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21深度|再战纯电,他们与理想共进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8:46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通过深度互信、共创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 在面临产品延期和配置调整时仍能实现快速交付和产能爬坡 同时通过核心零部件自研提升产品竞争力 [1][4][15] 产品策略与调整 - i8 MAX作为标准配置全国统一售价33.98万元 Pro车型被取消 [1] - 纯电产品延期一年发布 因MEGA舆论影响和L系列销量下滑 导致20亿元研发费用用于外观调整和供应链改造 [4] - 后驱动电机为自研产品 前驱采用联合动力驱动器 [3][17] 供应链协作模式 - 建立供应商共创会机制 分为战略、技术和项目维度 理想与供应商共同讨论产品规划和战略方向 [9][10] - 采用N+1机制更新排产计划 提前3个月告知月度计划 当月提供日级排产计划 [11] - 通过PSM团队提供销量预测 提前12个月给到单款车型全年规划 季度刷新预测数据 [11] 技术自研与质量管控 - 自研碳化硅模组设计开窗区 使i8能耗控制在14.6-14.8kWh/100km 并释放24mm空间 [18] - 追求零安抛质量目标 故障率要求比行业标准高5-10倍 行业标准1万台1台失效 理想要求0.2台失效 [20][21] - 与三安半导体成立斯科半导体(理想持股70%)专攻碳化硅芯片研发 [17] 数据赋能与透明化管理 - 理想要求供应商开放数据 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管理 而非压榨成本 [13][14] - 通过数据系统将禾赛科技供应链良率从60%-70%提升至90%-95% [13] - 管理颗粒度极细 需求文档以页而非条计算 涵盖EMC、NVH等具体技术标准 [15] 产能与交付表现 - L6上市时联合动力组织百人团队保供 将产能爬坡时间从半年压缩至1-2个月 [15] - L9实现上市即交付 首个完整月交付破万台 [1] - 疫情期间扶持180家国产供应商替代国外供应商 [6]
阳光电动力:深耕向新 笃行致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2 17:32
夏日的合肥,阳光电动力新园区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满载电机控制器和车载电源的物流车驶出新园区,奔向全国各地的主机厂。这些不起眼的方盒 子,正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今年1~7月,阳光电动力已交付电控及电源产品73万套,同比激增约220%,全年交付量剑指120万套大关。 多维布局:红海市场的突围之道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束野蛮生长,步入增速放缓的调整期,阳光电动力凭借220%的同比增幅脱颖而出。这个数字背后,是其在客户深耕、技术创新与 交付能力建设上的厚积薄发。 这一爆发并非偶然,而是长期聚焦的必然结果,客户矩阵的深耕成为其业绩快速增长的关键支撑。自2010年起,阳光电动力便陆续与吉利、奇瑞、上汽 通用五菱、零跑、远程、开瑞等数十家乘商车企建立紧密合作,电控及车载电源产品批量配套多款纯电、混动车型。客户终端市场的亮眼表现,为阳光电动 力提供了强劲的订单支撑。 直面行业的激烈竞争及整车厂日益严苛的性能要求,阳光电动力以技术创新构筑护城河。多年来,阳光电动力深耕电机控制技术,为使产品精准契合客 户需求,在电控的功率器件并联方向上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其独创的单管并联技术路线,充分释放平台化潜能,以分立器件并联设计 ...
