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721-20250725)-20250726
东吴证券· 2025-07-26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年7月21日至2025年7月25日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成交及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24只,发行规模约359.99亿元,较上周增加274.20亿元 [1] - 发行年限多为3年,发行人性质包括央企子公司、地方国企、中央国企、大型民企,主体评级多为AAA、AA+级 [1] - 发行人地域涉及北京市、安徽省等多地,发行债券种类有超短期融资券、科创债等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额合计610亿元,较上周增加87亿元 [2] - 分债券种类成交量前三为金融机构债、非金公司信用债和利率债,分别为304亿元、236亿元和54亿元 [2] - 分发行期限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87.94% [2] - 分发行主体行业成交量前三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分别为325亿元、117亿元和15亿元 [2] - 分发行主体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分别为250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 [2] 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折价成交比例小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21临川绿色债02(-0.3664%)、22万科GN003(-0.1649%)、24康富租赁MTN002(可持续挂钩)(-0.1057%),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为主 [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22广东债10(1.1757%)、GC风电KV(0.8326%)、20山东70(0.7413%)、25中核租赁GN002(碳中和债)(0.5381%),主体行业以公用事业、金融、交运设备为主 [3]
行至六载,进而有为——中银理财成立六周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11:38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和金融报国初心,在产品研发、投研决策、资产配置和渠道拓展上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1] - 公司净资产近200亿元,累计发行产品4,000只,服务客户1,200万,累计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2,000亿元[3] 科技金融 - 公司聚焦科技金融,完善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政策体系,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绿色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5]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科技金融超2,000亿元,协同商业银行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6] - 公司积极布局科创债券,支持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7] 绿色金融 - 公司紧扣"双碳"目标,构建多元化绿色理财产品体系,ESG主题产品存续规模超700亿元[9][10] - 绿色相关债券投资余额超200亿元,连续三年取得碳中和证书,2024年获得CCB标签[10] 普惠金融 - 公司拓展县域、农村代销渠道,提升县域客户触达质效,助力乡村振兴[13][14] - 推出"爱心公益"理财产品,探索金融支持公益事业发展新模式[15] 养老金融 - 公司打造"福""禄""寿""吉"系列养老主题品牌,推出3只养老理财产品和9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18] - 养老金融产品规模合计超500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销售产品L份额规模市场领先[19]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已在十余家代销渠道上线,渠道覆盖率排名市场前列[20] 数字金融 - 公司构建新一代一体化资管科技平台,提升前中后台数字化水平[23] - 推进"数据×""AI+"战略,强化数据治理,探索RPA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5] 国际化布局 - 公司投资澳门"莲花债"、一带一路绿色美元债、沙特阿拉伯石油集团美元债等,跨境资产种类丰富[27] - 产品币种扩展至欧元、港币、英镑等多个非美货币[27] 渠道与服务 - 公司实现123个渠道对接,非中国银行渠道代销规模超5,000亿元[29] - 推出"中银理财Plus"微信服务号系统,注册理财经理超2.7万人,活跃人数约1.7万人,累计访问突破90万次[29]
行至六载,进而有为——中银理财成立六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09:59
公司概况 - 中银理财是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主营公募/私募理财产品发行、理财顾问及咨询等资产管理业务 [1] - 公司净资产近200亿元,累计发行产品超4,000只,服务客户1,200万户,累计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2,000亿元 [3] 科技金融布局 - 将科技金融作为核心战略,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投资领域覆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5] - "十四五"期间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投资超2,000亿元,协同商业银行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6] - 积极布局科创债券市场,支持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7] 绿色金融实践 - ESG主题产品存续规模超700亿元,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超200亿元 [9][10] - 连续三年取得碳中和证书,2024年获得CCB(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签 [10] 普惠金融举措 - 拓展县域/农村代销渠道,定制"中债-中银理财高等级乡村振兴债券指数" [13][14] - 推出"爱心公益"理财产品,探索金融支持公益事业新模式 [15] 养老金融发展 - 打造"福禄寿吉"系列养老主题品牌,推出3只养老理财产品和9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18] - 养老金融产品总规模超500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销售规模市场领先 [19] - 产品覆盖十余家代销渠道,渠道覆盖率居市场前列 [20] 数字金融转型 - 构建新一代一体化资管科技平台,覆盖前中后台全业务链数字化能力 [22][23] - 实施"数据×""AI+"战略,落地RPA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25] 跨境业务拓展 - 投资澳门"莲花债"、一带一路绿色美元债、沙特石油集团美元债等跨境资产 [27] - 产品币种扩展至欧元、港币、英镑等多币种 [27] 渠道与市场表现 - 实现123个渠道对接,非中国银行渠道代销规模超5,000亿元 [29] - 微信服务号"中银理财Plus"注册理财经理超2.7万人,累计访问90万次 [29] - 荣获金牛奖、天玑奖、金贝奖等主流财经媒体奖项 [31]
