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分红

搜索文档
春秋航空: 春秋航空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9亿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7.06亿元[1] - 营业收入103.04亿元,同比增长4.35%,上年同期为98.75亿元[3] - 利润总额15.43亿元,同比增长2.59%,上年同期为15.04亿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下降15.25%,上年同期为13.55亿元[3] 资产与股东权益 - 总资产462.35亿元,较上年度末438.35亿元增长5.47%[3]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1,016户[4] 分红政策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3元(含税),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为基数[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4.18亿元,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5.74%[1] - 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因回购股份致使可分配股份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金额[2] 股份回购 - 2025年上半年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实施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52.03%[2]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52%,持股数量5.04亿股,其中质押股份3,360万股[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32%,持股数量2,271.30万股[4] - 上海春秋包机旅行社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2%,持股数量1,878.52万股[4]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73%,持股数量1,689.28万股[4] - 上海春翔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2%,持股数量1,291.37万股[4]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持股比例1.15%,持股数量1,123.33万股[4] - 上海春翼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10%,持股数量1,073.21万股[4] 关联股东关系 - 春秋国旅为控股股东,王正华与王煜和王炜系父子关系,王煜通过继承与王正华共同控制春秋国旅,王炜为王正华、王煜的一致行动人,三人合计持有春秋国旅64.74%股权[5] - 春秋包机的股权由持有春秋国旅股权的26名自然人股东持有,其中王正华、王煜、王炜合计持有春秋包机51.82%股权,王正华、王煜共同控制春秋包机,王炜为王正华、王煜的一致行动人[5] - 春翔投资系公司部分员工为投资春秋航空而设立的公司,唯一对外投资为持有公司1.32%股份,不从事其他业务,第一大股东为张秀智(公司副董事长),持有春翔投资23.35%股权[5] - 春翼投资系公司和春秋国旅的部分员工为投资春秋航空而设立的公司,唯一对外投资为持有公司1.10%股份,不从事其他业务,第一大股东为王煜,持有春翼投资54.80%股权[5] - 春秋国旅、春秋包机、春翔投资和春翼投资构成一致行动关系[6]
航民股份: 航民股份关于2025年度中期分红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44
分红方案内容 - 每股分配比例为A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1] - 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1,020,818,873股为基数计算 合计派发现金102,081,887.30元(含税)[1]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 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并相应调整分配总额[1][2] 财务基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230,369,830.14元(未经审计)[1] - 分红金额占未分配利润比例为4.58%[1] 决策程序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8日授权董事会制定中期分红方案[2] - 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8月29日审议通过该分红方案[2] 方案实施 - 具体实施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1] - 分红方案已获得正式授权且完成审议程序[2]
中国核电(601985):新机组以量补价对冲电价压力 中期分红强化投资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收409.73亿元 同比增长9.43% 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 同比下降3.66% [1] - 2025年Q2公司实现营收207.00亿元 同比增长6.41% 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 同比下降10.40% [1] 发电量表现 - 2025年H1上网电量1151.0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92% 其中核电上网电量935.5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14% [2] - 新能源上网电量215.5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5.81% 主要由于在运装机规模增加 [2] - 福清核电因机组检修损失减少 带动上网电量增长约56亿千瓦时 [2] - 漳州能源1号机组商运新增贡献47.73亿千瓦时电量 [2] 上网电价表现 - 2025年H1核电平均上网电价0.3504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1.77分 [2] - 新能源平均上网电价0.3377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3.77分 [2] - 上网电量增长有效平滑电价下降影响 [2] 成本费用分析 - 2025年H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4.05% 增幅高于营收增幅 主要由于新机组投运及发电量增加 [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29% 主要由于新能源电力营销费用增加 [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7.10% 主要由于新核电机组投运和新能源装机规模增加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0.48%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5% [3] 分红与项目储备 - 公司首次发布半年度分红方案 每股派现0.02元 合计4.11亿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7.27% [4] - 控股在建核电机组13台 装机容量1513.8万千瓦 [4] - 漳州2号机组拟于2025年内投产 田湾7号机组和海南小堆拟于2026年投产 [4] - 多数机组集中在2027-2029年投产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9亿元/97.76亿元/106.65亿元 [4] - 同比变化分别为+0.24%/+11.11%/+9.09% [4] - 2025年8月27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20倍/19.08倍/17.49倍 [4]
