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
icon
搜索文档
ESG信披案例丨美团采取双轨披露模式,高频骑手月入6650元至9344元,员工流失率18.6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5:55
公司ESG披露策略 - 公司采取双轨披露模式,同时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前者对接国际资本市场ESG标准,后者侧重回应国内政策与民生期待[1][5] - 社会责任报告基于"科技为人,一起更好"理念,涵盖共享美好生活、共荣美好行业、共建美好社会三大板块,共71页[2][5] - 双轨披露基于同一套数据,但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披露体系,平衡监管合规、市场需求与战略定位[5] 骑手权益与保障 - 平台月均有单骑手336万,高频骑手月均收入6650元至9344元[7] - "新职伤"试点覆盖7省市超600万骑手,累计投入14亿元,2024年员工流失率18.62%(50岁以上流失率28%)[7][8] - 推出骑手成长计划,包括国家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习项目,已输送385名骑手[7] - 设立袋鼠宝贝公益计划,累计投入3011.7万元大病帮扶金,救助959名骑手子女[8] 员工公益计划 - 创新性启动员工公益月捐计划,倡导每人每日捐1元帮助骑手子女,积分可兑换权益礼品[9] - 专家建议将公益积分与社会信用体系、落户购房政策挂钩以提升参与度,同时需避免道德压力[10][11] 社会服务与环保举措 - 布局1.6万个24小时数字化药店,提供"居家检测—线上诊断—买药到家—医保支付"一站式健康服务[9] - 在"共建美好社会"章节专设"推动绿色消费"小节,侧重环保对社会影响[5]
ESG热搜榜丨今年气温又“爆表”;20余项低碳技术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5:13
ESG政策与标准推进 - 财政部发布ESG信披应用指南 强调"双重重要性"原则 生态环境部同步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新标准 [1] - 国家重点推广第五批低碳技术目录 涵盖臭氧催化分解材料 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等20余项降碳技术 [2] - 中国气象局预测2025年或成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之一 国家气候中心将加强全球气候系统监测 [3] 行业ESG实践进展 - 交通运输行业ESG报告披露率达64%(156家/244家) 较2023年55.73%提升 90%企业ESG评级达BB级以上 [4] - 纺织服装行业气候目标设定率从83%升至90% 但仅51%企业开展价值链减排 碳足迹核算标准仍存短板 [5] - 伊利联合百家企业组建零碳联盟 22家券商实现ESG报告全披露 显示头部企业ESG实践加速 [1][4] ESG投资市场表现 - 全市场40只ESG主题基金中36只年内正收益 近1年平均回报13.38% 近两年6.5% 主动型产品业绩更优 [6][7] - 中信证券调整ESG委员会架构 非执行董事张麟转任发展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 [8] ESG相关风险事件 - 郴电国际因触电事故被监管部门合计罚款97万元(52万+45万) 暴露安全管理漏洞 [9]
EUR 150 million share buyback completed
Globenewswire· 2025-07-01 13:59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宣布完成1.5亿欧元股票回购计划 [1] 股票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3日至6月30日期间回购25200170股普通股 总金额1.5亿欧元 平均每股价格5.9641欧元 [2] - 公司将使用6720045股普通股履行高级管理层股份补偿计划义务 并于2025年下半年注销其余回购股份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际金融服务控股公司 业务包括美国和英国全资业务、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等 [4] - 通过与西班牙、葡萄牙、中国、巴西等地合作伙伴建立保险合资企业 以及与法国和中国建立资产管理合作关系创造价值 [4] - 公司拥有百慕大寿险公司 并通过战略持股荷兰保险和养老金公司创造价值 [4] - 公司旨在帮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 作为全球领先投资者和雇主 致力于解决关键环境和社会问题 [5] - 公司总部位于荷兰斯希普霍尔 注册地为百慕大 在泛欧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5] 联系方式 | 关系类型 | 联系人 | 电话 | 邮箱 | | --- | --- | --- | --- | | 媒体关系 | Richard Mackillican | +31(0) 62 741 1546 | richard.mackillican@aegon.com | | 投资者关系 | Yves Cormier | +31(0) 70 344 8028 | yves.cormier@aegon.com | [3]
CP Center Hosts International Cuisine Festival, Spotlighting Beijing CBD as a Global Cultural and Business Hub
Globenewswire· 2025-07-01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CP中心凭借独特国际商业吸引力和卓越运营管理,成为全球企业进入北京的首选办公空间,在建筑、商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出色,展现出强大品牌实力和创新发展潜力 [1][12] 建筑特色 - 建筑由两座238米高的双子塔通过商业裙楼相连,地上45层、地下6层,总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含19.8万平方米办公空间和4.3万平方米零售设施 [5] - 项目聚焦绿色建筑,获LEED金级和WELL HSR健康安全认证,采用BOMA最佳实践提升资产价值 [5] 商业活动 - 6月24日,CP中心举办北京CBD国际美食品鉴与文化节,多国使节、商会代表和近50个国际餐饮品牌参与 [2] 区位优势 - 北京CBD是世界顶级中央商务区,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理想机会,CP中心位于其核心区域 [3] 入驻情况 - 办公入住率近90%,形成“大健康”“大未来”和“专业服务”产业集群,罗氏制药、IBM等企业入驻 [6] - 商业空间入住率达100%,提供会议、展览等多样体验,餐饮占比超60%,5家餐厅入选2025北京米其林指南 [8][9] 社会责任与员工福祉 - 实施人工智能智能消防管理平台等创新技术,持续提升ESG表现,为租户和员工创造环保健康办公氛围 [10] 物业服务 - 利用专业团队和ISO管理体系,打造舒适、以人为本环境,通过一站式服务系统和三个商业服务场景提供广泛支持 [11]
充电宝厂商因何爆雷?
