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1.57% 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新进展
金融界· 2025-08-07 01: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蓝思科技股价报23.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7%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15.05亿元,成交量651178手,振幅4.37%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1] - 产品包括玻璃盖板、触控模组、金属结构件等 [1]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已为智元机器人等合作伙伴交付数百台整机 [1] - 与北美机器人头部客户确定了头部模组和结构件份额 [1] AI眼镜领域 - 公司是Rokid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1] 折叠屏手机领域 - 作为超薄柔性玻璃的全球核心供应商 [1] - 深度配合多个国际客户开发和量产相关产品 [1]
人形机器人牛股长盛轴承控股股东等拟转让超788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0:53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百盛投资和陆晓林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788.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5% [1] - 百盛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陆晓林为公司副董事长及高管 [1] -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 [1] - 2023年曾披露减持计划但未实施,当时股价约20元,2025年股价已涨至102元,年内涨幅超190% [2] 公司股价表现 - 2024年底前股价经历85个月横盘,随后因机器人概念爆发,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2月20日股价累计涨幅达447.03%,期间6次20%涨停 [4] - 2025年8月6日股价收于102.00元,较2023年低位上涨超190% [2]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2024年金属塑料聚合物轴承营收占比37.22%,双金属边界润滑轴承占比16.09%,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占比15.43% [4] - 2024年首次将机器人行业列为主营业务之一,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 [4] - 与宇树科技合作机器人关节轴承,已签订订单但营收占比不足1%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71亿元、11.05亿元、11.37亿元,增速逐年下滑至2.89%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2.42亿元、2.29亿元,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5] 股东承诺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以维护市场稳定 [3]
倒计时7天!去网红「重庆」免费参加「2025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8-07 00:05
大会概况 - 2025年8月14-16日在重庆举办"2025(第二届)国际前沿新材料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主题为"智汇新材 链动重庆" [2] - 采用"1+3+N"模式设置日程框架,包括1场全体大会、3场专题论坛及多场特色活动(产业需求对接、产品展示、学术海报等) [2] - 目标为促进重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汽车、电子等重庆明星产业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 - 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等8家机构 [3] 参会阵容 - 邀请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领导、两院院士、行业专家学者及新材料/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企业代表 [2] - 2024年大会吸引中石油、中石化、方大炭素、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200余位行业代表参会 [8] 核心议程 8月15日大会报告 - 新型轻质碳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成会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4] - 基于增材制造与人工智能的新材料创新(吕坚,香港城市大学)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及新材料需求(张海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 [4] 产业专题:石墨烯及新材料 - 