A股半年报披露加速 近八成公司盈利
金融时报· 2025-08-29 09:51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2025年半年报披露加速 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券商、半导体、医药等行业业绩表现突出 同时上市公司中期分红规模显著扩大 总额达3342亿元 反映市场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提升 [1][3][4][7] 行业业绩表现 - 券商行业业绩亮眼 中国银河上半年营业收入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 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 财通证券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16.85% [4] - 半导体企业中微公司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 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4] - 医药企业上海医药营业收入1415.93亿元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44.59亿元同比增长51.56% [4] - 消费行业伊利股份营业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 净利润72.0亿元同比减少4.39% [4] - 白酒行业表现平淡 山西汾酒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 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水井坊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减少12.84% 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56.52% [5] 盈利整体情况 - 截至8月28日 4593家披露半年报企业中3583家实现盈利 占比78% [3] - 8月27-28日集中披露 单日分别有957家和259家公司发布半年报 [2] 中期分红情况 -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总额达3342亿元 涉及627家公司 [7] - 多家公司发布具体分红方案 华电国际每10股派0.9元合计10.45亿元 南山铝业每10股派0.4元合计4.65亿元 中国银河每10股派1.25元合计13.67亿元 浙能电力每10股派0.5元合计6.7亿元 [6] - 中国石油宣布每股派息0.22元 总派息额约402.65亿元 [7] - 药明康德等6家公司实现年内第二次分红 [7] 政策与市场影响 - 监管部门鼓励提高分红频次 证监会将加大分红违规处罚力度 推动红利指数产品与税收优惠对接 [7] - 行业龙头通过现金分红稳定投资者预期 体现经营稳健和现金流充沛 [8] - 专家预计2025年中期分红将呈现高频分红常态化、分红质量提升等三大趋势 [7]
中信证券拟中期分红超42亿
第一财经· 2025-08-29 08: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 [2] - 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 [2] - 计划派发现金红利42.98亿元,分红比例占净利润32.53% [2][8] - 营业利润率53.52%,同比提升2.33个百分点 [5] 主营业务分析 - 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44.97亿元(占比43.87%),同比增长8.15% [4][5] - 经纪业务收入93.19亿元(占比28.21%),同比增长21.11% [4][5]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17亿元(占比18.21%),同比增长22.32% [4][5] - 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长19.16% [6][5] - 投资收益208.99亿元,同比增长126.91% [4]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A股主承销项目36单,承销规模1485.28亿元,市场份额19.19% [6] -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承销规模261亿元,排名市场第一 [6] - 完成境外股权项目30单,承销规模29.89亿美元 [8] - 香港市场IPO项目18单、再融资9单,承销规模28.85亿美元 [8] 香港业务与国际业务 - 中信证券国际营收14.9亿美元(+53%),净利润3.9亿美元(+66%) [3][8] - 香港市场股权融资规模419.92亿美元(+490.96%),其中IPO规模137.03亿美元(+673.95%) [7] - 港股IPO保荐储备项目约140单 [3] - 参与赤峰黄金港股上市、映恩生物IPO及比亚迪配售等重大项目 [8] 行业环境与市场动态 - A股三大交易所受理IPO申请177单,同比增长453% [6] - 北交所IPO申请115单,占比超六成 [6] - 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自营、经纪业务回暖 [2] - 港股IPO需求旺盛推动中资券商业务机遇 [7][8] 运营数据 - 员工总数26,083人,较2024年末增加40人 [6] - 母公司员工15,087人,较2024年末减少576人 [6]
主要业务全面回暖,中信建投上半年净利增长近60%
第一财经· 2025-08-28 23: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7.40亿元,同比增长19.93%,净利润45.09亿元,同比增长57.77% [1] - 截至6月末总资产6123.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1%,净资产1097.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2% [1] - 营业支出54.05亿元同比下降6.05%,其中其他业务成本2.70亿元同比下降40.31%,业务及管理费49.76亿元同比下降3.45% [2] 业务板块表现 - 投行业务营收11.23亿元,同比增长12.09%,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15家(行业第2),主承销金额675.20亿元(行业第4) [1] - 财富管理业务营收36.79亿元,同比增长29.05%,客户总数突破1600万户,新开发客户83.08万户同比增长12.98% [2] - 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营收46.74亿元,同比增长29.05%,资管业务营收6.41亿元,同比增长2.47% [2] 投资业务与资产负债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196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50%,投资收益46.09亿元同比增长104.65% [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91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0.54%,主要受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影响 [2] - 完成债务融资主承销项目230单(行业第3),主承销金额7796.53亿元(行业第2) [1] 人力资源与股东回报 - 截至6月末员工总数12656人,较上年末减员389人,上半年应付职工薪酬43.81亿元,人均应付薪酬34.62万元 [3] - 拟中期现金分红每10股派1.65元,总派发金额12.8亿元,占上半年净利润比例31.82% [3] - 港股IPO保荐项目3家融资规模429.26亿港元,新三板定向发行项目4家募集资金3.61亿元 [1]
