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期,资产谁涨谁跌?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0-13 13:54
美联储降息周期历史复盘 - 自1980年后,美联储共进行5次纾困式降息和5次预防式降息,累计降息幅度从75个基点(BP)到1150个基点不等[5] - 纾困式降息(如2007-2008年次贷危机降息500BP)幅度大、次数多、持续时间长;预防式降息(如2019年降息75BP)幅度小、时间短[13][14] - 降息触发逻辑分为两类:预防式降息在经济放缓但未衰退时启动(如1995年、2019年);纾困式降息在经济已陷入严重衰退时启动(如2008年、2020年)[12][17] 美债市场表现 - 美债收益率通常在首次降息前已显著下行,纾困式降息前3个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平均下行73BP,预防式降息前下行85BP[53] - 纾困式降息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中位数达190BP,下行胜率100%;预防式降息期间下行幅度较小(中位数-52BP)[53][61] - 高收益公司债在预防式降息期间表现优异,整个周期内正回报概率100%,因信用风险被政策对冲[57][61] 权益资产表现 - 美股在预防式降息期间大概率上涨(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胜率80%);在纾困式降息期间因盈利恶化倾向于下跌(平均跌幅11%-13%)[5][66][67] - A股在美联储纾困式降息前因国内刺激预期上涨(首次降息前6个月胜率100%),但周期内因基本面拖累下跌(整个周期平均跌幅27.2%)[5][68] - 降息周期结束后,美股普遍反弹(末次降息后1个月和3个月胜率80%),开启复苏交易[5][68] 外汇市场表现 - 美元在降息期间大概率走弱,因利差收窄资本流出;但纾困式降息中避险属性可能推动美元走强(如2008年)[5][74] - 预防式降息结束后,美元因经济相对强势反弹(末次降息后6个月平均上涨2.7%)[5][74] - 美元兑人民币在降息期间无稳定规律,更多受中美基本面相对变化影响[75][76] 大宗商品表现 - 黄金在预防式降息期间表现更优(胜率80%,平均涨幅5.2%);在纾困式降息中因实际利率等复杂因素影响,胜率仅40%[5][77] - 铜、原油等工业金属价格无稳定规律,更多取决于全球实体需求供需基本面,而非降息本身[5][78]
9月央行各项工具净投放9268亿元 专家:预计四季度降准、降息等工具仍有操作空间
搜狐财经· 2025-10-13 12:50
10月10日,人民银行公布的9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当月各项工具实现流动性净投放9268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 上周披露的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9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19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 (PSL)净回笼883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3902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没有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廖博在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MLF和买断式逆回购与国债买卖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这会降低央行通过国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 买卖操作后,通过加量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基本围绕政策利率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内容丰富,降准等数量型工具以及降息等价格型工具仍有 较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原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和货币超发,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物价合理回升。 廖博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处于弱修复阶段,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进一步宽松动作,包括降准、降息等工具组合。另一方面,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具是未来撬动投资的重要路径,其落地进度及实际效果是政策能 ...
