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8:36
碳中和政策 -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10月1日单日充电量达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 [2] - 国家能源局部署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监测的4.8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总体运行平稳 [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规范能源规划全周期管理,实行编制目录清单制度 [3] - 《办法》要求项目纳入规划须具备前期工作基础并开展经济性评估,强化规划审批程序与实施机制 [3] - 中国与圭亚那签署绿色低碳出行谅解备忘录,中方将向圭方赠送新能源车及配套充电设施 [5] - 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累计为120余个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 [5] 企业实践 - 国家核安全局组织媒体探访广东廉江与广西白龙核电项目,项目规划与建设展现清洁能源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6] -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三代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50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年发电量约700亿千瓦时 [6] - 廉江核电全部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 [6] - 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采用CAP1000第三代非能动技术,成为技术国产化、批量化、标准化建设示范 [7] - 核电项目通过建设拉动产业升级与居民增收,以科普沟通化解社区顾虑,推动项目与社区共生共荣 [7] 地方动态 - 2025《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福州举办,探讨绿电驱动算力革命 [8] - 晶科能源提出"AI电网+"协同模式,布局光储技术与虚拟电厂,利用AI调度助力数据中心供需精准匹配 [8] - 隆基绿能专家认为需建立"电力产品碳足迹"体系,通过产业协同完善数据库确保绿电可追溯,支撑绿色算力国际认可 [8] - 蓝顿旭美公司以全产业链ESG探索食品加工绿色路径,通过马铃薯全链整合实现"变废为宝" [9] - 公司利用马铃薯废料制作塑料袋、纸张等,未来将聚焦碳平衡与零碳园区建设,面临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挑战 [9]
北京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4:07
北京市发布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核心观点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旨在助力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1] - 标准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1] 碳排放管理标准 - 制定《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核算与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技术要求 [1] - 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并提出碳排放管理要求 [1] - 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助力园区在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1] 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结合有无制曲工艺、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和先进值 [2] - 修订《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 [2] - 新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 制定《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2] - 当前全市污泥年产量约为219万吨且持续增长,标准有助于推动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 [2]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新增系统规划、多能耦合系统、监测与控制等相关要求,完善水质和可用水量要求 [2] 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明确企业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分级计量要求 [3] - 详细规定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热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系统的计量方法 [3] - 标准明确可再生能源计量数据可用于企业能源审计及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帮助优化能源结构和碳减排策略 [3]
6项低碳标准发布,助力北京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3 13:40
北京市绿色低碳地方标准发布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6项涉及碳排放、能耗限额、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等关键领域的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1] 产业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 -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地方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 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核算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的技术要求 [2] - 标准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碳排放并提出管理要求 [2] - 产业园区可通过外购绿电、使用太阳能光伏、地热能、氢能等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 [1][2] -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包括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利用、散小热源整合联网 [2] - 为实现绿色运输 园区物流中可应用新能源车辆及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 [1][2] - 采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是有效的碳减排措施之一 [1][2] - 标准实施将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 助力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2] 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修订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结合有无制曲工艺、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耗限额的限定值和先进值 [3] - 修订《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耗限额的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 [3]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 《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标准发布 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全市污泥年产量约为219万吨且持续增长 [3] - 标准有助于推动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 降低矿山修复成本 [3]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 新增系统规划、多能耦合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及相关水质水量要求 [3] 企业能源计量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 明确企业用能系统的能源计量层次 包括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分级计量要求 [3]
北京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涉及碳排放等关键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旨在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标准覆盖碳排放 能耗限额 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计量等关键领域 [1] 碳排放标准 - 制定《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 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 核算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技术要求 [1] - 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 从能源活动 工业生产过程 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碳排放并提出管理要求 [1] - 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 助力园区在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1] 能耗限额标准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聚焦能源消耗计算 控制和管理 [1] - 白酒标准结合有无制曲工艺 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和先进值 [2] - 合成洗涤剂标准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 准入值和先进值 [2] - 新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 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循环利用标准 - 制定《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 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 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2] - 推动全市年产量约219万吨且持续增长的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规模化应用 降低修复成本 [2]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 新增系统规划 多能耦合系统 监测控制系统等相关要求 完善水质和可用水量要求 [2] 能源计量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 明确企业用能系统的能源计量层次及分级计量要求 [3] - 详细规定太阳能光热 光伏发电 热泵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系统的计量方法 [3] - 标准明确可再生能源计量数据应用于企业能源审计和碳足迹核算与认证 帮助优化能源结构与碳减排策略 [3]
北京市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等关键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5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0月13日,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为助力北京市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资源循环利 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
