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端侧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奥比中光预计前五月营收增长117% AI端侧应用快速发展助推业绩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18:33
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7.18%左右 [1] - 2025年1月至5月净利润5500万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8643.86万元左右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05.63% [2]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431.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09.5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4至5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72亿元,同比增长约131.63% [2] - 2025年4至5月预计实现净利润约3068.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334.29万元 [2] 业务发展 - 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 [1] - 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 [1] - 已在AIoT、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等市场实现多项商业应用 [1] - AIoT领域业务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转正 [2] - 形成"技术迭代-量产提速-成本优化"的正向循环驱动范式 [2] - 全栈式研发能力和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为创新提供底层动力 [2] -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AI端侧硬件升级等赛道具备先发和技术优势 [2] 行业趋势 - 3D视觉感知技术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快车道 [1] - 有望持续受益于各类AI端侧硬件及AI应用场景发展浪潮 [1] - 智能终端市场需求持续扩张 [2] - 智能制造基地产能快速提升 [2] - 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产生战略纵深优势 [2] 公司战略 - 依托3D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孵化新产品 [1] - 持续关注新兴领域与产品,探索技术结合应用场景 [3] - 围绕自研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开拓潜在客户 [3] - "技术创新投入-商业成果转化"战略加速落地 [2]
奥比中光:预计2025年1-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 同比增长117.18%
快讯· 2025-06-18 15:43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1-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 63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17 18%左右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 500 00万元左右 较上年同期增加8 643 86万元左右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创新业务场景的培育与布局 [1] - 下游各类AI端侧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电子行业跟踪报告:2025Q1电子基金加仓自主可控,配置呈现多元化态势
万联证券· 2025-05-09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W电子2025Q1基金重仓比例环比上升,但超配比例环比有所下滑;适配比例为9.09%,环比+0.24pct,同比+1.70pct;基金重仓比例为17.03%,环比+0.10pct,同比+4.95pct;基金重仓超配比例为7.94%,环比-0.15pct,同比+3.25pct [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子基金重仓及超配比例环比上升,均创近十年季度新高 - SW电子2025Q1基金重仓比例环比上升,超配比例环比下滑;适配比例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基金重仓比例和超配比例同比上升 [1][13] - SW电子行业2025年Q1基金超配比例为近5年Q1最高水平 [15] 前十大重仓股组成较为稳定,半导体自主可控较受关注 - 2025年Q1基金重仓前十个股仅由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领域标的组成,半导体领域标的占比九成,表明机构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板块 [2][17] - 前十大重仓股有六个标的Q1上涨,芯原股份区间涨幅最高达102.17% [17] - 较受基金关注的标的与基金重仓股重合率达80%,持股基金数前十大个股中七个标的Q1上涨,胜宏科技区间涨幅最高 [18] - 基金重仓股中有7个标的连续五个季度位列前十大重仓股,兆易创新连续两个季度位列,韦尔股份和芯原股份为本季度新晋 [20] 半导体自主可控、AI算力及端侧应用方向较受机构关注 - 2025年Q1基金重仓前十大加仓股由半导体和元件领域组成,半导体领域标的占比90%,涉及AI算力、AI端侧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方向 [22] - AI及半导体产业链为近几个季度基金机构重点关注赛道,但加仓标的趋向多元化,仅兆易创新获基金连续两个季度加仓 [24] - 2025年Q1前十大减仓股八成下跌,表现欠佳,减仓股个股组成变动较大 [25][26] 子板块:半导体超配比例环比连续上升,创近期新高 - 以A股为分母,半导体子板块超配比例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上升,元件和消费电子板块超配比例环比下滑,其余子板块低配 [29] - 以SW电子行业为分母,半导体子板块维持超配且比例上升,多个板块低配比例环比扩大 [31] 基金重仓配置集中度环比下滑,呈现多元化配置趋势 - SW电子行业2025年Q1基金重仓前5、10和20个股市值占整体基金重仓市值比例环比下降,表明基金配置呈多元化趋势 [33] 投资建议 - 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投资机遇,国内厂商有望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产替代需求 [4][34] - 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投资机遇,AI浪潮推进,国产算力需求旺盛 [4][34] - 关注AIPC、AI手机及AI可穿戴等产业链投资机遇,AI端侧应用有望为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带来增量 [4][37]