上半年四川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四川日报· 2025-07-26 09:32
银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6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17.85万亿元、负债17.26万亿元、存款余额13.9万亿元、贷款余额12.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4%、9.35%、10.21%、11.43% [1] - 前6月四川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41.43亿元,同比增长2.96% [1]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9%,其中文旅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9% [2] - 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4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6%,占全部制造业贷款比重57.6% [2] - 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6.35%、29.38%、35.30%,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2]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前6月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累计赔款支出7989.36万元、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2]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 - 绿色融资贷款余额1.99万亿元,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2] - 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投放10笔、余额21.78亿元 [3] - 5家大型银行在川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已落地3只30亿元 [3]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3]
郑州银行深耕 “五篇大文章”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7-25 17:01
公司战略 - 公司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主线,构建"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1] - 公司聚焦"两高四着力",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 [3] 科技金融 - 公司新挂牌4家科技特色支行,配置专业团队支持中小企业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1] - 公司与嵩山实验室探索"银研联动"模式,与"郑好融"平台合作成为首批"郑科贷"业务合作金融机构 [1] - 公司打造服务科创企业主体的"六专"机制,优化科创金融业务流程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支持各类科创企业4991家 [1] 绿色金融 - 公司制定《绿色银行信贷战略》等文件,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绿色信贷业务余额91.46亿元,同比增长123.73% [2] - 公司优化绿色金融战略顶层设计,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2] 普惠金融 - 公司构建三级联动机制,推出订货贷、企采贷、助业贷等12款产品 [2] - 公司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6.85亿元,同比增长7.46% [2] 养老金融 - 公司加大对养老产业、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 [2] - 公司完善养老金融服务场景,推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2] 数字金融 - 公司提升技术、数据、创新能力,完善智能化、便捷化服务水平 [3] - 公司通过多方合作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与可靠性 [3] - 公司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加强客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 新闻吹风会在京召开
中国能源网· 2025-07-25 13:22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于9月16-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举办 [2] - 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2] - 大会主题为"绿色新能源 智造新未来" 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2] 大会亮点 - 专业聚焦:覆盖清洁高效燃煤装备 水电 风电 光伏 核电 生物质能装备 新型储能 智能电网 高效输变电等全产业链核心领域 [2] - 多元参与:汇聚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 关键用户行业代表 科研机构与高校 权威专家学者 金融机构及投资界人士 [2] - 创新引领:展示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与前沿技术 探讨装备智能化升级 数字化转型路径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 [3] - 国际合作:吸引国际组织代表 外国政府官员 驻华使节 国际专家及跨国企业高管 特设"清洁能源装备国际合作圆桌对话"等高端活动 [3] - 活动丰富:采用"1+1+N"模式 包括开幕式 权威主旨大会 多场深度专题会议 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 精准市场对接会及实地参观考察 [3] 筹备进展 - 众多国内外专家及企业已确认参会 组委会致力于打造高效 卓越的国际行业盛会 [3]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25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5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宏观情绪提振预期,但现实限制弹性;不锈钢宏观情绪主导边际,基本面决定弹性;碳酸锂供给端扰动加剧,短期或偏强;工业硅仓单去化,盘面表现抗跌;多晶硅政策扰动加强,需关注上方空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期货数据:沪镍主力收盘价124,360,成交量162,621;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935,成交量144,303 [4] - 产业数据:1进口镍124,100,俄镍升贴水550,镍豆升贴水 -900等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印尼多个镍相关项目有进展和变化,如CNI项目试生产、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某冷轧厂停产检修等 [4][5][6] - 趋势强度: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8] 碳酸锂 - 基本面数据:2509合约收盘价76,680,成交量1,770,283等 [9]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上涨;赣锋锂业Mariana项目扩产申请被拒,Galan锂项目获批;本周碳酸锂库存环比增长 [10][11]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1 [11]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基本面数据:Si2509收盘价9,690,PS2509收盘价53,765等 [13] - 宏观及行业新闻:东方希望准东园区热电厂21.6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14] - 趋势强度:工业硅趋势强度为0,多晶硅趋势强度为1 [15]