陶冬:高市受挫,但机会仍在
第一财经· 2025-10-13 11:30
日本政局与市场影响 -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党魁选举中从第一轮排名第三到第二轮拔得头筹,其相关资产价格“高市交易”先暴涨后暴跌 [1] - 公明党宣布退出与自民党持续26年的执政联盟谈判,导致高市组建政府遭遇挫折 [1] - 高市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的概率为84%,反对党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上台概率为7%,提前大选概率为3% [3] - 高市若能与政治理念相近的维新会等党派成功组建联合政府,将可能推进修宪并使政府更稳定 [2] 黄金市场动态与驱动因素 - 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在过去两个月内急升20%有余 [3] - 金价在2008年金融危机突破1000美元,新冠疫情暴发期突破2000美元,特朗普关税战前夜突破3000美元,本次突破4000美元 [3] - 金价暴涨背后是资金对债务失控和美联储信用破产的焦虑,近期美联储降息逼银行储蓄出走,ETF资金主导了金价上涨 [3] - 央行成为黄金的主力买家,改变了本世纪初抛售黄金的态度,表明对法币信心不足 [4]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美国政府无节制的赤字财政政策、国债市场大幅动荡、美债在地缘政治中被武器化等因素,削弱了美债作为零风险基石资产的信用 [5] - 资本市场寻求政治中立、不受央行影响、流动性充沛的替代资产,黄金被视为最佳替代资产 [5] - 2004年首只黄金ETF上市降低了黄金投资门槛,2008年后主要工业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为金价上涨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5] - 各国仍在推进负债型增长,赤字财政政策依赖央行信用扩张买单,在赤字财政不结束的背景下,量化宽松不会真正结束,长远看金价仍有上涨空间 [5][1] 其他市场与地缘政治事件 - 美股在FOMO情绪下大涨,后因中美贸易纠纷再起及特朗普威胁加征100%关税而大挫 [1] - 虚拟货币创下历史新高后,因杠杆交易崩塌而暴跌 [1] -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地缘政治因素将恐慌指数拉回到20点以上 [1] - 美元指数因日本政局“高市交易”和贸易冲突的双重影响而走强,能源价格走弱 [1]
特朗普骂鲍威尔 “白痴”!选美联储新主席,不问负债表紧盯降息
搜狐财经· 2025-10-12 17:20
美联储主席换届的政治压力 - 前总统特朗普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要求将利率从4%-4.25%降至1% [1] - 特朗普推进美联储主席接班人计划,选人标准侧重于是否听话并能快速降息 [1] - 特朗普频繁指责鲍威尔政策转向过慢,其核心诉求是新主席必须迅速降息至1% [7] 新任主席的遴选过程与标准 - 候选人遴选过程深入,11名候选人均经过数周讨论及长达两小时的问答 [3] - 核心问题包括候选人是否敢于将超过4%的利率降至1%,以及如何处理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购买的美债 [3] - 贝森特个人观点认为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存在问题,主张将相关权力交还财政部 [3] - 潜在候选人包括贝莱德首席投资官瑞德、前美联储理事沃什、现任理事沃勒及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哈塞特 [5] - 遴选挑战在于寻找既支持大幅降息又批评央行的合适人选,导致名单缩减缓慢 [5] 政策目标的内在矛盾与影响 - 特朗普追求低利率以营造良好的经济数据为其政绩服务,与贝森特批评央行权力膨胀的观点存在分歧 [7] - 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购买国债旨在防止失业率飙升,保护低收入群体就业 [7] - 特朗普及其盟友对美联储进行多方面攻击,包括指责其总部25亿美元装修费用过高,以及指控美联储理事库克涉嫌抵押贷款欺诈 [9] 换届对美联储及经济的潜在后果 - 美联储主席职位面临两难:既要满足总统的快速降息要求,又需维护央行独立性 [11] - 大幅降息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对依赖工资收入的低收入群体造成负面影响,而拥有资产的富人则可能受益 [12] - 此次换帅风波可能严重损害美联储在全球市场的信誉 [12]
美国疫情严重时,还到处暴乱打砸烧,为什么当时道琼斯指数却不跌反涨?
搜狐财经· 2025-10-12 00:45
当时美股反弹,仅仅说明市场的底部与估值的底部相互脱节,结束了市场的恐慌性动荡。 第一,经过了恐慌性的下跌,美股当中泡沫已经充分挤出,距离真实估值较为接近。 第二,美联储大量的刺激计划,促进了美股反弹。 美联储在美股下跌之后,迅速将利率水平降低为0,并且开启了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无限量的量化 宽松都帮助美股筑底。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疫情的冲击面前对经济几乎没有帮助,但这些货币流动性 的释放显然有助于股市的反弹。 资本市场的底部与估值底部并不一定完全同步,因此美国股市在强烈的刺激计划之下,出现反弹是正常 的,但由于经济未来仍然有下行空间,美股未来还有持续动荡的风险。 美股一度达到了18,000点以下,按照此前美股达到高点时的测算,美国股市中泡沫大约存在百分之35以 上,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迅速下跌,也就是说泡沫与高估基本挤出的差不多了,这与美股的真实价值相 对接近,所以在经济基本面没有遭受严重冲击之前,美股非常可能出现反弹。 ...
