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金价上涨的秘密
投资界· 2025-10-09 14:36
黄金价格突破与市场信号 - 纽约期金主力合约价格在2025年10月7日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的历史新高,年内涨幅超过50% [3] - 黄金价格的飙升主要驱动因素并非地缘冲突或通胀预期,而是美联储重启降息及美元指数显著走弱,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近10% [3] - 各国央行连续增持黄金储备以及私人部门积极配置黄金资产,共同推动黄金走出独立行情,被视为资本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沉默公投” [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2025年二季度,中国企业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占比首次超过美元 [5] -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调查,2024年四季度68%的受访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40%的受访企业在与第三国交易中使用人民币 [6] - 企业使用人民币的首要原因是“资产安全性”,占比达71%的受访企业 [6] - 人民币全球外储占比在2025年一季度为2.12%(约2463亿美元),位列第六 [4] - 人民币的“三角功能”正在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进阶,并试探“储备货币”的边界 [3]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与资金流向 - 在美联储降息后,北向资金在9月26日当日净流入超百亿元,近一周合计成交额达1.45万亿元 [9] - 境外投资者持续买入人民币债券和增持A股核心资产,推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 [9] - 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规模约4万亿元 [9] - 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相关制度于9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公告支持 [10] 数字人民币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2025年9月24日在上海正式启动,同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 [12] - 数字人民币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遵循“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旨在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中国方案” [13][14] - 外资企业的人民币结算使用率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40%大幅升至第四季度的67%,商业理性是主要驱动因素 [12] - 政策层面鼓励在贸易、物流、金融领域使用电子单证,并支持探索数字人民币等新型跨境支付方式 [15]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IMI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企业认为跨境人民币政策复杂且更新频繁,近50%的企业将“资本流动障碍”视为主要瓶颈 [17] - 未来需在三个层面重点攻坚:疏通“血管”以优化资本流动、打造“盾牌”以发展风险对冲工具、精准“滴灌”以设计适配性金融产品 [17] - 构建“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双轮驱动模式,将数字人民币深度嵌入跨境贸易场景,提升金融机构的跨境服务能力 [18] - 长期愿景是推动人民币从“可选”资产进阶为在全球贸易、融资与储备中“不得不持、不得不用”的硬通货 [18]
俄罗斯再次力挺我国!关键时刻,俄石油贸易商对印度提出要求,想再买石油可以,但得用人民币支付
搜狐财经· 2025-10-09 14:31
新德里电视台的一则消息悄然搅动了全球能源市场的棋盘。路透社独家披露,俄罗斯石油贸易商近期正式 向印度国有炼油厂提出要求——后续石油交易需使用人民币结算。印度最大炼油商印度石油公司已默默用 人民币支付了两到三批俄油货款。这一动作看似是贸易结算的技术性调整,背后却牵扯出三重博弈:美西 方对俄制裁的围堵、印度"战略自主"的尴尬裂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关键一步。 一、能源命门与货币抉择 俄乌冲突后,美西方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和交易禁令,反而催生了全球能源流向的剧烈重组。印度 凭借中立立场大量购入折扣俄油,日均进口量飙升至180万桶,占其总需求40%。廉价石油不仅压低了印度 能源账单,更让炼油商赚取转口贸易的丰厚利润。然而,这种"左右逢源"的甜蜜期正面临终结。 印度私营炼油商早已悄悄沿用人民币支付,而国有企业的跟进说明新德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尽管中印关 系时有摩擦,但能源安全压倒地缘政治情绪——印度需要廉价石油维持经济运转,俄罗斯需要可靠货币规 避制裁,人民币恰好成为双方利益的交汇点。 这种基于实用主义的合作,反而比政治宣言更有力地推动货 币格局重塑。 四、大国博弈中的"中间地带"困境 特朗普政府近期威胁对印度 ...
人民币国际化关键一步,一文读懂央行本币互换协议
虎嗅· 2025-10-09 13:06
各国央行对美元的态度 - 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并减持美国国债,显示出对美元的不信任 [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9月份的一条消息可能揭示各国央行对人民币的态度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 [1]
中信建投:AI产业将继续带动A股港股科技板块上涨
新浪财经· 2025-10-09 12:48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黄金价格将继续上行。美元指数将持续偏弱;联储降息将推动美债利率下行;美股 将继续受流动性宽松支撑。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有小幅升值;国债利率阶段性磨顶;A股港股将继续"新 四牛",稳中向好有升。人民币国际化、AI基建布局和AI国际贸易将加力提速、相互促进,格局重塑将 对经济和市场产生积极、深远影响。AI产业仍将引领中国相关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并将继续带动A股港 股科技板块上涨。 ...
