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油娃”深入加能站探秘智慧能源
环球网· 2025-07-21 09:59
公司活动 - 中国石化陕西石油分公司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15组员工家庭参观太元路加能站,深入了解智慧能源和公司业务 [1][7] - 活动设置智慧小课堂环节,科普油品真假辨别、环保知识,并开展互动游戏 [3] - 通过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宣传"无废城市"理念,"油娃"们参与环保实践 [4] - 活动最后观看公司品牌宣传片和环保成果展示,并签署"无废城市"倡议 [9] 环保举措 - 公司投入2500万元改造油库内浮顶油罐,开展环境检测和油气回收系统整治 [5] - 建成101座光伏发电项目,打造4座碳中和试点加能站,供应绿电55万千瓦时 [5] - 获得305个绿色电力证书,累计减排1.4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5万棵树 [5] - 推进污染治理和绿色企业建设,参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5] 业务发展 - 公司展示易捷速购"前置仓"服务,实现15分钟送货上门 [7] - 介绍加油站日常工作内容,包括油品加注、光伏发电应用、油气回收装置等 [7] - 通过活动增强员工家庭对企业业务的了解和认同感 [9] 企业理念 - 坚持"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理念,拉近企业与员工家庭距离 [9] - 通过活动凝聚"企业好家庭才会好"的共识,增强员工归属感 [9] - 展示公司在能源保供、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9]
工信部: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行业政策与规划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5] - 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即将出台,明确82个典型场景,分类开展智能化改造 [7] - 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新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1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 - 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6G应用产业生态 [4]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提升智能化水平 [13] - 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打造优质开源项目 [16] 数字经济发展 - 上半年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6] - 前5个月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户 [6] 未来产业布局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11][12] -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 [11][12]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 - 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聚焦6个关键领域,2400余家中试平台纳入储备库 [8] - 遴选241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力争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8] 中小企业支持 -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5] - 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进入大企业供应链 [15] - 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强化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指导 [15] 产业链优化与升级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 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转变,培育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提升集群数字化发展水平 [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纳米金属材料行业生产方式、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纳米金属材料应用前景广阔,行业规模超7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21
纳米金属材料行业概述 - 纳米金属材料晶粒尺寸介于1-100纳米,具有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展现出超高强度、优异热稳定性和特殊电磁特性等卓越性能 [1] - 纳米金属材料种类包括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铁、纳米钴、纳米镍等,其中纳米金应用最广,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光电特性好等优势 [3] - 纳米银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导电填料、纺织、工程塑料等领域应用较多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纳米金属材料市场规模达744.51亿元,较2018年的289.8亿元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 [1][14] - 2024年中国纳米材料整体市场规模达2490亿元,较2018年的1159.2亿元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3.59% [13] - 航空航天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47亿元,纳米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固体火箭推进剂以提高燃烧性能 [11] 政策支持 - 国家将纳米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4年河南省出台政策推动金属、陶瓷等领域纳米材料发展,支持电子级球形纳米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产品 [7] -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单/双壁碳纳米管、量子点材料等列为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方向 [8] - 2024年政策聚焦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前沿关键材料包括纳米材料等 [8] 产业链与应用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银、铜等金属原料及粉碎机、混合机等设备,中游为纳米金属材料生产,下游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9] - 生物医学领域用于生物传感器、病原体检测等,航空航天领域用于耐高温涂层、轻量化构件等 [9][11] - 汽车制造领域用于轻量化车身部件、耐磨刹车片等,电子电气领域用于高精度电路连接器、微型传感器等 [9] 生产工艺 - 生产方法分为物理法(蒸发冷凝法、高能机械球磨法等)和化学法(沉淀法、化学还原法等) [5] - 辐射还原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电离辐射制得纳米金属材料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博迁新材、江西宝弘纳米、唐山先隆纳米、山东长鑫纳米等,产品涵盖纳米银粉、纳米铜粉等 [17][18] - 博迁新材2024年金属粉体材料营业收入为8.58亿元,同比增长41.35%,产品应用于MLCC、光伏电池等领域 [19] - 山东长鑫纳米采用丝材电爆法制备超细球形金属粉末,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21]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性能突破,通过原子级结构设计和表面改性技术提升材料强度、导电性等 [25]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核心方向,逐步淘汰高能耗工艺,转向生物还原法等绿色合成路线 [26][27] - 跨学科融合拓展应用边界,如纳米金属材料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结合催生新场景 [2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央视网· 2025-07-20 19:55
