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

搜索文档
全年利润指引、汽车出海、自研汽车芯片.……一文读懂小米投资者日说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1:25
全年业绩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 [2] - 智能手机业务全年平均售价(ASP)预计同比提升3-5%,毛利率维持在12-12.5% [2] - AIoT业务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毛利率将扩张2.0-2.5个百分点 [2] 智能电动车业务 - 智能电动车业务预计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实现盈利 [3] - 德银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6900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实现4亿元人民币和2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 [3] - 2025年第二、三、四季度交付量预计分别为8.66万辆、10万辆和13.75万辆,全年交付量有望达到40万辆 [3] - 第三季度启动第二工厂,为下半年10-15万辆销量提供产能支撑 [3] - 高毛利的SU7 Ultra和即将发布的YU7 SUV将提升产品组合盈利水平,预计YU7在第三、四季度分别贡献2.5万辆和7.5万辆销量 [3] - 智能电动车业务毛利率预计从第一季度的23.2%逐步提升至第二、三、四季度的24%、25%和25.8%,全年毛利率有望达到24.7% [4] 全球化布局 - 公司计划从2027年开始在海外市场销售智能电动车 [5] - 海外Mi store门店数量将从2025年的约500家扩张至2026年的3000家,并在2030年达到1万家 [5] 芯片自研进展 - 公司正加速推进汽车半导体的自研进程,将很快开始生产汽车半导体产品 [6] - 根据2021年制定的十年计划,公司将投入500亿元人民币用于自研芯片开发,截至2025年2月已累计投入135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将达到60亿元 [6] - 旗舰SoC芯片开发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将为汽车半导体等其他芯片品类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7]
蔚来Q1实现营收120.35亿元,预计Q2销量为7.2万辆-7.5万辆
巨潮资讯· 2025-06-04 10:25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收入总额为120.347亿元(16.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5%,环比下降38.9% [2] - 2025年Q1毛利为9.196亿元(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8.5%,环比下降60.2% [2] - 2025年Q1毛利率为7.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汽车销售额为99.393亿元(13.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下降43.1% [2] - 2025年Q1汽车毛利率为10.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经营亏损64.181亿元(8.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6.4% [2] - 2025年Q1经调整经营亏损59.472亿元(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7.3% [2] - 2025年Q1净亏损67.5亿元(9.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环比下降5.1% [3] - 2025年Q1经调整净亏损62.791亿元(8.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环比下降5.2% [3] 研发投入 - 2025年Q1研发费用31.814亿元(4.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环比下降12.5% [3] - 2025年Q1经调整研发费用29.144亿元(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9.6%,环比下降11.5%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主要由于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成本及人员成本增加 [3] - 研发费用环比下降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技术开发费用减少,部分被人员成本增加所抵消 [3] 交付情况 - 2025年Q1汽车交付量42,094辆,同比增长40.1%,环比下降42.1% [4] - 其中蔚来品牌交付27,313辆,乐道品牌交付14,781辆 [4] - 2025年4月交付23,900辆,5月交付23,231辆 [5]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交付760,789辆 [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Q2交付量72,000至75,000辆,同比增长25.5%至30.7% [5] - 预计2025年Q2收入195.13亿元(26.89亿美元)至200.68亿元(27.6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至15% [5] 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260亿元(36亿美元) [3]
雷军: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6-03 23:52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四季度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亏损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亿元收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总收入达186亿元 占总收入16.71%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 环比增长10.7% [1] - YU7车型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汽车芯片研发进入后期阶段 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汽车工厂 [1] YU7车型动态 - 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预计7月量产 当前仅能静态展示 正式售价未定(网传23.59万元被否认) 特斯拉Model Y竞品定价区间26-31万元 [1][2] - 5月销量维持2.8万辆 与4月持平 但SU7 Ultra车型因碳纤维部件宣传问题引发车主投诉 [2]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加强辅助驾驶宣传规范 重点整顿隐藏式门把手、动力电池等新功能标准 [3] - 行业面临反内卷政策导向 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策略 [3]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1%,前十大权重包含立讯精密等
