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智驾领域利好来袭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将迎来国家标准(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18 09:04
政策标准发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 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基线 要求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 [1] - 标准针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 设置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 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1] - 标准明确要求驾驶员必须先培训才能使用系统 加强系统运行数据记录 进一步防止功能被误用滥用 是支撑产业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 [1] 行业市场数据 - 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82.6% 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2] - 2024年1—7月 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 同比增长21.31% 渗透率升至62.58% [2]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规模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但也存在产品性能缺乏统一基线等问题 [2] 行业发展趋势 - 预计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共同突破的窗口 [2] - 在堆积AI能力发展趋势下 大算力芯片与模型的持续研发投入高 车企不再强制主导辅助驾驶全栈自研 而是展开丰富的战略合作 推动智能化渗透率进一步普及 [3] - 供应链格局显现 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辅助驾驶芯片等国内供应商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其行业影响力 并向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发展 [3] 相关公司动态 - 地平线机器人为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主导者 是少数可同时供应芯片+算法的供应商之一 其J6P及HorizonCell可提供1120TOPS算力 产品已搭载理想L6Pro、蔚来firefly萤火虫等车型 并进入比亚迪、奇瑞、博世等客户 [4] - 黑芝麻智能华山系列A1000Pro算力达106TOPS 推出A2000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与吉利等主要汽车OEM以及Tier1合作 已进入银河E8、领克07等车型 其武当C1200是业内首个跨域计算芯片 [4] - 速腾聚创是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唯一可量产厂商 其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搭载于智己LS6和极氪9X 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5] - 佑驾创新凭借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两大业务斩获多家定点 推出中高阶辅助驾驶域控制器iPilot 4 plus 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iRobo已商业化落地 公司完成680万新H股配售 募资净额1.55亿港元将加大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投入 [5][6]
机构: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8:41
行业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0.7亿元,2026年进一步上升至431.8亿元 [1] - 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期,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随着汽车智能化及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激光雷达作为核心感知部件将持续受益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激光雷达企业订单大增 [1] - 智能驾驶和机器人产业驱动,叠加成本下探,带动激光雷达持续放量 [1] - NOA渗透率提升、Robotaxi渗透率提升、AEB强制上车以及自动驾驶政策完善有利于激光雷达需求爆发 [2] 应用市场格局 - 2022年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下游应用中,机器人领域占据主要地位,占比达68.2%,智能驾驶汽车领域应用占比28.7% [1] - 激光雷达已从“贵族传感器”变成“10万级标配” [2] 中国厂商竞争力 - 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不断升级自研技术 [1] - 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中,中国厂商领跑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1] - 中国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奏上已领先全球 [2]
小鹏汽车-W(09868):欧洲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启动,全球化布局再添新篇章
长江证券· 2025-09-17 23: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欧洲首个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Q3在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启动 首批小鹏G6与G9顺利量产下线 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已启用 未来预期投产更多车型 [2][4][8] - 智能驾驶持续领先 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 叠加强势新车周期开启 公司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2][8] - 规模提升、平台和技术降本效果将进一步体现 叠加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拓展以及出海持续增长 公司未来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2][8] 全球化布局进展 - 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启动 研发与生产协同 助力全球化布局 小鹏汽车在欧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8] - 自2021年进入欧洲 目前已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达1.87万辆 同比+217% [8] - 欧洲市场小鹏斩获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2025年上半年销量超8千辆 G6作为主力车型占比约67% [8] - 前期小鹏首个海外产能印尼KD工厂投产 实现X9生产交付 本次欧洲产能启动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8] 销量与业绩展望 - 2025Q3预期交付量11.3-11.8万辆 同比增长142.8-153.6% 预期收入196-210亿元 同比增长94.0%-107.9% [8] - 新款小鹏G6、G9上市即热销 多次获得国内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在多个海外市场长期位列细分市场第一名 [8] -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 Q3发布全新一代P7 Q3将有两款全新的重磅车型开始交付 Q4小鹏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逐步进入量产 [8] - 预期公司Q4实现单季度扭亏 实现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 [8]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为928亿元 对应PS 1.6X [8] 产品与战略 - MONA M03和P7+开启公司新车周期 [2][8] - 后续小鹏P7+即将登录欧洲 车型拓展有望持续增强欧洲销量 [8] - 实现"一车双能"战略 [8]
张琦:智能驾驶趋向理性发展 付费订阅考验车企讲故事的能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22:58
不过,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付费的意愿并不高。超四成消费者不愿意为智能驾驶系统额外付费, 有44%的消费者表示只愿意以低于车价5%的价格为智能驾驶系统买单。在A方案(高阶版本,含城市领 航辅助,车价增加2万元,含5年升级)与B方案【基础L2(ACC适应性巡航+LCC车道居中保持),车 价提高0.5万元,终身免费保养】中,只有32.83%的消费者选择了A方案,选择B方案的消费者则高达 67.17%。这表明,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低价或免费"符合大众预期。 张琦将智能辅助驾驶付费订阅与苹果手机公司的商业模式类比。"最初,苹果手机用户也难以接受购买 硬件后仍需为iTunes、Apple Music、储存空间等服务付费,但随着时间推移,软件和服务逐渐成为苹果 盈利的主要来源。这是用户意识转变的结果。" 谈及当下的汽车领域消费趋势,张琦观察到2025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岭:一方面,传统豪华及超豪 华品牌(如宾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劳斯莱斯)在销量和利润承压下,转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高端定 制,例如为客户定制独特车漆颜色或专属内饰;另一方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品牌则着重于智能化定 制,包括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语音助手、车内在 ...