绿色消费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每卖出100辆汽车就有超过50辆是新能源汽车 [1] - 绿色家电消费增长较快,超九成以旧换新家电订单为一级能效产品 [2] - 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过91%,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300亿平方米 [2] 绿色生产 - 超过140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1] - "十四五"前四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 [1] - 中国船企拿下全球绿色船舶超78%的订单,覆盖主流船型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转型 - 十年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多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 - 27个工业重点行业加快设备工艺更新,实现转型向绿 [3] - 累计建成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 [3] 绿色技术创新 - 全球最大压缩气体储能电站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建设中 [4] - 上半年风力发电机组产品产量同比增长72% [4]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 [4]
链博会向“绿”而行:绿色、零碳工厂风潮已来,先进制造企业抢先一步
华夏时报· 2025-07-20 19:26
供应链绿色化趋势 - 无人化、绿色化、低碳化成为先进制造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特征 [1] - 供应链碳排放是企业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建立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1] 企业绿色供应链实践 -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供应链能耗相比2019年降低15.9%,生产效率提升近10% [2] - 施耐德电气在华布局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与1600家供应商合作,建成21家零碳工厂和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 - 无锡工厂两年内减少90%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65%范围3碳排放 [4] - 金光集团APP拥有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自营林碳储量达4370万吨 [3][6] - 中信戴卡一体化压铸轻量化铝制汽车底盘减重33.4% [4] - 西子航空杭州工厂通过新能源技术成为全国首家航空零部件零碳工厂 [6] 行业碳管理进展 - 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约80亿吨,重点排放单位达3700家 [5][6] - 造纸行业具备碳源+碳汇双重属性,金光集团APP构建碳资源管理框架和双重核算体系 [6] - 国家发改委支持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可降低产品碳足迹 [7] 链博会展示成果 - 链博会吸引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占比超65% [3] - 先进制造链展馆中,绿色成为多家企业亮点,如金光集团APP的生态树展示和联名包装 [3] - 施耐德电气展示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运营中心、能源管理软件等数字化技术 [4]
首次突破5000亿元 上半年四川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出口同比翻番
四川日报· 2025-07-20 09:59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四川外贸进出口5190 9亿元 规模位列全国第八 同比增长6 3% 其中出口3156 2亿元 同比增长8 2% 进口2034 7亿元 同比增长3 4% [1] - 第一 第二季度四川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 分别达2570 5亿元 2620 4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7 2% 5 3% 上半年首次在历史同期突破5000亿元 出口 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区域外贸表现 - 成都上半年进出口4274 7亿元 同比增长9 4% 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 3% 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7 5个百分点 [1] - 绵阳进出口182 1亿元 同比增长23 5% 宜宾 泸州进出口规模均超过百亿元 内江 自贡 凉山等市(州)实现同比20%以上的快速增长 [1] 进出口商品结构 - 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7 3% 119 1% 34 9% [2] - 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141 5亿元 同比增长102 2% 其中光伏产品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84 9% 1306 4% [2] - 集成电路进口1098 1亿元 同比增长5 8% 电脑及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14 2% [2] - 消费品进口92 6亿元 同比增长4 3% 其中鲜虾 冰鲜三文鱼分别进口13 1亿元 5 6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01 8% 31 9% [2] 企业类型表现 - 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 8% 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加9 4% 占企业总数的89 8% 合计进出口1837 2亿元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305 3亿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4 3% [2] 贸易伙伴 - 四川外贸"朋友圈"达229个国家(地区) 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 进出口规模超过亿元的贸易伙伴新增4个 总数达112个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48 6亿元 同比增长2%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741 2亿元 同比增长4 1% [3]
顶压力展活力 四川外贸站上新高点
搜狐财经· 2025-07-20 09:16
