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广东组建超万亿规模产投基金和创投基金
FOFWEEKLY· 2025-05-06 17:58
广东省产业投资基金建设 - 全省统筹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通过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形成完整投资体系[1] - 投资方向聚焦天使投资 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 企业并购投资 S基金等 重点投向早期 小型 未来产业和硬科技领域[1] - 计划每年促成100个以上与国际主权基金及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项目 实施"粤投粤引"专项行动每年导入1000个高成长项目[1] - 允许各市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细分赛道产业基金[1] 前沿赛道产业培育 -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 自动驾驶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量子科技 商业航天 新型储能 新能源汽车 数字经济 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5]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5] - 对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可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5] 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厂房建设 设备购置 技术改造 科技研发等给予贴息支持 不包括借新还旧和土地购买[5] - 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35%进行贴息 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5] - 单笔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上限2000万元[5] - 同时符合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只能选择一类申请[5]
征集启动|照亮创业征途,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助力硬科技创业突围
36氪· 2025-05-06 17:39
全球科技格局与创业营背景 - 全球科技格局经历深刻变革,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竞争激烈,麦肯锡预测AI软件与服务、半导体、生物技术等18个高增长行业将重塑全球经济[3] - 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产业链重构加速,为科技创业者带来机遇与挑战[3] - 厦门大学与厦门火炬高新区联合打造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智能传感半导体、电子信息六大硬科技领域[3] 创业营核心目标与定位 - 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助力企业突破市场壁垒,推动产学研融合与科研成果产业转化[3] - 面向高校科研团队、早中期硬科技团队选拔培育项目,提供公益创业辅导[3] - 配套10亿元规模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提供阶梯式资金支持[7] 五维联动框架 - **产**:整合科技、人才、资本资源,联合六大行业领域上市公司实现产业对接[6] - **学**:链接全国高校资源,汇聚高校校友科技项目与硬科技早中期项目[6] - **研**: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转化通道,突破关键技术瓶颈[6] - **用**:提供运营指导、资源对接及市场应用支持[7] - **金**:入营项目可获1万元奖学金,优秀项目有机会获500-1000万元股权投资[7] 创业实战培训体系 - 设置投融资、法务、财务、企业管理等课程,分三期总计6-7天封闭培训[9] - 课程涵盖商业计划书撰写、股权融资、知识产权管理、税务筹划等12类细分内容[12] - 安排资源对接专场,促进学员企业与导师、高校、上市公司协同合作[10] 专属赋能体系 - 资本引擎:对接50+股权投资机构[14] - 宣传势能:国内合作媒体深度推广[15] - 生态赋能:构建产业资源链接,强化协同效应[16] - 投资机遇:优秀项目可获500-1000万元直投,高校转化项目可获50-1500万元分阶段支持[17] - 历史成果:前五期100+项目入营,20+项目累计融资超3亿元[17] 项目招募与条件 - 招募对象:高校科研团队、校友科技项目、硬科技早中期项目[19] - 行业要求:新材料、先进制造、半导体等六大前沿领域[19] - 阶段要求:种子轮至A轮,商业模式清晰且技术已验证[22] 支持机构与资源 - 指导单位包括厦门大学、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24] - 承办单位涵盖6家专业孵化器公司及交通银行厦门分行[24] - 合作投资机构包括赛富基金、松禾基金、东方富海等20余家机构[24] - 厦门创新创业园孵化规模1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3500家,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25] - 厦门高新投为国有创投,管理规模20亿元,投资领域与创业营六大方向高度重合[28]
被投资裹挟的创始人
搜狐财经· 2025-05-04 20:27
作者 | 叫小宋 来源 | 叫小宋 别叫总 2005年,某家国企破产。企业的一名基层技术人员,老宋,失业了。"手艺"没有了可以用的地方,老宋 不得不被动创业。那一年,老宋35岁。 没想过大富大贵,只是为了有口饭吃。 2010年,老宋的创业企业终于有了一点雏形,决定扩产。但是实在找不到愿意给地的政府。 老宋最后把企业搬到了西部的山沟沟里。那里土地便宜,政府不太管你污染不污染什么的。能解决就 业,能创造税收,就挺好。 那一年不仅找不到地,还找不到钱。于是老宋去借高li贷。不敢借久的,一次最多借一个月。 2015年,45岁的老宋头发白了,背也驼了,但是也一直闷头干。没找市里要过一条政策,没找银行借过 一分贷款,终于把企业带到良性发展,有利润了。 然后,开始有投资机构找上来了。嘿,给你钱要不要?不用还。等你上市了,我自己减持就行。 上市是什么?不好意思,不仅不要利息,甚至不用还,那我睡不踏实。我不要。 继续闷头干,继续不要政策,不贷款。事实上市里也没有找过来说要给政策给贷款。 而且你企业上市了,二级股民也都能一同享受你企业的发展红利,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呀。 老宋还是摇摇头。 还有很多机构说:宋总,你企业不规范,你作为 ...