浙江开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05
公司基本信息 - 浙江开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钱彦兆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浙江赞途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自2025年8月20日起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供应链管理服务 国内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陆路/海上/航空) 运输货物打包服务 [1] - 经营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 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 装卸搬运 国内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 [1] - 业务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 非融资担保服务 日用品/美发饰品/珠宝首饰批发 国内贸易代理 销售代理 [1] - 提供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等配套服务 [1] 注册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华市义乌市稠江街道贝村路966号2单元202室 [1] - 所属国标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运输代理业 [1] - 登记机关为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
国录供应链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25
公司基本信息 - 国录供应链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蒋正伟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国录(湖北)供应链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自2025年8月19日起无固定期限 [1] - 注册地址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与西七道交口杰座商务中心38号楼201 [1] 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涵盖供应链管理服务 水产品批发 餐饮管理 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及仓储设备租赁服务 [1] - 商品销售范围包括农副产品 鲜肉零售 水产品零售 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日用百货及办公用品 [1] - 工业材料销售涉及有色金属合金 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 冶金专用设备 电线电缆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1] - 进出口业务包含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 进出口代理及食品进出口 [1]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药品零售 餐饮服务 道路货物运输 食品生产及电线电缆制造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下的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细分领域 [1]
全流程智能管控,日照钢铁数智实验室管理平台上线
齐鲁晚报网· 2025-08-19 12:42
平台上线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公司正式上线数智实验室管理平台 作为深化质量战略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布局 [1] - 平台标志着公司以数智化手段重塑原材料检验体系 通过全流程智能管控实现供需双方利益协同 [1] - 此举为钢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彰显企业以数智化升级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战略眼光 [1][6] 平台技术架构与功能特点 - 平台严格对标CNAS体系规范 构建覆盖取样 送样 制样 检测至结果发布的全链条智能管理闭环 [2] - 采用自动化流转替代人工操作 将检验误差压缩至最低 并通过电子原始记录与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形成数据铁证 [2] - 运用串口通信和AI取数等技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 确保检验过程透明化与可追溯性 [2] 平台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 - 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双向赋能 对内提升质量把控精准度 对外维护供应商合理权益 [2] - 以客观数据消除人为干预 确保评判标准统一公正 推动形成以质取胜的供应链竞争格局 [2] - 结构化数据管理与深度分析实现检验效率跃升 为供应链优化提供决策支撑 [4] 行业影响与竞争优势 - 平台推动原材料检验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质变 以技术公信力强化供需双方信任纽带 [6] - 为构建稳定 高效 优质的钢铁供应链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6] - 助力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构筑以质量+效率+生态为核心的差异化优势 [6]
