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转型

搜索文档
“稳净息+强非息”双轮驱动 邮储银行穿越周期的成长密钥
中国经营报· 2025-04-10 10:1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银行业在利率下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下平衡规模和效益面临考验,邮储银行坚守“长期主义”,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量价险”均衡优化,交出“逆周期”答卷,未来将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蓝图,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2][13] 净息差“稳”字诀:“量价险”均衡优化 - 2024年邮储银行采用“稳净息、提非息”双轮驱动策略,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净息差1.87%领跑行业 [3] - 截至2024年末,银行资产总额达17.08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64%;客户贷款总额8.91万亿元,增长9.38%;负债总额达16.05万亿元,增长8.69%;客户存款15.29万亿元,增长9.54% [3] - 银行扎根实体经济,在普惠、科技、数字、绿色、养老金融方面均有发展,涉农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超12%,服务科技型企业超9万户、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上线449项工程、发布自有大模型“邮智”,绿色贷款余额增长22.55%,构建“三横三纵”养老服务体系 [4] - 2024年银行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非息收入规模626.52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73.70亿元,同比增加49.18亿元、增长15.15% [5] - 截至2024年末,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286.15%,深化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应用,优化资产结构 [5] 聚焦客户需求:从“规模红利”到“价值挖掘” - 邮储银行将庞大客户基数转化为“生态级”服务能力,零售金融长板巩固,2024年末个人存款13.63万亿元、个人贷款4.77万亿元,消费贷款增长超1300亿元,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规模达16.69万亿元,富嘉、鼎福客户分别增长17.60%、26.91% [7] - 银行提升个人金融业务针对性、可得性和综合性,深耕政务民生项目,完善产品体系,构建全方位触达体系 [8] - 公司金融业务快速补强,2024年末公司业务贷、存款均增长近14%,客户数量超180万、连续4年新增超30万户,主办行客户增长超110%,FPA突破5.5万亿元、增长近19% [8] - 银行推动“公司业务提升行动”,沿资金链等一体化开发,聚焦三大客群,深化“1 + N”综合金融服务 [9] - 资金管理业务亮点纷呈,2024年末资金业务资产规模6.84万亿元,政府债券投资规模增长21.21%,债券做市交易量突破万亿元,同业客户合作超3300家,“邮你同赢”平台累计交易量超5万亿元,托管规模突破5万亿元,中邮理财规模增长32% [9] 向“新”求变:刀刃向内改革激发“新动能” - 银行推动组织架构改革,重构新型组织体系,推进总、分、支三级机构改革,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10] - 推动网点经营改革,发挥网点优势,优化布局,实施“扁平化”管理改革,强化一线营销力量 [10] - 推动激励机制改革,强化正向激励,使用多种工具加强战略执行,以综合收益优化绩效管理 [10] - 推动数智化转型改革,坚持“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化传统银行重塑”并行,提升客户服务与员工效能,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1] - 2024年银行成本收入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改革释放效益 [12]
金诚信矿业携手京东政企业务共同探索数智化“新矿脉”
搜狐网· 2025-04-09 15:16
国家战略与行业转型 - 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 [1]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矿产行业作为现代工业基石正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1] - 金诚信矿业作为高新型矿业管理公司,携手京东政企业务全面开展数智化转型实践,推动管理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 [1] 数智化采购转型 - 传统采购模式效率低下、手续繁琐、透明度不足,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发展需求 [2] - 公司于2024年与京东政企业务合作,引入京东慧采平台,实现采购流程数智化重塑 [2] - 通过统一采购入口完成商用设备、办公用品、工业品等一站式线上采购,效率大幅提升 [2] - 京东慧采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提供智能化采购分析指导,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与可追溯 [2] - 数智化采购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推动采购与业务深度融合 [3] 供应链与履约优化 - 矿山项目地处偏远,后勤物资采购面临质量、数量、价格无法保障的挑战 [4] - 依托京东供应链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物资配送时间缩短至3天内,降低综合成本 [4] - 京东智能供应链履约决策体系通过算法优化成本、库存、服务指标和配送时效 [4] 人才管理与员工福利 -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和员工日常福利 [5] - 京东政企业务提供员工福利数智化解决方案京东锦礼,员工可自由选择福利商品并指定配送地址 [5] - 福利采购流程简化,后台数据管理工具支持福利方案合理规划 [5]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将推动合作向供应链全链路和更多经营场景拓展 [5] - 京东政企业务将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和数智供应链技术优势,助力公司降本增效和可持续成长 [5]