美元霸权遭截击!中矿集团停购必和必拓,人民币结算要破局?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45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国内买家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海运铁矿石 [1]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战略意图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2年组建,职能是作为铁矿石进口的“进口协调员”,旨在为中国买家争取定价权 [4] - 此次行动的直接原因是必和必拓在推进人民币结算方面“不配合”,而力拓、FMG等澳洲矿山已积极跟进 [5] - 行动的深层目标是推动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探路”,并逐步打破美元在大宗商品结算领域的垄断 [5][10][11] 铁矿石定价机制的问题 - 当前国际铁矿石定价主要参考美国标普集团旗下的普氏指数 [4] - 普氏指数在抽样调查时偏向采用对卖方有利的澳洲、巴西矿山报价,未能充分反映中国买家的实际成交价,导致定价权长期掌握在卖方手中 [4]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底气 - 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矿石的影响可控,因国内铁矿石产量持续增长,且废钢回收利用比例在钢厂中越来越高,可部分替代进口缺口 [6][8]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每年购买全球75%的铁矿石,但缺乏定价权 [4] - 中国需要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多话语权,此次行动被视为在全球贸易中“立规矩”的开始 [13][14] 长期战略意义 - 事件标志着中国从被动接受贸易规则转向主动争取利益,是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9][11][14] - 未来预计会出现更多类似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协调机构,在进出口领域为中国企业争取利益 [12][14]
铁矿石风波让澳洲人慌了?澳媒喊话,情况变了,美元地位有待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15
澳大利亚对华贸易关系 - 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改变对华立场,恢复了中澳之间的正常贸易,使农民、渔民和矿工受益 [1] - 澳大利亚长期依赖向中国出口铁矿石、葡萄酒等产品,铁矿石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1] - 若澳大利亚拒绝接受人民币结算铁矿石贸易,可能失去中国的铁矿石订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3] 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商品格局 - 铁矿石目前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出口来源,预计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仍将保持这一地位 [8] - 预计到2026年6月,黄金将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商品,受益于产量提高和价格上涨,液化天然气将因此失去第二大出口地位 [8] - 到2025-2026财年,铁矿石出口收入预计将减少至1130亿澳元,较之前下降39亿澳元,且未来几年可能进一步下降 [11] - 铁矿石、黄金和液化天然气是澳大利亚三大主要出口产品,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强 [8] 铁矿石贸易与结算货币变化 - 俄罗斯成为中国铁矿石主要供应国之一,其地理优势使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10] - 俄罗斯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逐渐转向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促使中国要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贸易也转向人民币结算 [10] - 中国占全球铁矿石需求的75%,尽管非洲和俄罗斯供应增加,仍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 [15] 美元地位与人民币国际化 - 美国经济疲软和全球石油贸易格局变化导致美元地位岌岌可危,俄罗斯石油出口遭打压削弱了美元地位 [3] -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间接影响了美元使用,中国为避免对美元依赖,加大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5] - 一些国家开始减少持有美元,转而增持黄金作为保值手段,中国对黄金的需求急剧上升 [5] 澳大利亚的地缘政治困境 - 澳大利亚必须在支持美国和支持中国之间找到平衡,继续支持美国将影响对华贸易,选择支持中国则可能冒犯美国 [8][13] - 澳大利亚若接受人民币结算铁矿石,可确保交易稳定性并避免过度依赖美元,但可能威胁美国经济利益并招致报复措施 [17] - 澳大利亚正在寻求从美国获得核潜艇,接受人民币结算担心会激怒美国 [13]
俄印石油贸易变天,俄罗斯:只收人民币;印度:安排
搜狐财经· 2025-10-09 11:45
人民币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使用 - 俄罗斯石油贸易商要求印度国有炼油厂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2] - 在俄印石油贸易中,人民币的结算比例从2024年初的微不足道快速增至2025年的12%,2024年10月结算占比已达5%,创下历史新高 [8] - 俄罗斯认为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相比美元和迪拉姆具有优势,美元是制裁工具,而迪拉姆作为中转货币会增加2%到3%的成本及操作复杂性 [8] 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与进口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每天向印度供应约175万到180万桶原油,占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35%到40% [3] - 2024年印度全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价值超过470亿美元,几乎占据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3] - 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程度持续加深,其进口占比从2021年的12%上升至2024年的37.6% [12] 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经济动因 - 俄罗斯原油价格相比沙特便宜近10美元/桶,比美国便宜5美元以上,对印度具有显著的经济吸引力 [3] - 印度炼油厂通过将俄罗斯原油转售给欧洲获得巨大利润,仅凭差价每年可节省近170亿美元 [5] 印度在支付货币选择上的博弈与妥协 - 印度曾尝试使用美元、迪拉姆和人民币混合支付,并试图推动使用迪拉姆作为“替代”货币以规避制裁和减少与人民币接触,但俄罗斯不接受 [6] - 俄罗斯要求所有交易最终使用人民币结算,因为只有人民币才能直接兑换为卢布并顺利进入俄罗斯国库 [6] - 印度曾因抗拒使用人民币导致7批俄罗斯原油交易卡在付款环节,印度石油公司现已默许并执行人民币结算 [6][10] 地缘政治压力下的印度选择 - 印度面临美国制裁压力,美国对印度纺织和制药业施加了50%的惩罚性关税,并封杀了曾为印度提供运输服务的75艘俄罗斯油轮 [10] - 尽管印度石油部长坚称进口俄罗斯石油是“主权选择”,但企业实际已转向人民币结算,标志着印度在货币博弈中的妥协 [10]
