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搜索文档
出海速递 | 星巴克中国要卖了,瑞幸却把9.9咖啡带进纽约/小马智行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36氪· 2025-06-25 19:13
咖啡行业竞争 - 瑞幸咖啡将9.9元咖啡产品引入纽约市场,直接挑战星巴克大本营[2]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传出出售消息,与瑞幸海外扩张形成战略对比[2] 机器人行业 - 银河通用认为能执行高价值工作的实用型机器人将超越迎宾表演类产品[2] - 行业专家指出机器人价格战不是核心竞争点,实际工作能力才是关键[2] 汽车行业 - 哪吒汽车海外扩张受阻,可能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整体海外形象[2] - 车企出海需要产业链协同,单打独斗面临较大风险[2] 调味品行业 - 海天味业在国内市场增长放缓背景下加速出海战略[3] - 公司正寻求海外市场突破以应对国内行业低谷期[3] Robotaxi行业 - 哈啰出行宣布进军Robotaxi领域,行业新增竞争者[5] - 文远知行与迪拜合作部署商业化Robotaxi服务[5] - 小马智行在迪拜测试Robotaxi车队并获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5][5] -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快速向商业化落地转型[5] 港股市场 - 2025年港股再融资规模达1428.54亿港元,同比增长63.2%[6] - 科技、医药生物、消费零售三大赛道被看好[6] - 恒生指数累计涨幅20.52%,市场表现亮眼[6] 外贸数据 - 长三角地区外贸规模累计突破100万亿元[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6.73万亿元,同比增长5.2%[6] 财富迁移 - 阿联酋预计2025年吸引9800名百万富翁迁入[7] - 2014-2024年该国百万富翁数量增长98%[7] 企业动态 - 小米在韩国开设首家"小米之家"直营店,面积60平方米[5] - 该店是小米新零售战略在韩国的首次落地[5] 物流行业 - 卡塔尔提出Flow Port物流方案帮助中企进入沙特市场[8] - 方案可减少海关延误并优化供应链管理[8] 医疗市场 - 印尼举办医疗行业参访活动,聚焦当地市场机遇[9] - 活动提供与印尼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直接交流机会[9] 媒体服务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10] - 平台通过专业内容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全球品牌[10]
小米在韩国首家“小米之家”线下门店即将开业
快讯· 2025-06-25 11:56
公司动态 - 小米韩国将于6月28日开设在韩国的首家门店"小米之家" [1] - 门店位于首尔汝矣岛IFC商场L2层 面积约60平方米 [1] - 新店为销售和售后服务整合的直营店 [1] 战略布局 - 该门店是小米"新零售"(New Retail)战略首次在韩国市场应用的标志性案例 [1]
微处发力 破除经营困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5 11:04
新零售转型策略 - 传统零售面临坪效下滑、客源流失、复购率低的经营困局,需通过精细化运营破解[1] - 零售行业需关注"人货场"三要素,其中"场"需兼顾功能性与吸引力,科学选址应依托大数据分析周边人口密度、消费层级等指标[1] - 社区便利店选址需考量居民年龄结构与消费习惯,商业街门店需关注客流量潮汐变化规律[1] - 空间环境营造需融入区域文化特色,某连锁茶饮品牌通过非遗元素装饰使门店成为打卡地标[1] 消费者体验优化 - 橱窗展示是重要营销手段,某家居生活馆采用全景式橱窗使行人驻足时间延长40%[2] - 店内动线规划需遵循消费心理规律,如"右侧偏好""逆时针行进",某商超据此布局使顾客停留时间延长[2] - 收银台区域设计需合理控制通道宽度、设置趣味促销展示以缓解等待焦虑[2] - 某母婴店设置亲子游乐区使顾客停留时间增加2小时,连带销售率提升60%[3] 商品运营管理 - 商品选品需结合市场趋势与客群画像,某便利店发现中老年无糖食品需求后销售额增长35%[3] - 库存管理需利用智能系统监控周转周期,对滞销品及时采取促销策略[3] - 商品陈列遵循"易见易取"原则,主推商品应放置在1.3-1.7米黄金视线高度[3] 服务细节提升 - 建立10分钟内响应顾客咨询投诉的快速反馈机制[3] - 推出"线上下单+到店自提"服务并设置专属取货通道[3] - 提供免费茶水、充电设备等增值服务营造舒适购物环境[3]
胖东来要关闭多家盈利老店,包括半年销售8亿的生活广场店,于东来真的不想玩了?