永辉超市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线下商超及即时零售行业 [1] - **公司**:永辉超市(中国大型连锁超市代表) [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经济调整期渠道商优势** - 经济成熟期中,零售商和渠道商成长性优于生产商:日本零售公司(如唐吉诃德)年化收益率超20%,美国零售公司年化增长率达10%-20%,而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仅6%-8% [3] -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推动渠道商在流通结构重构中具备更高潜力 [2][3] **2 中国线下商超发展空间** - 线上消费占比停滞在30%,低线城市(如湖南)线上占比仅10% [5] - 品类差异显著:家电/服装线上化率超50%,但饮料/酒类/零食/调味品不足20% [5] - 日常消费依赖线下,消费者无囤货习惯,偏好就近购买 [5] **3 即时零售与传统商超关系** - **互补共存**:即时零售满足便利性需求(价格高),生鲜等品类仍依赖线下 [6][9] - **成本差异**:即时零售需支付拣货费(每单多1-3元),依赖高客单价盈利(如美团小象买菜) [9][10] - **市场分层**:高收入/高密度城市(如上海)适合即时零售,下沉市场仍由线下主导 [11][12] **4 中国经销体系变革** - 从深度分销转向大规模、多品类模式(如东北甄士美公司),降低加价倍率、提高效率 [7] - 适应终端销售动能下降及高性价比需求 [7] **5 永辉的竞争优势与策略** - **供应链与布局**:强供应链管理能力,覆盖线上渗透率低的生鲜/食品领域 [8] - **新模式转型**:取消进场费,终端价格下降,按消费者喜好选品(如引入网红品牌) [14][15] - **自有品牌**:毛利率20%(品牌商40-50%),价格优势显著,可快速扩展品类(类似Costco) [17] - **门店调整**:淘汰老城区低效店,新增年轻客群门店,引入烘焙/熟食提升客单价 [18] - **高工资策略**:保障服务与商品质量(如胖东来),员工严格管理生鲜临期品 [19][20] **6 永辉未来盈利预测** - **门店调整**:2025Q3完成关店,2026年保留450-500家店,利润逐步提升 [23] - **单店盈利**:2025年3月41家店单月利润35.885万元(利润率2%),2026年预测利润18.15亿元(中观预期) [24][25] - **财务费用**:2024年总部费用10-11亿元,未来预计降至5-6亿元,2026年利润预测12.78亿元 [26] **7 关键风险与机会** - **不确定性**:单店业绩波动、下沉市场潜力(电商渗透率低) [27] - **超预期点**:熟食业务从联营转自营(提升利润率)、财务费用下降 [27] --- **其他重要细节** - **烘焙/熟食战略**:胖东来用1/3面积自产熟食,日清制度保证新鲜度(如酱牛肉夜间打折) [16] - **模式复制难度**:资金需求高(单店调改数百万)、规模优势(与供应商谈判)、生鲜经营经验 [22] - **行业转型背景**:商品供过于求、大牌溢价权下降,传统进场费模式失效 [13] --- **总结** 永辉超市通过取消进场费、发展自有品牌、优化门店布局及供应链,在经济调整期和线下商超结构性机会中占据优势。即时零售冲击有限,下沉市场潜力大,未来盈利改善依赖门店调改进展和财务费用优化。核心风险为单店表现不确定性及转型执行效果。
苹果产业链框架报告:定义产品,也定义效率
国信证券· 2025-08-18 21:59
行业投资评级 - 苹果产业链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苹果通过硬件定义未来并构筑生态护城河,产品长期引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iPhone、Mac、iPad、Apple Watch等产品在各自品类中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市占率分别为38%、24%[2] - 苹果供应链体系高度全球化和集成化,涉及200余家核心企业和800多个工厂,分布于27个国家,全球每年与iPhone硬件相关的产业链规模高达万亿人民币[2] - 苹果2024年WWDC首次系统化阐述Apple Intelligence战略蓝图,定位为个人智能系统,聚焦系统集成以提升用户体验[2] - 苹果首款折叠屏有望于2026年推出,预计年销量达千万级水平,将带动UTG超薄柔性玻璃、铰链等关键部件增量市场[3] - AI眼镜、智能家居等新硬件有望进入密集发布周期,Vision Pro虽销量低于预期(约50万台),但仍在持续迭代[3] 公司概况 - 苹果由乔布斯于1976年创立,凭借Apple II和Macintosh开创个人电脑新时代,2007年iPhone发布标志其转型为移动设备领导者[7] -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iPhone推出前(1990-2006年收入CAGR 8.1%)、iPhone推出后(2006-2012年收入CAGR 41.7%)、库克接手后(2012-2024年收入CAGR 7.9%)[9] - iPhone营收占比在2015年达历史高位72.5%,2024年Service收入占比提升至24.59%,服务部门毛利率高达73.88%[9][54] 产品表现 - 2024年iPhone销量2.33亿部占全球手机销量18%,iPad销量5297万部占全球平板销量37%,Apple Watch销量3463万部占全球智能手表22%[29] - iPhone Pro和Pro Max款在销售首年合计销量占比达60%以上,全生命周期占比各30%[30] - 2024年AirPods市占率23%居全球第一,三星9%排名第二,华为通过三折叠产品完成早期市场教育[42][46] - Vision Pro引入眼动追踪+手势交互系统、8K Micro OLED显示屏等创新技术,但受限于重量和价格等因素销量约50万台[49] 供应链分析 - 苹果供应链分为四个层级:组装与代工(富士康、立讯精密等)、核心零部件及模组(三星、LG等)、重要零部件(鸿海精密、和硕等)、细分零部件/原材料[61] - 中国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占比44%,工厂分布占比超80%,每年贡献超2000亿美元产值[62] - 果链公司2011-2024年收入CAGR达26.38%,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企业显著受益[64] - 苹果推行"中国+1"策略,印度已承担全球15%的iPhone生产任务,越南成为AirPods和Apple Watch重要制造基地[72] 新技术布局 - 折叠屏手机2024年全球销量1600万台,预计2028年达5000万台(23-28年CAGR 20%),平均售价将从1167美元降至916美元[95] - 苹果折叠iPhone可能采用三星显示的无折痕方案,铰链结构设计涉及MIM、液态金属等工艺,UTG盖板渗透率已超93%[109][119] - 苹果积极布局3D打印技术,可能应用于折叠机中框和轴承制造,并作为ESG计划的重要一环[123] - Apple Intelligence聚焦系统集成而非传统聊天机器人,通过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第三方大模型三重架构争夺用户数据分发权[126][137]
爱婴室: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9: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 [2] - 公司通过双渠道协同发展、门店精细化运营升级及自有品牌战略深化推动业绩增长 [3][4] - 母婴行业受益于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及消费刺激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 [2] - 基本每股收益0.3374元/股,同比增长10.9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6亿元,同比下降8.42% [2] - 货币资金8554.11万元,同比下降80.48%,主要因增加理财产品配置 [8] 业务运营 - 全国新开母婴门店34家,覆盖22个城市,线下门店总数近500家 [3][4] - 第六代标准化店型推动来客数与销售同比增长近20% [3] - 自有品牌棉纺品销量同比增长超20万件,童装推行"一口价"策略 [3] - 