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铝

搜索文档
云铝股份(000807) -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723
2025-07-23 16:38
生产运营 - 今年电解铝生产线稳定满负荷运行,云南来水偏丰电力供应好,预计不受限电限产影响 [1] - 电力通过市场化采购,价格按交易结果确定,用电采购成本总体可控 [1] - 氧化铝采购采用市场化定价,按需采购并保持合理库存 [1] - 目前未开展氧化铝套期保值业务 [1] 分红政策 - 2024 年累计分红约 14.22 亿元,占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2.23% [2] - 未来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 30%,随业绩提升提高分红金额 [2] 资源获取 - 加快现有探转采手续办理,保障备采矿量,加大铝土矿资源获取,参与云南资源勘查并制定周边获取计划 [2] - 根据发展战略关注研究绿色电力能源,完善绿色铝一体化产业链 [2] 绿色铝业务 - 是国内最大绿色低碳铝供应商,部分下游企业接受绿色铝溢价 [3] - 发挥绿色铝品牌优势,拓展高端领域市场渠道,转化品牌效益为经济收益 [3]
云铝股份: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19:08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现有总股本3,467,957,40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8元人民币现金(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4,232,332.90元(含税)[1][2] - 本次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1] - 分配方案自披露至实施期间公司股本总额未发生变化,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方案一致[1] 分配实施细节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6日[2] - 现金红利将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于2025年6月26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部分股东由公司自行派发[3] - 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1.8元(扣税后),其他投资者按差异化税率征收[2] 税务处理 - 个人投资者持股1个月以内需补缴税款0.36元/10股,持股1个月至1年补缴0.18元/10股,持股超过1年免税[2] - 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10%征税,内地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实行差异化税率[2] 其他信息 - 分派对象为截至2025年6月25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3] - 咨询联系人包括王冀奭、张斌、肖伟,联系方式为0871-67455897[3]
1至4月云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7:45
工业增加值 - 1至4月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加快0.2% [1] - 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9%,制造业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4.4% [1] - 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2% [1] - 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15.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5% [1] 高端制造业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2%和6.4% [1] - 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4.5% [1] - 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79%,绿色铝产业增长7.8% [1] 能源生产 - 1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232.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 [1] - 清洁电力(水电/风电/光伏)占比达80.7%,同比提升1.6% [1] 消费与投资 - 1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9.81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2.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2% [2] 服务业与价格 - 1至3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0.6% [2] - 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 [2]
加速打造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5-21 18:31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1] - 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 [1] - 绿色能源跃升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有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2] 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 云南省按照"增煤电、扩光伏、优水电、配储能、强电网"的思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2] - 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2] - 光伏、风电装机成为云南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第三大电源 [2] 绿电+先进制造业 - 依托绿色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 [3] - 着力推动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工业"新三样"全链条集群式发展 [3] - 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电池重要生产基地"、"绿色铝谷"、"光伏之都" [3] 能源电力安全保供 - 持续优化水火风光联合调度,优化西电东送电力资源配置 [3] - 建立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和储备体系,构建多元化电力保障体系 [3] - 确保西电东送可持续性和省内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可靠 [3] 能源科技创新 - 坚持科技创新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能源创新链、产业链等深度融合 [6] - 加快能源电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整合产学研用创新资源 [6] - 着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6] 国际能源合作 - 建成14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与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电网互联互通 [6] - 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已具雏形 [6] - 推动建立地方政府、电力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 [16]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积极推进煤电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0] -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推进风光资源规模化开发建设 [10] - 探索"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场景 [10] 电力市场改革 - 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价格机制,推动"三价联动" [9] - 完善跨省跨区输电定价机制,推进输配电价改革 [9] - 完善可再生能源的绿色价格体系 [9] 新质生产力培育 - 以绿电为抓手,谋划布局"绿电+智能算力"、"绿电+外贸"、"绿电+绿氢"产业 [12] - 打造"绿电+先进制造业"优势聚集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2] - 探索"绿电+"经济发展新模式 [12] 碳汇资源开发 - 统筹全省碳资产的开发和管理,深入推进"碳汇云南"行动 [13] - 探索"碳汇+金融"融资模式,开发碳普惠减排量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 [13] - 提升碳汇价值实现能力,把云南碳汇转化为经济和生态价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