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6G,全球首款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研发成功
选股宝· 2025-08-28 22:47
技术突破 - 中国学者研发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 采用先进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和新架构 [1] - 实验验证芯片系统可实现超过120Gbps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 满足6G通信峰值速率要求 [1] - 技术突破传统电子器件"一个频段一套设备"限制 实现端到端无线通信链路全频段性能一致且高频段无劣化 [1] 产业影响 - 全频段重构解决方案催生更灵活智能的AI无线网络 重塑未来无线通信格局 [1] - 为真正意义上的AI原生网络奠定硬件基础 可通过内置算法动态调整通信参数应对复杂电磁环境 [1] - 成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理想载体 使未来基站和车载设备在传输数据同时能精准感知周围环境 [1] 产业链变革 - 技术突破将强力拉动宽频带天线和光电集成模块等关键部件升级 [1] - 带来从材料、器件到整机、网络的全链条产业变革 [1] - 涉及企业包括飞鹿股份和光迅科技等上市公司 [1]
8.28犀牛财经晚报: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犀牛财经· 2025-08-28 18:28
银行业动态 -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10至20个基点 涉及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机构[1] - 四川三家银行计划联合申设理财公司 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和四川银行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1] - 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提供比特币、以太币等交易品种[2] 半导体与科技 - 二季度NAND Flash前五大品牌厂营收环比增长22%至146.7亿美元 受益于出货位元大幅成长[1] - 中国研发全球首款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 实现超120Gbps传输速率 满足6G通信要求[2] - 科创50指数单日大涨7.23% 寒武纪、中芯国际股价创历史新高[16] - 半导体板块集体大涨 张江高科等10余股涨停[16] 消费与零售 - 抹茶类饮品销量显著增长 有品牌新品首周销量突破1万杯 无糖抹茶咖啡受年轻消费者青睐[2] - 珠江啤酒上半年净利润6.12亿元 同比增长22.51% 营业收入31.98亿元[6] - 伊利股份上半年净利润72亿元 同比下降4.39% 营业收入617.77亿元[12] 汽车与制造 - 极越汽车关联公司因未履行46万元案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5] - 保隆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9.15% 拟每股派现0.32元[7] - 南山铝业上半年净利润26.25亿元同比增长19.95% 拟每10股派现0.4元[8] 金融与投资 - 财通证券上半年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16.85% 营业收入29.59亿元[11] - 中国银河上半年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 拟每10股派现1.25元[15] - 华安基金董事长变更 徐勇接替朱学华出任新任董事长[4] 企业动态与争议 - 阿里云百炼部分模型改为限时额度模式 提供100万免费token额度[3] - 理想汽车否认9月发布AI眼镜计划 称相关消息不实[3] - 靖奇投资创始人实名举报内部人员涉嫌利益输送和侵占基金财产[4] 工业与材料 - 金帝股份上半年净利润7593.26万元同比增长32.86% 拟每股派现0.05元[10] - 中国海防上半年净利润9457.39万元同比增长25.48% 营业收入13.85亿元[13] - 中核钛白上半年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 营业收入37.7亿元[14]
全球首款 我科学家研发出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16
技术突破 - 研发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 [1] - 采用先进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及全新架构 [1] - 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1] 性能表现 - 实验验证系统可实现大于120Gbps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 [1] - 满足6G通信峰值速率要求 [1] - 端到端无线通信链路在全频段内性能一致 高频段性能未见劣化 [1] 行业影响 - 为6G通信在太赫兹及更高频段频谱资源的高效开发扫清障碍 [1] - 突破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频段的传输性能限制 [1] - 推动下一代通信技术向更高频段频谱资源拓展 [1]
重磅!我科学家研发出这一芯片,全球首款!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8:44
核心观点 - 联合团队在国际上研制出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 为6G通信技术实用化奠定硬件基础 [1] - 该芯片实现全频段资源调度和超过120 Gbps的极速数据传输 打破传统电子器件"一个频段一套设备"的僵局 [1] 技术突破 - 采用"超宽带光电融合无线收发引擎"新架构 利用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实现技术突破 [2] - 关键突破在于频率可广泛快速精准重构的片上集成光电振荡器(OEO) [2] - 在0.5 GHz至115 GHz超宽范围内快速精准低噪声生成任意频点通信信号 [3] - 从原理上规避高频段噪声累积难题 在115 GHz极高频率下信号质量稳定 [3] 性能表现 - 实现超过120 Gbps的传输速率 完全达到6G通信峰值指标要求 [3] - 全频段内通信质量平滑稳定 高端频段未有衰减 [3] - 具备实时自动跳频能力 在频段受干扰时可自动切换至清晰频段 [3] 应用价值 - 可替代以往多套不同频段无线设备功能 实现"一芯多用"和动态调频 [3] - 为AI原生网络奠定硬件基础 可通过内置算法动态调整通信参数 [4] - 作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理想载体 使设备在传输数据同时能精准感知环境 [4] - 将强力拉动宽频带天线 光电集成模块等关键部件升级 [4] 未来发展 - 团队将推进激光器 光电探测器和天线的一体化单片集成 [4] - 目标开发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的智能通信模组 [4] - 可嵌入手机 移动基站 无人机 物联网设备等任何终端 [4]