长联科技拟中期分红902万元 产能爬坡助硅胶业务收入大增145.3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3: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64.93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2371.99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2] - 硅基材料业务收入4075.12万元 同比增长145.39% 成为新增长动能 [2] - 期末总资产12.19亿元 同比增长4.23%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分红总额902.16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36.60% [2] 业务发展 - 主营环保型水性印花胶浆 水性树脂 丝印硅胶 数码涂料墨水及自动化印花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3] - 产品应用于安踏 李宁 FILA Adidas Nike等全球知名品牌 [3] - 整合原募投项目为年产2.775万吨环保水性印花胶浆建设项目 提升市场供应能力 [3] - 投资建设新型硅基材料及智能喷印设备制造项目 打造"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设备"产业基地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492.40万元 同比增长8.58% 占营业收入比例5.48% [4] - 累计取得发明专利41件 实用新型专利7件 21项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4] - 参与制定2项国家标准 13项行业标准及9项团体标准 获得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 [4] 战略规划 - 专注印花材料及设备业务 多元化服务品牌客户 [4] -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数码胶浆和功能型胶浆产业化应用开发 [4] - 深耕现有渠道销售网络 强化营销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 行业趋势 - 水性印花胶浆因环保特性和功能优势获市场青睐 [3] - 环保政策趋严推动企业环保意识增强 [3] - 中期分红逐步成为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的新常态 [2]
长联科技拟中期分红902万元,产能爬坡助硅胶业务收入大增145.3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归母净利润2464.9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371.9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1] - 硅基材料业务收入4075.12万元,同比增长145.39%,成为新增长动力 [1] - 期末总资产12.19亿元,同比增长4.23% [1] 分红政策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预计分红金额902.16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36.60% [1] - 2024年分红2126.52万元,股利支付率大幅提升 [1] 产能建设 - 整合原募投项目为"年产2.775万吨环保水性印花胶浆建设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市场供应能力 [2] - 拟投资建设新型硅基材料及智能喷印设备制造建设项目,打造"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设备"产业基地 [2]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492.40万元,同比增长8.58%,占营业收入比例5.48% [3] - 已取得发明专利41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21项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3] - 参与制定2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及9项团体标准,获得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 [3] 行业地位 - 产品应用于安踏、李宁、FILA、Adidas、Nike、SHEIN等全球知名品牌 [2] - 水性印花胶浆市场需求增长受环保政策推动和企业环保意识增强影响 [2] 发展战略 - 专注于印花材料及设备业务,推进数码胶浆和功能型胶浆的产业化应用开发 [3] - 深耕现有渠道销售网络,强化营销体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上海银行披露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22:08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 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1] - 合计拟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约42.63亿元(含税)[1] - 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2.22%[1] 分红比例变化趋势 - 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2.22%[1]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6.75%、30.06%、31.22%[1] - 连续两年保持提升[1] 分红政策导向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分享经营发展成果、获取合理投资回报诉求[1] -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1] - 积极响应一年多次分红、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政策导向[1] 未来分红承诺 - 2025年4月发布估值提升计划[1] - 计划未来3年每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1] - 持续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确定性[1]
新华保险: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同比增长33.5%
财经网· 2025-08-28 19: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0.41亿元,同比增长26.0%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99亿元,同比增长33.5% [1] -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67元,共计20.90亿元,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14.1% [1] 寿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2.7% [1] - 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4% [1] - 全渠道营销员规模145387人,与2024年底人数基本持平 [1] 投资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投资规模17125.22亿元 [1] - 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1] - 上半年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