外贸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外贸总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出口规模、进口规模三大指标同时创历史新高,去年上半年基数为4906.6亿元 [1][3] - 成都进出口4274.7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3%,拉动四川外贸增长7.5个百分点 [1] - 绵阳进出口182.1亿元,同比增长23.5%,宜宾、泸州进出口规模均超百亿元,内江、自贡、凉山等市州同比增速超20% [1] 产业结构与出口表现 - 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7.3%、119.1%、34.9% [1][4] -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141.5亿元,同比增长102.2%,其中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84.9%、1306.4% [4] - 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摩托车出口额达4.5亿元,超去年全年销售额,计划全年推出8款新品拓展海外市场 [4] 企业活力与政策支持 - 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8%,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9.4%,占比达89.8%,合计进出口1837.2亿元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305.3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4.3% [1] - 四川出台稳外贸"新8条"(信贷额度扩至800亿元)、优化口岸营商环境"18条"、"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政策等组合拳 [3][7] 技术创新与国际拓展 - 通威海外销量翻倍增长,与波兰签署100MW组件年度协议,它人科技获美国机器人订单并拓展澳日市场 [5] - 成都山前必有路汽车科技上半年向俄语市场出口1000多台二手车,计划在海外建立服务团队 [7] 挑战与应对 - 国际关税政策变动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小企业或面临订单不足问题 [6] - 四川计划下半年举办78场"川行天下"活动,挖掘40类重点产品贸易潜力,落实稳外贸"9条"等政策 [6][7]
一杯咖啡的绿色密码:星巴克在华加码投入,直面“范围三”减排难题|聚焦链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7-19 21:19
星巴克中国绿色供应链战略 - 公司在链博会重点展示绿色供应链转型成果,与远景科技集团达成三年战略合作,将通过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直采供应商和重要间接采购供应商,测算数千个品项的全链碳足迹并定制减碳路径[1][4] - 公司98%产品已实现中国本土制造或生产,2023年投产的昆山咖啡创新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是星巴克全球最绿色节能生产基地,100%使用绿电,年减碳量相当于80万棵咖啡树的碳吸收量[2] - 全国已有2100家绿色认证门店(100%绿证电力),7500+门店通过智能物联网实时追踪空调等设备数据,优化节能降碳方案[3] 范围三减排实践 - 公司全价值链碳排放中70%来自供应商,正通过"方舟能碳管理数字化系统"测算核心供应商及数千产品碳足迹,覆盖范围三排放[4][5] - 原材料阶段碳足迹结构:咖啡豆16%、牛奶80%、包装材料4%,中国市场已联合远景、中国农大等探索牧场减排路径[5] - 试点物流企业推进店配车辆电动化及干线运输电动重卡试点,优化运输效率同时实现碳减排[6] 产业链协同减碳 - 公司承担供应商碳排放测算前期投入成本,未来部分费用仍由其承担,同时通过降本举措让供应商获得经济收益[5] - 核心供应商澳亚集团承诺2030年将单位矫正乳碳排放降低28%,上海全盛供应链将绿色物流作为战略选择[6] - 公司提出"全链协同减碳"新模式,旨在促进餐饮零售行业更大规模绿色转型[3][6]
织就高效寄递网,托起消费大市场
快递业务量突破千亿件 - 2025年7月9日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 [1] - 快递业务量已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 [1] - 千亿件快递诞生时间提前凸显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电商渗透率持续攀升 [1] 行业发展驱动力 - 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为邮政快递业较快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1]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品类扩围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1] - 城乡基础设施完善和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机场建设快速推进为快递物流提供高效运输通道 [1] 农村与制造业融合 -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效率 [2] - 制造业与邮政快递业加快融合,拓展服务范围和发展空间 [2] - 行业累计打造1600多个业务收入超百万元的重点项目,服务医疗、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 [2] 技术创新应用 -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2] - AI大模型助力企业从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全链路智能化升级 [3] - 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派送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作 [3] 绿色发展与政策支持 - 行业采用节能减碳技术改造设施设备,提升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水平 [3] - 国家出台政策措施为快递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3] - 行业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优势促进要素高效流转 [3]
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有何看点?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08:47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设置六大链条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展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新成果 [1] - 绿色农业链展区参展企业超70家,覆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突出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元素 [4] 绿色农业链参展企业动态 先正达集团 - 通过"丰收之塔"展示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优势,强调以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绿色种植技术推动农业转型 [5] - 旗下熊猫指南发布"绿星榜单",首次评选5家生态友好型企业,覆盖果品、粮食、蔬菜、水产四大品类 [6] 嘉吉(Cargill) - 展示全球粮食采购、物流、加工及绿色航运全产业链布局,重点呈现风帆技术货船"Pyxis Ocean" [7] - 该船配备37.5米高WindWings风帆,最佳条件下日省燃油11吨,碳排放降低37% [7] 路易达孚 - 以"种子树"动态展示全球供应链网络,扫码可追溯南美大豆、东南亚咖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 [7][9] - 互动地图呈现中国供应链资产,包括油籽加工厂及本土合作仓储设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