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搜索文档
专访如新宁怀恩:坚守长期主义,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15:08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将中国视为全球核心战略市场 深耕22年 深度融入国家产业大局 [1] - 公司总裁明确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决心 强调中国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与创新高地 [3] - 公司计划启动上海生产基地二期建设 扩大产能规模并升级智能制造水平 [4] 产能与基础设施投资 - 2023年公司投资3.6亿元人民币建成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二期 实现全数智化转型 服务全球近50个市场 [4] - 新园区采用全球领先智能化管理系统 显著提升产能效率 [4] 政企协同与本土化 - 2025年8月20日公司高层拜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获得政府支持在沪拓展业务布局 [3] - 公司持续升级人才培养计划 重点扩大营养健康顾问项目规模 培养健康管理人才 [5] - 公司加强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 推动全球技术与本土需求深度融合 [5] 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 - 公司以基因表达科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驱动 深耕抗衰老 代谢健康及认知健康三大领域 [6] - 推出TRME体型管理计划 通过营养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实现代谢优化 [7] - 2025年加大认知健康科研投入 产品通过调节褪黑素分泌等三重机制改善睡眠质量 [7] - 2025年下半年推出PRYSM iO超光谱智能扫描仪 提供非侵入式皮肤类胡萝卜素检测 生成健康评分 [7] 数字化转型 - 2017年公司与阿里云合作启动数字化战略革新 推出Vera肌肤测评系统定制护肤方案 [9] - 数字化被视为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关键路径 [9] 可持续发展 - 公司将可持续理念提升至战略高度 发布ESG报告 全链条践行绿色承诺 [9] - 通过数字化与绿色双轮驱动 探索产业生态与公共健康并重的发展路径 [9] 市场机遇与产业背景 - 大健康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新兴支柱产业 处于加速转型关键期 [1] - 健康中国2030战略将代谢性疾病防控 老龄化应对 认知障碍干预作为重点方向 [6] - 全球营养健康产业从一刀切产品向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转变 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与预防性管理 [6]
21社论丨企业重视研发投入,长期主义必会带来更多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7:52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全市场的研发投入为 7456.87亿元,同比增长2.68%。 而再从具体公司的中报数据来看,尽管部分行业面临需求波动与成本上涨的挑战,但相当数量 的头部企业,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公司,其研发费用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甚至更高比 例的增长。 这种从"看现在"到"看未来"的视角转变,为那些坚持长期主义、深耕技术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 资本支持,形成了一个鼓励创新的正向循环。 当然,要想实现从研发投入到商业成功,中间依然隔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既是科技创新的魅 力所在,也是其风险所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并不必然带来预期的市场回报,它考验着企业的 战略定力、管理效率以及对技术趋势的精准判断力。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放弃研发投入的风险,远比投入失败的风险更大。在一个技术加速迭代的 时代,固步自封就意味着被淘汰。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走过了模仿和追赶的阶段,正站在迈向创 新引领的门槛上。这一步的跨越,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与甘坐冷板凳的耐心。 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其在研 ...
21社论丨企业重视研发投入,长期主义必会带来更多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6:19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全市场的研发投入为7456.87亿元,同比增长 2.68%。 而我们把视角切换到市场上来看,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反应最为敏锐。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是,投资者的估值模型也正在悄然迭代。传统的市盈率(PE)估值体系在评估许多高研发投入的科技 型企业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投资者们正逐渐学会"看懂"研发投入的长期价值,愿意为那些暂时牺牲 短期利润以换取未来技术领先地位和广阔市场空间的企业,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这其实也是一种价值 发现的进化。投资者不再仅仅关注企业"现在能赚多少钱",而是更加关心"未来能创造多大价值"。研发 强度、专利数量、技术路线的先进性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卡位,正成为比短期盈利波动更为重要的价 值标尺。 这种从"看现在"到"看未来"的视角转变,为那些坚持长期主义、深耕技术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本支 持,形成了一个鼓励创新的正向循环。 当然,要想实现从研发投入到商业成功,中间依然隔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既是科技创新的魅力所在, 也是其风险所在。高 ...
