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概念股集体上扬 国内脑机接口产品首次进入审批“绿色通道”
智通财经· 2025-11-12 10:27
此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YY/T 1987—2025《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 行业标准。东吴证券认为,国内政策积极推进,国内外临床和商业化进展加速,看好脑机接口产业。华 福证券表示,随着脑科学、人工智能、医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等的发展,BCI的内涵和外延也 在不断丰富。我国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多重优势。 消息面上,11月11日,由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目前已正式 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这是国内首 个进入该"绿色通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标志着中国在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化进程迈出了从临 床验证到市场准入的关键一步。 脑机概念股集体上扬,截至发稿,脑洞极光(06681)涨8.49%,报6.9港元;南京熊猫(600775)电子股份 (00553)涨3.2%,报5.16港元;微创脑科学(02172)涨4.39%,报11.9港元。 ...
华为公布“十大发明”;软银清仓英伟达丨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0:26
华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华为公布第六届"十大发明"评选结果,涵盖超大规模算力平台、鸿蒙全栈架构、折叠新形态等十项技术 [2] - 2024年华为新公开专利达3.7万件,创历史新高 [2] 半导体与芯片产业动态 - 格芯与台积电签署技术授权协议,获准使用台积电的650V与80V氮化镓技术,计划于2026年初开发新产品,2025年晚些时候开始生产 [7] - 国内首条基于12寸40nm CMOS工艺线的全国产化硅光芯片流片平台在光谷正式投用 [9] - 兆易创新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持有长鑫科技约1.88%股权,总投资金额为23亿元人民币 [8] 消费电子与人工智能 -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决定推迟下一代iPhone Air的发布,原定2026年秋季的发布日程已移除 [3] - 富士康已拆除除一条半之外的所有iPhone Air生产线,预计本月底前完全停止生产;立讯精密已于10月底结束相关生产任务 [3] - 特斯拉正筹备扩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新建专用设施用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目标年产能达1000万台 [5] - 投资人段永平表示,AI领域值得参与,并欣赏英伟达CEO黄仁勋的长期战略一致性 [5] 投资与资本运作 - 软银集团于10月出售所持全部英伟达股份,合计约3210万股,总价值约58.3亿美元 [2] - 安克创新公告称,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0] - 秦安股份拟以8.85亿元收购亦高光电科技99%股权,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 [11] 企业并购与业务拓展 - 雷迪克公告称,拟与傲意科技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浙江雷傲机器人,公司出资9000万元占比90%,将开展机器人灵巧手等相关技术研发 [12] - 鼎通科技拟以1.26亿元收购蓝海视界70%股权,以扩展在自动化视觉检测领域的技术能力 [13] - 东方智造拟以2748.87万元收购南通赛孚机械设备70%股权,以完善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产业布局 [14] 行业监管与市场动态 - 抖音电商开展酒水虚假营销专项治理,近三个月共处置违规商品超2000个,涉及违规商家690个 [6] - 上纬新材公告称,公司近期开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处于产品开发阶段,尚未实现量产及规模化销售 [4] - 由上海阶梯医疗研发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为国内首个进入该"绿色通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 [7]
港股异动 | 脑机接口概念股集体上扬 国内脑机接口产品首次进入审批“绿色通道”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0:23
此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YY/T 1987—2025《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 行业标准。东吴证券认为,国内政策积极推进,国内外临床和商业化进展加速,看好脑机接口产业。华 福证券表示,随着脑科学、人工智能、医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等的发展,BCI的内涵和外延也 在不断丰富。我国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多重优势。 消息面上,11月11日,由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目前已正式 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这是国内首个进入 该"绿色通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标志着中国在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化进程迈出了从临床验证 到市场准入的关键一步。 智通财经APP获悉,脑机概念股集体上扬,截至发稿,脑洞极光(06681)涨8.49%,报6.9港元;南京熊猫 电子股份(00553)涨3.2%,报5.16港元;微创脑科学(02172)涨4.39%,报11.9港元。 ...
A股脑机接口概念股走强,爱朋医疗涨近12%,世纪华通、创新医疗涨超7%,三博脑科涨3%!国内脑机接口产品首次进入审批“绿色通道”
格隆汇· 2025-11-12 10:21
格隆汇11月12日|A股市场脑机接口概念股走强,其中,爱朋医疗涨近12%,世纪华通、创新医疗涨超 7%,博拓生物涨超5%,翔宇医疗涨超4%,三博脑科、塞力医疗、狄耐克、泰和科技、诚益通涨超3%。 消息面上,由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目前已正式进入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这是国内首个进入该"绿色 通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标志着中国在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化进程迈出了从临床验证到市场准 入的关键一步。 ...
