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从海陆空视角中 看见湖北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8 12:02
"十四五"时期,湖北围绕"支点"二字,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不仅经济总量持续跃升,更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 展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支点"二字,蕴含千钧之力。"十四五"期间,湖北拆解"支"与"点"的深层密码,在经济跃升、科创突破与枢纽升级中,绘就了 中国式现代化的荆楚新图景。 0:00 湖北,中部六省中唯一被赋予"重要战略支点"定位的省份,肩负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主引擎的战略使命,"支点"二字,蕴含千 钧之力。拆解这二字,可以读懂湖北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 "支"字上半部分的"十" 恰如"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 经济总量,是一个地方发展态势的有力证明。 近年来,湖北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 发展曲线。今年上半年,湖北GDP增长6.2%,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全国靠前、中部领跑,在全国的地位更加凸显,为稳住全国经济基 本盘,做出了湖北之味,贡献了湖北之力。 "支"字下半部分的"又" 象征着湖北一次又一次闯关克难、行稳致远 看科创 湖北以武汉科创中心、汉江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 ...
亚太森博:深耕“浆纸纤”拼出产业新图景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1:29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年产50万吨高档文化纸生产线于去年实现全线达产 [1] - 在中国市场每3张高端复印纸中有一张由该公司生产 [1] - 产品已打开东亚及中东市场并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从最初仅木浆和白卡纸板2种产品扩展至覆盖莱赛尔纤维、生活纸、文化纸等5大品类 [1] 产业链整合与效率提升 - 实现鲜木浆在厂区内就地“变纸”成为终端产品 省去烘干、包装、运输、碎解等冗余环节 [1] - 鲜浆造纸的客制化纸机由54台重达16.8吨、长度超11米的烘缸组成 [1] - 产业链整合使能耗降低15% 产业链布局更为紧凑 [1] - 公司由单一工厂蜕变为综合性工业园区 完成由“浆”向“纸”的延链、补链、强链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自主研发护眼纸 与普通纸相比显色更好且能缓解眼睛疲劳 [2] - 莱赛尔纤维为100%纯木源纤维 具备亲肤性、吸汗性、柔韧性和环保性能并可完全生物降解 [2] - 采用艾沃特智能水处理系统 可秒级检测水质并自动调控工艺 每年节省10%能耗及二三百万元成本 [2] 绿色发展与环保投入 - 公司总投资近300亿元 其中环保投资达70亿元 [2] - 生物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83%以上 成为领先的零异味工厂 [2] - 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绿色工厂” [2] 财务表现与未来规划 - 20年来公司年产值、税收、进出口总额等实现近十倍增长 [2] - 公司表示将持续增资并不断拉长产业链 [3]
“新”潮澎湃 “智”造未来
辽宁日报· 2025-09-28 09:30
核心观点 - 辽宁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在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钢铁材料、工业数字化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1][3][5][7] 沈鼓集团 - 为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成功研制国产首台套绿氨离心压缩机组及智能全自动控制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1][3] - 百万吨乙烯三机等装备实现进口替代,十万空分压缩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通道自主可控 [2] - 大型化肥压缩机助力粮食安全,三代核电主泵服务“双碳”战略 [2] 本钢集团 - 开发出0.8毫米吉帕级复相钢新钢种,身份证大小的板材可承受3头成年蓝鲸的重量,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 [3] - 酸轧生产线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退火炉区域使用AI巡检机器人,成品库实现无人吊车作业 [3] - 上半年有32个新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公司各项技经指标70次刷新纪录 [3]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 催化联合装置区采用智能巡检终端,“北斗+蓝牙”定位系统使作业许可审批效率提升近3倍 [4][5] - 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实时呈现300余项指标及全流程数据,处理设备异常的效率提升10倍 [5] 通用技术沈阳机床 - 数字孪生系统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亮相,实现展台与生产线实时数据同步 [5] - 入选国家“2025年5G工厂”名录,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代表当前智能工厂最高水平 [6] - 借助5G技术加速构建高效、柔性、智能的生产体系 [6] 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从虚拟五轴爬行机器人发展为服务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高技术产品矩阵 [7] - 正在进行满足飞机翼面类部件装配需求的数字化柔性装配设备生产线的测试与研发,计划明年投产 [7] 新松公司 - 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展示智能人形机器人,能通过视觉识别完成接水指令,双臂重复定位精度达±0.05毫米 [8] - 联合产业链伙伴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全矩阵产品研发并融入实体场景 [7]