虎嗅· 2025-07-01 10:31
召回事件概况 - 6月以来安克创新、罗马仕等知名品牌相继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其中罗马仕三款型号(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召回量达49万台 [1] - 召回原因包括"电芯原材料缺陷""隔膜绝缘失效"等安全隐患,涉及隔膜失效引发的胀气与热失控 [2] 安全隐患技术分析 - 隔膜是锂电池中位于正负极之间的微孔薄膜,核心作用是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避免短路,失效会导致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燃烧甚至爆炸 [3] - 充电宝电芯行业普遍使用贸易商采购的C/D品隔膜二次加工,缺乏高标准,厂商为降低成本不指定品牌厂家 [4] - CD品隔膜存在孔不均匀、缺陷针孔等问题,或为节省成本使用未涂覆氧化铝的基膜,导致耐热性不足,充放电过程中隔膜收缩破损引发短路 [4] 行业现状与监管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充电宝乘机,苹果Magsafe磁吸充电宝因无认证被扣留 [4][5]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2024年8月1日起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必须通过3C认证,但目前市场合规产品比例低 [5] - 电商数据显示罗马仕20000mAh快充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反映行业低价竞争严重 [7] 供应链与成本问题 - 锂电池电芯成本占比超50%,部分品牌为压缩成本外包生产并使用低价电芯与简化隔膜结构,削弱产品热稳定性 [7] - 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攀升至2023年44.4%,显示行业供应链安全治理危机加剧 [7] 消费者与物流影响 - 快递公司普遍拒收充电宝寄送,因属易燃易爆品,消费者陷入"既不敢用又无法退回"困境 [8] - 劣质电芯暴露供应链监管失效,企业对供应商审查和质量控制存在漏洞,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 [8] 企业应对与ESG表现 - 安克创新ESG报告强调"产品安全""供应链管理"等议题,宣称实施智能质量诊断系统及订单符合性验证制度,但实际执行与报告存在差距 [9][12] - 行业需通过系统性风险管理平衡成本与安全,应对监管收紧及消费者需求,挽回市场信心 [12]
深度剖析建筑行业发展:机遇、挑战与转型之路
环球网· 2025-07-01 09:48
行业概况 -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1] - 2024年30家上市公司新签合同额合计184,411.76亿元,同比下降3.44% [3] 境外业务拓展 - 部分领军企业境外业务逆势增长,如中国建筑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9% [3] - 境外业务需关注政治、法律、财税、金融、供应链及运营等风险 [3] - "一带一路"倡议为建筑企业提供新市场空间,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旺盛 [4] - 出海面临法律条款差异、文化差异及境外冲突事件等挑战 [4] ESG发展 - 建筑行业高能耗属性突出,减排成果量化披露存在标准不统一问题 [5] - 建议统一碳核算标准,设定科学减排目标并进行目标拆解与进展追踪 [6] - 部分公司ESG报告内容充实度不足,影响投资者评估 [6] - ESG与财务绩效结合分析可让利益相关方更充分了解企业 [6] - 短期ESG投入包括显性和隐性成本,但长期可增强创新能力并提升品牌形象 [7] 数字化转型 - 2024年上市建筑公司平均市净率仅0.68,房建板块低至0.50 [8] - 数字化转型可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创新能力 [8] - 面临资金投入大、技术人才短缺及数据安全等挑战 [8] - 需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优化投资回报机制 [9] 未来展望 -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变 [9] - 需把握市场动态,加强风险管控,完善ESG披露并加快数字化转型 [9]
雅本化学ESG评级升至AA级 绿色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新风尚
全景网· 2025-07-01 09:41
ESG评级与可持续发展 -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A,为行业最高评级 [1] - 公司为精细化工行业低碳转型先行者,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以1.5℃温控目标为指引 [1] - 2025年6月通过SBTi官方目标验证,计划2033年前完成范围1、2、3的碳减排目标(基准年为2022年) [1]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23亿元,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研发体系 [2] - 南通雅本重氮化技术改造项目突破,采用微通道管式反应器替代传统工艺,获江苏省应急管理部门认可 [2] - 抗病毒类药物中试项目在兰州投运,强化研发转化能力 [2] - 连续流工业化应用文章发表于国际期刊,三氟甲基修饰合成技术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2] 产学研合作与社会责任 - 连续多届赞助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推动产学研协同 [3] - 助力复旦大学"近思讲坛",邀请院士级科学家分享学术洞见 [3] - 2024年主要生产基地通过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3] - 投入1,000余万元引入杜邦安全管理培训项目,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3] 未来发展战略 - 秉承绿色、创新、高效理念,深化ESG战略实践 [4] - 以技术创新推动低碳转型,探索绿色增长路径 [4]