贝壳:轻舟已过万重山
凤凰网财经· 2025-09-02 20:57
核心观点 - 贝壳通过长期主义战略和科技驱动实现反向穿越地产周期,在行业调整期保持稳健增长 [2][3][4] - 公司以"一体三翼"战略构建居住服务生态体系,新业务贡献41%净收入 [13][15] - 持续20亿美元股份回购展现资本配置能力和股东回报承诺 [21][23] 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总交易额8787亿元同比增长4.7%,净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13.07亿元 [6] - 存量房业务GTV 5835亿元,净收入67亿元,成为核心压舱石业务 [10] - 平台活跃门店58664家,活跃经纪人近50万人 [11] 科技赋能 - 超过33.5万经纪人使用AI工具"来客"提升获客转化效率 [12] - AI服务助手"布丁"提供市场分析、找房服务和经纪人匹配 [12] - 通过技术手段压缩匹配成本,优化人效和成本结构 [12] 一体三翼战略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3%,贡献利润率32.1%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15] - 租赁业务净收入57亿元同比暴涨78%,在管房源突破59万套,贡献利润率8.4%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16] - 集采比例突破60%实现规模化降本 [16] - 贝好家采用C2M模式为头部开发商提供大数据造房解决方案 [17] 资本管理 - 2025年二季度回购2.5亿美元股份,上半年累计回购3.94亿美元 [22] - 累计回购20.2亿美元股份,占回购前总股本10.3% [23] - 回购授权从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23] 商业模式创新 - 通过构建生态将低频房产交易业务高频化 [30] - 延伸服务链条成为居住服务综合提供商 [30] - 数据沉淀形成平台壁垒和飞轮效应 [30] - 不以单次交易为目标,追求用户终身价值 [30]
吴世春最新笔记:创业是新时代的科举,成功就可以改变命运和阶层
创业家· 2025-09-02 18:08
全球格局与投资机遇 - 全球主要机会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市场 中美之外的其他市场相对较小[6][7] - 美国以人工智能为主菜 中国主菜是人工智能+领域[6] - 科技竞争推动创新爆发 文明因竞争而发光[9][10] - 美国具备创新先发优势 中国拥有后发追赶和规模化优势[12][13] - 每个领域呈现美国一枝独秀 中国群狼跟进的竞争格局[14] 创业投资趋势 - 创业被视为新时代科举 成功可改变命运和阶层[16] - 投资类比新时代察举 优质项目主要依靠推荐机制[17] - 当前属于创业投资困难期和洗牌期 同时是诞生伟大公司的窗口[18][19] - 一级市场处于投资下注好时机 遵循买在无人问津时的策略[20][21] - 创投机构需掌握"引募投返管投"新能力 适应低食物量生存法则[23][24] 战略发展方向 - 保持对国运信仰和AI创新梦想 以十年周期布局至2035年中国登顶红利[34][35] - 坚定科技+消费赛道 重点关注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信领域[54][67][68] - 梅花创投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 累计投资600+企业 13家上市[58] - 下半年计划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弹药储备充足[50][51] - 星移联信完成五轮融资 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和低轨卫星组网[63] 产业活动聚焦 - 9月21-23日四川泸州游学 探访空天科技与产业升级[47][54] - 活动价格15800元/人 包含2晚住宿及4次餐饮[70] - 覆盖100位硬核创业者 进行产业生态协同与实战方法论交流[56] - 重点链接卫星互联网企业 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61][62]
招行行长王良最新发声:“办银行是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2:01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战略 聚焦零售业务优势、ROE领先目标及国际化发展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稳中有进并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2][3][4] 全年业绩展望 -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经营情况整体好于一季度 主要因一季度受贷款重定价影响净息差下行带来营收压力 [3][4] - 下半年将通过加快战略转型、加强成本管理、促进中间业务增长及资产质量管控等措施实现稳中有进、逐季向好态势 有信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 [4] 零售业务优势 - 零售业务三大支撑为科技能力(如一卡通、App及AI产品)、全行协同的队伍体系("人人讲零售、人人懂零售、人人做零售")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5][6][7] - 零售AUM达16.03万亿元 半年增量创近年新高 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 [5] - 客户风险偏好稳健为主基调 但进取型偏好边际改善 对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 [3][9] ROE管理目标 - 公司建立以ROE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标保持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 当前ROE为13.85% 较行业平均9%高约4个百分点 [10][11] - ROE水平取决于盈利能力回升 将在利润增长、净资产积累和分红间寻求平衡 但分红比例调整需综合资本实力、业务发展及监管政策等因素 [11][12] 短期与长期平衡 - 强调银行经营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需坚持长期主义 避免为当期业绩牺牲长远利益 [8] - 通过巩固客户、队伍、管理及业务四大基础 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8] 国际化发展 - 国际化是"四化"转型之首 因应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及金融强国建设需求 [13] - 境外机构(如香港永隆银行、招银国际)总资产增速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但对全行贡献仍需三年以上培育期 预计成为新增长点 [13] 财富管理趋势 - 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 客户风险偏好持续改善 含权类产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规模提升有望推动财富管理中收增长 [9]
