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坚持长期主义 迈向品牌出海新征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8:43
2025年,正值稳健医疗登陆A股市场五周年。从1991年李建全创立公司到2009年创办子公司全棉时代, 再到如今成为"医疗+消费品"双轮驱动的大健康龙头企业,稳健医疗凭借对产品质量和长期主义的坚 持,走向世界舞台。 日前,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产品领先和 卓越运营作为战略方向,致力于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消费者信赖的好品牌。当前,公司正加速推动从 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稳健医疗棉柔巾生产线 公司供图 从医用敷料到全棉时代创新发展 1989年,李建全辞去湖北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的"铁饭碗",南下珠海开启打工生涯。两年后,他怀 揣着"稳稳当当做事,健健康康做人"的理念,将"踏实经营、坚守底线"作为立足的根本,创立了稳健医 疗,从此踏入医用敷料赛道。 创业初期,稳健医疗深耕医用敷料出口业务,从为国外品牌代工起步到创立自主品牌"winner稳健医 疗"。李建全在开设首家工厂时便确立了一条铁律:"经营工厂需注重成本控制,但产品质量是绝对不能 计较成本的环节。"每当拿到订单,他坚持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而利润的提升则通过优化生产工序与 流程实现。这份 ...
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 坚持长期主义 迈向品牌出海新征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6:1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1991年,从医用敷料出口业务起步,现已发展成为“医疗+消费品”双轮驱动的大健康龙头企业 [1] - 2009年创办子公司全棉时代,开辟从医疗到消费品的创新之路,目前正加速推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 [1][6] - 公司将产品领先和卓越运营作为战略方向,致力于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和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1] 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 - 2008年成功突破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无需纺纱织布,可将棉花直接制成无纺布,解决了传统纱布易掉线、掉绒毛的行业痛点 [2] - 全棉时代确立“医用级品质,消费级体验”的标准,2009年推出棉柔巾品类,并于2021年末作为第一起草单位主导制定《柔巾》国家标准 [3][4]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20.62亿元,拥有1360名研发人员,形成完整的创新闭环 [5] 财务业绩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2.96亿元,同比增长3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28.07% [5] - 2025年上半年医疗板块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46.4%;全棉时代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20.3% [5] - 2024年全棉时代成为年销售额约50亿元的消费品品牌 [4] 全球化战略与并购整合 - 2024年9月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医用耗材公司GRI 75.2%的股权,GRI在收购后数月内为公司贡献了2.9亿元收入 [5]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81.3%,产品远销全球逾110个国家和地区 [6] - 未来几年计划将海外医疗业务的90%转化为自主品牌,全棉时代在夯实国内市场规模后将推进海外开店 [6] 行业地位与协同效应 - 公司被定位为“医疗+消费品”双板块协同发展的大健康龙头企业,医疗板块内生增长提速,消费品业务品牌力持续提升 [5][7] - 医疗与消费品两大主业依托同一供应链和技术标准实现协同,医疗级原材料向消费端延展,使产品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具备差异化优势 [4]
坚持长期主义 迈向品牌出海新征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 本报记者 张兴旺 从医用敷料到全棉时代创新发展 1989年,李建全辞去湖北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的"铁饭碗",南下珠海开启打工生涯。两年后,他怀 揣着"稳稳当当做事,健健康康做人"的理念,将"踏实经营、坚守底线"作为立足的根本,创立了稳健医 疗,从此踏入医用敷料赛道。 2025年,正值稳健医疗登陆A股市场五周年。从1991年李建全创立公司到2009年创办子公司全棉时代, 再到如今成为"医疗+消费品"双轮驱动的大健康龙头企业,稳健医疗凭借对产品质量和长期主义的坚 持,走向世界舞台。 日前,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产品领先和 卓越运营作为战略方向,致力于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消费者信赖的好品牌。当前,公司正加速推动从 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产品领先是稳健医疗长期坚持的战略,其以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打造高品质产品。在医疗领域,公司坚 持核心基础材料自主研发,重点品类持续迭代升级,确保在产品性能、品质等方面引领市场。在消费品 领域,以"全棉改变世界"为愿景,精选全球优质棉花作为原材料,通过医疗级品质打造差异化消费品; 根据市场洞察快速推出符合消费 ...