36氪· 2025-06-24 12:30
公司闭店决策 - 创始人于东来宣布关闭生活广场、人民路店、五一路店等多家门店,原因为这些经营状况良好的老店、小店品质已跟不上发展需求[1] - 生活广场店2025年销售额超8亿元,在所有门店中位列第五,此前已有迁址或关店计划,具体时间待公告通知,目前门店仍正常营业[4] - 闭店决策基于战略调整需要、成本与效益考量、外部竞争压力影响三点原因,公司可能希望通过关闭部分不符合未来战略规划的门店,集中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型门店[13][14][15][16][17][18][19][20][2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从一家小小的烟酒店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13家实体门店,年销售额高达169.64亿元(2024年)的零售巨头[4] - 2025年1-3月和田玉销售额仅2190万元,毛利率20%,占集团总销售额0.34%,珠宝部整体毛利率控制在15%-16%[8] - 公司以"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为经营宗旨,与众多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确保商品的稳定供应和品质保障[23][24] 行业竞争环境 - 电商每年在零售市场的占比增长约10%-15%,这对传统实体店构成了不小的压力[6][7] - 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着来自电商和同行的双重压力,恶意山寨与抹黑等不良竞争手段也可能在悄悄侵蚀市场地位[6][7] - 线下零售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注重购物的体验感和社交性,线下门店能够提供真实的商品体验[25][26] 公司面临的挑战 - 2025年以来公司频繁陷入舆论漩涡,多起事件揭示其成为恶意蹭流量的"重灾区",包括网红"裤头姐"声称在许昌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并导致皮肤过敏,以及抖音玉石博主"柴怼怼"发布视频直指公司在玉石销售方面存在暴利行为[8] - 这些恶意诋毁和碰瓷行为给公司带来了声誉上的损害,也耗费了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9] - 外界对公司的期望越来越高,一旦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瑕疵,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也会引发消费者的强烈反应[5][6] 未来发展战略 - 关闭部分门店是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未来可能会加大对新门店的投入,打造更具品质和特色的零售空间,在门店设计上更加注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融入更多的智能化、人性化元素[29] - 公司可能会加强线上业务的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29] - 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采购成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服务[30][31][32] -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开展会员制营销,拓展社区业务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34]
保健品618点评:健康消费风起,细分赛道亮眼
国盛证券· 2025-06-24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仙乐健康、汤臣倍健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健康消费浪潮下营养保健品类增速将保持高速增长 电商、新零售等渠道或给予更多品牌入局机遇 [1] - 具备强功效性的基础营养品类将受益于老龄化、人群渗透率提升等趋势保持增长 抗老、护肝等为需求多元细分化趋势下的高成长赛道 [2] - 天猫京东两大龙头品牌保持领先 新锐品牌以性价比、细分赛道突围 [3] - 建议关注代工环节如仙乐健康、百合股份 以及优质品牌商如H&H国际控股、若羽臣、汤臣倍健、康比特等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保健品618概览 - 2025年618期间全网营养保健销售总额143亿元 较2024年618期间的92亿元增长约55% [1] - 即时零售等渠道入局 美团自营大药房滋补保健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 [1] 分品类 - 2025年“京东买药618免单”活动会场成交额靠前的品类有婴童营养品、特医食品、鱼油、氨糖等 [2] - 2025年5月电商平台抗老、减少皱纹销售额同比增速最快 骨骼健康、提高免疫、肝脏保养等传统品类销售额同比保持个位数稳健增长 [2] 分品牌 - 2025年618期间天猫平台TOP5品牌为Swisse、汤臣倍健、万益蓝、WHC、金凯撒 京东平台TOP5品牌为Swisse、汤臣倍健、九芝堂、善存、佰澳朗德 [3] - 2025年618期间抖音平台TOP5品牌为诺特兰德、五个女博士、万益蓝、百祺堂、Swisse [3] - Swisse、汤臣倍健龙头地位不变 消费者对保健品品质要求提高 WHC、金凯撒等新上榜 [3] - 新锐品牌以性价比优势、细分高成长赛道弯道超车 如诺特兰德品类矩阵丰富、性价比突出 五个女博士、万益蓝分别在胶原蛋白饮、益生菌细分赛道表现突出 [3] 重点标的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投资评级 | 2024A EPS(元) | 2025E EPS(元) | 2026E EPS(元) | 2027E EPS(元) | 2024A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2027E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791.SZ | 仙乐健康 | 增持 | 1.37 | 1.30 | 1.64 | 1.95 | 18.60 | 18.74 | 14.91 | 12.50 | | 300146.SZ | 汤臣倍健 | 增持 | 0.38 | 0.47 | 0.56 | 0.65 | 28.50 | 23.29 | 19.51 | 16.86 | [6]