南京上半年服务业继续稳步向前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29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 2024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8600亿元 位列全省第一和全国前列 目标打造首个万亿级产业 [3] - 2025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 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增长17.4% 互联网平台增长28.9% 互联网数据服务增长17.0% [3] - 发布国内首个标准单元自动综合工具iCell和AGIROS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25.06社区版 并推进九大产业行动包括人工智能产业攻坚 [2][3] 科技创新与研发机构 - 全市358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中218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 [4] - 聚焦人工智能、6G通信、生物制造等科技制高点 力争在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芯片领域取得突破 [4][5] - 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信息通信和生物医药分中心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实施 [4] 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 - 2025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领跑第三产业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18亿元同比增长5.3% [6] - 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突破200亿元 规模全省首位 包括全国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 [7] - 绿色贷款余额达1.05万亿元 同比增长24.7% 资金规模和增速全国前列 [7] 科创金融与普惠服务 - 宁科贷政策升级 单户企业最高贷款额度翻倍至2000万元 覆盖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7] - 宁创贷体系累计撬动融资414.21亿元 服务企业7135户 平均贷款利率低至3.46% [7] - 推出小股权+大债权模式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 设立30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构建融资直通网络 [8] 消费市场与商业活力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4.22亿元同比增长5.3% 高于全国和全省0.3个百分点 [9] - 玄武花园城开业引入119家首店占品牌总数近一半 南京跻身中国首发经济引力城市TOP4 [9] - 2025年南京艺术节演出票房达6190万元 参与10万人次 直接拉动文旅消费约2.5亿元 [10] 文商体旅融合与商业扩张 - 苏超南京队比赛带动66个观赛第二现场吸引客流25.4万人次 总客流14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 商品销售额3.4亿元增长16.5% [10] - 周边住宿餐饮样本企业营业额增长33.2% 多元业态激发消费活力 [10] - 下半年预计11个新mall亮相 新增商业体量62.7万㎡ 包括光环花园城和江宁宝龙广场等项目 [10]
规模超250亿,2025年7月这些基金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10 17:29
募资动态总览 - 2025年7月涉及募资动态共14起,折合人民币规模合计超过250亿元 [2] 基金设立与投资方向 高投毅达战新软信基金 - 规模10亿元,注册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出资方包括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等 [5][6] - 重点投资南京地区初创期、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优质企业,投向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元宇宙、6G通信等领域 [6][7] - 南京软件从业人员约90万人,重点涉软企业达3600家,拥有7个省级以上重点软件园区 [7] 中金私募与雷诺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 - 中金私募与雷诺集团旗下安培、杭州资本等共同组建战略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 [9] - 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核心软件、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10] 诚通科创(江苏)基金 - 规模100亿元,由中国诚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动设立 [11][12] - 聚焦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12]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 - 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14][15] - 基金存续期8年,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产业领域的硬科技项目 [15] 东方嘉富(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 - 首关规模16亿元,是内蒙古自治区落地的首支国家级子基金 [16] - 