与万代南梦宫合作开设中国首家万代拼装模型店 [3] - 智能仓储物流中心面积超6万平米,发货满足率接近100% [6] 产品与品牌 - 新上市超40款SKU自有品牌产品,包括婴幼儿酸奶果泥、益生菌粉等功能性食品 [3] - 自有品牌在多个品类销售占比超30% [6] - 合作品牌包括飞鹤、惠氏、达能、Babycar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3] - 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 渠道建设 - 实现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抖音小时达等O2O平台全覆盖 [7] - 线上平台粉丝量累计破15万 [7] - 开展社区营销及亲子互动活动,延伸品牌触达场景 [3] 行业环境 - 国家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如杭州每孩每月补贴1000元)及消费刺激措施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3] - 行业从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 [9] 公司治理 - 取消监事会设置,由审计委员会承接相关职责 [9] - 实施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0元 [10] - Wind ESG评级提升至AA级,行业排名第一 [10] 社会责任 - 向西藏日喀则捐赠儿童保暖物资及妈妈奶粉 [10] - 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采购带动农户增收,构建产业振兴模式 [10] - 建立果渣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环保实践 [10]
陈茂波:贸易形态重塑 会为香港的贸易、航运、金融以至专业服务等带来新发展契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6:45
国际贸易格局重塑下的香港机遇 - 香港作为货物中转港,最近几个月商品贸易录得同比双位数百分比增长,反映区域贸易合作深化带来的机遇 [1][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对越南和马来西亚的货物出口增幅分别超过50%和30%,进口货值分别增长约70%和30% [1][7] - 东盟作为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占香港贸易总额比例从2021年的12.1%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14.8% [1][7] 大宗商品交易发展 - 大宗商品(特别是有色金属)支撑全球一半航运货量,中国在全球金属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8] - 香港成功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全球仓库网络,2023年1月以来已有8个认可仓库投入运营,8月初LME注册仓单超过8,000吨 [9] - 大宗商品贸易带动香港航运、贸易融资、保险、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发展,并推动人民币计价结算 [9] 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 - 内地企业加速"出海",香港凭借资金自由、金融服务完善、物流高效等优势成为设立境外财资中心和供应链管理平台的首选 [10] - 香港已建立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为"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支持 [10]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为内地科创企业提供研发支持、技术评估和法规咨询等服务 [10] 香港经济转型方向 - 供应链整合和贸易形态重塑为香港贸易、航运、金融及专业服务带来新发展契机 [8] - 香港正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开拓新业务领域和增长点 [2][11] - 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年内将公布支持实体黄金交割的方案 [9]
小菜园(00999):中式大众餐饮赛道龙头,全国化扩张验证进行时
国信证券· 2025-08-17 23:2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给予小菜园"优于大市"评级,未来一年合理股价区间为13.4-14.3港元,较最新收盘价有32.3%涨幅空间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4/11.2亿元,同比增速32%/22%/19% [4] - 当前市盈率(PE)为14.7倍,低于2024年的19.4倍,估值具备吸引力 [5]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小菜园是中式大众餐饮龙头,主打直营模式和性价比定位,2024年堂食客单价59.2元 [1]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667家,其中华东区域占比超80% [1] - 2024年营收52.1亿元(+14.5%),归母净利润5.8亿元(+9.1%);2025H1营收27.1亿元(+6.5%),净利润3.8亿元(+35.7%) [1] - 2024年毛利率68.1%,归母净利率11.1%,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39] 行业分析 - 中式大众餐饮2025年市场规模约3.9万亿,2023-2028年CAGR为8.9%,行业CR5不足1%格局分散 [2] - 日本经验显示泡沫经济后性价比策略是餐饮龙头致胜法宝,11家日本十倍股来自餐饮行业 [2][50] - 行业三大趋势:线上化(2024年线上化率29.4%)、下沉市场(2024H1下沉门店增速8.1%)、品牌出海(2030年海外中餐市场规模预计4.14万亿元) [73][75][83] 成长驱动因素 - 门店扩张:预计2025-2027年净增130/160/180家,2030年门店有望达1809家 [3] - 单店效率提升:新店模型面积精简至230平米,初期投入降至120万/店,成熟单店年营收约900万,税后净利率14.5%,回本周期缩短至10个月 [3] - 供应链优势:自建2个中央厨房+14个分仓+200多辆冷链车,2024年食材粗加工产能利用率达95.5% [89][93] - 师徒合伙制:店长培养3家门店可晋升股东获0.01%-0.05%股权,区域经理可管理百余家门店 [101] 管理团队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汪书高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5%,核心管理层平均从业经验超20年 [1][19] - 控股股东持股锁定期18个月,Pre-IPO投资者已减持0.43%至5.97% [21][23] - 内部晋升机制完善,86.1%店长和厨师长任职超1年,600人任期超3年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