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宣布赴港上市,900亿芯片巨头澜起科技加码海外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23 13:3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正式启动"A+H"双资本平台布局,已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议案 [1] - 截至公告日,公司A股市值为921.4亿元 [1] - 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吸引研发与管理人才,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1] - 为适应H股上市要求,公司修订了公司章程及多项内部制度 [1] - 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不超过338.9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3%,回购价格不超过118元/股,回购总金额2亿元至4亿元 [2] 募资用途与业务布局 - 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全互连芯片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全球市场拓展、战略投资与收购 [2] - 公司业务涵盖内存互连、PCIe/CXL互连、以太网及光互连三个维度 [2] - 自研DDR4和DDR5芯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客户包括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科技等DRAM龙头企业 [2]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存储芯片性能需求提升,内存接口芯片市场需求增长 [2] - 预计2025年中国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别,同比增长率超20% [2] - 公司预计2024年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及渗透率较2023年大幅提升 [2] 财务表现与业绩增长 - 2024年营业收入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0%,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213.10%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 [3]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合计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55%,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3]
国产AI算力云服务进一步突破!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冲高回落,实时成交额突破14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0:42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早盘冲高回落 市场风格出现分化 人工智能题材股走势较强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 航天宏图涨超5% 复旦微电 星环科技-U涨超2% 云天励飞-U 奥普特 凌云光 奥比中光-UW 福昕软件涨超1%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过去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超6000万元 市场热度较高 [1] 行业动态 - 华为开发者大会上 华为云计算官宣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 [1] - 鸿蒙智能体 Agentic AI等创新应用集中爆发 华为首批50+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 推动交互方式从指令驱动转向意图驱动 [2] - Meta 谷歌等巨头加速布局ASIC芯片 2025年预计出货量超百万颗 算力成本两年下降280倍为AI规模化部署创造条件 [2] 产品与指数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跟踪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布局30只科创板人工智能龙头 覆盖AI产业链上游算力芯片 中游大模型云计算 下游机器人等各类创新应用 [1] - 指数聚焦电子 计算机 机械设备 家电 通信五大行业 前五大成份股合计权重47% 具有较高的AI主题纯度和更高的弹性 [1] 投资观点 - AI板块的投资价值在当前科技创新密集活跃的背景下尤为凸显 [2] - AI技术已进入商业化落地加速期 从教育硬件到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产业链各环节均呈现强劲增长动能 [2]
深市REITs平稳运行四周年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6-23 01:10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发展概况 - 2025年6月21日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满四周年 标志着市场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1] - 2020年4月证监会与发改委联合发布试点通知 正式启动基础设施REITs试点 [1] - 深交所市场已有22只REITs上市 总募集规模达578.10亿元 覆盖生态环保 产业园区 收费公路 仓储物流等主流基础设施类型 [1] 市场机制建设进展 - 构建"首发+扩募"双轮驱动格局 2022年5月深交所发布新购入项目指引 2025年3月发布非定向扩募技术准备通知 [1] - 深市22只REITs总市值686.72亿元 较发行价平均上涨25.18% 累计分红95次 总额超65.41亿元 [2] - 2025年6月18日首批数据中心REITs南方润泽科技REIT获批 拓展至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REITs常态化发行和高质量扩容 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发行 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 [3] - 完善配套规则机制 优化发行询价 信息披露 投资者保护等全链条监管 [3] - 加强REITs日常监管 细化新购入项目操作流程 丰富扩募发售方式 [3] - 培育优质项目储备 鼓励保险机构 公募基金加大配置 推动社保基金 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 [3]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军工+芯片+光伏+华为!公司已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
财联社· 2025-06-22 23:33
公司布局与业务动态 - 某公司已在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 涉及固态电池、军工、芯片、光伏、华为等多个领域 [1] - 某公司为众多银行提供CIPS、数字货币桥等信息化服务 业务覆盖数字货币、军工、跨境支付、云计算、区块链、低空经济、华为等 [1] - 某公司拟重组收购算力企业 业务涉及跨境电商、算力、AI眼镜、华为等领域 [1]
回头看AMD在3年前对Xilinx的这次收购
傅里叶的猫· 2025-06-22 20:33