沪港协同擘画金融发展新蓝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6:46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 - 上海和香港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两地多层次金融合作方向,注入新内容 [1] - 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建、离岸金融战略互补等6大领域38条举措 [3] 合作基础与互补优势 -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窗口",香港作为全球"超级联系人",双方优势互补 [2] - 沪港通启动以来,两地处理全球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达78%,金融创新产品审批效率提升1倍 [2] - 香港近期发行20/30年期人民币债券,"南向通"机构投资者需求规模较初始售卖规模增加3-4倍 [2]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成果 - 沪港通、深港通推动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达3万亿元 [2] - 港交所2025年新股集资额跃居全球首位,内地企业如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成热潮 [3] 企业出海支持措施 - 支持上海优化自贸账户功能,便利跨境电商在沪港开立非居民账户 [3][4] - 鼓励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香港企业在沪设立全国性财资中心 [4] 未来协同发展重点 - 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市场互联互通、金融科技协作及跨境监管协同 [5] - 加强ESG领域合作,制定统一标准并打造绿色金融孵化平台 [5] - 通过监管合作与人才交流,提升两地全球金融领导力 [5] 战略目标 - 融合上海"在岸实力"与香港"离岸优势",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话语权 [6] - 共同服务国家金融强国建设,为全球市场注入中国智慧 [6]
昱能科技: 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6
公司概况 - 昱能科技成立于2010年,注册于嘉兴市南湖高新区,是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88348)[2] - 公司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及户用、工商业储能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净利润1.4亿元[2]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及地区,累计取得150多项国内外有效认证证书[2]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户用及工商业储能产品、智控关断器等[2] - 微型逆变器全球累计销量超6GW,在54万个光伏发电系统中运行,总发电量7TWh[2][4] - 开发了全球首款多体架构微型逆变器、三相系统微型逆变器等创新产品[2] - 储能产品包括户用光储DS3系列和工商业光储QT2系列[4]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9405.91万元,占营业收入5.31%[4] - 研发人员266人,占总员工50%[4] - 建有浙江省昱能微逆变器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2] - 参与制定16项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2] 全球布局 - 在全球建立10个分子公司,覆盖美国、欧洲、澳洲等市场[4] - 设立5个本地仓储,提供24小时无时差服务[4] - 产品销往156个国家和地区[4] ESG管理 - 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4]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一+范围二)932.19吨二氧化碳当量[4] - 采用生产代工模式,主要代工厂通过ISO 14001认证[4] 行业地位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国家工信部第五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2] - 荣获2024中国分布式光伏卓越企业等多项行业荣誉[4]
28家A股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报 19家预计净利润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39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 截至6月30日共有2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9家预计净利润增长[1] - 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国际市场拓展毛利率提升产品结构调整降本增效等措施[1] - 科技板块景气度较高受AI驱动政策扶持全球需求复苏等因素推动呈现结构性红利[1] 圣诺生物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702.75万元至9414.48万元同比增加5523.99万元至7235.71万元[1] - 净利润同比增长253.54%至332.10%主要得益于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良好及国内外市场拓展[1] - 公司紧跟多肽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产品销售力度推动业绩显著提升[1] 广大特材经营情况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加6.19亿元增幅32.91%[2] - 业绩增长源于下游行业需求向好产销两旺及产品结构优化[2] - 通过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进一步修复募投项目效益显现盈利能力增强[2] 行业专家建议 - 建议企业将增长转化为系统能力重视现金流健康度支撑持续研发投入[2] - 传统企业可通过数据与AI驱动建立柔性供应链优化资本支出策略[2] - 高耗能或全球化企业需重视ESG治理以符合海外市场合规要求[2] 业绩预告监管要求 -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关键环节需注重合规性准确性及时性[3] - 披露需保持一致性避免选择性或误导性信息无论强制或自愿披露情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