金融界· 2025-06-03 22:14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1%报3119.44点 成交额306.95亿元 [1]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08% 近三个月下跌9.91% 年至今下跌0.34% [2] 指数构成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通讯系统 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2]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18.67%) 宁德时代(14.52%) 立讯精密(6.34%) 汇川技术(5.06%) 韦尔股份(4.39%) 长城汽车(4.05%) 科大讯飞(3.21%) 三花智控(2.78%) 亿纬锂能(2.67%) 拓普集团(2.37%) [2] - 按市场板块分布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2.55%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6.72%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73% [2] - 按行业分布 可选消费占比36.33% 工业占比34.99% 信息技术占比21.34% 原材料占比6.61% 通信服务占比0.73%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 跟踪基金 - 跟踪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 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C 泰康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浦银安盛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3]
不可能23.59万!雷军回应小米YU7定价
搜狐财经· 2025-06-03 21:43
6月3日,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针对网传小米YU7的售价一事进行了回应。雷军表示,小米YU7的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的价格要到 开售一至两天前才能确定。 小米YU7是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于上月22日亮相,新车定位中大型轿跑SUV,将在今年7月正式上市。 新车外观延续小米家族设计语言,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两侧搭配与小米SU7类似的水滴状大灯组,使得车辆整体看起来运动气息浓郁。车身侧面采用溜 背造型风格,配备黑色轮眉,极具运动感。尺寸方面,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1608)mm,轴距为3000mm。内饰方面,走的是简洁风 格,搭载集成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三界面分屏操作,座椅方面采用5座布局。动力方面,新车提供单电机与双电机(高/低功率)车型。其中,单 电机车型最大功率为235千瓦;双电机车型(低功率)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30千瓦,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35千瓦;双电机车型(高功率)前电机最大功率为 最大功率为220千瓦,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88千瓦。 实际上,关于小米YU7的售价此前雷军也曾透露,小米YU7对标Model Y的配置,没有三十几万绝对下不了台的,不可能是网 ...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5月第5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3 16:56
别克品牌里程碑与促销活动 - 昂科威家族第180万台整车下线 6个月内实现10万辆销售增速 连续数月同比高速增长 [2][4] - 君越车型第130万台整车下线 近20年历经四代产品进化 [2][4] - 推出限时礼遇 昂科威Plus起售价16.99万元 君越起售价15.99万元 活动持续至6月18日 [2]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2025年Q1交付新车75869辆 总营收181亿元 毛利率23.2% [5][7] - 毛利率从2024年Q2的15.4%持续提升至23.2% 经营亏损缩窄至5亿元 [7] - SU7系列累计交付突破25.8万台 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台 线下渠道覆盖65城235家门店 [7] 岚图FREE+智能座舱升级 - 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支持五屏联动与跨设备任务流转 [8][10] - 配备15.6英寸2K超清屏 后排MagLink拓展坞兼容多品牌平板 [10] - 全系标配四门电吸门 7L冷暖箱 三温区独立空调 语音助手支持学习用户习惯 [10] 蔚来能源换电网络扩张 - 天津实现换电县县通 建成56座换电站覆盖16个区 京津冀高速换电站平均每110公里一座 [11][13] - 全国换电站达3337座 覆盖超1000个区县 高速换电网络布局近1000座 平均每180公里一座 [13] - 计划2025年6月30日前实现充电桩覆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 年底完成27个省级行政区换电站全覆盖 [13] 理想汽车财务与交付数据 - 2025年Q1净利润6.466亿元 连续10个季度盈利 现金储备1107亿元 [14][16] - 交付量92864辆 同比增长15.5% 预计Q2交付12.3万-12.8万辆 营收325亿-338亿元 [16] - 研发费用25亿元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 北京工厂加速提升MEGA产能至2500-3000辆/月 [16] 尊界S800高端车型发布 - 售价70.8万-101.8万元 基于途灵龙行平台 搭载HUAWEI ADS 4与鸿蒙ALPS座舱2.0 [17][19] - 车身尺寸5480x2000x1536mm 轴距3370mm 配备76英寸抬头显示与36个传感器 [19] - 提供纯电与增程动力 增程版含三电机版本 标配双腔空气悬架与多轮转向控制 [19] 东风猛士M817产品细节 - 座舱采用硬朗机甲风格 软包面积32㎡占比91.2% 配备Nappa真皮座椅与18扬声器丹拿音响 [20][22]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支持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鸿蒙座舱5实现一键投屏 [22] - 空间可变形为1.7米双床或2.1米大床 后备厢容积828L 最大扩展至2112L [22]
鸿蒙智行“五界”首次齐聚!负责人畅谈与华为合作感受,余承东:“五界”都能崛起但需要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9:24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5月31日,2025(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拉开帷幕。在下午的"未来图景峰会"论坛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鸿蒙智行的"五界"(问 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负责人共同出席,而这也是鸿蒙智行"五界"首次同聚一堂。 "我们第一次聚首是在三亚,其实那次去的时候,我们还没想到会增加第五'界'。"余承东表示,"目前鸿蒙智行已经有'五界'。我觉得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我们的能力做两三个'界'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五个'界'是非常非常难的。"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我们跟华为的合作也比较早,一直在(向华为)学习。从去年开始,我们学习的态度更好,学到了很多把事情做深做透的道理。"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 事长张国富这样介绍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的合作。 "低端竞争是一条死胡同" 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则透露,江汽与华为合作属于"一见钟情"。"双方在战略上有非常多的共识,我们觉得应该迈向高质量 发展。当然,华为公司的文化也非常吸引我们。"项兴初表示。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贾健旭认为:"上汽的精密制造,以及鸿蒙智行的严苛的质量体系, ...