收购背景与战略动机 - AMD于2022年2月以490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一大FPGA厂商Xilinx,旨在强化AI、数据中心及边缘计算领域布局[1][2] - Xilinx的FPGA、可编程SoC和AI引擎技术与AMD的CPU/GPU形成技术互补,可优化数据密集型应用解决方案[2] - 收购看重Xilinx在5G通信、汽车、工业等市场的技术积累及工程师团队,但具体IP协同效应尚待验证[2] 产品与技术整合 - 成立Adaptive and Embedded Computing Group(AECG)管理FPGA业务,与Intel收购Altera后的独立运营模式不同[4] - 产品线延续Xilinx原有路线,包括Versal Premium Gen 2、RF系列及Spartan UltraScale+等,未出现突破性创新[6][7][8] - 硬件升级聚焦高性能:支持PCIe Gen 6/CXL 3.1(64Gb/s)、集成400Gbps加密引擎、DDR5内存及18GHz RF-ADC[10] - 16nm工艺使功耗降低30%-60%,计算密度达1850万逻辑单元,单位面积算力为竞品3倍[10] 财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Xilinx被收购前2021年营收31.5亿美元,与2020年持平,数据中心/无线通信/汽车领域保持增长[11] - 收购后AMD嵌入式业务营收:2022年45.3亿美元(推算)、2023年53亿美元(+17%)、2024年36亿美元(-33%)[17][18][19] - 数据中心业务2024年收入126亿美元(+94%),但FPGA贡献占比未披露[22] - 美国禁令导致高端FPGA在华销售受限,国产中低端FPGA替代加速[19][20] 行业竞争格局 - Intel曾收购Altera布局数据中心,但Xeon+FPGA方案因功耗/适配问题失败,市场份额持续流失[3][8] - AMD未复刻Intel的CPU+FPGA整合路线,FPGA在数据中心应用效果仍不明确[8][22] - 传统FPGA应用市场营收下滑,Versal系列未达预期,Ultrascale(+)仍是主力产品[8][19] 技术可行性验证 - CPU+FPGA方案存在固有缺陷:高功耗叠加导致散热难题,软件生态适配成本高[8] - FPGA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效果低于预期,AI训练场景仍由GPU主导[3][22]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6-23)
远峰电子· 2025-06-22 20:32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楚天龙(+10.00%)、中京电子(+9.99%)、光华科技(+6.12%)、大恒科技(+5.34%)、沃格光电(+4.18%)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强力新材(+20.02%)、华铭智能(+13.22%)、联建光电(+13.21%)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福光股份(+8.98%)、世华科技(+7.95%)、仕佳光子(+6.95%) [1] - 活跃子行业中SW电子化学品Ⅲ(+1.61%)和SW半导体设备(+0.47%)表现突出 [1] 半导体材料与工艺设备 - 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公司是全球首家采用集成电路前段芯片制造体系和标准的中段硅片制造企业 [1] - 公司12英寸高密度凸块加工和12英寸硅片级尺寸封装测试达世界一流水平,现发展先进三维系统集成芯片业务 [1] 新能源汽车与AI合作 - 比亚迪与字节跳动共建"AI + 高通量联合实验室",旨在突破动力电池领域关键技术瓶颈 [1] - 字节跳动Seed团队主导AI算法研发,火山引擎提供云计算支持,比亚迪负责高通量实验平台搭建与数据采集 [1] 面板与半导体业务 - 京东方正在大力推进半导体玻璃基板业务,近期订购了包括自动光学检测(AOI)和化学镀铜等设备 [1] Micro-LED与AR应用 - Micro-LED公司JBD发生工商变更,或完成B+轮融资,其微显示器引擎已广泛应用于AR产业 [1] - 应用案例包括雷鸟X3 Pro、Rokid Glasses、星纪魅族StarV Air2等商业落地型AR眼镜 [1] 公司公告 - 得润电子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合计持有66,544,966股,持股比例为11.0084% [2] - 豪声电子以总股本98,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4股,共转增39,200,000股 [2] - 大华股份不再持有华橙网络股权,华橙网络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 沃格光电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调整为11,081,611.65元(含税) [2] 海外XR与半导体动态 - 三星电子将于9月29日发布XR头显"Project Moohan",搭载高通骁龙XR2+ Gen2芯片及Android XR系统 [2] - 三星电子以4nm制程SF4X制造的UCIe原型芯片完成首次性能评估,UCIe为通用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2] - Marvell新增两家超大规模云端客户,并有超过50个客制化芯片机会,看好相关商机有望转化为750亿美元营收 [2] - Oakley发布与Meta合作的首款智能眼镜Oakley Meta HSTN,搭载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3K Ultra HD视频录制 [2]
腾讯三角洲正式服务推送全统电话体验已推进数字化服务AI提升开启体验新时数字游化更
搜狐财经· 2025-06-22 20:06
数字经济定义与特征 -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力 [3] - 数字经济是创新性、融合性、高效性的全新经济形态,而非简单将传统经济数字化 [3][5] - 核心构成要素包括数字基础设施(5G/数据中心)、数字技术创新(AI/云计算)、数字产业(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5][6] 数字技术对电力能源行业的影响 - AI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推动电力服务行业智慧化变革,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1] - 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分析,优化电力生产流程并减少停机时间 [8] -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实现设备间智能交互与能源调配效率提升 [6] 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变革 - 电子商务(亚马逊/阿里巴巴)重构零售业,催生物流支付等配套产业 [8] - 共享经济模式(共享单车/汽车)通过数字平台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 [8] - 云计算降低创业门槛,中小企业可快速部署应用而不需大量硬件投入 [8] 数字技术提升产业效率 - 智能制造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6] - 精准农业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数据,实现播种施肥灌溉优化 [8] - 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分析企业信用风险,提升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8] 数字经济发展挑战 - 全球数字鸿沟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上的领先优势 [9] - 数据泄露风险加剧(如社交媒体事件),需强化敏感信息保护机制 [9] - 复合型数字人才短缺制约行业发展,需加强技术+行业知识的跨界培养 [9]
从单一产品输出到生态赋能,新一轮金融科技出海如何借能AI?