上海证券:给予移远通信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03 18:46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证券刘京昭、杨昕东对移远通信进行研究并发布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超预期,成长拐点已至,有望依靠通信模组在端侧领域放量实现高速成长 [1] 事件概述 - 2025年4月23日移远通信发布2024年年报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4亿元,同比增长34.14%;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548.49% 单Q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37.33%;归母净利润231.57亿元,同比增长112.97% [1] 核心观点 营收水平 - 营收规模层面,2024年内公司LTE、车载、5G等模组业务量稳步提升,天线、ODM等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助力业绩平稳增长 [2] - 分地区收入来看,境内收入占总营收比重47.72%,较2023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反映出公司对境内业务拓展力度略有增加 [2] 费用管控与利润率 - 费用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分别达2.71%、2.41%、8.97%,相较2023年分别减小0.50、0.91、2.60个百分点 除管理费用外,销售/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上升13.01%、4.02%,费用增长弱于收入增加 [2] - 利润率方面,费用管控提质显著催化营业利润率及净利率稳步前行,2024年两者数据分别为3.15%、3.11%,较2023年同期上升2.56、2.50个百分点 [2] 关税影响与发展引擎 - 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移远所受影响较小,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金额仅占总营收的0.8%,且原材料采购体系已实现全球化布局,可有效应对关税变化 [3] - 公司成长拐点已至,业绩驱动因子体现在行业和公司两大方向 行业层面,IoT产业市场规模扩容具备持续性;公司层面,智能终端快速落地和模组产品通过卫星运营商认证推向市场有望带来业绩增量 [3] 投资建议 - 随着推理模型快速迭代,AI端侧应用落地加速,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模组制造厂商,有望依靠通信模组在端侧领域快速放量实现高速成长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5.85、267.69、317.2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43、9.52、11.25亿元,同比增长26.36%、28.05%、18.21%,对应PE为24.35/19.01/16.08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 - 多家机构对移远通信2025 - 2027年净利润进行预测,如东莞证券预测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58亿、9.80亿、13.66亿;浙商证券预测分别为7.60亿、9.52亿、11.75亿等 [7]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8.7 [7]
必易微(688045):24年业绩实现减亏,多领域开花赋能未来
华安证券· 2025-04-30 17: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必易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9亿元,同比增长约19.0%;归母净利润约 - 0.2亿元,减亏近190万元;Q4实现营业收入约2.1亿元,同比增长约35.9%,环比增长约22.7%;归母净利润约0.03亿元,同比增长约167.7%,环比增长约132.8%;业绩减亏归因于优化产品结构,多领域市场份额提升 [6] - 受益端侧All数据中心等多应用爆发,公司各项业务高速增长,AC - DC、LED驱动、DC - DC、电机驱动等业务均有显著增长 [7][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0万/4000万/7800万元,对比此前预期,2025年利润下调,2026年净利润预期上调,对应PE为269/63/32x [9]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0|840|1039|1219| |收入同比(%)|19.0%|22.1%|23.7%|17.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7|9|40|78| |净利润同比(%)|10.0%|153.8%|329.0%|95.8%| |毛利率(%)|25.9%|27.4%|28.4%|29.0%| |ROE(%)|-1.3%|0.7%|2.8%|5.2%| |每股收益(元)|-0.25|0.13|0.57|1.11| |P/E|/|268.89|62.69|32.02| |P/B|1.63|1.82|1.77|1.68| |EV/EBITDA|-31.26|80.55|21.41|11.90|[12]
佰维存储:AI端侧应用核心标的,产品进入科技巨头供应链,2025年AI业务有望多点开花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8:2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95亿元,同比增长86.46%,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25.82%,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9.61亿元,较期初增长25.72%,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4.12亿元,较期初增长25.08% [1] - 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4.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7亿元,增幅78.99% [3] 业务发展 - 存储行业复苏,公司大力拓展国内外一线手机和PC客户,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1] - 智能穿戴存储产品收入约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 - AI新兴端侧领域营收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约294% [2] - 预计2025年面向AI眼镜产品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500% [4] 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业内极少数兼具先进存储和先进封测能力的厂商 [1] - 通过自研主控芯片、固件算法与先进封测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2] - 产品覆盖AI手机、AI PC、AI眼镜、具身智能等多场景 [2] 客户拓展 - 嵌入式存储产品已进入OPPO、传音控股、摩托罗拉、HMD、ZTE、TCL等知名手机客户 [3] - SSD产品已进入联想、Acer、HP、同方等国内外知名PC厂商 [3] - 智能穿戴产品进入Meta、Rokid、雷鸟创新等AI/AR眼镜厂商,Google、小天才、小米等智能穿戴厂商供应链 [3] - 企业级产品已通过中国移动AVAP测试、20余家CPU平台和OEM厂商的互认证测试 [4] - 智能汽车产品已进入多家国内头部车企供应体系,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 [4] 行业趋势 - AI端侧应用正逐渐成为科技领域新热点,2025年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全面爆发的一年 [2] - 存储行业有望迈入景气周期,AI带动存储需求快速成长 [5] - 贸易摩擦对存储器国产替代进程有正面带动 [5]