127岁,北大走出一批投资圈的中流砥柱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04 09:19
北京大学校友在投资领域的成就 - 北京大学培养了大量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如百度李彦宏、药明康德李革、新东方俞敏洪、泡泡玛特王宁等 [1] - 北大校友在股权投资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如松禾资本厉伟、罗飞,金沙江创投丁健,愉悦资本刘二海等 [2][3][4] - 北大系投资人管理的基金规模庞大,如松禾资本、金沙江创投管理超30亿美金,基石资本管理850亿元 [2][3][4] 主要投资机构及特点 - 松禾资本成立于2007年,专注早期和成长期投资,重点领域为数字科技、精准医疗、创新材料,投资企业包括商汤科技、华大基因等 [2] - 金沙江创投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医疗等领域,管理资本量超过30亿美金 [3] - 愉悦资本坚持"面向根据地"策略,在汽车出行与新能源领域投资了蔚来汽车、途虎养车等企业 [4] - 基石资本搭建了独特的22条投资"军规",24年来累计管理资金超850亿元 [4] - 险峰(K2VC)管理规模约百亿人民币,投资超过700家初创企业 [5][6] 投资领域分布 - 硬科技领域是重点投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 [6][7][8] - 医疗健康领域也有大量布局,如华盖资本累计管理规模超260亿元,帮助超过50家企业上市 [10] - 消费/TMT领域投资包括Bilibili、三只松鼠、瑞幸咖啡等知名企业 [11] 母基金行业情况 - 熠美投资管理国内人民币资产约100亿,全球美元资产超100亿美金 [14] - 北京泰康投资是中国母基金行业内首支由险资自主发起的母基金 [15] - 中国母基金行业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2024年全景报告梳理了行业最新动向 [17] 投资业绩亮点 - 蔚来资本投出了宁德时代、途虎养车、小马智行等明星企业 [9] - 峰瑞资本李丰投资的项目包括Bilibili、三只松鼠、Coinbase等 [11] - 天堂硅谷累计投资股权项目超220个,被投企业中IPO上市51家 [11]
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获批 机构:看好科技领域投资价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5-02 15:25
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获批 - 4月30日首批4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策略ETF获批,易方达、嘉实、银华、永赢4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 [1][4] - 4月中旬4家公司先后上报产品,从申报到获批仅过去两周左右时间 [4] 科创综指特点 - 科创综指是科创板重要核心指数,科技含量足、覆盖面广、市值与行业分布均衡,适合多样化量化策略增强 [5]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行业分布与科创板全市场基本一致,覆盖科技产业链多环节及细分领域,成分股市值7亿元到7900亿元不等,半导体等行业数量和权重占比较高 [6] 科创综指产品扩容 - 近年来科创板ETF跨越式发展,科创综指成公募基金布局科技创新前沿重要工具 [7] - 1月8日指数发布后行业积极行动,1月13日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上报,成立规模超190亿元,部分提前结束募集 [7] - 目前科创综指相关基金达67只,涉及39家基金公司,涵盖头部和中小基金公司 [7] 看好科技领域投资价值 - 不少投资人士看好科技领域投资价值,AI产业趋势逻辑不变,中国科技股崛起刚起步,结合AI的智能人形机器人普及有望带动科技指数上涨 [1][9] - 嘉实基金认为国产替代和信创产业链有重大机遇,政策与产业变革催化下,科创综指配置价值将显现 [9] - 永赢基金称科技成长主题今年表现好,科创板亮眼,科创综指投资吸引力增强 [9] - 银华基金表示AI产业趋势不变,“对等关税”下国产替代及信创产业链或迎机遇,科创综指有望成布局科技创新前沿利器 [10]
从DeepSeek到硬科技:国中资本的投资新视野 | 投资人:快答2025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29
人工智能与硬科技投资趋势 - DeepSeek的出现是AI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通过算法优化节约算力 打破传统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的机械排序 [3][4] - AI三要素(算力 算法 数据)是动态互动关系 任一要素突破都可能改变发展路径 [3][4] - 中国在AI技术深度和突破认知方面与海外差距快速缩小 [4] 创业者特质与企业家精神 - 优秀创业者需具备"五个力":使命感动力 解决问题能力 创新活力 坚韧毅力 务实定力 [5][6] - 生物医药案例显示 坚持11年研发最终打开70亿美元市场 [6] - 年轻企业家如梁文锋 王兴兴体现时代创新精神 反映中国创业环境活力 [5] 2025年核心投资赛道 - 重点布局硬科技领域:新能源汽车(含自动驾驶) 半导体 AI 医疗大健康 