莫迪的神操作!曾放话不用人民币,现在为廉价石油低头
搜狐财经· 2025-10-09 09:56
路透社突然爆出消息,说印度国营石油巨头印度石油公司偷偷用人民币给俄罗斯付了油钱。 要知道,印度可是整整两年没这么干过了! 莫迪这次的操作,简直像在钢丝上跳踢踏舞明明美国在旁边瞪着眼,他偏要往人民币的结算单上签字。 你说 他图啥? 难道真是铁了心要跟美元霸权叫板? 我先说个细节啊,俄罗斯这帮卖油的贸易商现在精得很,直接跟印度摊牌:要么用人民币结算,要么别买。 为啥非得是人民币? 因为西方制裁把俄罗斯 堵得死死的,美元欧元都难用,唯独人民币能直接换成卢布,最终落到俄罗斯生产商口袋里。 俄罗斯人一边按美元定价石油(说是遵守欧盟价格上限),一边扭头对印度人说:"来,付等值的人民币! " 这操作简直像在超市标价用美元,结账却只 收零食币摆明了要绕开美国的金融雷达。 但你说印度就乖乖听话? 哪有那么简单! 其实2023年他们就试过用人民币买油,结果中途停了。 为啥停? 还不是因为中印关系那时候僵得跟冻土豆似 的。 可今年风向变了,莫迪跑去天津参加上合峰会,中方热情接待,双方还签了《天津宣言》。 这一下子,政治气氛缓和了,人民币结算的闸门又悄悄打开 了。 所以你看,国际关系就像谈恋爱,昨天还冷战,今天就能一起喝茶算钱。 但 ...
伦敦跌出全球前20大IPO市场,世界金融城怎么失色的?
搜狐财经· 2025-10-09 08:08
伦敦IPO市场现状 - 伦敦跌出全球前二十大IPO市场,排名下降三位至第23名,位列墨西哥、新加坡和阿曼之后 [3] - 今年募资规模下降69%至2.48亿美元,是超过35年来最疲弱的水平 [3] - 第三季度情况更为严峻,募资额仅为4200万美元,同比下降85% [3] - 今年伦敦最大的IPO募资9800万英镑(1.32亿美元),承销由本地小型机构完成,无华尔街大型投行参与 [3] 历史辉煌的成因 - 伦敦金融城的地位源于大航海时代以来英国强大的海军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网络,使其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核心节点 [5] - 完善的法制、成熟的银行网络、自由的资本流动机制以及英镑的储备货币地位共同构筑了其霸主地位 [5] - 在金本位制度下,伦敦是全球资本输出的源头和全球利率的定价中心,这种金融霸权持续了两个多世纪 [6] 地位下滑的系统性原因 - 二战后英国国力衰落、殖民体系瓦解,美国凭借工业产能、黄金储备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纽约随之崛起 [8] - 伦敦证券交易所长期偏重能源、矿业和金融等传统行业,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缺乏估值包容性和投资者基础 [8] - 当纳斯达克成为全球科技公司主要上市地时,伦敦未能孕育出类似的创新融资平台,导致高成长企业转向美国 [8] 近期面临的挑战 - 英国脱欧决策导致失去欧盟单一市场准入便利,增加了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金融机构重新评估在欧洲的业务布局 [9] -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企业选择在当地或美股市场上市,进一步削弱了伦敦作为首选IPO地点的吸引力 [9] 长期趋势与根本原因 - 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取决于母国的经济活力、创新能力与全球影响力 [11] - 全球金融权力正从“西方中心主义”向“多极化”演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正在重塑全球资本流动格局 [11] - 伦敦的落寞表明,金融影响力由持续的经济活力和开放的制度环境维系,而非历史光环 [11]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搜狐财经· 2025-10-09 06:50
货币政策立场与实施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3] - 货币政策处于观察期,暂未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但这不代表政策转向,后续将根据经济增长动能及物价走势适时加力[4] - 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4] 金融业国际竞争力与开放成果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居世界第一位[5]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6] - 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优化了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便利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5]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6] - 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6] - 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及由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构建的跨境零售支付体系[7] 外汇管理与跨境便利化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提升,“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4.6万亿美元,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升,办理相关业务近3000亿美元[8] - 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已纳入超过2.3万家优质客户,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美元[8] - 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了多元化的制度安排[7]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成效 - 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大幅收敛,截至今年6月末,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9] - 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优化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10]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