牧原股份:4月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4-09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9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于4月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会上对公司经营、发展规划、成本控制、市场趋势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解答,还展示了2024年年报及盈利预测信息[1][2]。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末,能繁母猪存栏348.5万头,生猪存栏量约4600万头,2025年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2.5元/kg,2025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kg [2][6] - 2024年主营收入1379.47亿元,同比上升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上升519.42%;扣非净利润187.47亿元,同比上升565.61%;负债率58.68%,投资收益9963.83万元,财务费用29.75亿元,毛利率19.05% [20] - 2024年生猪养殖产能利用率约90%,屠宰肉食业务下半年亏损逐步收窄,12月单月盈利 [8][9] - 当前PSY约28 [13] 公司发展规划 - 未来深耕主业,为大众生产安全健康猪肉食品,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坚持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11] -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90亿元,其中猪舍升级改造30亿元,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40 - 50亿元 [17] - 合理规划能繁母猪数量,根据外部环境及生产经营情况保证公司高质量稳定发展 [19] - 2025年在已投产屠宰产能基础上,希望整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并持续提升,改善产品和渠道结构,加强屠宰端和养殖端联动管理 [9] 公司应对策略 - 不研判未来猪周期趋势,专注自身经营管理,坚持稳健、连续生产,开拓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建立成本优势应对挑战 [2][10] - 饲料采购端与国内外粮商合作,多渠道扩充粮源,围绕粮食产区采购布局,探索源头粮源合作模式;配方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配方,置换原料降低成本 [8][9] - 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与优秀企业合作,推动前沿技术在生猪养殖业务场景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5] - 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养殖成绩,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6][13] 公司业务情况 - 目前无开展动保及肉制品深加工业务、进入食品深加工领域(如火腿肠、预制菜)计划 [4][7] - 2024年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合作,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等,海外业务团队熟悉当地市场,将根据战略需求制定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4] - 仔猪销售给养殖企业及养殖户,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规划稳定供应,提升母猪舍利用效率 [6][1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提升,产业朝高质量发展迈进,降本增效成行业发展主旋律,行业由资本驱动向成本驱动转变 [15] 投资者回报 - 2023年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近20亿元,控股股东等增持超20亿元;2024年拟回购30 - 40亿元股份,修订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将现金分红比例由不少于20%调至40% [3] - 未来综合研判,使股东回报方案与公司发展阶段及经营情况相适应,增强可预期性与可持续性 [11][12] 盈利预测 - 多家机构对牧原股份2025 - 2027年净利润进行预测,目标价在38.25 - 56.00元不等 [22] 融资融券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951.65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246.61万,融券余额增加 [22]
牧原股份(002714) - 002714牧原股份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09
2025-04-09 09:08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348.5万头 [6] - 截至2025年3月末,生猪存栏量在4600万头左右,2025年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2.5元/kg左右,2025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kg [8] - 2024年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生猪养殖成本同比下降,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营业收入增长24.43%,利润增长519.42% [6] - 2024年共向社会供应种猪46.5万头,生猪养殖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 [9] - 当前PSY在28左右 [11] - 2024年屠宰肉食业务下半年亏损逐步收窄,12月实现单月盈利,2025年希望将整体屠宰产能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并持续提升 [9] 公司战略规划 - 目前无开展动保及肉制品深加工业务计划,2024年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提供养猪技术服务等,会根据战略需求制定海外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7] - 以更高效率、更高品质、猪肉更香为育种目标,构建科学育种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优质种猪 [9][11] - 2025年预计资本开支90亿元,其中猪舍升级改造30亿元,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40 - 50亿元 [12] 成本与市场应对 - 过去几年小麦、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营业成本比例约55% - 65%,会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饲料配方 [8] - 通过与粮商合作、多渠道扩充粮源、调整配方等方式应对饲料价格波动和中美贸易战影响 [9] - 折旧摊销在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中占比约10% [8] 股东回报 - 2023年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近20亿元,控股股东及部分人员自愿增持超20亿元;2024年拟用30 - 40亿元回购股份,修订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将现金分红比例由不少于20%调整至40% [6] - 未来会综合研判,将股东回报方案与公司发展阶段及经营情况相适应 [10] 行业发展看法 - 不把精力放在研判未来趋势上,专注自身经营管理,坚持稳健、连续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建立成本优势应对挑战 [6][10][13] - 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提升,正朝高质量发展迈进,降本增效成主旋律 [11] 其他问题回复 - 生猪保险无统一保费及赔付金额 [7] - 仔猪销售给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加大销售可提升母猪舍利用效率 [8][11] - 欢迎个人投资者以参加股东大会等形式实地调研,可多种方式预约 [12] - 公司主要使用短期借款,今年目标降低整体负债规模100亿左右 [12] - 会持续探索应用低豆日粮技术,调整饲料配方应对豆粕价格上涨 [12]