新材料与先进制造 [7] - 关注两类项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项目 [7] - 投资逻辑强调"四个不"原则:不追风 不搭车 不着急 不眼红 [8][15] AI大模型投资前景 - 头部大模型企业优势明显 从零开始的新模型机会有限 但改进型模型存在空间 [9][10] - DeepSeek未开放融资 其成功启发投资逻辑创新 证明技术路径多样性 [10] 政府与GP合作模式 - 政府资金占行业资金来源绝大多数 双方需磨合适应新要求 [12] - 城市发展AI需构建完整生态 非简单复制成功案例 [11]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 2025年政策环境向好 国家持续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的法律政策 [13] - 创业者需强化核心竞争力 坚持专业深耕 适应市场变化 [13] 募资与退出策略 - 完成40亿元新基金募资 2025年探索天使基金 并购基金等新类型 [14] - 当前退出仍依赖IPO路径 并购基金和S基金发展受文化基因制约 [14] 文化消费投资机遇 - 国潮崛起体现文化自信 关注传统文化IP与现代科技融合项目 [15][16] - 消费是永恒主题 2025年将出现科技驱动的智能终端消费新形态 [18][19] 行业未来十年展望 - 投资机遇集中于科技创新领域:AI 生物科技 新能源 新材料及"卡脖子"技术突破 [16][17] - 成功机构需坚守价值投资 紧扣国家战略 管理规模达160亿元 [17] - 对2025年一级市场持乐观态度 关注市场波动中的策略适应性 [20]
主动将“中国方案”嵌入全球创新链 外资龙头上海总部“含科量”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创新升级 - 2024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76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千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30家 [1] - 跨国企业从"在中国制造"转向将"中国方案"嵌入全球创新链,上海正从全球化"承接地"转变为全球创新"起源地" [1] - 拜尔斯道夫集团中国研发中心采用零距离研发动线设计,工程师可在30秒内完成从理论推演到实验验证的切换,该中心为集团全球第二大创新基地 [2] - 丰田汽车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先进动力电池生产线 [2] - 丰田整合在华研发资源,将决策权从日本移至中国本土,并建立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的"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3]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布局 - 外资龙头投资重心转向"硬科技"与高附加值领域,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4] - 上海市近期为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外资研发中心授证,超半数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 [4] - 碧迪医疗在浦东启用亚太首个自营分拨中心及大中华区研发中心,预计年进出口总额达20亿元 [4] - 巴斯夫投资5亿元扩建上海cellasto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近70%,专注于电动汽车降噪与减振解决方案 [5] - 卡尔蔡司投资超6亿元在上海自贸区新建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占地60亩,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5] 外资企业在华本土化与可持续发展 - 科思创中国投资超40亿欧元,上海一体化基地为其全球最大综合性生产基地,绿电使用占比超30% [6] - 科思创与广汽合作开发飞行汽车高性能材料,践行"本地为本地"及"本地为全球"战略 [6] - 上海政府鼓励国际企业加强研发创新,优化海外布局,与本地企业形成"出海"共同体 [6]
超5300家“交卷” 近七成实现盈利 A股上市公司2024答卷彰显经济发展韧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截至4月29日21时已有530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3523家实现盈利占比66.42% [2] - 1019家净利润增幅超20%占比19.21% [2] - 中国经济的韧性源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协同进化 [2] 产业结构与新兴产业 - 汽车行业实现营收3.9万亿元同比增长6.72%实现净利润1508.60亿元同比增长11.16% [3] - 电子行业实现营收3.47万亿元、净利润137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3%、35.18% [3] - 双林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49.1亿元同比增长18.64%实现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514.49% [3] - 