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中小企业 [16] 太盟投资苏州基金 - 苏州太盟一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中基协备案,出资额31亿元 [19] - 基金合伙人包括苏州科技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等 [19] KKR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 - 规模4.1亿元,LP包括平安资本、曹宝记和施罗德 [20] - 平安资本通过旗下母基金平台出资3.27亿元,占比79.79% [20] 长江产业集团专汽基金 - 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聚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产业 [21][22] 人合资本新基金 - 人合同芯基金完成募集,专项投资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3] - 人合资本核心管理团队投资经历均超过20年,聚焦医疗健康和高端制造行业 [23] 凯辉(达索)数字工业基金 - 由达索系统与凯辉基金、静安产业引导基金合作成立 [24][25] - 致力于探索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路径,推动AI技术创新和新型工业化 [26] 长石资本硬科技三期基金 - 完成7.28亿元三关募集,LP包括卓胜微、迈为股份等硬科技上市公司及创始人 [27] - 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母基金、电子科技大学校友基金的支持 [27] 深投控资本AIC试点基金 - 深投控千帆企航科创基金和深投控工融科创基金相继设立,总规模40亿元 [28][29]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 - 规模10亿人民币,道达尔能源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 [30] - 重点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革新,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30] 行业活动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启幕 [32]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 [32]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开启 [32]
全国首条空芯光纤正式商用!落地深港,传输时延降至1毫秒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7:58
技术突破与性能优势 - 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在粤港澳大湾区投入商用 光纤损耗实测值低于0.09dB/km 刷新全球商用光纤最低损耗纪录[1] - 空芯光纤采用空气导光机理 传输时延降低超过30% 深港金融专线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毫秒内[1][2] - 光纤损耗突破传统单模光纤0.14dB/km理论极限 能以更低能耗实现更远距离信号传输[2] 应用场景与战略意义 - 优先落地深港金融专线 支撑高频金融交易、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互联等低时延业务[1][2] - 为6G前传网络、骨干传输、智算集群光互联提供基础支撑 微软等国际科技巨头已宣布部署计划[2] - 技术将应用于"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骨干传输 构筑"超宽互联、算网融合"数字底座[2][3] 产业化挑战与发展规划 - 面临制备技术、工程运维、生态体系三大挑战 需优化全链条工艺降低成本 突破低损快速熔接等技术难题[3] - 广东移动明确三大任务:保障深港专线7×24小时运维 联合产业链推动成本控制 逐步实现数据中心互联等场景规模化复制[3] - 通过标准建设、产业应用和生态打造 持续放大湾区首创优势 培育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1][3]
美联新材EX电子材料实现批量销售 迈向全球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11:14
产品与技术突破 - EX电子材料成功实现批量销售并获得国际头部客户高度认可 标志着中国高端电子树脂材料在全球高频高速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材料以碳氢聚合物为核心 是制造高端覆铜板绝缘层的关键组成部分 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1] - 在15GHz频段下介电常数(Dk)为2.54 介电损耗(Df)为0.0006 高频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材料如PPO(Df为0.007) [1] - 具备业内领先的数据传输能力 满足AI算力中心与高性能计算对超高速信号传输的严苛要求 [1] - 显著降低信号损耗并提升系统稳定性 在热稳定性与电气绝缘方面表现优异 可适应高温封装工艺 [1] 市场应用与客户进展 - 产品已进入全球领先的M8级半导体客户体系 有望实现百吨级年度稳定供货 [2] - 在HBM堆叠封装中完成验证 具备支撑AI芯片封装与数据中心底层通信的能力 [2] - 适用于5G/6G下一代通信设备 为高频高速信号传输提供底层材料保障 [2] - 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高速背板及AI手机、智能PC、无人驾驶平台等智能终端 [2] - 已批量供货日本龙头客户 进入M9半导体级产品试产认证阶段 正拓展韩国及国内核心客户 [2] 产能与业绩贡献 - 百吨级新建项目已完成试生产 下一步产能扩张已在规划中以匹配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8亿元 同比增长6.54% [3] - EX电子材料自2024年获首张订单后业务持续放量 预计对全年业绩产生积极推动 [3]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位 - 高等级碳氢树脂材料未来具备万吨级市场规模 [3] - 伴随AI、6G通信、自动驾驶与高性能计算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持续扩张 [3] - 公司已建立从单体合成到聚合制备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技术闭环 [3] - 未来将通过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持续推动技术优化和应用创新 [3] - 有望在全球高端电子材料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并成为重要领导者 [3]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崛起 北京亦庄迈向“飞天之城”