林晶珂:新零售时代,传统商超如何突围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05:38
电商与零售行业表现 - 今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即时零售贡献296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垂直生鲜电商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8%,传统商超损耗率高达23% [1] - 算法个性化推荐提升线上购物体验,传统商超商品堆砌模式吸引力下降 [1] 传统商超转型策略 "人"的维度 - 推出"家庭膳食顾问"服务,依据消费记录定制菜谱,连带购买率提升至58% [2] - 设置"社区服务角"整合生活服务,商品陈列面积减少10%但日均客流量增长37% [2] - 将消费者从交易对象转变为长期维护的忠实用户,强化社交属性 [2] "货"的维度 - 精简SKU从2.5万削减至8000,聚焦高频生鲜与日用品 [2] - 提升自有品牌占比,部分爆款商品复购率达47% [2] - 中央厨房前移至产地,鲜食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7天,损耗率降低12个百分点 [3] "场"的维度 - 线上订单占比突破40%,3公里配送时效稳定在30分钟内 [3] - 收银台改造为"社区公告栏",烘焙区设"亲子操作台"提升停留时间 [3] - 通过"15分钟生活圈"激活顾客黏性,购物场景情感化改造 [3] 行业转型系统性工程 - 需精准定位客群,避免盲目跟风 [4] - 平衡创新与成本,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4] - 注重服务质量与团队建设,动态调整商品结构 [4] - 通过场景化改造、数字化赋能等举措重构商业空间社会价值 [4]
黄光裕不肯下桌
创业家· 2025-06-23 18:01
黄光裕与国美的复兴之路 - 黄光裕出狱后提出"18个月复兴国美"计划,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6][7][37] - 国美股价曾从1港元跃升至2.5港元,显示市场对其回归的期待[17][18] - 黄光裕采取激进策略追赶错过的风口,包括电商、直播、元宇宙等[19][38] 线上业务拓展 - 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经营范围扩展至全商品范畴并重点押注家装[22] - "真快乐"APP日活仅300万,双十一直播仅1500人观看[31][34] - 国美购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27][28] - 2023年"真快乐"APP改回国美APP,线上战略宣告失败[43] 线下业务转型 - 国美零售营收从2017年787.5亿暴跌至2023年9.22亿[48][49] - 关闭86%门店,保留核心门店并探索新零售模式[52] - 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54] - 计划3年内开设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56] 新能源汽车布局 - 2025年开设4.5万平方米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60] - 以低于传统4S店60%运营成本吸引车企入驻[60] - 已入驻小米、问界等新势力和宝马等传统品牌[62] - 打造集直播、换电、试驾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迪士尼"[61] 管理挑战与资金压力 - 黄光裕与元老团队理念冲突,新人因管理模式离职[76][78] - 2022年爆发员工集体讨薪事件[81] - 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但未退出,继续推进新项目[84][85] - 公司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激烈竞争[57]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3 17:48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民生证券山东第二分公司、远方基金、其他个人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1 日 9:30 - 11:30 [2] - 地点包括新北洋自助智能新终端产业园展厅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康志伟等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半年度开始连续四个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50% [5]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23.76 亿元,同比增长 8.5%;净利润 4854 万元,同比增长 152% [5]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96 亿元,同比增长 21%;净利润 492 万元,同比增长 127% [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 9.92 亿元,同比增长 24%,占比首次突破 40% [12] 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 - 2020 年开始布局,已打通商业模式,可提供全周期运维服务 [6] - 2024 年底收入约 1.6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在营点位近万个 [7] - 运营模式为“公共点位 + 商业点位”和“城市聚焦”“区域聚焦” [7] - 盈利模式以商品售卖为主,推动创新增值业务多元化 [8] 公司竞争优势 - 有 1200 余人研发团队,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10%,截至 2024 年底有有效专利 2185 项,发明专利 661 项 [9] -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知名企业合作 [9] - 有规模生产制造能力,专用打印扫描产品年产能超 120 万台,智能自助终端产品年产能超 30 万台 [10] - 建有全球营销服务网络,产品销售至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业务出海历程 - 2002 年设立之初专用打印扫描产品走向海外 [12] - 2005 年收购欧洲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12] - 2015 年启动二次创业,转变海外拓展思路 [13] - 2024 年设立新北洋(泰国)公司 [13] 潮玩业务布局 - 智能微超产品在“潮玩”场景有一定销售,但规模不大,占比小,不影响业绩 [14] 未来业绩提升方式 - 发展阶段变化:二次创业大规模投入和大客户依赖问题基本解决 [16] - 业务结构变化:构建“一体两翼、八大业务”布局,打造“三个战略成长曲线” [16] - 成长模式变化:多业务布局、服务运营业务占比增加、海外收入规模增加支撑业绩增长 [16]