艾为电子(688798):毛利率逐季提升 新产品与新应用驱动未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9.3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激增399.7%),毛利率30.43%(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产品出货量超60亿颗,均创历史新高 [1][2][3] - 2025Q1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17.5%但环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78.9%),扣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44.8%),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35.06%(同比+7.82pct,环比+1.53pct) [2] - 毛利率自2023Q4起连续提升,反映新产品/新市场拓展成效及管理效率优化 [1][3] 业务线发展 高性能数模混合 - 2024年营收13.9亿元(+10.9%),占比47.5%,毛利率30.28%(+2.52pct) [4] - 音频功放芯片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车规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并出货,数字中功率功放实现量产 [4] - 马达驱动芯片突破手机摄像头OIS技术,量产全系列AF/OIS产品 [4] 电源管理芯片 - 2024年营收10.5亿元(+15.2%),占比35.7%,毛利率36.83%(+8.93pct) [5] - APT buck-boost产品在5G RedCap领域量产,突破车载Tier1客户;LDOPMIC加速放量 [5] - 显示电源Amoled Power获头部客户突破,PC规格OVP实现量产 [5] 信号链芯片 - 2024年营收4.9亿元(+40.9%),占比16.8%,毛利率16.92%(+12.76pct) [6][7] - 推出卫星通讯宽频LNA,射频开关/LNA在AIoT/工业领域量产,路由器市场新增WIFI开关产品 [7] 技术研发与工艺突破 - 加速晶圆工艺平台建设:40nm节点多平台量产,COT工艺取得突破 [8] - 封装技术开发:完成窄引脚间距/薄封装技术研发,推动芯片小型化 [8] - 测试平台升级:自研射频/模拟测试机台投用,车规级测试中心将增强研发配套能力 [8] 战略布局与增长动能 - 积极扩张工业/汽车领域,三大业务线产品已导入行业头部客户 [1][4][5]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2024年末产品型号达1400余款,依托平台型优势加速迭代 [4] - 行业景气度复苏叠加AI端侧应用需求涌现,公司预计2025-2027年收入 CAGR达12.3% [9]
艾为电子(688798.SH)发布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399.68%
智通财经网· 2025-04-09 20:4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33亿元,同比增长15.88% [1] - 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399.68% [1] - 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基本每股收益1.1元,同比增长400% [1][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含税) [1] 业务发展 - 重点布局高性能数模混合、电源管理、信号链等长期价值产品 [1] - 从设计、算法、应用、工艺全链条发展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1] - 依托平台型公司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持续推出新产品 [1] - 2024年产品出货量超60亿颗,创历史新高 [1] 业绩驱动因素 - 营业收入增长带动利润率提升 [2] - 新产品和新市场领域份额持续提升,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 [2] - 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和产研数字化建设,研发和管理效率提升 [2] - 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AI端侧应用场景需求增加 [1]
营收大幅增长81%-95%,佰维存储前瞻性布局AI端侧应用迎来大收获
市值风云· 2025-01-23 19:39
行业趋势 - AI眼镜和智能硬件在CES 2025展会上成为亮点,中国厂商占据近50款AI(AR)眼镜的半壁江山 [4] - Meta的Ray-Ban Meta AI眼镜销量突破200万台,在人机交互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8] - 端侧AI应用的核心在于大模型能力,需完成模型压缩、模型适配、人机交互三个步骤 [9] - 端侧AI对存储要求提升,存储成为应用落地的核心,智能穿戴领域需要大容量存储支持 [9] 公司业绩 - 佰维存储2024年预计营收65-70亿元,同比增长81.02%-94.95%,归母净利润1.6-2.0亿元,同比增长125.63%-132.03% [1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为5.1-5.5亿元,同比增长202.43%-210.54% [12] - 2024年智能穿戴存储产品收入约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 技术优势 - 佰维存储的ePOP产品具备小尺寸、低功耗、高可靠、高性能优势,最小尺寸为8.0*9.5*0.7(mm) [21] - 公司开发出芯片形态的BGA SSD,最小规格为11.5*13*1.2(mm),容量最大可达1TB,已通过谷歌认证 [24] - 公司掌握16层叠Die、30-40μm超薄Die、多芯片异构集成等先进封测工艺 [31] - 自研主控芯片SP1800支持eMMC5.1协议,实测性能领先行业同类产品 [36] 市场地位 - 佰维存储是全球前五的ePOP厂商,国内少数能量产ePOP的公司之一 [26] - 2021年公司在eMMC及UFS全球市场排名第8,国内排名第2 [26] - 2024年上半年嵌入式存储收入22亿元,占比65%,同比增长32% [26]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达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 [39] - 2030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有望达8000万部,2024-2030年CAGR为185% [39] - AI眼镜价格下探至千元左右,复制TWS耳机发展路径 [45] - 存储芯片是AI眼镜中价值量仅次于SoC的半导体器件 [48] 战略布局 - 佰维存储提出"研发封测一体化2.0"战略,子公司泰来科技专精于存储器封测及SiP封测 [30] - 晶圆级先进封测项目于2023年11月落地松山湖,预计2025年投产 [33] - 研发人员数量750人,占比38%,研发费用长期高于销售和管理费用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