北京市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1:25
政策发布背景 - 政策旨在助力北京市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1]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1] - 标准涉及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限额等关键领域 [1] - 标准涉及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1]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 稀土和磁材企业利润有望明显改善(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13 10:45
政策与供应动态 - 中国商务部近期收紧稀土相关出口许可并扩大对境外相关物项的管制范围,直接限制了非法转移渠道,导致市场流通量趋紧[1][2] - 国内两大稀土巨头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宣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第三季度价格涨幅达37.13%,为连续第5个季度上调价格[1] - 近一年来,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6741元/吨持续上调至26205元/吨,区间涨幅达56.53%[2] 价格走势与市场分析 - 氧化镨钕均价从6月30日的44.45万元/吨上涨至9月30日的56.2万元/吨,涨幅达26.43%,第三季度价格大涨是导致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2] - 机构普遍认为在供需紧平衡格局下,稀土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招商证券继续看涨稀土价格[1][4] - 稀土精矿价格上涨推动相关企业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3] 需求驱动因素 - 在绿色低碳及"万物电驱"发展的背景下,磁材需求量增幅在10%左右,预计2025年将保持这一趋势[3] - 风电、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为下游稀土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7月后市场需求改善及海外高价订单回流推动价格反弹[3] - 广晟有色指出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机构推荐关注北方稀土、广晟有色、中国稀土等上游资源企业及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磁材企业[3][4] 企业业绩与估值 - 包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3.29亿元,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3] - 金力永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05亿元-5.5亿元,同比增加157%-179%,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亿元-2.45亿元,同比增加159%-217%[5] - 稀土产业链的战略地位提升有助于上市公司估值,企业估值逻辑正从传统周期股转变为"战略资源 + 高端制造"的双轮驱动模式[1][4]
构建建材央企ESG评价体系:绿色建材、碳约束、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3 1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1] 报告核心观点 - 本报告旨在针对建材行业中的央企构建一套专门的ESG评价体系[3][8] - 该体系在通用央企ESG指标基础上,重点增加了“绿色建材”和“产品质量”两大行业特色指标,并提升了“绿色低碳措施”的评分权重[3][13] - 绿色建材和碳约束是当前建材行业ESG政策的重点方向[9] 建材央企ESG政策要点 - 近年来政策对建材行业ESG要求不断提高,重点关注绿色建材和碳达峰[9] - 关键政策包括:2019年确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框架;2021年提出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2022年推出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2023年发布行业首个ESG指引标准《建筑材料企业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指南》;2024年将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9][10][11] - 根据《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6年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达到12000张[16] 建材央企ESG评价体系框架 - 评价体系包含5大类加分项和1类减分项,均为客观评价指标[3][13] - 加分项包括“重要性评估”(9分)、“环境”(17分)、“应对气候变化”(18分)、“社会”(22分)和“公司治理”(34分),共18个一级指标和51个二级指标[3][13][15][17][19][23] - 减分项为“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违反一条扣3分[3][23][24] 行业特色指标详解 - **绿色建材指标**:作为环境类特色指标,包含“绿色建材研发”和“绿色建材认证”两个二级指标,满分2分[3][16] - **质量责任指标**:作为社会类特色指标,包含“建材质量安全责任”一个二级指标,满分2分,设立依据在于建材涉及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且历史上存在“毒地板”、“海砂混凝土”等质量事件[3][19] - **应对气候变化指标**:由于建材行业碳排放量较大,该指标权重较高(18分),包含气候治理、战略、管理、目标等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3][17]
上海电力股价两月翻倍创10年新高 半年赚逾19亿拟投60亿加码新能源
长江商报· 2025-10-13 08:11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公司股价于10月10日收盘报25.12元/股,创下2015年同期以来的近10年新高 [2][5] - 过去三个交易日(9月30日、10月9日、10月10日)股价从19.68元/股涨至25.12元/股,累计涨幅达27.64% [3] - 2025年8月以来的两个月内,公司股价从不到10元/股涨至25.12元/股,累计涨幅超过1.5倍,实现翻倍 [2][4] - 过去三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为5.4113亿股,累计成交金额达121.4128亿元,沪股通在此期间买入约8.15亿元,卖出约5.63亿元 [4] - 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合计持股7234.20万股,较一季度末的2353.65万股大幅增加,其中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加仓363.19万股,期末持股2157.96万股 [5] 业务布局与资产结构 - 公司是集火电、风电、光伏、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能源企业 [2][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580.1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61.83% [7] - 装机结构具体为:煤电984.80万千瓦(占比38.17%)、气电362.02万千瓦(占比14.03%)、风电523.56万千瓦(占比20.29%)、光伏发电709.75万千瓦(占比27.51%),新能源装机合计1233.31万千瓦 [7] - 公司境内在运机组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长三角地区装机占境内装机比例80.95%,海外在运装机容量为213.37万千瓦 [7] - 近期公司宣布拟投资逾60亿元建设两个新能源电力项目 [2]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43.85% [9] - 2025年上半年盈利逾19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20.46亿元的利润水平 [2][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49亿元,同比增长41.59%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34亿元,同比增长0.78%,实现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增长28.46% [8]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8.03%,实现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76.56% [8] 行业动态与战略定位 - 2025年7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其《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将公司表述为“电投国际”,明确了其作为集团国际化能源平台的战略定位 [6] - 国家电投集团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国际能源有限公司”(电投国际)的法人代表是公司董事长黄晨,注册地址与公司总部相同 [6] - 2025年8月11日11时23分,上海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405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6月份上海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幅超过30% [9] - 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于8月14日成功实施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 [9]
能源早新闻丨国内首套,投运!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06:33
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发展节能环保服务 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 并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以及钢铁、石化等产业的提质增效 [2] - 云南省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 电力总装机超过1.67亿千瓦 较“十三五”末增长61.8% 其中绿色电力装机超1.5亿千瓦 居全国第一 [2] 技术创新与项目突破 - 北京通过成立工大国创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院 加速锰基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发 旨在打造锰基电池产业集群以缓解传统动力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等问题 [3] - 国内首套变电站构网型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在深圳投运 标志着构网型储能技术与城市配电网融合应用取得重要突破 [4] - “全球可持续交通认证体系”启动试运行 中国能建氢能公司吉林松原绿氨项目、中华煤气内蒙古绿甲醇项目成为首批纳入认证的项目 [4] 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表现 - 江西高速收费站首座“移动储充体验站”投入运营 配置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 快充输出功率达120kW 充电10分钟可续航约110公里 单次充满可满足约20辆电动汽车补能需求 [3] -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 9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30.7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17% 当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8.5%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87.8万辆 同比增长24% [4] 资源开发与项目进展 - 河南省“十四五”期间新发现矿产地31处 矿业权出让成交额达297亿元 [2] - 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获批装料 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标志着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