一维碳纳米材料填充改性高性能复合材料(王勇,西南交通大学) [4] - 氧化石墨烯二维大分子构象调控(许震,浙江大学) [4] - 高能射线辐照制备石墨烯环保应用(李吉豪,中科院上海应物所) [4] 应用专题: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 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车应用(王旭东,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 [4] - 单壁碳纳米管吨级量产装备(简贤,电子科技大学) [4] - 高功率蓄电池碳纳米导电剂研究(李新禄,重庆大学) [5] 学术专题: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 稀土新材料在半导体领域应用(王宁,有研稀土) [5] - 碳纳米管基高分子热电材料(张贻川,西南大学) [5] - BN陶瓷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杨文彬,西南科技大学) [6] 特色活动 - 设置产业需求对接、产品展示、学术海报等同期活动 [6] - 2024年大会曾创新采用闭门会议、项目签约、引才长廊等形式 [8] 会议配套 - 举办地点为重庆岱江花园饭店,协议价370元/间/晚 [9] - 提供赞助、展位、媒体合作通道,联系人董经理(18042099907) [9]
高端PCB供需趋紧 上市公司扩产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8-06 23:46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印制电路板(PCB)需求持续爆发 受新能源汽车 5G AI等产业快速发展驱动 [1] - 政策支持与市场竞争双重推动企业向高端PCB转型 形成技术升级与产业集聚效应 [1] - 2025年全球PCB产值预计达786亿美元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AI服务器与高性能计算贡献核心增量 [3] 企业投资布局 - 苏州东山精密拟通过3 5亿美元增资及10亿美元新建项目布局高端PCB 聚焦高速运算服务器与AI场景 [1] - 四会富仕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558万平方米高可靠性电路板项目 重点覆盖AI 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市场 [2] - 奥士康发行不超过10亿元可转债投向高端PCB项目 新增高多层板与HDI板产能 [2] - 沪士电子启动43亿元AI芯片配套高端PCB扩产项目 预计新增年产值近百亿元 [2] - 崇达技术规划新建HDI工厂 鹏鼎控股2023年资本开支50亿元投向高阶HDI及SLP项目 [2] 市场需求驱动 -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带动单车PCB价值量倍增 5G基站高频高速产品需求激增 [3] - AI服务器PCB层数提升至20-30层 单台价值量达传统服务器的5-7倍 [3] - 高端PCB供需趋紧 企业需突破多领域技术关卡并优化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 [3] 技术发展方向 - 行业形成"材料-设备-制造"闭环 未来投资集中于ABF载板 车载毫米波板及东南亚产能布局 [4] - 头部企业主导高端市场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聚焦中低端市场 [3] - 跨场景技术能力与全球化布局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能投放加速行业整合 [4]
PEEK材料市场需求不断攀升 企业加码研发降成本
证券日报· 2025-08-06 23:43
PEEK材料特性与应用前景 - PEEK材料具有耐磨、耐热、抗腐蚀、可减震、绝缘性高、质量小等特性,成为人形机器人关节等部件关键材料 [1] - 材料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但高昂生产成本限制其应用拓展 [1] - 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大有望降低PEEK成本,推动其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场景大规模商用 [1] 人形机器人领域需求 - PEEK材料可使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减少关节摩擦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提升运动精度 [1] - 材料在高温、高湿及化学腐蚀环境中表现突出,可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1] 低空经济领域需求 - eVTOL商业化推进增加对PEEK材料需求,可显著减轻飞行器重量,提高续航和飞行效率 [2] - eVTOL发动机部件和紧固件需承受高温和腐蚀环境,PEEK材料特性符合要求 [2] 行业成本与价格挑战 - PEEK材料价格较高限制下游应用规模拓展,是行业共性问题 [2] - 生产成本下降将带动售价良性下降,加速材料向各应用领域导入 [2] 原材料环节进展 - DFBP是PEEK主要原材料,占成本50%左右 [3] - 新瀚新材新增2500吨DFBP产能已获国内外PEEK厂商验证并批量供货 [3] - 中欣氟材已建设DFBP全产业链生产线,推进下游材料研发及中试工作 [3] 生产加工环节进展 - PEEK生产加工存在较高技术壁垒,中研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材料性能 [3] - 凯盛新材突破PEEK技术并实现量产,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改进,产出量和良品率持续提升 [4] 行业技术突破与产能提升 - 国内企业通过研发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产能逐步提升 [4] - 产能提升将降低PEEK成本,提高供应稳定性,为更多领域应用创造条件 [4]