彭总专访:携手贝塔证券,为投资人朋友提供逻辑清晰透明,稳健可持续的投资可选项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9-02 12:00
投资理念 - 追求绝对收益 目标年化收益率10%-15% 过往5年每年均实现该目标 [4] - 投资风格稳健 低回撤 不轻易与市场博弈 强调安全边际和确定性 [4][6] - 受巴菲特"慢慢致富"和芒格"在有鱼的地方钓鱼"理念影响 注重贝塔收益而非超越市场 [5] - 推崇塔勒布的风险管理理论 包括黑天鹅、反脆弱等概念 [5] - 将港美股市场比喻为亚马逊雨林 认为存在丰富的细分市场机会 [4] 资管产品布局 - 首发基金聚焦港股国配市场 针对高净值客户 通过锚定或基石投资获取一二级市场价差 [6] - 提供全委托账户管理服务 支持个性化专户理财 资金规模更大 [7] - 国配基金投资门槛100万港元 要求流动金融资产800万港元以上 预期年化收益率20%+ [9] - 采用管理费+收益分成组合收费模式 基金规模控制在1亿港元以内 [9] - 近期全委托账户国配投资实现两个多月绝对收益率30%+ [9] 市场机会与优势 - 港股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取消多户打新、FINI系统上线等)有利于机构投资者与发行人深度沟通 [7] - 利用一二级市场价差获取确定性盈利机会 寻找"大概率赚大钱、小概率亏小钱"策略 [6] - 研究团队专业性强 研报在业内具有影响力 从投资人视角出发短小精悍 [7] - 以极智嘉-W为例 通过坚定持有和加仓最终实现股价回报 [7] 战略定位与发展 - 定位为"中场大师级"投资产品 介于银行保险(后场)和主业投资(前锋)之间 [10] - 坚持客户利益优先的受托人责任 强调与客户长期共赢 [3][10] - 海外扩张计划 在美国和东南亚布局金融牌照 覆盖债券、股票、期权及加密货币等领域 [4] - 采用合伙人平台模式 注重价值观契合 强调"流水不争先 争的是滔滔不绝"的长期发展理念 [3][4]
小菜园:以长期主义深耕大众餐饮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9-02 00:1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独特的合伙人制度和供应链优化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在餐饮行业存量竞争加剧背景下坚持长期主义和平价定位 [1][2][4] - 公司上半年营收27.14亿元同比增长6.5% 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主要得益于门店模型优化和外卖业务增长 [4] - 供应链建设实现100%统一采购配送 15个区域分仓每日服务40-60家门店 马鞍山新工厂投资4.5亿元可支撑3000家门店 [4][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14亿元同比增长6.5% 股东应占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4] - 堂食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2.2% 外卖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13.7% 外卖订单量从1280万笔增至1680万笔 [4] - 门店模型从300平方米优化至220平方米 形成最佳盈利模型 [4] 业务扩张 - 2012年注册 2018年达100家门店 2019年新增100家 2025年计划开设800家门店 [2] - 2024年12月港交所上市 发行价8.5港元/股 募集资金8.6亿港元 截至2025年8月28日市值131亿港元 [2] - 合伙人制度让区域经理、厨师长、店长共同持股 解决人才流失痛点 [2] 供应链体系 - 建成15个区域分仓 每个分仓每日服务40-60家门店 实现24小时内冷链配送 [5] - 从门店自主采购升级为全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实现100%统一采购与配送 [5] - 2023年启动源头直采计划 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降低成本 [5] - 马鞍山新工厂投资4.5亿元 设计产能支持3000家门店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投产 [6] 经营理念 - 定位大众餐饮 坚持"好吃不贵"的平价策略和长期主义理念 [3] - 创始人厨师出身 注重提升员工尊严 采用"实在经营"哲学 [3] - 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和同质化竞争压力 [3][4]
韧性穿越——我爱我家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周期密码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20: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40万元 同比增长30.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991.71万元 同比增长213.89% [1] - 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核心城市战略 - 聚焦北京 上海 杭州等核心城市精耕细作 [2] - 在10个城市二手房房源总量达85.9万套 [2] - 北京 杭州 上海三城经纪人数量超过2万人 [2] - 上海地区市占率连续三年提升 北京和杭州保持头部位置 [2] - 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数据同比优于70城整体水平 [2] 运营体系优势 - 形成密集社区服务网点和海量楼盘字典 [2] - 具备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快速响应能力 [2] - 精细化运营体系推动业绩修复 [2] - 聚焦核心城市策略展现较强抗风险能力 [3] 管理团队建设 - 管理团队平均任职时间超过10年 [4] - 核心城市公司负责人任职时间多在15年以上 [4] - 管理层大部分从一线经纪人选拔而出 [4] - 长期服务形成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 [4] 人才培养体系 - 建立稳固的人才梯队和明确的选拔考核标准 [6] - 形成多层次培养体系和资深讲师团队 [6] - 针对基层管理团队实施"星火计划" [6] - 2024年北京公司培训1342人 产生315名储备商圈经理 [6] - 通过领导力学院培养中高层骨干 [6]
周洪斌升任永升服务副董事长 林祝波接任总裁
证券日报· 2025-09-01 20:42
公司人事调整 - 周洪斌自2025年9月1日起升任董事会副主席 原为非执行董事兼总裁[2] - 林祝波接任总裁兼执行董事 原为非执行董事[2] - 调整基于长期主义战略 旨在优化治理结构并应对行业深度调整[2] 管理层背景与贡献 - 周洪斌2017年加入公司 推动2018年港交所上市并提出平台+生态发展战略[2] - 在其领导下公司完成从住宅管理向智慧城市服务转型 合约管理面积从2017年3334万平方米大幅提升至2025年年中3.55亿平方米[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 注重可持续发展与人才传承[3] - 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竞争加剧 新管理层将聚焦服务标准提升、市场拓展提质及增值服务优化[3] - 目标保持增长动能并推动二五战略达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