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16项举措拓展绿色贸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08:09
政策举措 - 商务部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提出16项针对性举措以培育外贸新动能 [1][2] - 举措重点围绕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绿色低碳产品技术进出口、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及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四大方面 [3] -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工艺流程改造降低产品碳排放、促进外贸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以及加快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 [3] 行业现状与表现 - 中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例如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出口增速超过30% [4] - 光伏产品已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200万辆 [4] - 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展会已实现绿色电力供应率和特装展位绿色达标率两个100% [4] 产业基础与支撑 - 截至2024年底,工信部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7] - 市场监管总局将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扩展认证范围至产业链和供应链,并修订发布《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 [7] - 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应用,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并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8] 国际合作与未来方向 - 中国将深度参与绿色贸易全球治理,提升自贸区网络“绿色含量”,并深化国内改革对接国际绿色标准 [5] - 政策目标为巩固和提升中国绿色贸易服务全球的能力,与全球分享绿色低碳成果 [5]
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六项举措拓展绿色贸易
新华网· 2025-11-11 07:39
商务部近日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准聚焦企业绿色低碳 发展能力存在短板、物流环节降碳潜力有待挖掘、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等中国绿色贸易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16项针对性举措,以更好培育外贸新动能。 重点围绕四个方面 从《意见》来看,16条具体举措是围绕为积极拓展绿色贸易,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展开的。日前,商 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意见》提出的 举措主要包括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营造绿色贸易发 展良好国际环境、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四大方面。 顺应绿色低碳潮流 比如,在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上,鼓励外贸企业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设备更 新、工艺流程改造、再生资源原料替代等方式,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在加快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 上,促进外贸大宗货物和集装箱长途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进单元化集装器具国际互认共享;在提 升展会绿色化水平上,推动有条件的展会设立绿色低碳专门展区、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加快制修订绿色 办展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在加快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 ...
稳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日报· 2025-11-11 06:2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将"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五"时期为何强调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又该如何稳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全部要素的生产率,是全部产出和综合要素投入之比。它不仅是生产力水平的体现,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与经济的融合程度。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的是扣除全部要素投入之后的产出增值,衡量的是单位投入带来的产出水平,体现 了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等方式所增加的产出。"中国宏观 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邢伟举例说,某企业在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均没变化的情况下,产出却 增长了5%,这多出来的5%就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尽管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普遍面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足的挑战。有数据显示, 近20年来,美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只有约0.7%,英国、法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增 速也都降到了1%以内。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将直接 ...
十六项举措拓展绿色贸易(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11-11 06:1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发布《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提出16项举措以解决绿色贸易发展中的短板,培育外贸新动能 [1] - 政策举措精准聚焦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短板、物流环节降碳潜力及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 [1] 四大重点举措方向 -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造降低产品碳排放量 [2] - 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推动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鼓励建设行业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2] - 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标准互认 [2] - 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促进外贸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升展会绿色化水平 [2] 绿色贸易发展现状与动能 - 绿色低碳产品已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前三季度出口增速超过30% [3] - 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200万辆 [3] - 铁道电力机车、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口保持强劲增长,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 [3] - 广交会、进博会已实现绿色电力供应率和特装展位绿色达标率两个100% [3] 产业基础与绿色制造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5] - 下一步将普及绿色设计和制造,加快产品全链条绿色转型升级,“点线面”结合打造绿色产业生态 [5]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 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有序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 [6] -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降低绿色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6]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等环节加大融资支持,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6]
中交集团总经理张炳南与辽渔集团董事长吕大强举行会谈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22:54
合作基础与未来展望 - 中交集团与辽渔集团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多领域、多层面优势互补 [1] - 双方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升级协作,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1] - 面向“十五五”规划,双方计划在海洋经济、冷链物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继续开展深度合作 [1]
第八届进博会闭幕 中国大市场创造世界大机遇
新华网· 2025-11-10 20:54
进博会总体成果 - 第八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1] - 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1] -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连续八届参展,体现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1] 消费品与零售行业 - 露露乐蒙第二年参展,展示瑜伽、跑步等六大品类的产品,公司希望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3] - 保乐力加将首款中国原产威士忌叠川置于展台核心位置,计划为位于四川的叠川酒厂投资10亿元人民币 [7][8] - 国际烈酒集团看好中国市场消费活力,表示将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 [8] 医疗技术与设备行业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首次集齐“全家福”亮相,八次参展进博会 [5] - 直观复星公司认为中国未来有机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术机器人应用市场 [5] 工业技术与智能制造行业 - 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首秀全新升级的空气断路器产品,并与四十余家重点客户现场签约 [11] - 公司展示与生态伙伴在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联合创新成果 [11] - 公司强调将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推动供应链的智能化和低碳化 [11] 农业科技行业 - 拜耳在进博会首次亮相全新的作物健康产品线品牌,覆盖营养肥、生物刺激剂等三大业务领域 [9] - 公司希望利用全球优势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9] 市场趋势与投资信心 - 多家跨国巨头表示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重要市场之一,且仍在持续增长 [1]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创新力量提供丰富应用场景,吸引产业融合和价值共创 [8] - 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物制造等领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带来新机遇 [8]
超1.5亿千瓦!
