍领先,但Gemini与ChatGPT的用户差距正持续缩小[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以谷歌和博通为核心的组合正展现出对以微软、Oracle等为代表的"OpenAI链"的强烈替代趋势,博通股价近日上涨11.1%[7] - 相比近一个月股价下滑13%的英伟达、下滑14%的微软以及股价下滑约40%的甲骨文,谷歌生态获得投资者重新押注[6][7] - Loop Capital将谷歌母公司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股价从260美元上调至320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已重仓买入谷歌[7] 全栈式技术优势 - 谷歌差异化的全栈式技术方案覆盖从硬件到基础设施到模型研究所有环节,这是其在AI竞争中的重要王牌[7] - 与需要租用算力的对手不同,谷歌覆盖芯片、云、大模型、应用四大环节,拥有自研TPU芯片和云服务,能控制成本并通过出租算力形成商业循环[8] - 在产品分发渠道方面,谷歌拥有全球超过20亿用户的Android系统、谷歌搜索及办公套件,AI产品可直接触达海量用户[8]
QDII基金交易热!管理人频繁提示溢价风险,部分产品限购
北京商报· 2025-11-25 21:18
事件概述 - 多家基金管理人于11月25日同步发布公告,提示旗下超过20只QDII基金存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 [1][3] - 部分基金管理人已采取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的措施,以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1][7] 涉及产品与市场表现 - 涉及产品主要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标普500指数、MSCI美国50指数等海外指数 [3] - 截至11月24日,纳斯达克100指数、MSCI美国50指数、标普500指数年内分别上涨18.38%、18.07%、14% [3] - 截至11月21日,数据可取得的689只QDII基金中,有635只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2.16% [6] - 共有52只QDII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50%,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的A/C份额收益率分别高达122.7%和122.6% [6] 溢价原因分析 - 供需失衡是主要原因,投资者借道QDII基金布局海外资产的热情升温,但基金公司外汇额度有限,场外申购受限导致资金涌入场内 [5] - 套利机制失灵,一级市场申赎通道关闭后,ETF的常规套利无法展开,溢价难以快速抹平 [5] - 部分跨境ETF支持“T+0”日内回转交易,交易费用低,吸引了高频交易与游资参与,放大价格波动 [5] 基金管理人应对措施 - 基金管理人提示,若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申请盘中临时停牌或延长停牌时间以警示风险 [4] - 截至11月25日,已有165只QDII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例如天弘越南市场股票(QDII)自11月24日起限制申购金额为2000元 [7] - 部分产品因境外投资市场休市而暂停相关业务,例如因11月27日为境外节假日而暂停,并于11月28日恢复 [7] 行业背景与额度情况 - QDII额度紧张是现象背后的重要因素,年内额度仅增加一次,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向82家机构发放了30.8亿美元新额度 [8] - 截至10月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为1708.69亿美元 [8] - 截至9月末,QDII整体规模为9106.21亿元,较2024年末的6113.18亿元增长48.96%,反映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持续关注 [8]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降息暂缓与AI泡沫担忧下全球普跌
市场表现:全球市场普跌。 股市方面, MSCI 全球 -2.1% ,其中 MSCI 发达市场 -2.0% 、 MSCI 新兴市场 -3.0% 。债市方面,日本 10Y 国债利率大幅 上升。大宗方面,玉米涨跌幅居前,天然气涨跌幅靠后。汇率方面,美元升,英镑贬,日元贬,人民币平。上周 AI 泡沫担忧博弈加剧,全球科技板块跌幅普 遍居前,国内材料 & 医药跌幅最大。 交投情绪:上周欧美 / 港股成交放量, A 股 / 韩股缩量。 从成交看,上周上证、韩国 Kospi200 成交下降,标普 500 、欧洲 Stoxx50 、法国 CAC 、德 国 DAX 、日经 225 、恒指成交上升。从投资者情绪看,港股投资者情绪环比下降、处历史偏低位,美股投资者情绪下降、处历史偏高位。从波动率看,上 周港股、欧股、日股、美股波动率上升。从估值看,上周发达市场、新兴市场整体估值均较前周下降。 盈利预期:上周港股材料盈利预期上修,美股科技盈利预期上修。 横向对比来看,上周港股 2025 年盈利预期边际变化表现最优,欧股、美股次之,日股表 现最末。其中: 1 )港股盈利预期上修,恒生指数 2025 年 EPS 盈利预期从 2077 上 ...
“圣诞信仰”撞上AI泡沫阴霾 美股12月上涨神话面临大考
智通财经· 2025-11-25 20:46
"季节性利好始终是投资者们的朋友,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它并不是绝对的。"Solus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ment LP首席经济学家兼策略师Dan Greenhaus表示。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几周前,在全球资金对热门AI概念科技股的持续热捧、稳健的企业盈利数据以及 一贯强劲的股票市场季节性走势的支撑下,华尔街预期美国股市在年末将再度上演强势上涨(即所谓 的"圣诞冲高行情")似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随着近日美联储降息预期飘忽不定以及围绕"AI泡 沫"的悲观论调仍在影响投资者情绪,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们对于美股涨势的预判却不再那么确定了。 季节性顺风主导市场?正如上述图表所显示的那样,交易员们正在积极权衡12月强劲的股票市场历史表 现与AI风险。 CFRA Research汇编的数据显示,自1945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12月份平均上涨1.5%,这一表现仅次 于11月份。但即便算上本周一的大举反弹,这一美国股市基准指数本月依然有望录得跌幅——这让整 个"季节性规律"的概念受到市场质疑,尤其是在交易员们仍然对英伟达、博通以及AMD等人工智能相 关热门芯片股票的估值心存忐忑之际。 (原 ...