2025年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28 07:17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增速趋稳但存不确定性,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2.8%,与2024年持平 [10] -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2024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增长5% [10] - 企业聚焦核心战略招揽高质量关键人才,整体岗位需求缩减但呈现六大趋势 [10] AI与科技智能行业 - AI产业迅猛发展,大模型研发、算力人才需求旺盛,首席信息官、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岗位薪酬较高,年薪范围在40万至200万人民币 [10][11] - 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岗位人才紧缺 [10] - 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紧缺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岗位,需精通深度学习框架并具备大规模数据处理经验 [24] 大健康行业 - 大健康领域聚焦创新药研发与出海,企业构建核心人才链,尽管整体岗位需求缩减但仍招揽高质量人才 [26][27] - 医药研发持续推进,ADC药物市场2023年规模首破百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交易额同比上涨65% [28] - 药企出海模式多样化,NewCo模式成为新热点,对外授权交易金额与数量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29] - 人才缺口集中在新兴技术方向中高管岗,如ADC研发、工艺总监、海外BD Head等,跳槽涨幅可达25% [30][31][32]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领域关注研发与海外布局,电力电子工程师等岗位缺口明显 [10] - 汽车行业智能化与出海驱动,智能座舱、海外销售人才需求旺盛 [10] - 新能源三电系统集成岗等职位需求大,需具备从0到落地量产的完整经验 [24] 金融行业 - 金融领域固收、量化岗位有需求,金融科技人才受捧 [10] - 投资领域紧缺基金负责人等岗位,需具备资金端和优质项目端资源及理工金融复合背景 [25] 区域人才需求 - 区域产业集群特色多元,国家已形成8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涵盖多个战略领域 [17] - 大湾区、环渤海、江浙等地区依托产业优势,对高科技、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突出 [10] - 海外市场中东南亚、欧美等地人才需求多样,BD总监/VP等岗位年薪范围在20-30万美金 [22] 企业选才与人才择业趋势 - 企业选才更全面务实,关注AI应用能力、跨界复合能力等软性能力 [23] - 人才择业重视稳定性与企业前景,超越薪资、工作地点等要素影响 [23]
2025年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科锐国际
搜狐财经· 2025-09-27 19:49
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 人才市场呈现"整体收缩与结构性紧缺并存"特征 高科技 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人才争夺核心领域 企业选才更重实战能力与跨域适配性 区域人才需求与产业布局深度绑定[1] - 企业选才标准从"基本符合"升级为"完美契合" 除学历与经验外 AI应用能力 跨界复合能力及项目落地经验成为核心考量 稀缺技术岗跳槽涨幅可达20-30% 通用职能岗多为平薪或小幅增长[2] - 人才流动更趋理性 稳定性与企业发展前景成为择业首要考量 国央企与头部企业成为人才流向首选 具备技术深度 行业垂直度与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3] 行业人才需求与薪酬趋势 科技智能领域 - AI产业人才抢夺激烈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年薪50-200万 算力专家年薪50-200万[1] - 集成电路行业聚焦芯片设计与制造环节 SoC系统架构师年薪最高250万[1] - AI芯片研发总监年薪达200-300万[1][16] 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 - 行业向电动化 智能化深化 三电系统集成 智能驾驶算法等岗位缺口显著[1] - 电力电子工程师 三电系统集成岗成为紧缺岗位[25] - 自动驾驶端到端算法工程师需熟悉UniAD VAD等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25] 大健康领域 - 聚焦创新药与医疗器械 ADC研发 国际双报RA等岗位需求旺盛 临床医学总监年薪80-150万[1] - 医药研发早研方向企业看重候选人创新产品经验及工作稳定性 生产端人才需具备商业化产品生产经验[33] - 注册事务板块国际双报RA CMC RA CGT方向RA人才缺口明显 跳槽涨幅薪资可达10-20%[39] 市场销售与运营 - 新媒体营销负责人 电商运营总监等岗位因直接赋能业绩增长备受青睐[1] - 电商运营负责人年薪50-100万 营销总监年薪200-300万[18] - 内容电商总监需熟悉抖音 快手 小红书等新兴内容平台 拥有打造爆品能力[26] 区域人才市场特征 - 大湾区聚焦智能终端与数智化转型 机器学习工程师 海外GTM经理需求突出[2] - 江浙地区制造业数字化加速 半导体工艺专家 供应链总监缺口明显[2] - 成渝地区依托生物医药与高科技产业 BD总监 模拟IC设计工程师薪酬竞争力强劲[2] - 环渤海地区侧重先进制造与信创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 海外销售负责人成为热需[2] 出海人才需求 - 中企从"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 带动海外全链条人才需求 医药行业海外临床运营 新能源行业海外工厂管理 高科技行业本地化技术支持等岗位缺口扩大[2] - 具备属地资源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薪资较国内同级别岗位高10-40%[2] - 药企出海模式多样化 NewCo出海模式成为热点 海外人才需求覆盖医学 注册事务 临床运营等全环节[22] 人才选聘标准变化 - 企业选才除学历背景 技术能力 工作经验外 更注重AI应用能力 跨界复合能力 文化适应能力 过往经验迁移能力和快速落地能力[24] - 人才端更看重稳定性及赛道 企业发展前景 超越薪资 工作地点等要素影响[24] - 未来人才需具备非线性思考模式 基于项目和技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和跨界综合能力[24]