差异化战略重塑兴蓝风电核心竞争力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6:45
这一领先优势的核心支撑,源于公司深耕深远海风电十年打造的"一基双机"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并非追逐热点的概念性产品,而是基 于深厚技术积淀的战略布局。公司早在200 9年就在欧洲成立了达尔文研发中心,前瞻布局深远海技术。历经十余年积累,该中心已掌 握浮式风电关键技术及核心知识产权,其基于早期核心专利的技术方案,已在欧洲通过工程化应用验证,具备成熟可靠的技术基础。 《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兴蓝风电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阳雪兵。 面对风电产业技术路线趋同与价格战加剧的"内卷"局面,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蓝风电")在完成股权重组后,以差异化 战略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2025年风能展会期间,《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兴蓝风电副总经理阳雪兵。他深度解析了技术趋同时代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勾勒出 以"价值共生"为核心,通过差异化竞争从解决客户痛点向强化客户优势升级的发展蓝图。 全链条系统解决方案,构筑核心技术壁垒 尽管经历了从湘电风能到哈电风能,再到2 024年更名的组织变迁,兴蓝风电的核心业务与技术积累始终保持连贯性。阳雪兵表示,在 行业"抢装潮"与股权调整的关键时期,公司既迎接挑战,也把握机遇,在多个细分领域持 ...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确认出席高工锂电15周年年会
高工锂电· 2025-10-22 11:42
2020 年 行业技术迭代关键期,刘金成明确"安全可靠是锂电池自然属性",强调产业链协同是企业成败核心,提醒行业警惕细节风险对产业的 冲击; 2021 年全球市场拓展加速期,他指出中国锂电产业链正以整合形态出海,既是企业机遇也是世界需求,警示高速增长中需坚守产品与客户服 务本质; 2022年 双碳战略深化期,刘金成洞察到全球新能源市场确定性增强,中国完整产业链已引领全球,为行业开放发展提供清晰判断; 2023年 产能过剩调整期,他提出产能过剩的核心决定因素是技术研发与质量管理能力,指明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是破局关键; 2024年 行业理性发展新阶段,刘金成倡导以长期主义深耕锂电事业,强调创新是跨越周期的正确路径,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倒计时27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杉杉科技、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宇电自动化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 ...
读懂杨振宁的“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39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倡导科研领域应秉持“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治学准则,强调通过踏实态度和扎实学问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 [1][3] 科研准则与态度 - 科研准则强调学术定力,需将复杂事务做透、不确定事务做实,通过“笨功夫”实现突破 [1] - 治学态度反对投机取巧,主张诚实与脚踏实地,认为科学价值在于打破常规与潜心钻研 [1] - 科研事业需戒除浮躁、回归本真,以长期主义精神下“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功夫 [3] 科研实践与投入 - 科研实践体现在长期坚持,例如杨振宁花费20个月进行实验物理研究,并在理论物理领域通过大量数据推演实现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突破 [1] - 重大理论成果如“杨—米尔斯规范场论”为10多年心血换来的成果,非速成之作 [1] - 科研投入包括个人捐献100万美元现金,并募集超过1500万美元资金用于延揽学者和创办研究机构 [2] 家国情怀与人才培养 - 科研人员需心怀家国,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投入科研事业,积极为国家科技发展效力 [1][3] - 人才培养体现为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并通过创办高等研究院等机构为学子提供指引,致力于教学相长 [2] - 科技发展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好基础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以夯实科技强国根基 [3]
扎根产业的“沉浸研究”,解码汇添富科技战队的投资“底蕴”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16:49
文章核心观点 - 汇添富基金科技投资团队通过"实业式投资"方法论,即长期、专注、系统化的产业研究、技术深耕和团队建设,致力于创造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1] - 该方法论强调不追逐短期风口,而是像经营企业一样沉浸于产业研究、搭建人才梯队和锤炼组织体系,以在变化的市场中捕捉主线 [1] - 公司科技投资团队的深厚底蕴构成了其在技术加速迭代环境中的护城河,为投资者提供穿越周期的底气 [15] 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汇添富旗下数字化及科技类产品近一年业绩亮眼,4只基金净值翻倍,10只基金涨幅超过50% [1] - 具体基金表现: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近一年涨幅219.37%,汇添富科技创新A涨幅120.28%,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A涨幅117.47%,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A涨幅102.27% [2] - 