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10大项目秀“肌肉”,松山湖引领湾区半导体投融资热潮
南方都市报· 2025-07-05 21:22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路演活动 - 东莞(松山湖)举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专场投融资路演活动 6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 10个半导体项目进行路演 [1] - 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等多部门指导 松山湖统筹发展局等主办 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承办 [1] - 主办方旨在搭建高效专业交流平台 促进半导体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 [4] 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全球深度变革背景下 国内半导体市场面临技术封锁挑战 同时存在国产化替代巨大机遇 [5] - 路演活动为半导体企业展示项目优势提供机会 帮助投资机构挖掘优质项目 实现资本与产业精准对接 [5] - 广东省提出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战略 东莞将半导体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战新产业 [7] 参与路演的半导体企业情况 - 三叠纪科技形成TGV工艺服务等四类产品体系 突破亚10微米通孔和填充技术 通孔尺寸等指标国际领先 [5] - 触点智能是国内首家CMOS固晶机量产商 存储芯片固晶机市占率从2022年2.21%提升至2023年10.66% [5] 东莞及松山湖半导体产业概况 - 2024年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超580亿元 位列全省第二 [7] - 松山湖2025年打造"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 将半导体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战新产业 [7] - 松山湖已集聚生益科技等半导体企业 形成以封装测试为核心的产业链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30亿元 [7] - 松山湖将组建半导体产业专班 通过政策和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7]
海淀科技会客厅首场活动举办 促重点领域产业链自主可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4:42
龙芯产品发布 - 龙芯中科发布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产品,性能再度突破,采用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具有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全自主等特点,满足通用计算、智能计算、存储、工控、工作站等多场景需求 [3] - 同时发布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3B6000M/2K3000,同样采用龙架构,多家企业现场发布基于该处理器的相关产品,适用于复杂工业环境、推理场景,可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制造等领域 [3] - 公司董事长胡伟武表示,我国信息产业需要构建独立于X86和ARM之外的第三套生态体系,公司已掌握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其基础软件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进入大力发展AI处理器的新时期 [3] 海淀区科技发展 - 海淀区"科技会客厅"首场活动举办,主题为"海淀发布,定义未来",旨在构建政府部门、科技企业、投资机构与媒体的高效对接机制,形成全链条科技信息服务生态 [1][4] - 海淀区积极构建"1+X+1"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一期入区企业提供免税、保税、退税和免证政策 [4] - 海淀区发布规模百亿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总规模增至200亿元,为高精尖产业提供资源保障 [4] 专题论坛活动 - 活动期间举办龙架构信息化新质发展论坛、智能装备与未来产业论坛、龙芯教育生态论坛、控制和智能论坛四个专题论坛,分享最新解决方案与生态进展 [4]
蓝皮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5:47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 [1] - 从"十三五"末期到"十四五"时期,强化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的技术基础不断夯实 [1] - 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围绕细分领域和重点领域加速突破,产业链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1] 先进制程突破与国际差距缩小 - 全球集成电路制程进步降速,将缩小中国与国际领先制程的差距 [1] - 在"国产替代"策略下,28纳米及以下成熟制程将驱动中国在显示驱动芯片、功率芯片、射频芯片等领域的自给率显著提升 [1] - 成熟制程成为保障中国国内安全需求的重要支撑 [1] 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缓解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材料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2] - 中国在光刻胶和电子特气方面取得突破 [2] - 推动国产设备、材料、设计工具的自主化,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多元化将取得成效,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 [2]
以人才驱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25