尊界S800正式上市:售价70.8万元起 8月中旬批量交付
中国经济网· 2025-05-31 16:04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1日讯(记者王惠绵)作为联合中国汽车工业顶尖力量打造的旗舰,尊界S800于5 月30日正式上市,售价70.8-101.8万元。尊界S800先行者计划,6月26日开始交付,限量599台;8月中旬 开始规模批量交付。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尊界S800是中国智造走向高端化的一个开 端,汇聚了中国汽车工业最有勇气的力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 兴初表示,"在中国品牌高端化突破的道路上,没有孤胆英雄,只有共生进化。" 尊界S800采用天地人和设计理念,融合尖端科技与美学。双百万像素星河大灯首创车规级水晶大 灯设计,历经近百道工序手工打磨。星云画卷尾灯运用多层映射技术,呈现一步一景的动态成像效果。 车身方面,尊界S800自然流线车身设计搭配大视野纯平侧窗,风阻系数最低0.206Cd。双色车身采 用6C4B车漆工艺,历经170+道工序精雕细琢,实现零阶差分色腰线效果。车身漆膜厚度达到230μm, 镜面指数96.3%。 尊界S800的创新智慧电动门,联动毫米波雷达与固态激光雷达,智能感应动静态障碍物,自动调 节开启角度,最大开门角度达77°,支 ...
不再高歌猛进,理想汽车“慢”下来了|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5-31 09:1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1%,环比下降41.4% [2][3] - 净利润6.5亿元人民币,维持双增长但增速显著放缓 [2] - 汽车销售贡献247亿元,占比超95%,但平均单车售价从30.2万元降至26.6万元,降幅12% [3] - 汽车毛利率19.8%,同比微升0.5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20.5%基本持平 [4] - 总运营费用50亿元,同比减少9亿元,研发和销售费用各降5亿元 [5] - 现金储备1107亿元,连续十个季度盈利 [8] 交付与市场表现 - 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15.5%,但单价下滑导致34亿元潜在收入损失 [3] - 二季度交付指引12.3万-12.8万辆,低于市场预期的12.9万辆,营收预测325亿-338亿元 [6] - 前4个月累计交付12.68万辆,同比增19.41%,全年目标64万辆需下半年完成51万辆 [6] - 4月交付3.39万辆,同比增31.6% [6] 产品与竞争 - 产品结构向中低端倾斜,L7、L6等低价车型占比提升 [3] - 7月将发布纯电SUV i8,9月上市i6,面临20-30万元价格带激烈竞争(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 [7] - 2024款车型切换至2025款,5月完成换代并启动焕新版交付 [9] 行业与战略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蓝海转向红海,高增长红利消退 [3] - 面临市场规模与盈利能力的战略取舍:高端化遇容量天花板,大众化需应对价格战 [9] - 增程与纯电路线博弈,高端定位与中端市场重构 [10] - 爆款单品模式难以支撑长期增长,需转向体系力竞争 [10]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一度跌超5%,最终收窄至2.4% [2] - 投资者对增长质量与未来潜力存在分歧 [9]
SU7超越Model3,YU7挑战ModelY
太平洋证券· 2025-05-30 1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 2025 年 Q1 业绩创新高,总营收 1113 亿元,同比增长 47.4%,经调整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增长 64.5% [1] - 小米汽车发展良好,SU7 超越 Model3,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收入 186 亿元,SU7 系列第一季度交付 75869 台,4 月交付超 2.8 万台,累计交付超 25.8 万台,线下渠道拓展,YU7 预计 7 月上市 [1] - 小米 YU7 挑战 ModelY,有三个版本,续航、动力、充电等性能出色,外观设计好,配置高端,搭载高算力芯片带来更好辅助驾驶体验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集团 2025 年 Q1 财报情况 - 总营收 1113 亿元,连续两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 47.4% [1] - 经调整净利润 107 亿元,首破百亿,同比增长 64.5% [1] 小米汽车业务情况 SU7 情况 - 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收入 186 亿元 [1] - 第一季度新车交付 75869 台,连续 6 个月单月交付超 20000 台 [1] - 2025 年 4 月交付超 2.8 万台,是 20 万以上价位销量冠军,累计交付超 25.8 万台 [1] - 汽车线下渠道拓展,中国大陆 65 个城市开业 235 家销售门店 [1] YU7 情况 - 有标准版、Pro 和 Max 三个版本,标准版续航 835km,四驱车型续航 770km [2] - 最大马力 690PS,0 - 100km/h 加速 3.23s,最高时速 253km/h [2] - 双电机全轮驱动版本,最大马力 690PS、峰值功率 508kW,超级电机 V6s Plus 转速 22000 rpm [2] - 全系采用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Max 版本支持 5.2C 最大充电倍率,10 - 80%最快 12 分钟,最快 15 分钟充电 620km [2] - 外观延续家族化设计语言,线条流畅,车长近 5m、车宽近 2m、轴距 3m [2] - 拥有水滴大灯,新增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集成先进投影技术,有 1.1m 超宽显示 [2] - 后排新增 6.68 英寸移动控制屏,全车座椅 Nappa 包覆,主副驾零重力座椅支持 10 点式按摩 [2] - 全球首批搭载 NVIDIA DRIVE AGX Thor™ 车载计算平台,采用 4nm 工艺,有 700TOPS 算力 [3] - 辅助驾驶系统硬件配置高,标配英伟达 Thor 平台、1 个激光雷达、1 个 4D 毫米波雷达、11 个高清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