大参林业绩亮眼获多家券商看好,规模效应下释放增长潜力
新浪财经· 2025-06-17 11: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97亿元,同比增长8.01%,归母净利润达9.15亿元,营收增长主要来自零售业已有门店内生增长及新开、并购门店贡献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9.56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5.45%,环比增长712.26%,业绩修复明显 [1] - 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业务增速较快,规模效应逐步体现,期间费用率下降1.28个百分点 [1] 门店布局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门店总数16622家,其中加盟店6239家,直营门店10383家,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 - 2025年公司将聚焦加密已覆盖区域,优化门店网络布局,加快加盟业务发展,提升弱势区域市占率与品牌影响力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医保门店10093家,占直营门店总数的96.10%,DTP专业药房248家,各类统筹报销定点门店2822家 [2] 新零售与数字化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私域会员规模超1.1亿名,其中活跃会员近6000万名,O2O送药服务覆盖门店上线率达80.38% [3] - B2C业务通过"中央仓+省仓+地区仓+门店"模式覆盖全国,线上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 [3] - 公司推出"AI小参"提供智能问答、客服回复和智能分析等功能,有效提升经营效率 [3] 行业前景 - 药店行业合规程度逐步提升,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 - 广东省门诊统筹政策或将落地,有望加速处方外流进程 [3] - 公司持续优化门店与商品结构,提升消费者粘性,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降本增效,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3]
泡泡玛特火得一塌糊涂之后,我看了创始人王宁的所有采访,总结了最关键的10条
搜狐财经· 2025-06-16 19:21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通过销售情感和情绪价值而非实用价值,成功打造了潮玩行业标杆[4] - 公司成功源于创始人王宁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体系,包括尊重时间、商业与艺术平衡等核心理念[5][50] - 泡泡玛特通过工业化改造潮玩、转向女性市场、渠道优势和把握时代红利四方面关键决策实现突破[9][10][11][13] - 公司定位为"入门级奢侈品",通过稀缺性和情感价值创造维系品牌溢价[25][26][28] - 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59.6%,第三季度占总收入50%[57] 战略思想体系 -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是公司底层经营哲学,强调长期主义[5][20] - 采用围棋思维构建生态位而非象棋式零和竞争[16][17] - 坚持做"树一样的企业",同时发展根基(用户需求)和枝叶(市场应变)[18][19][20] - "只吃七分饱"策略保持稀缺性,如IP系列产品控制产量在预期70%[21][22] - 定位为"商业与艺术平衡"的实践者,将独特艺术普世化[50][54] 关键成功因素 - 工业化改造潮玩:标准化生产流程使价格更亲民,扩大受众[9] - 市场转向:从男性为主的机甲风格转向女性偏好空白市场[10] - 渠道优势:一线城市高端商场门店形成文化传播节点[11][12] - 时代红利: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推动亚文化主流化[13] - IP运营策略:聚焦头部艺术家合作,不追求数量而重质量[31][32] 产品与品牌哲学 - 刻意剥离实用功能,最大化情绪价值[4] - 通过稀缺性维持精神产品价值,隐藏款溢价达877%[28][47] - LABUBU等IP成功源于不设故事,让用户自主投射情感[32][45][47] - 借鉴奢侈品逻辑"创造并保护梦想",避免打折破坏价值[28] - 产品组合包含功能价值、心理价值和资产价值三重结构[28] 全球化发展 - 海外收入占比已达50%,韩国和东南亚为初期重点市场[57] - 本地化策略:与当地艺术家合作设计,融入区域文化[57][58] - 高端选址:东京涩谷、伦敦牛津街等全球顶级商业区[58] - 品牌定位:通过LV等奢侈品牌邻居策略建立高端认知[58] 行业影响 - 推动潮玩从小众艺术向大众消费转型,类似唱片对音乐产业的变革[52] - 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实现艺术品的工业化量产[51][52] - 开创行业基础设施:自动售卖机、线上玩法等被同行模仿[14] - 定义潮玩为"艺术与商业设计的结合",平衡独特性与普遍性[54] 运营体系 - 全部直营门店保持品控,全球门店统一管理[33] - 15年经营历史显示长期积累,非短期爆发[33] - 建立"系统优于目标"的执行理念,专注每日正确行动[60][65][66] - 反常识决策:在电商热潮中坚持线下实体店建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