【公告全知道】人形机器人+汽车热管理+核电+风电!公司已取得宇树科技订单并与智元机器人合作
财联社· 2025-08-06 23:12
人形机器人及汽车热管理公司 - 公司已取得宇树科技订单并与智元机器人合作 [1] - 部分产品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 [1] - 业务覆盖人形机器人、汽车热管理、核电、风电领域 [1] 军工及机器人公司 - 公司控股股东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 [1] - 业务涉及军工、机器人、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领域 [1] 风电及海洋经济公司 - 公司为船舶工业工程设计龙头 [1] - 拟投资57亿元建设风电项目 [1] - 业务覆盖风电及海洋经济领域 [1]
盈峰环境20250806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盈峰环境主营业务为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2024年总收入131亿人民币,其中环卫装备51.87亿、环卫服务64亿,合计占比超85%,另有约15亿来自风机及固废业务[2][4] - 公司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上虞风机厂,2015年通过并购进入环保领域,2018年以150亿收购中联环境奠定行业地位[3] 环卫装备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环卫装备上险数量3.96万辆,同比增长6.7%,为2021年来首次半年正增长[2][5] - 新能源环卫装备销量6,382辆(同比+95.9%),渗透率16.1%,政策推动下替代趋势明显[2][11] - 2025年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同比+6%,城乡社区支出持平,对行业形成支撑[7][8] 公司竞争优势 - 环卫装备市占率近20%,中高端产品市占率超30%,高端产品达40%[2][6] - 成本控制能力突出,历史毛利率超30%(行业平均15%),产品线覆盖400+型号[6] - 新能源业务快速成长: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仅400辆,2025H1占比已达32.7%[13] 财务与业务预测 - 2025-2027年收入弹性预计18.3%/10.5%/10.0%,对应利润6.8亿/8.1亿/9.4亿[2][21] - 2025年商誉减值大幅减少,归母净利润预计约7亿元[21][23] - 在手现金50亿元,负债率低,现金流稳定[23] 战略布局 - 无人驾驶环卫装备已在深圳多地落地应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22] - 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成立专门子公司拓展智能机器人业务[22][23] - 环卫服务市场化率接近饱和,未来增速可能放缓(2019-2024年收入从10亿增至60亿)[18] 风险与挑战 - 油车毛利率从30%降至20-25%,新能源车毛利率从40-50%降至30%[17] - 环卫服务人工成本占比超60%,面临用工老龄化问题(1/3工人近60岁)[22] - 债务化解政策对企业应收账款改善效果有限,但环卫服务或优先受益[19][20]
恒帅股份20250806
2025-08-06 22:45
**恒帅股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概况** - 恒帅股份深耕汽车清洗系统和微电机行业,业务涵盖电机、电动模块、驾驶视觉清洗系统及热管理四大模块[2][5] - 股权集中,实控人为于国梅和许宁宁夫妇,持股比例达71 5%[2][6] - 2024年营收9 6亿元(+4%),归母净利润2 1亿元(+6%),微电机营收占比45%,非中国大陆业务收入占比39%[2][7] - 毛利率34 8%(同比-1 5pct),净利润率22 2%(同比+0 3pct),费用率合计降低0 5pct[2][7] **2 核心业务表现** **2 1 车用电机业务** - 产品应用于汽车四门两盖、风扇等部件,客户包括斯泰必鲁斯、麦格纳、宝马、福特、上汽通用等[2][8][9] - 新能源汽车微电机单车用量达115个(燃油车10-60个),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66亿美元(+2 6%),2031年预计204亿美元(CAGR>3%)[8] - 隐形门把手和充电小门领域实现"电机+执行器"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复制"1+N"模式[9] **2 2 清洗系统业务** - ADAS主动感知清洗系统适配威默、美团、小马智行、滴滴等客户,已获批量业务定点[10] - 中国L2+自动驾驶渗透率2025年预计达62%,高等级自动驾驶推动传感器清洗需求增长[10] **2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谐波磁场调制电机技术(转矩密度大、体积小、成本低)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25-27年全球产量预计1 5万/17万/200万台[11][12] - 已申报多项专利并布局稀土磁性材料,25-27年市场空间CAGR超1,000%[12] **3 未来增长驱动** -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新能源车微电机用量提升,ADAS清洗系统需求增长[2][8][10] - 人形机器人业务:谐波磁场调制电机技术带来新增量,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 4亿/2 9亿/3 9亿元(CAGR 27 6%)[3][12] - 技术纵深布局:核心原材料+专利储备强化成本控制与护城河[12]
兆丰股份20250806