中长期业绩表现出耐力:截至2025年7月末,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A过去七年净值增长率在同类QDII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一(1/23),过去五年和三年均排名第三(3/33, 3/44) [3] - 汇添富科技创新A过去五年、三年和一年在灵活配置型基金中的排名分别为前10%(37/433)、前10%(35/474)和前5%(19/476) [3][5] 全球视野与前瞻布局 - 科技团队强调全产业链研究视野,覆盖上下游、国内外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此为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重要优势 [6] - 自2011年起,公司几乎每年组织基金经理赴硅谷等海外科技中心进行一线调研,面对面接触跟踪数百家企业如英特尔、英伟达、AMD等 [6] - 通过沉浸式跟踪,团队在2017年后敏锐察觉到数字化转型趋势,并于2020至2021年间前瞻性布局多只"数字系列"产品,如汇添富数字生活主题、数字未来混合等 [6] - 在当前AI浪潮中,通过全球深度调研,团队判断海外AI进展打开全球科技产业天花板,同时中国科技企业角色关键,推动资产价值重估 [7] 研究方法与理念 - 投资理念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证券进行中长期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的长期收益 [8] - 研究公司需建立多种触点以感知其治理架构、管理层和价值观,对早期公司跟踪周期长达三至五年 [8] - 研究需要时间积累,通过日常动态跟踪管理层变化及ROIC等指标动态,不断加深研究深度 [8] - 通过在产业中建立大量触点并投入资源(如参加产业论坛)以保持对变化的敏感度 [8] 团队合成与体系构建 - 科技投资强调平台化、体系化的团队作战,将个人能力合成为系统能力以提高在模糊产业趋势中的胜率 [9] - 团队建设四个维度:近20人的投研团队(含近10位基金经理)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 [10] - 专业分工覆盖电子、半导体、通信、计算机、传媒、互联网六大子行业,投资团队各有所长 [10] - 通过香港、美国、新加坡子公司布点,就近了解全球市场动向,反哺A股投资 [10] - 培育平等高效的分享文化,通过晨会、双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天候沟通,基金经理亦承担前沿领域研究任务 [11] - 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下,每位基金经理都是资深研究员,共享研究成果以拼出产业全貌,提升投资胜率 [11] 长期主义与底蕴厚植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理念,在主动权益投资业绩承压时期仍保持战略稳定,持续夯实科技投资基础 [12] - 团队建设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形成能力圈互补,即使在行业挑战时期也未停止 [12] - 以长期视角考核业绩并注重人才长期发展,例如研究员在行业低潮期坚守并最终抓住机会 [13] - 全面提升投资管理规则化,强调产品定位清晰、人岗有效匹配及组合构建规则化,引入Barra系统进行定量监测 [14]
判断一家企业的经营水平怎么样,关键就在这“四看”
36氪· 2025-10-20 10:47
我经常说,经营决定生死,管理只是锦上添花。 经营做不好,先是老板开始焦虑,进而员工也会迅速感受到压力和不安。 那么,怎样才是好的经营?我认为,好的经营,要学会"四看": "横着看"行业,"竖着看"时间,"倒着看"路径,"换个角度看"人心。 具体怎么理解?我一个个讲。 "横着看":对标行业,破除闭门造车 很多老板天天喊要创新、要转型、要突破,但他们的"创新",只是自己想当然的拍脑袋。 好的企业经营者,从不凭感觉做事,而是会向同行、向标杆、向行业巨头学。 "横着看",其实是对标思维。 你不看行业,不看头部企业,那么你的所有判断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兜圈。最终必然是闭门造车,看似勤 奋,其实危险。 比如,很多制造企业自认为做得不错,经验足、工艺精,但利润却年年下滑。 为啥? 因为他们只盯着自己车间的那点事,却不知道同行已经在用数字化生产线、在做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你还在修机器,人家已经在堆系统了,这怎么能比? 我们说要"横着看",要对标行业,并不是去抄袭模仿,而是为了看清自己差在哪、该补什么。 没有外部参照,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落后多少。 所以,"横着看",是为了破除企业的"近视眼"。对标行业,看差距;对标标杆,看方向。 真 ...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以平台之力筑牢投资者财富获得感根基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8:09
行业政策与发展蓝图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于今年5月发布,为行业擘画了"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以长期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发展蓝图 [1] - 公募基金被赋予"服务国家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增进民生福祉"的更高使命 [1] 高质量发展核心理念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从根本上回答"为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回归本源并践行长期主义 [2] - 公募基金的核心在于通过专业运作捕捉经济长期红利,其价值与短期博弈天然绝缘 [2] - 