产业链现代化 - 产业链现代化涵盖从基础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关乎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竞争力 [1] - 产业链强起来必须提升现代化水平,具体包括增强自主可控性、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向高端化迈进 [2][3] - 创新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核心动力 [4] 创新驱动与人才 -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发起者与实践者 [5] - 人才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能够高效整合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5] - 人才是支撑产业链稳健发展与持续升级的核心要素,能够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6] 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 - 产业链现代化与人才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促进的紧密关系,产业链转型升级为人才提供创新舞台,人才集聚驱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6][7] - 加快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需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跨领域协同攻关体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8] - 建设贯通式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企业、高等院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形成从人才需求到人才培养再到人才使用的无缝衔接 [9] 以产聚才与以才兴产 - 围绕重点产业链形成人才持续供给的良好生态,引进高端人才,培育与集聚本土人才 [10] - 利用产业创新集群优势,强化本土紧缺人才培育,集聚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 [10] - 通过延链、补链、固链、强链工作,构建涵盖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等的多层次人才体系 [10]
北摩高科(002985) - 2025年06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3 23:00
国产大飞机发展情况 - 截止2024年底C919累计交付16架,其中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3架,2024年12月C919机队日均利用率达7.1小时,与主流窄体客机A320、B737利用率差距缩小至1小时内 [2] - 2025年3月中国商飞提出C919新产能规划,预计2027年产能达150架/年,2029年产能200架/年 [3] 航材市场现状与公司业务机会 - 民用航空刹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被国外巨头垄断,今年众多航司航材进口成本提升,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 [4] - 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机队规模分别为930架、917架和804架,民航刹车制动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大 [4] 公司民航战略布局 - 积极参与商飞公司各种型号国产化工作,依托自身优势为民机国产化战略做贡献 [5] - 依托多个民航PMA合格供应商资质,开拓民航客户,满足航司维修替换需求,提升国产化率 [5] - 以子公司赛尼航空为载体,整合资源,通过欧美质量体系贯标和工艺体系认证,开拓民航国际市场合作业务 [6] 起落架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起落架业务收入8392.24万元,同比增长1766.18% [7] - 2024年完成某型机起落架鉴定、批生产审查、两型飞机起落架放飞评审、某航天项目无人机起落架交付和试验等工作 [7] - 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重要应用节点,未来或成公司重要盈利增长点,公司会降本增效并利用试验中心保障科研、生产和交付 [7] 应收账款情况与催收政策 - 2024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5.46亿元,较2023年末同比减少3.1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末余额15.78亿元,较年初增长2.05%,增长斜率放缓 [8] - 公司成立若干工作小组,按客户类型和欠款周期分类,逐一交流和上门催收 [8] 京瀚禹经营情况与未来战略 - 2024年受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客户采购预算控制影响,接收订单平均单价同比下滑,营业收入下降 [9] - 积极进行产业布局,推动南京、西安地区归属客户合理分流,推进多品种小批量筛选业态优化调整 [10] - 未来拓展一筛、采筛一体、环境实验、车规等业务,提升自动化设备利用率,完善信息化系统,以盈利为导向达成年度目标 [10]
一汽联手新紫光,共组车规芯片“高端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14:53
战略合作概述 - 中国一汽与新紫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国产芯片应用、供应链资源建设、联合技术攻关、芯片产业生态建设等维度 [1] - 合作重点包括车规芯片关键技术、设计制造等领域,旨在强强联手实现突破 [1] - 合作被视为汽车央企攻克车规芯片薄弱环节、完善技术生态布局的关键里程碑 [2] 中国一汽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推进"All in"新能源战略,目标构建先进高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供应链 [1] - 2024年在商用车领域加大新能源产能布局,打造国内最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体系 [1] - 2024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售33 9万辆,同比增长41%,增速优于行业 [1] - 将建立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合作模式,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推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产业化成果 [1] 新紫光集团业务优势 - 旗下拥有紫光展锐(智能座舱SoC)、紫光同芯(车规级MCU与安全芯片)、紫光国芯(车规存储)、国芯晶源(晶振)等业务单元 [2] - 联合睿感(传感器)、瑞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等生态伙伴,实现对车载计算、控制、存储、传感、功率等环节的全覆盖 [2] - 多款产品已在头部车企量产应用 [2] - 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 CPU性能提升3倍,AI算力提升高达8倍 [3] - THA6 Gen2为中国首款创新性采用Arm Cortex-R52+内核打造的车规级实时MCU,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 技术合作重点 - 首要目标是车规芯片的"联合技术攻关",将开展芯片联合研制,集中技术力量攻克新一代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关键难题 [4] - 车规级芯片测试验证是另一重要领域,新紫光旗下近百种车规级芯片产品为联合验证提供技术载体 [4] - 双方将以"全链条自主可控、全要素协同创新"为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链全国产化模式 [5]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域集中式""中央集中式"转变,芯片作为汽车电子系统核心正经历关键转变 [6] - 建立汽车芯片标准、培育产业生态成为发展中国本土汽车芯片产业的关键任务 [6] - 新紫光提出"链主企业牵头+生态伙伴协同+区域集群联动"的立体化布局,构建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闭环生态体系 [6] 合作模式创新 - "总对总"模式可更好利用集团力量,从产品导入到标准制定再到生态培育,高层直接对话加速合作项目推进 [7] - 新紫光旗下各类汽车芯片有望纳入中国一汽供应链体系 [6] - 双方希望建立开放而非封闭的生态,有助于本土车规芯片生态圈的快速成长壮大 [7]