当美联储遇上量化交易:一场不对称战争
搜狐财经· 2025-10-11 18:08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分析 - 候选人背景复杂,包括代表政策延续性的鲍曼、传统货币政策专家沃勒、带有华尔街烙印的里德以及可能意味着政治力量渗透的白宫经济顾问哈西特 [2] - 每次美联储权力交接都伴随货币政策重大转向,例如2006年伯南克开启QE、2014年耶伦启动加息、2018年鲍威尔暴力加息 [7] - 候选人对量化宽松态度存在分歧,沃什曾公开批评QE扭曲市场,而里德作为资管巨头高管更理解流动性的重要性 [7] A股市场行情特征 - 2025年4月以来上证指数上涨超过700点,但超过40%的个股跑输指数,呈现“双面耳光”行情 [2] - 行情本质是流动性驱动的“注水牛”,大资金占据最佳位置,散户最后进场可能成为“站岗者” [3] - 市场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普通投资者关注K线形态,而机构资金关注资金流向 [5][7] 量化交易与资金分析 - 机构资金的持续性至关重要,通过“机构库存”数据可判断大资金是否在下跌中持续布局 [5] - 量化数据能透视资金流动的微妙变化,帮助捕捉市场真实动向,而非仅依赖传统技术分析 [5][7] - 建立数据雷达系统是关键,优质量化工具可帮助投资者过滤市场噪音,识别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 [7]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者应建立应对任何政策结果的交易系统,而非预测具体人选 [7] - 需保持对流动性的敬畏,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和国内资金面变化,这些最终体现在流动性指标上 [7] - 资金流向决定一切,“水往低处流”是金融市场永恒真理,低处即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 [7][8]
美联储主席遴选进入关键阶段 五人短名单进入最终评估阶段(附候选人观点)
搜狐财经· 2025-10-11 10:28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崔凯)据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透露,财政部长贝森特已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由最初的11人 缩减至5人。最终人选最早可能于2026年1月获得总统特朗普提名,但其初始职位不一定是主席,而可能首先被提名为美联 储理事。 目前进入最终轮评估的五位候选人包括两名现任美联储官员: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和 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 (Kevin Warsh);以及贝莱德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尔(Rick Rieder)。 | 姓名 | 背景 | 特点 | | --- | --- | --- | | 米歇尔·鮑曼(Michelle Bowman) | 现任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主席 | 现任官员,熟悉监管事务 | | 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 现任美联储理事 | 货币政策鹰派,学术背景强 | | 凯文·哈塞特 (Kevin Hassett) |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 前白宫经济顾问, ...
美联储官员释放谨慎宽松信号 主席候选名单缩减至五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1 07:33
财政部高级官员透露,最终入围的五人包括:现任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理事克里斯托弗·沃 勒、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以及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 资官里克·里德。其中,里德虽未在美联储任职,却以对债券市场的深刻见解和媒体曝光度赢得青睐。 贝森特近期公开批评美联储"臃肿低效",主张重新评估其政策框架与职能边界。他希望新任主席能推动 央行"瘦身",减少对量化宽松等非常规工具的依赖。 据财政部消息人士透露,第二轮面试预计在感恩节后展开,最终提名最早可能于2026年1月提交。现任 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明年5月到期。 在9月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在点阵图中暗示年内或 再降两次。沃勒表示,他对这一节奏感到满意,但反对更大幅度的调整。他的新任同僚、由特朗普总统 任命的理事米兰,则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并希望到年底累计降息1.25个百分点。 据悉,沃勒目前也是五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之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与沃勒进行了长时间会面, 并将在完成第二轮面试后向特朗普递交最终候选名单。贝森特在挑选人选时,强调候选人需对货币政策 保持开放 ...