数智化走出产业升级新路径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4-01 10:57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巨化物流作为传统物流企业以数智化转型为突破口,通过理念革新、技术攻坚和生态重构,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范本[1] 分组1:数智变革理念 - 面对车货匹配效率低等问题,公司投资建设铁路智控平台,整合多场景数据,实现跨部门协同作业,“数据即资产”理念对传统物流重塑发挥重要作用[1] -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思想破冰”行动将数智化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新活力[1] 分组2:抢先布局 - 公司前瞻性开发移动端APP,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回单数据不可篡改,微信小程序签收定位功能提升效率50%,形成良性循环[2] - 公司建立博士工作站,与高校开展合作,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打造差异化数智化服务体系,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2] 分组3:变革创新 - 公司通过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引入数字机器人处理运输成本测算,推进创新生态建设[2] - 公司设立创新容错基金,允许一定研发投入用于高风险项目,通过机制创新激发科研活力[2] - 公司将卓越运营体系与数智化结合,运用运输效率指数模型使单车日均周转量显著提升,“管理 + 技术”双轮驱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2]
潍柴动力(000338) - 2025年3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01 08:58
公司经营与战略 - 2024 年公司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各项业务稳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推进六大转型,包括全力提速新能源、加快数智化转型等 [1][4] 重卡行业趋势 - 预计 2025 年重卡行业销量同比增长约 10%,主要驱动因素为国四排放标准货车报废更新政策及出口市场维持高位;长期来看,行业规模会维持在百万辆左右 [2] 大缸径发动机及数据中心业务 - 2024 年公司 M 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售 8100 余台,海外销量占比 62%,收入同比增长 20%,数据中心产品销售同比增长 148%达近 400 台;2025 年预计实现同比高速增长 [3]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24 年新能源重卡行业销售 8 万辆,市场渗透率 14%,新能源装载机渗透率 25%,新能源轻卡渗透率 16%;3 月 28 日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2025 年力争新能源收入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4][5] 天然气重卡渗透率 - 2024 年天然气重卡行业国内销售 17.8 万辆,渗透率 30%,预计未来渗透率将持续走高;2024 年公司天然气重卡发动机市占率约 60% [6] 研发投入投向 - 公司近五年研发投入超 440 亿元,2024 年研发投入 94 亿元,2025 年预计继续加大;发动机板块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包括核心技术攻关、混动技术新能源产品开发等 [7][8] 毛利率提升因素 - 2024 年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如数据中心销售近 400 台同比增加 148%,工程机械(14T 以上)产品销售 1.4 万台同比增加 110%以上;同时深挖降本空间;未来将持续加大降本力度并加快高端、高毛利产品开拓 [8]
浦发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 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3-29 12:09
文章核心观点 浦发银行2024年业绩良好,数智化战略是业绩增长关键因素,未来将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 [1][2] 2024年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长0.92% [1]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1] - 年末资产总额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 [1] - 负债总额为8.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5% [1] - 拨备覆盖率为186.96%,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1] 数智化战略情况 - 2024年是数智化战略开局之年,投入71.69亿元用于信息科技建设,较2023年年末增长2.92% [1] - 强化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与数字生态等方面能力,推动金融服务跃升 [1] 科技金融成果 - 研发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五力模型”,以“科技雷达”强化对科技企业创新属性的扫描能力 [2]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7.1万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超过6000亿元,排名股份制银行首位 [2] 数字底座成果 - 深化大数据运用和科技赋能,在股份行中率先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 [2] 2025年展望 - 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构建“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智能底座 [2] - 推动用户增长、服务提能和体验提升,成为有温度、有灵魂的金融机构 [2]
中国重汽: 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8 00:25