中国能源报· 2025-11-10 20:49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超1 .5亿千瓦。 11月1 0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截至2 0 2 5年1 0月底,自治区新能源装机规模超1.5 亿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风电装机规模9 7 4 1万千瓦,同比增长2 3%;光伏装机规模5 2 1 2万千瓦,同比增长 6 6%;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57万千瓦。从消纳方式来看,本地消纳新能源项目约1.2亿 千瓦,外送新能源项目约0 . 3亿千瓦。 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内蒙古风光资源富集,拥有广阔的开发区域。据测算,全 区风光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08亿千瓦。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十四五"以 来,内蒙古自治区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建立新能源开发新机制、创新 新能源投资合作机制等举措,紧抓快干"沙戈荒"大基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等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巩固新能源产业全国领先地位。 据测算,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并网的新能源装机每年可产生约320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 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 . 8 3亿吨,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华社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
2025京东北京通州运河半程马拉松圆满收官
环球网· 2025-11-10 19:00
来源:环球网 11月9日7时30分,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2025京东北京通州运河半程马拉松在通州运河商务区司空分署 街正式拉开帷幕。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齐聚通州,以奔跑诠释体育精神,用 脚步丈量城市发展,最终圆满落下帷幕。 赛事报名人数近5万人,创历届新高,组委会通过抽签确定1.5万名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18岁到77岁, 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广泛参与性和吸引力。同时,87家跑团参与到"跑团精英排行榜"活动中,将团结协 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注入赛道。 赛事组委会始终秉持"绿色低碳"理念,将其贯穿于无纸化倡议、垃圾分类引导、资源回收与绿色出行倡 导等每一个环节。赛前呼吁参与者加入"绿色跑马"倡议,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办赛"承诺,引领体育赛 事可持续发展新风尚。 在服务保障方面,组委会高度重视跑友口碑与参赛体验。赛事执裁与服务保障工作由北京市田径运动协 会指派专业人员负责,122名工作人员参与执裁,1200名安保人员与1560余名志愿者投入赛事保障。医 疗保障上,与北京市120急救中心紧密协作,设置10个医疗救助站、部署24辆急救车,配备60台移动 AED设备,开通3家医院绿色救援通道。赛事物资保障 ...
科技勾勒好房子新图景——好房子科技展现场观察
科技日报· 2025-11-10 17:42
好房子科技展概况 - 展览于11月7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展,主题为“科技赋能造好房子 产业升级促新发展” [1] - 展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集中展示好房子技术创新成果 [1] 安全舒适与适老化设计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展示“安居幸福家”保障房样板间,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及住房困难群体,采用58项“好而不贵”的适宜技术 [1] - 卫生间配备紧急呼叫按钮和毫米波雷达,可无感监测老人跌倒 [1] - 餐厅采用新型纳米改性隔声垫和隔声外窗以减少噪音 [1] - 客厅家具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多晶板,具备环保防火、防霉耐水特性,价格比普通环保板材便宜三分之一 [1] 绿色节能技术 - 博鳌零碳示范区展示高效装配式制冷机房模型,综合利用磁悬浮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及热回收技术,使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15% [2] - 该高效制冷机房技术已在重庆东站、石景山区档案馆等公共建筑项目推广应用 [2] - 气凝胶涂料和屋面薄膜在演示中显示出明显增强的隔热保温效能 [2] - 芳纶膜材料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作为过滤材料使污水变清 [2] 智慧家居与建筑 - 华润置地“全周期焕新科技宅”通过“空间能智联”设计实现智慧家居 [2] - 房屋安装烟雾检测器等智能装置,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时可自动开启窗户通风 [2] - 智慧家居系统与物业服务无缝链接,简化安全警报、设备维护和耗材采购流程 [2] 建筑装备与工业化建造 - 展览设立大国重器展区,展示包括“京华号”盾构机、“昆仑号”高铁箱梁运架一体机、空中造楼机等14件重器模型 [2] - 这些装备涵盖架桥、穿地、筑楼三大领域,展示了建筑领域向地探索、向天延伸、向远贯通的实践 [2] - 行业采用模块化、装配式建造方式以及人工智能设计平台 [3] - 使用薄型中空玻璃、防水防菌石板等新型建筑材料 [3]
天健集团(000090) - 000090天健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11-10 17:20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主业定位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城市服务三大板块 [1] - 城市建设板块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立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绿色建材等新业务 [1] - 综合开发板块立足深圳,深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经济区 [1] - 城市服务板块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管养、一级土地整备、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代建服务五大业务 [1][2] 重点城市更新项目 - 罗湖金翠城市更新项目拆除重建用地面积34,521平方米,配套住宅和新型产业园区,已列入2021年深圳市重大项目 [1] - 龙华华富工业区项目占地面积52,923.4平方米,更新后配套住宅和商业 [1] - 罗湖螺岭片区改造项目拆除用地约12.06公顷,规划建设用地7.31公顷,规划容积472,755平方米,是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新政第一批试点项目 [4] 城中村改造业务优势 - 天健城发公司是市属国企中唯一拥有全流程技术团队的更新棚改服务企业 [3] - 为全市超60个更新棚改项目提供过服务,包括"中国棚改第一难"的罗湖"二线插花地"项目 [3] - 拥有从前期服务、一级土地整备到二级土地开发的全周期全产业链协同资源 [3] 科技创新体系 - 公司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 [5] - 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沥青研究所等多个技术创新载体 [5] - 建有深圳市首家工程医院和装配式构件厂,开展海水海砂、地下空间等研究与应用 [5] 战略发展规划 - 公司把握"城市建设与服务"核心功能,立足深圳、服务湾区 [6] - 坚持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努力探索培育新型业务 [6] - 目标成为令人尊敬、创造美好生活的城市综合运营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