基金代销平台是连接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的关键枢纽,在引导行业回归本源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2] 平台价值导向与服务理念 - 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而非销售,需将"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业务流程 [2] - 高质量服务应覆盖投资者全生命周期,通过系统性投教内容提升投资者的决策能力 [4] - 专业的投资陪伴是提升服务温度的重要方式,尤其在市场波动时期进行情绪疏导和理性发声 [4] 专业化能力建设 - 通过构建体系化的投教内容和设立"定投专区"、"长期持有产品池",系统引导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 [2] - 利用数字化工具与人性化服务,将资产配置理念转化为易懂易用的建议,助力投资者跨越认知鸿沟 [3] - 升级技术能力以提升匹配效率,基于对用户风险画像、投资目标等的精准洞察提供一站式服务 [4] 行业生态共建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资产端、渠道端、投资者三方协同共进,构建健康有序、互利共赢的生态 [5] - 合规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所有创新必须在合规框架内开展 [6] - 倡导"长期主义、专业诚信、投资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建立与长期客户价值挂钩的考核机制 [6] 平台实践与成效 - 京东肯特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作为京东科技旗下专业基金代销平台,是北京基金行业生态的重要参与者 [1] - 截至2025年9月,平台用户购买的权益主动类基金和指数基金占比达68%,稳健债基与"固收+"产品合计占比20% [7] - 2025年前9个月,基金新增用户数同比增长77%,基金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46%,合作投顾机构的用户复购率近90%,客户满意度达到95% [7]
以平台之力筑牢投资者财富获得感根基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3
行业政策与发展蓝图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 - 2024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为行业擘画了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以长期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发展蓝图 [1] - 北京地区公募基金及相关机构为全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京样板 [1] 公司定位与根本遵循 - 京东肯特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作为京东科技旗下专业基金代销平台,是北京基金行业生态的重要参与者 [1] - 公司以《行动方案》为根本遵循,将"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业务全链条 [1] - 公司定位为"行业转型的同行者"和"投资者利益的守护者",旨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渠道端的澎湃动能 [1] 认知重构与价值导向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根本上回答为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基金代销平台在引导行业回归本源中扮演关键角色 [1] - 长期主义是价值创造的根基,公募基金核心在于通过专业运作捕捉经济长期红利 [2] - 服务本位是信任构建的核心,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而非销售 [2] - 专业引导是帮助普通投资者跨越认知鸿沟的路径 [2] 能力升级与服务优化 - 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需体现在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上,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2] - 优化服务体验是一项系统化、精细化工程,高质量服务应覆盖投资者全生命周期,实现从认知建立到行为引导的闭环 [2] - 升级技术能力是提升服务质效的关键支撑,核心竞争力在于匹配海量产品与个性化需求的效率 [3] - 专业的投资陪伴是提升服务温度的重要方式,尤其注重在市场波动时期进行情绪疏导和理性发声 [3] 生态共建与协同发展 - 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资产端、渠道端、投资者三方协同共进,构建健康有序、互利共赢的行业生态 [3] - 合规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所有创新必须在合规框架内开展 [3] - 健康生态的特征是专业分工、良性互动、价值共生,各方应深耕擅长领域并形成合力 [4] - 行业长远发展离不开长期主义、专业诚信、投资者利益至上文化的支撑 [5] 平台实践与业务成果 - 公司通过价值导向重塑、专业能力升级、生态协同共建深化资产配置服务能力 [5] - 在资产结构优化方面,截至2025年9月,平台用户购买的权益主动类基金和指数基金占比达68%,稳健债基与固收+产品合计占比20% [5] - 公司构建开放式投顾服务平台,已接入多家头部基金投顾机构 [6] - 2025年前9个月,基金新增用户数同比增长77%,基金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46%,合作投顾机构的用户复购率近90%,客户满意度达到95% [6]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以科技为驱动,以服务为根本,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6] - 相信通过全行业努力,公募基金能更好发挥专业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