宏观经济与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GDP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制造业增长6.1% [2] - 重卡行业全年销量91.2万辆,同比下降1.03%,但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超100%,燃气重卡销量17.8万辆,同比增长17% [2] - 商用车市场受"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新能源和燃气重卡成为主要增量市场 [2][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重卡销售(具体数据未披露),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上升37% [3] - 天然气重卡和新能源重卡表现强劲,经营业绩优于行业水平,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3] - 牵引车、载货车市占率持续增长,总体市占率创历史新高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优化产品布局:MAX/480燃气牵引车、NG危化品牵引车等细分市场产品行业领先 [3]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SAP业财一体化平台和MES系统提升运营效率,推动数字化智能工厂转型 [4][5] - 建立流程型组织,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提升数据质量和流程效率 [5] 市场与销售策略 - 整合市场营销资源,清退低效网络,控制网络数量在规划范围内 [3] - 编制销售分公司运营标准化手册,规范内部管理行为,提高运营效率 [3] - 海外市场通过中国重汽国际公司保持良好出口态势,市场份额居国内重卡行业前列 [5] 2025年规划与重点任务 - 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制定精品车型专项提升计划,降低故障率 [10] - 推进产品迭代升级,聚焦重点市场,制定产品组合策略,提高竞争力 [10] - 优化排产管理,强化供应链管控,提高交付效率 [10] - 降本增效,推动业财融合,加强成本控制 [11] - 数智化转型:聚焦数据治理,打造流程型组织,实施精细管理 [11]
招商银行去年Q4净利润352.07亿,净息差环比下降3个基点,拟每股派息2元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3-25 20: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352.07亿元 环比下降8.42% [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1483.91亿元 同比增长1.22% [1] - 全年营业收入3374.88亿元 同比微降0.48% [1][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847.79亿元 [1] - 每股基本收益5.66元 同比增长0.53% [2] 净息差变化 - 2024年全年净息差1.98% 同比下降17个基点 [1] - 第四季度净息差1.94% 环比下降3个基点 [1] - 净息差下降主要受贷款定价下行、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及存款定期化影响 [2][3][7]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 - 客户存款突破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54% [1] - 零售客户总资产(AUM)接近15万亿元 [5] - 公司金融贷款总额25904.0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58% [5] 现金流状况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97.90亿元 [1]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70.23亿元 同比增长24.95% [2] -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72元 同比增长24.88% [2]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2112.77亿元 同比下降1.58% 占总收入62.60% [4] - 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 同比增长1.41% 占总收入37.40%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20.94亿元 同比下降14.28% [4] - 其他净收入541.17亿元 同比增长34.13% [4] 业务板块表现 - 零售金融贡献营收58.32% [5] - 零售金融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8.64% [5] - 零售客户总数达2.10亿户 [5] - 公司金融客户总数316.6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2.26% [5]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0.95% 与上年持平 [1] - 拨备覆盖率411.98% 维持优良水平 [1]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1.28% 下降0.11个百分点 [2] 股东回报政策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1][3] - 现金分红总额约504.40亿元(含税) [3] - 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1428.1亿元的30%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信息科技投入133.50亿元 占营业收入4.37% [1][6] - 研发人员达10900人 [6] - 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开源百亿参数金融大模型"一招" [1][6] - 大模型应用场景超过120个 [6] - 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月活用户达1.23亿 [6]
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圆满举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3-24 16:19
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 圆满举行 激荡睿智思想火花,凝聚未来发展力量。2025年3月21日至22日,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河 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1500多名专家、学者、嘉宾齐聚如意湖畔,聚焦新形势下中国钢铁产业 供应链变革升级、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交流思想、碰撞智慧。 该论坛以"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在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支持下,由中国金属材料流 通协会、全联冶金商会指导,中钢网、正大制管集团、镭目公司主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分 为1个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众多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围绕钢铁市场新趋势和发展新机遇发表真知灼 见。 聚焦新主题: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 当前,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浪潮里破浪前行,伴随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崛起,正 在重塑钢铁行业发展格局,推动钢铁行业向"智造"时代迈进。 3月21日下午,论坛首先围绕产能优化、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发展趋势等议题举行"建材行业高峰 论坛""板材行业高峰论坛""管材行业高峰论坛""数智钢铁高峰论坛"等六大分论坛及2025钢材春季供需 对接会。众多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对钢铁行业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