第一财经· 2025-06-22 18:49
金融科技出海发展阶段 - 金融科技出海从"出口导向型"向"全球布局型"升级,特点是从"中国制造"变成"全球生产+全球销售" [2] - 2020年前以支付、信贷等单一金融服务输出为主 [2] - 2020~2023年转向"技术+本地化运营"模式 [2] - 2023年后进入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新阶段,形成"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数智化底座"的立体化出海格局 [2] 金融科技出海挑战 - 地缘政治和监管政策变化增大全球展业风险,可能导致资金冻结、业务中断 [2] - 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差异增加本地适配成本 [2] - 市场竞争激烈增加获客与市场拓展难度 [2] - 海外市场的监管不确定性需审慎对待 [4] - 文化适应性的挑战,2C业务必须深入理解当地客户的生活习惯、信用意识和文化习俗 [4] AI技术赋能金融科技出海 - AI已成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新技术底座 [5] - AI对金融的主要赋能环节已延伸至决策系统,围绕大模型已产生部分落地效益 [5] - 采取"技术换时间"策略,依托AI等创新技术架构加速对海外市场的覆盖 [5] - 金融科技企业借力AI出海可以从智算云出海和金融大模型数据共享等维度突破 [6] 云计算与数据共享 - 2022年中国云出海市场规模256.5亿元,金融行业市场占比9% [6] - 2022年至2026年金融行业云出海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8% [6] - 通过金融数据流通共享,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监管要求 [6] - 与当地机构合作获取数据资源,实现技术方案的本地化适配 [6] 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 To C业务包括移动支付、数字信贷 [7] - To B业务包括保险科技、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客服 [7] - To G业务包括参与数字政 [7] - 基础层包括光宽带、4G/5G、FTTH、app、云计算、AI、区块链/Web3.0、物联网 [7] 抱团出海战略 - 建议融合更多国内实体企业实现"抱团出海" [7] - 为出海企业构建覆盖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融资贷款等全链条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7]
电子行业周报:国产存储双雄崛起,存储芯片国产化持续进行-20250622
华安证券· 2025-06-22 1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上证指数周涨跌-0.57%,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46%,创业板指数涨跌幅-0.88%,科创50涨跌幅为-1.47%,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2.17%;板块行业指数中LED表现最好,跌幅0.46%,集成电路封测表现较弱,跌幅3.5%;板块概念指数中显示面板指数表现最好,涨幅0.79%,AI算力指数表现最弱,跌幅4.46% [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季度营收均突破10亿美元大关,标志国内存储企业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打破国际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 [3] - 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崛起,为国内其他存储企业树立榜样,带动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降低对进口存储芯片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4] - Counterpoint预测DRAM内存企业长鑫存储今年产能同比增长近50%,年末按比特出货量计市占将从一季度的6%提升到8%;产能从DDR4/LPDDR4加速向DDR5/LPDDR5过渡,DDR5/LPDDR5市场份额将从一季度的1%左右分别提升到7%和9% [4] - 长江存储已成功实现294层3DNAND量产,积极推进300层NAND开发,采用自研Xtacking4.0与先进CMOS Bonded Array(CBA)架构,导入PLC技术提升密度;长鑫存储成功量产本土DDR5模组,规划2025年底至2026年间量产HBM3记忆体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重要细分电子行业新闻梳理 - 国内存储双雄崛起,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季度营收均突破10亿美元大关;长鑫专注DRAM领域,合肥生产基地提升产能,技术工艺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长江存储深耕NANDFlash领域,凭借自主研发的3DNAND技术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24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达1670亿美元,预计2025年NANDFlash和DRAM Bit容量需求较2024年分别增长12%和15%;长鑫优化DRAM制造工艺,合肥新工厂量产18.5nm工艺DRAM芯片,初始月产能达10万片晶圆;长江存储在3DNAND技术上持续创新,Xtacking架构提升芯片读写速度与存储密度 [12][13][18][19] - Counterpoint预测长鑫存储今年DRAM内存产能同比增长近50%,年末按比特出货量计市占从一季度的6%提升到8%;产能从DDR4/LPDDR4加速向DDR5/LPDDR5过渡,DDR5/LPDDR5市场份额从一季度的1%左右分别提升到7%和9% [19][20]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达340万片,同比增长69%;整体面板市场受关税政策冲击,OLED显示器面板受影响程度较轻微,成长动能强劲,原因是电竞玩家接受度高,韩系面板厂将重心放在OLED显示器面板;供应由三星显示器和乐金显示器主导;华硕、微星等电竞品牌大力推广OLED显示器产品,2025年需求量翻倍成长,华硕需求量预计突破50万片;中国市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竞内需,本土二线品牌扩增OLED显示器产品线 [23][24] - 2024年我国OLED显示面板及模组产值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国际市场占比52%;2025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市场显著增长,我国市场出货量预计超1200万部,占全球市场一半,增长率35%;预计2027年我国折叠屏手机规模达1500万部,车载柔性屏渗透率突破15%;OLED产业带来超2000亿元产业投资,带动超500家企业参与,解决就业超10万人 [27]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板块表现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上证指数周涨跌-0.57%,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46%,创业板指数涨跌幅-0.88%,科创50涨跌幅为-1.47%,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2.17%;板块行业指数中LED表现最好,跌幅0.46%,集成电路封测表现较弱,跌幅3.5%;板块概念指数中显示面板指数表现最好,涨幅0.79%,AI算力指数表现最弱,跌幅4.46%;本周电子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3/26位 [3][29] 电子个股表现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联建光电、逸豪新材、科翔股份、中京电子、强力新材;旭光电子、远望谷、胜业电气、星宸科技、久量股份表现较弱 [46] - 今年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胜宏科技、慧为智能、天山电子、南亚新材、南极光;灿芯股份、盛科通信-U、国光电器、润欣科技、国星光电表现较弱 [46]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企业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06-22 08:40
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小银行依赖第三方合作,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扩展到风险管理等领域,信创是未来3-5年主要领域,2024年国有六大行科技投入中邮储银行增速9.03%最高,交通银行IT/营收占比5.41%最高 [12][13] -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核心业务系统改造,向"小核心、大外围"架构发展,部分公司进行IFRS17新会计准则系统适配,贴近市场需求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保险产品 [14] - 2024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3949.6亿元,增速9.7%,银行科技占比73%,预计2025年起以13.3%复合增长率增长,京沪深为第一梯队,广东、上海、北京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前三 [17][19] -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对移动支付需求大,中国技术成本较欧美低30%以上,香港虚拟资产交易中心建设等为出海提供途径,中资制造业企业出海推动跨境支付需求 [27][28][29] 金融科技前沿和趋势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170亿元,中国生成式AI市场规模45.9亿元,大模型逐步取代传统算法,AI Agent向核心业务渗透,金融机构需完善AI治理体系 [37][38][42] - 2024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逼近4000亿元,中国达39.94亿元,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等场景应用,香港《稳定币条例》出台推动区块链发展 [44][46][48] - 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8378亿元,金融云市场规模逾187亿元,金融机构加速上云,构建"云智一体"技术底座,IDC预测2026年90%金融机构将采用多云战略 [50][52][59] - 2024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约892亿元,量子技术在金融分析、加密等领域应用,预计2030年量子加密技术融入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35] - 202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7320亿元,数据资产入表市场前景广阔,金融机构向"数据驱动"转型 [35]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评价与TOP100企业 - TOP100企业分为综合服务与技术平台、垂直领域创新、前沿技术应用三类,北京41家领先,前五大区域占比超八成,45家企业已出海,海外收入增长20% [4] 典型案例 - 博彦科技展示全球化服务,马上消费金融的"爱马平台"应用于反欺诈等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