制霸全球,狂赚500亿!山东这一城市,杀疯了
商业洞察· 2025-09-27 17:24
钓鱼行业市场规模与用户基础 - 中国约有1.4亿活跃钓鱼者,年均参与垂钓活动至少4次,其中25-44岁群体占比最高,45岁以上占32%,18岁以下占12%,18-24岁占10% [7] - 钓鱼产业链规模达千亿级别,形成覆盖钓具生产、配件制造、销售及研发的完整产业生态 [9] 威海钓具产业全球地位与规模 - 威海被称为"中国钓具之都",中国占全球渔具产量80%,其中60%产自威海 [9] - 威海拥有超过4500家渔具企业,年产值超5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约10万人 [16] - 产品涵盖1000多个系列、20000多个规格,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竿、轮、环、饵等完整产业链 [16][17] - 中国每10根出口鱼竿中有6根来自威海,仅日本和美国在高端市场保留少量份额 [16][17] 威海钓具产业发展历程 - 1984年威海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玻璃纤维鱼竿,承接了全球钓具产业第三次转移(从日韩转向中国) [11][12] - 发展路径经历代工(OEM)→技术独立→自有品牌转型,1985年成立首家专业渔具厂威海塑料渔具厂 [12][13] - 1990年代末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升级,将韩国钓具挤出国际市场 [15] - 产业扩张得益于"产业黄埔军校"效应,原厂技术人员外溢创业带动集群发展 [13] 光威集团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1987年陈光威接管镇办企业,通过自主研制设备打破国外生产线垄断(单条进口线20万美元) [25][27] - 1998年斥资3000万元引进中国首条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一年内回本并开发20余种新产品 [31] - 2004年突破T300级碳纤维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家空白 [36][38] - 累计投入研发资金40多亿元,2017年成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39][42] - 目前实现T1100级技术突破,低成本量产T700级碳纤维,军工领域国产碳纤维70%由其供应 [45][46] 产业集群与政府协同模式 - 形成"一小时产业圈"生态,配套效率与物流成本优势难以复制 [54] - 政府通过园区建设、政策支持、区域品牌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生态 [49][50] - 发展路径体现"政府营造环境、产业协同进化、企业锐意创新"的三维联动模式 [57] 产业进化路径启示 - 传统制造业需经历"接受转移→模仿学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的完整升级路径 [55] - 企业需向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进军,代工是手段而非目的,需掌握定价权与话语权 [56] - 通过自动化改造、产业大脑、电商直播实现数字化转型,应对成本上升挑战 [54]
国产制造业在发生什么:走进尊界 S800 工厂
晚点LatePost· 2025-09-27 10:07
尊界S800作为国产高端制造的代表 - 尊界S800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亮相蛇年春晚,其成功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成功,更象征着国产汽车从跟随走向引领的可能 [3] 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革新与人才转型 - 产线工人心态发生转变,从追求标准化和快速生产节拍转变为像创作艺术品一样打磨产品,例如手工打造智能星空顶需要将上百根光纤按星图精准穿过顶衬 [4] - 焊装车间将交付给涂装车间的白车身杂质控制在3克以内,几乎达到豪华车行业标准极限,并通过增加人工清洁环节实现,一次抽检杂质仅增重2.238克 [5][7][8] - 制造业升级吸引软件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加入,工厂环境更像大型科技实验室,使用AGV机器人和AI视觉系统,工作内容涉及整车系统集成测试与软件调试 [9] - 传统产线工人转型为复合型工匠,与应届毕业生共同形成跨领域、多层次的新型制造业人才生态,提升国家工业体系竞争力 [11] 产业链协同模式升级与技术突破 - 合作模式从过去合资历程中的单向技术封锁转变为双向协同攻坚,例如为开发双层流全时四温区空调,华为、江淮和松芝组成联合项目组,攻关16个月并进行47轮实验 [14] - 供应商角色从被动的乙方执行者转型为主动的创造者,例如延锋内饰需在无线前提下将整块小牛皮包裹内饰件,延锋座椅需实现0.7秒内从躺倒姿态迅速复位 [16][18] 高端车型对品牌与产业链的催化作用 - 尊界S800作为售价百万级的豪华车,有助于自主品牌构建品牌势能,成为价值锚点,打破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价格天花板认知,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宽广的溢价空间 [19] - 高端车型对零部件精度、材质和可靠性提出苛刻要求,推动供应商进行技术革新和生产线升级,例如尊界S800带动全国十几个省份的221家零部件厂商向高端转型 [20] - 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在2025年1-8月达到64%,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尊界S800上市4个月累计大定已超1.5万台 [20] - 高端产品带动产业链升级的现象在其他制造业领域同样存在,例如造船业对高性能的要求推动冶金、化工到电子信息等基础工业体系进步 [22]
当“中国工业”遇上“全球设计”:用自己的故事“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05:32