五选一!美联储主席人选终极名单曝光,一匹“黑马”跑出
金十数据· 2025-10-10 20:14
遴选流程与时间表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从11人缩减至5人,最终人选最早可能在明年1月获得提名 [1] - 面试过程可能要到感恩节之后才能结束,因为贝森特下周将专注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随后将随总统特朗普访问亚洲 [1] - 贝森特计划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对五位候选人进行新一轮面试,面试将由其主导,并包括两名财政部高级官员和两名白宫高级官员 [1] - 最终获胜者很可能首先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然后再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原因是现任主席鲍威尔的理事席位任期还剩两年,而另一个理事席位(现由米兰占据)的任期将于明年1月结束,可为新主席提供完整的14年任期 [1] 候选人名单与背景 - 剩余五位候选人包括两名现任美联储官员:负责监管的副主席鲍曼和理事沃勒,以及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前美联储理事沃什和贝莱德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尔 [1] - 里克·里德尔是唯一一位从未在美联储工作过的候选人,这一点可能被视为加分项 [3] - 里德尔是华尔街知名人物,其固定收益市场与美联储的分析被广泛阅读,并在贝莱德管理庞大部门 [3] 遴选标准与政策倾向 - 财政部长贝森特正在寻找对美联储运作和货币政策新理念持开放态度,并在经济学、货币政策、银行监管和管理方面有经验的候选人 [2] - 贝森特曾撰文尖锐批评美联储,呼吁对其政策、结构和使命进行审查,批评美联储过于庞大并出现“使命蔓延”,表明其倾向于一位愿意缩减美联储规模并削减某些工具(如量化宽松)使用的候选人 [3] - 特朗普政府一直对美联储政策持高度批评态度,反复敦促大幅降息,并曾威胁罢免鲍威尔及试图解雇理事库克,引发对政府是否致力于维护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2] 当前遴选动态 - 目前没有哪位候选人处于领先地位,但官员证实里克·里德尔给贝森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3] - 与前几届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采用了更加“开放”的遴选流程,不断公布候选人名单的增减变化 [2] - 最终决定将由总统特朗普在贝森特提交的更精简名单中做出 [1]
为炒房减税1.7万亿,2年降息13次,曾全民炒房的美国为啥没了动静
搜狐财经· 2025-10-10 17:30
当前次级汽车贷款市场事件 - 次级汽车贷款公司Tricolor宣布破产清算,负债规模在1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涉及债权人2.5万名[1][41] - 摩根大通、五三银行预计损失至少2亿美元,巴克莱银行也遭受损失[3][44] - 该公司被指控存在“用同一资产申请多笔贷款”的行为,司法部已介入调查[41] 2008年次贷危机背景与成因 - 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事件(造成直接损失超600亿美元,GDP损失2%)对经济的冲击,美国政府推出总规模1.7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3年间连续降息13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7][9][11][13] - 宽松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2002年起房价年涨幅超10%,2005年达17%,2006年房产自有率创69%的纪录[16][18] - 金融机构将房贷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出售,部分高风险债券利息高达14%,由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兜底,形成借贷循环[18][20]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与影响 - 2007年2月,汇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业务亏损108亿美元,随后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22][24] -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24][26] - 危机导致美国房价暴跌,曼哈顿房价较峰值下跌20%-25%,佛罗里达、拉斯维加斯等地部分房价下跌60%-70%,出现大量负资产[28][30] -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近零水平并维持7年,并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购买近4万亿美元资产,其资产规模占GDP比例从6.1%升至25.3%[34] 当前市场与历史危机的对比分析 - 汽车贷款市场规模仅为房贷市场的八分之一,且未出现类似房贷的高杠杆炒作[45] - 车贷机构风险控制手段更强,如在车辆安装GPS以便回收,部分可远程关闭引擎,资产回收比房产更容易[47] - 市场对次级车贷需求旺盛,部分放贷机构标准宽松,Tricolor破产可能仅是“冰山一角”[49] - 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影响了Tricolor核心客户(无证移民)的还款能力,增加了业务风险[51] - 当前美联储在通胀率达3.7%时因就业数据疲软而降息25个基点,与2007年危机前的政策路径相似[51][53] 行业现状与潜在风险 - 后次贷危机时代,银行放贷标准趋严,房产持有成本高昂(例如纽约60平米公寓每月物业费及地产税为1700美元),全民炒房热情消退[36] - 金融市场投机性从房地产转向汽车贷款等领域,存在因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到位而再次引发泡沫的风险[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