谷歌市值冲击四万亿美元,超过微软进入美股总市值前三
第一财经· 2025-11-25 20:24
一周以来,新模型Gemini 3 Pro和Nano Banana Pro的发布引发AI圈狂欢,谷歌也成功逆袭,风头压过OpenAI,市值屡创历史新高。就在11月25日凌晨,美股 收盘时谷歌大涨超6%,收于318.58美元/股,目前市值已超过3.8万亿美元,超过微软的3.52万亿美元,进入美股总市值前三。 近一个月以来谷歌美股的涨幅已超过20%。 11月25日晚,谷歌(GOOGL.US)美股盘前大涨超4%,若开盘保持该涨幅,谷歌总市值将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此前,总市值突破过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中有英伟达、苹果和微软,但随后微软掉出该队伍。 近一个月以来谷歌美股的涨幅已超过20%。今年初,谷歌的股价还在190美元/股附近,至今涨幅超过67%。 Gemini 3系列模型或许是谷歌这两年AI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谷歌一直被认为"起大早赶晚集",在AI竞赛中处于追赶OpenAI的 状态,但新的模型可能会改写格局,谷歌正在夺得领先地位,尤其是OpenAI的GPT-5被指"噱头大于实际"的情况下,AI产业正需要一个新的旗手。 谷歌在发布新模型的同时公布了Gemini用户的数据:月活跃用户 ...
“大空头”战英伟达 “AI泡沫”论再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25 19:57
AI泡沫论观点 - 市场出现关于AI行业存在泡沫的讨论,引发美股、A股和港股AI相关成长风格及整体风险资产大幅回调 [1] - 判断是否形成泡沫主要依据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以及投资是否超过需求和自身承担能力 [1] - 目前AI龙头公司已产生可观规模营收,AI投资强度被认为仍较为合理 [1] 大空头对AI泡沫的指控 - 知名投资者迈克尔·伯里指出AI热潮重演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英伟达是此轮泡沫的核心 [2] - 英伟达市值约为4.4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与1999年思科在互联网泡沫中的地位相似 [2] - 本轮AI热潮由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甲骨文等高利润科技巨头主导,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近3万亿美元用于AI算力基建 [2] - 科技巨头高昂的资本支出不可持续,下游应用端产生的实际收入远无法覆盖数据中心建设和芯片采购成本 [3]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全球在AI数据中心和芯片上的总支出将达2.9万亿美元,其中科技巨头提供1.4万亿美元,余下缺口预计通过债务融资填补 [3] 泡沫论的具体论据 - 科技巨头被指控通过延长芯片折旧年限压低折旧费用,虚增利润增速,预计2026年至2028年将使大型科技公司利润虚增1760亿美元 [4] - AI行业投资狂潮与互联网泡沫相似,逻辑从当年的点击率和广告投放转变为如今的算力规模和芯片采购 [3] 英伟达对泡沫论的回应 - 英伟达回应称其战略投资在营收中占比小,在全球资本市场每年筹集约一万亿美元资金中占比微乎其微 [4] - 英伟达强调其GPU因CUDA生态拥有超长使用寿命,六年前的A100芯片至今仍满负荷运行 [5] - 更高的保修成本反映了Blackwell芯片架构的复杂性,但情况已得到恰当核算,坏账费用已计入一般及管理费用 [5] 对AI行业前景的分析 - 判断AI投资是否为泡沫的关键在于AI需求的大小和未来空间,包括降本增效的内生需求和新应用场景的外延需求 [5] - 新应用场景尚未有突破性进展,是美股科技股面临35倍估值顶无法有效突破的根本原因 [5] - AI技术仍蕴含潜能,体现在生产率的提升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短期二级市场波动不影响实体产业投资价值 [6] - 行业结构将走向分化,能将领先模型与多元业务场景深度结合并形成可规模化商业闭环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受益 [6]
美国知名“大空头”再次炮轰英伟达
新浪财经· 2025-11-25 19:35
图 在他看来,如今历史正在美国AI热潮中重演:"再次有一家'思科'处于这一切的中心,它不仅拥有所需 的工具和资源,还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远大愿景,而它的名字是英伟达。" 迈克尔·伯里因精准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而闻名,也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根据11月3日披露的持仓 报告,迈克尔·伯里旗下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曾在一季度建立了价值超9700万美元的90万股英伟 达空头头寸。但在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报告中,这些头寸已被全部清算。 之后,该基金在三季度再度建仓做空英伟达。其持仓报告显示,Scion Asset Management持有价值约1.87 亿美元的100万股英伟达看跌期权,占其资产总值的约80%。 片来源:英伟达官网 美国知名空头迈克尔·伯里再次向英伟达发难。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1月23日,迈克尔·伯里在付费订阅平台"订阅堆栈"发文,重申他对美国英伟 达公司的看空立场。 他在一篇题为《泡沫的关键标志:供给侧的贪婪》的文章中,将当前美国人工智能热潮描述为"一场壮 丽的荒唐之举",并点名英伟达是他预期美国AI行业泡沫破裂的前兆。 "荒唐也能赚钱。创造性的破坏和疯狂的荒唐正是美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