活动概况与规模 -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为期7天,是业界重要的国际化交流对接盛会[1] - 该活动自2018年起已举办8届,累计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88家设计机构、创新企业参展,展出国内外设计精品超2.4万件[1] 设计对接与产业融合 - 活动组织意大利、丹麦、日本等系列设计对接会,推动前沿设计理念和先进设计技术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1] - 国际对接会精准链接全球设计力量,分别聚焦白沟箱包、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等河北时尚产业集群需求,以及霸州家具、香河家具、正定家具等产业集群设计创新和雄安新区建设单位采购需求[2] - 设计对接同时服务于滦州装备制造、徐水新能源、河间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设计工艺精进需求[2] 设计创新与产品案例 - 法比奥·维尔德利设计工作室推出竹编蓝牙音响,将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材料巧妙结合[1] - 雄安作品“苇筑新生—雄安生态建筑系统”采用新型芦苇材料,已出口到17个国家和地区,每吨芦苇做成建筑材料后,仅中端产品价格能翻20倍[3] - 设计被视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而不仅是产品的美化工具[3] 市场趋势与品牌出海 - 设计出海对接会为河北企业搭建与国际资源对接的桥梁,拓宽中国品牌出海路径[2] - 潮玩出海被视为好时机,因Z世代崛起、悦己经济、IP经济等因素让潮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中国潮玩产业链非常成熟[3] - 海外市场竞争优势在于产品背后的设计和故事,品牌需在海外市场讲好自己的故事[3] 平台功能与行业影响 - 雄安新区作为“全球设计·雄安发布”的平台功能日益凸显[3] - 活动吸引全球设计界目光,设计师希望在这座“未来之城”寻找新的设计灵感[1]
1.3亿人口的墨西哥,GDP达1.85万亿美元,山东1亿人口是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9-26 22:20
经济体量对比 - 墨西哥2024年GDP为1.85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2位),山东2024年GDP为9.86万亿元人民币(约1.4万亿美元)[4] - 山东经济增速(2025年上半年5.6%)高于墨西哥(同期3.2%)[34] - 两地人均GDP均处于1.4万美元水平线[36] 墨西哥经济特征 - 受益于美国"近岸外包"政策及《美墨加协定》红利,2025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额突破9000亿美元[10][14] - 汽车产业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产值超98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飙升至1100亿美元[10] - 外资集中度高风险显著:60%外国直接投资流向汽车产业,特斯拉(100亿美元)、比亚迪(6.2亿美元)等车企密集建厂[12][22] 山东经济特征 - 工业体系完整性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6] - 龙头企业全球领先:魏桥集团电解铝产量全球第一、万华化学MDI产能占全球25%、海尔家电零售量多年世界榜首[18] -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氢能产业计划2025年规模超1000亿元,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年产值达500亿元[18][20] 基础设施与物流能力 - 山东港口优势突出:青岛/烟台/日照港吞吐量居世界前十,2025年青岛港总吞吐量达21亿吨[29] - 墨西哥基建滞后:联邦公路破损、港口设备老化(起重机平均使用25年),货轮卸货需长期排队[24] 社会与结构挑战 - 墨西哥安全成本高昂:毒品经济年侵蚀GDP约1.5%,尽管罂粟地减少33%及边境暴力事件下降40%[25] - 山东人口结构压力:60岁以上人口占比23%,劳动力老龄化叠加人才外流至一线城市[31][32] - 产业转型压力:传统产业占比高,环保与升级需求持续存在[32] 产业互动与全球化 - 中墨产业链深度交织:墨西哥特斯拉工厂出现"山东话速成"现象,山东供应商提供轴承,墨西哥向山东出口白银[36][38] - 中国车企全球化布局: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企业在墨西哥建厂,比亚迪规划年产15万辆电动车[12]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河南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央视网· 2025-09-26 20:29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山东、河南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 上新台阶。 河南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十四五"以来,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加强空中、陆路、铁路等各种交通设施的高效衔 接,形成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如今,河南所有市都能高铁通达,八成以上的县有两条高速。郑州机场开通客运航线234条,全货机航线62条,覆盖欧 洲、北美、非洲等地。全省8个城市的10个物流枢纽纳入国家规划。 当前,河南正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依托交通链打造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系,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等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十四五"以来,山东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投入使 用、建成国内农机行业首家智慧工厂……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不断提升山东制造业的含新量、含绿量。 "十四五"期间,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