证券日报· 2025-07-25 00:13
商业航天产业概况 - 商业航天正加速嵌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承载卫星互联网、空天地一体化、6G通信、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关键支撑任务 [2] - 北京亦庄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最具代表性的集聚地,聚集全国75%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2024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 [2] - 北京亦庄已形成中国最完整、最密集的航天产业生态,涵盖火箭研制、卫星制造、地面设备、星地通信等全链条环节 [8][9] 火箭产业发展 - 北京亦庄聚集星河动力航天、蓝箭航天、中国长征火箭、星际荣耀等多家火箭企业,形成国内最密集的商业火箭创新集群 [3] - "智神星一号"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将于2025年10月底首飞,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8吨,可重复使用约30次 [4][5] - 重复使用技术可将单位发射成本从每公斤3-5万元降至8000元,2025年"亦庄箭"计划发射超40次,入轨卫星超130颗 [4][5] 卫星与通信技术 - 零重空间已建立完整卫星能力体系,计划2026年建成年产能200台的卫星工厂,推动卫星制造规模化 [6][7] - 融为科技是国内首家全国产化高码率卫星接收产品提供商,细分市场占有率超50%,产品与超100类在轨卫星完成联试 [7] - 北京亦庄"星地一体"技术链快速成型,推动航天能力从"能上天"向"用得上"跨越 [6][7] 产业集群与协同效应 - 北京亦庄形成"星箭一体化"发展格局,产业链协同加速创新效率,企业可共享技术、分摊研发成本 [8][9][10] - 产业集群降低沟通成本与研发时间,便于企业快速获取配套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效率与竞争力 [10] - 融为科技为区内火箭企业提供设备,未来随着企业增多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9]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北京亦庄出台系统性政策支持商业航天,包括最高5000万元创新奖励、1:1配套国家项目经费、发射保险全额报销等 [11] - 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调度股权投资超50亿元,带动社会融资超百亿元 [11] - 推进2500亩空天街区建设,打造商业航天企业高密度集聚地,火箭大街集成多项功能服务企业需求 [1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8年"亦庄箭"发射规模将接近百次,低轨运力达1000吨,互联网卫星发射能力达2000颗 [5] - 加快构建"千星产发"能力,推动商业航天与6G通信、车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13] - 北京亦庄正全方位加速关键能力构建与应用场景拓展,打造面向全球的商业航天产业高地 [13]
树脂专家电话会-AI服务器上游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树脂行业 - **公司**:圣泉、东材、世明、桐宇、沙多玛、科腾、旭化成、三菱瓦兹、探清、同宇、英伟达、华为、小米、市民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前景** - 受益于 5G、6G 通信及 AI 算力需求增长,低介电损耗和低介电常数的碳氢树脂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预计 2026 年市场容量将达 30 亿元,成为 CCL 关键材料[1] - 2026 年环氧树脂市场容量预计为 15 亿 - 20 亿元,PPO 和碳氢树脂合计使用量预计达到 50 亿元[8] - 填料市场有增长潜力,随着芯片和 PCB 应用数量增加,填料需求将持续增长[23] 2. **市场格局** - 全球树脂供应格局中,美国和日本占据主导,但中国企业如圣泉、东材、世明和桐宇快速崛起[3] - 高端 CCL 市场长期由日本企业主导,现中国企业技术突破,开始蚕食其市场份额,未来高端市场竞争将更激烈[5] - 国内改性 PPO 树脂市场,圣泉出货量最大,占 40%以上份额,东材占 20% - 30%份额;碳氢树脂市场,世明占 40%以上份额,同域在两个领域份额均低于 10%[7] 3. **材料应用** - 传统中低端 CCL 主要用环氧类树脂,高端 CCL 更多采用碳氢树脂或改性 PPO 等高性能材料,M8 及以上等级通常用碳氢树脂[4] - 从 M7 到 M9 等级 CCL,PPO 与碳氢比例从 7:3 变为 3:7,反映高端应用对低损耗材料需求增加[1][10] - 不同产品使用不同材料,各 CCL 厂商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配方[16] 4. **企业情况** - 圣泉专注环保型环氧类产品,东材在改性 PPO 方面有建树,世明致力于开发新型碳氢化合物,桐宇重点发展液晶改性产品[6] - 国内外厂商积极扩产,美国计划两年内将 PPO 产能扩展 60%,日本集中在碳纤维领域预计两年内翻倍;国内圣泉、东材、世明等均有扩产计划[12] - 市民科技在碳氢树脂领域因广泛国际合作,明年有望显著增长;圣泉和东材更侧重 PPO 材料[30][31] 5. **价格与供应** - 2025 年碳氢树脂价格从去年的每吨 100 万元降至约 70 万元,日本市场约 70 万元每吨,国产约 50 万 - 60 万元每吨;PPO 价格约为每吨 60 万 - 70 万元[14][15] - 2026 年碳氢树脂供应比 PPO 更紧张,总需求量预计达 6000 多吨,总产能仅约 3000 多吨[1][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台湾地区是英伟达等 GPU 厂商主要市场,对碳氢树脂需求量大,2025 年预计需求 100 吨,2026 年可能达上千吨,整体预计为 2000 吨,中国大陆地区约 1000 多吨[2][17] - 树脂、电子布和铜箔无直接替代关系,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材料性能弥补不足[19] - 上游材料方案非完全固定,最终决定权在下游客户,大客户还需得到其下游客户同意[20] - 预估明年供应量基于当前客户订单及验证产品通过后的供货情况[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