2025-08-06 22:45
**兆丰股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核心业务为汽车轮毂轴承开发,类似雷迪克、斯菱股份等企业,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后市场,净利润率超20%,现金流良好[3] - 基于中国制造业优势,主业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前装市场是主要增长点,奇瑞、长安、吉利等客户业务同比增长近100%[2][3] - 积极拓展高端工业领域(如盾构机、电控产品),预计2026年汽车主业利润超2亿元[2][3] **2 核心业务增长潜力** - 前装市场表现突出,中报披露奇瑞、长安、吉利等客户业务同比增速近100%[2][3] - 后市场业务净利润率超20%,现金流优异,依托中国制造业优势支撑稳定增长[3] - 高端工业领域(盾构机、电控)成为新增长点,预计2026年汽车主业利润突破2亿元[2][3] **3 投资布局及收益** - 通过GP产品合作完成对外投资,案例包括奇瑞云深处、新石器、银河通用、开普勒等,带来巨额收益和现金流[2][4] - 持有奇瑞约0.4~0.5%股权,若奇瑞上市,股权价值预计达10亿元,显著提升公司资产[2][4] - 投资帮助公司紧跟前沿技术(如机器人领域),被投企业多为客户(如奇瑞、云深处、开普勒),持续带动订单增长[2][4] **4 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 - 投资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如开普勒),获得先进丝杠方案产品试用机会[5] - 依托杭州高校资源开发线性关节,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积累[5] - 管理团队具备国际化背景,可能合作海外头部企业,丝杠技术、高校合作及全球化布局赋予巨大潜力[5] **5 管理团队及未来展望** - 管理团队年轻化,总经理拥有投行及分析师经验,推动战略性投资布局[6] - 2026年主业利润预计达2亿元,叠加数亿投资收益,报表表现亮眼[6] - 机器人技术落地将打开发展空间,当前估值合理,值得关注[6]
晶华新材20250806
2025-08-06 22:4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晶华新材业务覆盖工业级(54%)、电子级(26%)和光学级胶粘材料及特种纸 下游应用包括建筑 汽车 消费电子等领域 2025年6月成立北京精致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专注电子皮肤传感器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医疗领域[2] * 全球胶粘材料市场近五年复合增速7% 中国市场预计2025年销量达439亿平方米 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8%[2][9] * 中国胶粘材料生产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高端由国际巨头垄断 公司正积极向电子级 光学级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新能源领域已实现国产替代[11] 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 工业级胶粘材料2024年营收预计10亿元(占比54%) 毛利率15% 产能从6亿平方米扩展至10亿平方米 美纹胶带市占率行业领先[13][3] * 电子级胶粘材料2024年营收5亿元(占比26%) 毛利率27.5%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京东方 OPPO 汽车领域丙烯酸泡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15][3] * 光学级业务2023年成立 主攻OCA光学膜 2024年营收1亿多元 尚未盈利 但增长潜力大[15][12] 战略布局与产能规划 * 扩建生产基地 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型为解决方案服务商 江苏 安徽等地新增产能进入业绩释放期[4][16] * 电子级与光学级新增1.5亿平方米产能 OCA光学膜通过验证后增长潜力巨大[16] * 子公司精致感聚焦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传感器 与主流客户技术合作 解决灵巧手触觉反馈问题[17] 股权结构与业绩目标 * 实际控制人周晓南 周晓东合计持股33.94% 关联方持股总计38.89%[6] * 股权激励目标: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不低于16亿 19亿 23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5% 65% 100% 绝对值7000万 9300万 1.1亿元[2][6]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2.3亿 26.4亿 31.6亿元 归母净利润0.8亿 1.2亿 1.6亿元 对应市盈率84倍 57倍 44倍[18] 竞争优势与行业趋势 * 技术协同:消费电子模材工艺与精密涂布技术支持触觉基材量产 与精致感形成客户协同[7][2] * 国产替代:OCA光学胶实现突破 强化中档产品高端化转型 消费电子领域替代趋势明显[12] * 行业增速:全球市场空间超5000亿元 中国胶粘带市场规模超600亿元 复合增速5%-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