半导体ETF(159813)近9个交易日合计“吸金”1.08亿元,机构:2025年半导体产业将迎来全面复苏
新浪财经· 2025-06-06 11:07
半导体芯片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上涨0 06%,成分股兆易创新上涨4 75%,格科微上涨1 45%,北京君正上涨1 10%,盛美上海上涨0 63%,华海清科上涨0 57% [1] - 半导体ETF(159813)最新报价0 78元,日内涨幅0 26% [1][2] 半导体ETF交易数据 - 半导体ETF(159813)近9个交易日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1 08亿元,日均净流入1205 37万元 [2] - ETF换手率1 65%,量比1 77,外盘62 03万手,内盘42 24万手 [2] - T-1日单位申赎资产775143 26元,T日预估现金差额9245 97元 [2] - 最小申赎单位100万份,现金替代比例上限50% [2] 行业动态与前景 - 第五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ICDIA创芯展)将于2025年7月11日-12日举办,聚焦AI大算力、光子集成电路、RISC-V生态等前沿技术 [3] - 上海证券预计2025年半导体产业将全面复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盈利周期回升,关键材料自主创新成为核心逻辑 [3] - 半导体ETF紧密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芯片产业上市公司 [3] 指数权重股信息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 85%,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北方华创等 [4] - 半导体ETF(159813)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12969、C类012970、I类022863 [4]
午评:沪指震荡反弹涨0.48% 新消费概念股再度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6-03 11:57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股指6月3日早盘集体低开高走 上证指数涨0.48%报3363.48点 深证成指涨0.35%报10076.01点 创业板指涨0.73%报2007.76点 [1] - 新消费概念股大涨 创源股份、锦泓集团、若羽臣、乐惠国际等多股涨停 银行股走强 沪农商行涨停 杭州银行、中信银行刷新历史高点 创新药概念股维持强势 海南海药等涨停 [1] - 汽车整车股调整 江淮汽车跌超5% [1] 热点板块 - 涨幅居前板块:贵金属、游戏、银行、培育钻石、CRO、宠物经济 [2] - 跌幅居前板块:钢铁、汽车整车、白酒、特钢、一体化压铸、绿色电力 [2]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 关注外部关税变化与国内政策落地 6月18日至19日陆家嘴论坛将发布重大金融政策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3] -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板块分化 建议挖掘"AI+机器人"机会 包括传感器、灵巧手、机器狗等方向 高股息率红利资产受青睐 H股高端制造板块将壮大 [3] - 光大证券:A股估值处于2010年均值附近 政策支持及中长期资金流入或推动震荡上行 关注稳定类资产、产业链自主可控、内需消费 [4] 行业动态 - 广东提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 [5] - 深交所调整指数样本股 中钨高新、甘肃能源等20股调入深证成指 蓝色光标、长盈精密等8股调入创业板指 [6] 公司动态 - 华为宣布将于6月11日发布Pura 80系列新机 [7]
政策托底A股展现较强韧性 6月关注科技板块产业催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5月A股市场表现 - 5月A股市场震荡上行 主要指数多数上涨 小微盘风格表现相对更好 [2] - 截至5月30日收盘 A股处于修复行情窗口期 [2] 6月A股市场展望 - 机构普遍认为6月A股或延续震荡偏强走势 政策重视程度高形成较强支撑 [3] - 光大证券表示A股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均值附近 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托底市场 [3] - 华金证券预计6月消费维持高增速(端午假期和6·18推动) 出口增速回升(海外补库存) 制造业/基建投资高增速(稳增长政策加速) [3] - 中国银河证券称短期市场维持震荡 但调整空间有限 长期中央汇金类"平准基金"作用将夯实市场基础 [3] - 申万宏源指出资本市场政策构建"隔离墙" 宽货币与稳定资本市场直接关联 类"平准基金"形成向上支撑力 [4] 行业配置方向 - 光大证券建议三类资产:稳健类(高股息/黄金) 产业链自主可控 内需消费板块 [5] - 中泰证券推荐以红利资产/黄金/长债为底仓 同时关注AI上游算力/服务器等科技细分领域 [5] - 东吴证券看好科技成长板块 截至5月29日TMT板块成交占比回落至27.3% 性价比凸显 [5] - 财通证券提示6月沪深300等指数样本调整 ETF调仓或为部分个股带来增量资金 [5]
连续20日获资金净流入,高股息ETF(563180)逆市上涨,机构建议继续关注稳定类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0:0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农业、医药、港口等板块逆市走高,半导体等科技板块回调 [1] - 中证高股息策略指数拉升涨0.13%,成分股中塔牌集团涨超2%,四川路桥、中谷物流、沪农商行等多股涨超1% [1] - 高股息ETF(563180)翻红涨0.09%,溢折率0.03%,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1] 资金流向 - 高股息ETF(563180)连续20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1.46亿元 [1] 指数跟踪 - 高股息ETF(563180)紧密跟踪中证高股息策略指数,该指数选取80只股息率和股利支付率较高、分红稳定的上市公司证券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当前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均值附近,中长期资金或将持续流入 [2] - 配置方向包括稳定类资产(如高股息、黄金)、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内需消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