金融领域三大积极变化 助力广东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46
广东经济金融运行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金融领域支撑主要体现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速高于总体贷款增速 [1] - 1-5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3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29.2%(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融资2399亿元、企业债融资1252亿元 [2] - 制造业贷款上半年增加2787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22.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7.8%显著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2]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城中村专项借款发放1697亿元,带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相关行业贷款增加4840亿元 [2] - 粤东西北地区贷款余额2.8万亿元(同比+7.0%),受"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政策牵引 [2] - 科技贷款余额5.6万亿元(同比+7.3%),科技创新债券发行207.5亿元,包括东莞银行15亿元专项金融债 [3] 科技金融创新 - 推出"益企共赢计划""股贷担保租""认股权+贷款"三大服务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3] - 研发阶段创新"科技人才贷""科技研发贷""前期贷",转化阶段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广东首笔"中试贷" [4] - 生产阶段推广"创新积分贷"(江门肇庆授信1200亿元)、"评级贷"(东莞90家企业获贷1.9亿元) [4][5]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4.2万亿元(同比+18.4%),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7.35亿元 [5] - 转型金融贷款发放33.6亿元(39笔),覆盖水泥、钢铁等高碳行业,推出"工业低碳转型贷""降碳贷"等产品 [5][7] - 系统化推进转型金融标准应用,包括国际国内互认标准、广东团体标准等 [7] 存款与融资结构 - 6月末住户及企业活期存款余额同比+8.8%(比各项存款增速高3.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增加5297亿元 [3] - 存款活期化趋势显现,反映利率调整政策效应促进消费投资 [3] - 债券融资占比提升因优质企业和基建项目偏好低成本融资 [2]
苏州碳普惠体系成功跨省应用
苏州日报· 2025-07-25 08:22
碳普惠服务体系跨省应用 - 山东聊城交运集团冠县汽车站通过苏州碳中和普惠服务体系完成首笔碳交易,标志着市场化碳普惠体系成功实现跨省应用 [1] - 该案例为全国分散的碳减排资源流动提供创新范本 [1]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自2021年启动碳普惠创新项目,2022年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成市场化交易体系,2023年引入国际权威认证标准 [1] 苏州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成果 - 2024年联合多方共建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提供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一站式服务 [1] - 截至2024年6月底,平台已发布六类碳减排方法学,累计服务企业500余家,开发碳减排量超34万吨,完成碳交易超14万吨 [1] - 依托专用车充电桩碳普惠方法学,成功服务苏州公交集团完成全国首单1062吨公交充电碳交易、苏州市政府屋顶光伏770吨碳交易,跨市服务南京公交集团完成2500吨碳资产核查与交易 [1] 山东聊城合作案例细节 - 2024年聊城市全面更新冠县50台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公交100%新能源化 [2] - 山东聊城交运集团利用专用车充电桩碳普惠方法学,核证碳资产904吨,与赫锐德(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200吨碳减排量交易,获利4000元 [2] - 碳普惠平台技术支撑全程贯通,构建从碳核证到交易变现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2] 未来发展规划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将深化"绿色金融"创新,打通"减排—资产—融资"链条,促进从"绿色激励"向"绿色资产"转变 [2] - 打造具有苏州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服务体系,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苏州方案" [2]
深耕“五篇大文章”创新驱动显成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9
科技金融 - 公司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推出专精特新贷、e扩快贷等产品,优化科创企业客户评级模型并实行定价优惠 [3] - 成立制造业柔性团队研究江门15条重点产业链,设立多家科技支行覆盖四市三区,开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3] - 截至6月末高新技术企业结算服务覆盖率达67%较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7% [3] 养老金融 - 公司构建智慧养老结算平台支持长者饭堂建设,累计上线19家智慧长者饭堂服务超6万名长者 [4] - 为养老产业公司提供280万元贷款用于成人纸尿裤原材料采购,养老金融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5.68% [4] 数字金融 - 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上线融e聚平台,连接客户达199户年内服务474万人次C端用户 [6] - 融e聚整合支付结算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资金一体化,支持核心企业全国上下游线上支付结算 [6] - 在五邑大学启用全省首个高校数字人民币主题体验区,累计完成数字人民币交易超50万笔 [6]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 - 截至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294.94亿元较年初增长18.55% [7] - 普惠贷款余额147.14亿元惠及客户超1.24万户较年初显著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