A股异动丨脑机接口概念股走强,国内脑机接口产品首次进入审批“绿色通道”
格隆汇APP· 2025-11-12 10:17
脑机接口行业动态 - 国内首个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标志着产业化进程迈出从临床验证到市场准入的关键一步 [1] - 该产品由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并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这一"绿色通道" [1] 相关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脑机接口概念股整体走强 爱朋医疗领涨近12% 世纪华通和创新医疗涨幅均超7% [1] - 博拓生物涨超5% 翔宇医疗涨超4% 三博脑科、塞力医疗、狄耐克、泰和科技、诚益通涨幅均超3% [1] - 人脑工程板块多只个股年初至今涨幅显著 世纪华通年初至今涨幅达269.65% 塞力医疗涨幅达235.60% 创新医疗涨幅达198.87% [2]
脑机接口概念股盘初拉升,爱朋医疗涨超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0:0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1月12日,A股脑机接口概念股盘初拉升,爱朋医疗涨超9%,创新医疗、倍益康、翔宇 医疗、世纪华通跟涨。 ...
不投教授?上海153家教授创业公司狂揽68亿
36氪· 2025-11-12 09:08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机构对教授创业项目的态度出现分化,部分投资人表态不再投资,但科研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2024年上海科研人员自主创业公司达153家,相关企业吸纳融资合计超68亿元[1] - 投资机构已从早期盲目追捧教授光环转向理性评估,更关注创始团队的综合实力、创业决心以及项目所在赛道的行业机遇[12][16] - 能够成功获得融资的教授创业项目通常具备四大关键要素:创始人拥有产业化经验、团队由顶尖科学家与资深产业界人士联合组建、科研成果具备全球首创性、创始人拥有破釜沉舟的创业决心[4][6][10][11] 投资趋势与市场现象 - 出现投资热情从热转冷但科研成果转化持续火热的矛盾现象[1] - 2025年仅上海市研究人员(教授)创办的医疗企业中,就有十余家完成融资,例如阿泰克、柏全生物、血霁生物等[2] - 投资机构在“试错”中完成认知迭代,主动帮助科学家寻找创业合伙人,组建“科学家+资深产业界人士”的组合团队[16] 成功融资项目的创始团队特征 - 拥有创业或成果转化经验的创始人更易获得投资者认可,例如血霁生物朱芳芳博士曾在风投机构负责医疗投资及投后管理[4] - 由顶尖科学家与资深产业界人才联合组建的创始团队是顶级配置,例如正序生物由陈佳教授提供技术支持,公司管理交由拥有近20年工业界经验的牟晓盾博士负责[6][8] - 创新实力极强、科研成果为全球首创的顶级科学家易获青睐,例如阿泰克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发表于《Nature》主刊的蛋白自噬降解技术(ATTEC)[10] - 拥有破釜沉舟勇气、主动全职创业的教授更易打动投资者,例如波达医疗许凯亮通过压上身家和对赌协议展示决心,从而获得近亿元估值投资[11] 获得融资的典型公司案例 - 血霁生物在2021-2025年完成五轮融资,其“巨核细胞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中美监管机构批准,并获FDA授予两个孤儿药资格[5] - 阿泰克于2025年8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推进基于ATTEC技术的药物开发及临床前研究[10] - 波达医疗在2025年7月获得新一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套功能超声成像系统已于2023年12月上市销售[11] - 正序生物已完成三轮融资,其首条管线CS-101使多位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摆脱输血依赖,碱基编辑药物CS-121注射液已完成首位患者给药[8][9] 热门投资赛道与行业机遇 - 靶向蛋白降解(TPD)领域备受关注,相关企业如达歌生物、阿泰克、标新生物等近两年均顺利斩获融资,达歌生物与武田制药就新型分子胶降解剂达成总额12亿美元的合作[13][14] - 脑机接口是投资机构重点布局赛道,念通智能、韶脑科技等相关企业均已完成融资[14] - TPD技术为传统小分子疗法难以靶向的致病蛋白提供新成药方法,分子胶和PROTAC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众多跨国药企布局[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