注册资本84.7亿元 东风汽车与襄阳国资成立新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17 20:42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 [1] - 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 [1] 技术及资产投入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无形资产使用权 包括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 [1] - 东风集团股份投入猛士系列的商标权 [1]
注册资本84.7亿元,东风汽车与襄阳国资成立新公司
凤凰网财经· 2025-09-17 20:37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1] - 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业务[1] 出资方式 - 东风集团股份以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资 包括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1] - 东风集团股份同时以猛士系列商标权作为出资组成部分[1]
东风成立新合资公司,无形资产出资物包括猛士商标
第一财经· 2025-09-17 20:08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1] - 合资公司未来将聚焦猛士品牌[1] - 东风集团出资无形资产使用权 包括猛士系列商标权 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1] 生产布局 - 合资公司生产基地包括襄阳工厂 武汉工厂和十堰工厂[1] - 三家工厂生产的车型各有侧重[1] 合作模式 - 东风猛士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将进入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的新模式[1]
东风成立新合资公司,无形资产出资物包括猛士商标
第一财经· 2025-09-17 19:55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1] - 合资公司未来将聚焦猛士品牌[1] 生产基地布局 - 东风猛士生产基地包括襄阳工厂 武汉工厂和十堰工厂[1] - 三家工厂生产的车型各有侧重[1] 技术合作与资产出资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无形资产使用权包括猛士系列商标权 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1] - 东风猛士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将进入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的新模式[1]
揭秘涨停 | 光刻机板块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36
涨停板封单情况 - 山子高科以86.21万手封单量位居首位 上海建工80.77万手位列第二 景兴纸业54.57万手排名第三 建元信托45.35万手排名第四[1] - 德尔未来 露笑科技 万向钱潮封单量均超过30万手[1] - 均胜电子封单金额达5.59亿元 为当日最高 泰慕士4.15亿元 露笑科技3.8亿元 景兴纸业3.55亿元 山子高科3.19亿元 万向钱潮3.17亿元[1] - 26只个股封单金额超过1亿元[1] 连板个股表现 - ST亚太实现8连板 山子高科 上海建工 香江控股实现4连板 万向钱潮 泰慕士 *ST仁东实现3连板[1] - 景兴纸业 建元信托 均胜电子等近10只个股实现2连板[1] 均胜电子重大订单 - 公司获得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项目定点 将为其开发汽车智能化产品包括CCU和智能网联产品[1] - 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2027年开始量产[1] - 智能驾驶业务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1] 光刻机板块涨停 - 波长光电主要产品包括反射镜 聚焦镜 场镜等光学元器件 应用于接近式掩膜光刻 直写光刻 封装测试等领域[2] - 永新光学少量光学产品应用于光刻机相关设备 但规模较小非核心业务[2] - 凯美特气光刻气产品获得日本GIGAPHOTON株式会社合格供应商认证[2] 柔性屏板块涨停 - 利和兴OLED柔性屏覆膜设备用于将保护膜和散热膜覆盖于3D曲面OLED柔性面板[3] - 东睦股份下属上海驰声公司业务涉及液态金属产品 主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领域[3] 工业母机板块涨停 - 中原内配子公司从事数控机床和非标专用机床的研发生产[4] - 宝馨科技数控钣金技术属于工业母机范畴 产品可应用于工业母机领域[5] 龙虎榜交易情况 - 汇金股份净买入额3.17亿元 恒宝股份2.46亿元 凯美特气2.08亿元[7] - 豪恩汽电机构净买入9597.71万元 蔚蓝锂芯9217.03万元 线上线下5989.13万元 汇金股份5372.21万元[7]
中海达:目前公司并不制造机器人整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6:49
公司目前主要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 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 4G/5G+GNSS+V2X组合智能天线 高精度定位与控制单元 惯性测量单元IMU 智能驾驶定位算法IP以及定位差分增强服务等[1] 公司基于相关软硬件产品实现辅助/自动驾驶定位和车辆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 并不制造机器人整机[1] 关于公司业务情况 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相关章节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