双林股份轮毂轴承年产能力突破1800万套覆盖比亚迪、长安、赛力斯等主流新能源车企 [4] - 韦尔股份2024年业绩同比大增近5倍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4] 多元化市场布局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境外收入8.98万亿元同比增长3.89% [5] - 飞龙股份海外直接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达55.13% [5] - 梦百合2024年境外主营业务收入67.50亿元同比增长6.68%产品销往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6] - 梦百合在美国、泰国、西班牙、塞尔维亚建立生产基地拥有超过10000个销售终端 [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研发人员6201人同比增长25.15% [7] - 北方华创多款新产品取得突破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 [7] - 扬杰科技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推动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 [7]
股市暗藏布局机遇?4月30日,深夜爆出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4-30 02:21
一、停止口号降准降息!择机降准降息,给个明确时间吧!大A现在"失血"严重,急需增量资金的加入,流动性的注入。媒体已经多次报道要降准降息,但 到底啥时候来个准信儿呢? 同时,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加紧实施"四个字,说明政策肯定不会缺席,而且落地速度可能会加快。目前A股市场不缺资金 和政策支持,真正缺的是信心。所以,逢高减仓吧,这波行情估计快到头了。 二、跟昨天走势差不多,开盘先分歧后修复,然后窄幅震荡一天。 尾盘收盘3286点,跌幅0.05%,这控盘是不是太精准了?按理说今天应该是修复行情。出金压力小了;假期虽然有不确定性,但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除非破区间的下沿,否则节后方向选择向上的概率更高,仓位不要过度轻了,怕有概率踏空。操作方面,小长假期间,外盘的走势充满变数,其波动可能会 给节后的A股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中长线而言,市场虽然在窄幅震荡,但依旧处于20日线上,可以稳步进场。 撰稿、收集数据不易,觉得有帮助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分享♝、点赞,支持一下,谢谢!也可点击收藏,方便日后翻查。 三、A股窄幅整理,依旧维持地量震荡格局。 三大指数均微幅收跌,市场成交额1.04万亿元,为 ...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中美有“代差”的硬科技产业是未来投资方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22:39
日前,由基石资本主办的"2025中国苏州企业家峰会——变局"在苏州举行。大会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 维以《复杂中国与科技创新》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张维表示,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巨大成功,体现了中国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响应的大规模制造能力,这 几乎是全世界所独有的。用国外学者的说法,中国是世界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但中国在"卡脖子"产 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正是科技创新的方向,也是投资的方向。张维说,基石资本的投资策略,科技进 步是主线,中美有代差存在"卡脖子"问题的硬科技产业是投资方向。会在其中寻找标杆企业,寻找有优 秀企业家掌舵的企业。 长期关注并多次公开评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张维在此次大会上再度进行点评。张维给出了新能源汽车下 半场的预判,他总结为"五杰对一雄",即国内的传统汽车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科技与消费电子巨 头华为和小米,以及海外造车新势力特斯拉。 作为硬科技投资大咖,张维表示,真正"做多中国"的本质不在于买卖股票,而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 社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他认为,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法治体系和产权机制,最大限度地调 动全社会的能动性,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