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

搜索文档
量化信用策略:超长端策略轮动
国金证券· 2025-07-06 16:53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模拟组合收益回升,信用仓位涨幅大,票息收益略有回升、波动回落,近四周久期与下沉策略累计超额收益之差走阔,本周超额收益集中于超长端 [2][3][4] 组合策略收益跟踪 组合周度收益一览 - 截至7月4日,今年以来利率和信用风格组合累计收益低于过去两年同期,产业超长型、城投久期及短端下沉组合累计综合收益表现相对占优,除存单重仓策略外,信用风格组合累计收益普遍超对应利率风格组合 [10] - 本周模拟组合收益回升,信用仓位涨幅大,利率风格中产业超长型、二级超长型策略组合读数靠前,信用风格中产业超长型、二级超长型策略组合收益居前列 [2][14][15] - 分重仓券种看,二级资本债重仓策略显著修复,信用风格存单重仓组合周度收益均值上涨,进攻属性不及长久期资产,城投重仓组合周度收益平均上行,二级资本债重仓组合收益均值回升,超长债重仓策略平均收益大幅回升 [2][18] 组合周度收益来源 - 各类策略组合票息收益略有回升,波动再度回落,主要策略中组合票息多数升高,城投短端下沉、二级债下沉策略票息环比涨幅约0.04bp,除重仓超长债策略外,其余组合年化票息不足2%,城投短端下沉、哑铃型组合在1.95%以上,票息波动小幅回落 [3][27] - 信用风格组合票息贡献在10% - 25%区间,资本利得贡献主要收益,城投子弹型、二级债久期组合票息贡献降至13%附近低位 [3][27] 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跟踪 久期与下沉策略累计超额收益 - 近四周,久期策略、下沉策略累计超额收益之差整体走阔,城投哑铃型、城投久期及券商债久期策略组合累计超额收益分别为33.6bp、7.4bp、5.8bp,多数策略累计读数回负区间,久期策略仍占优,金融债久期组合跑赢同券种下沉组合 [4][31] 不同期限策略超额收益 - 本周超额收益集中于超长端,短端存单策略超额收益降至 -1.6bp附近,城投下沉小幅超越基准 [4][34] - 中长端各类策略转为负项超额收益,负偏离幅度基本在10bp内,二永债拉久期与基准组合持平,券商债下沉、城投短端下沉较中长端基准超额近年初以来最低,二季度城投短债下沉策略偏弱 [4][34] - 超长端策略超额收益回升至6月初水平,近期久期策略从城投轮动至产业、二级债品种,本周二级超长型策略组合超额升至17bp以上 [4][34] 附:模拟组合配置方法 - 利率风格组合按80%:20%配置利率债与信用债,信用风格反之,利率债用10年期国债,信用债配20%超长债及10年期AA +产业债 [12] - 不同策略有不同配置方式,如子弹型、下沉、久期、超长策略及城投/混合哑铃型等配置选取不同期限和评级的债券 [12] - 年度累计收益由周度综合收益加总,票息收益按期初估值收益×持有时长计算 [12]
信用债热点事件系列:信用债ETF性价比几何?
华源证券· 2025-07-06 1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年年初以来信用债 ETF 快速扩容,8 只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受市场追捧规模扩大,带动部分成分券信用利差压缩;目前其成分券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低,且投资人以交易型资金为主稳定性不强;首批 10 只科创债 ETF 获批待上市,或重现信用债 ETF 扩容行情,相关成分券利差压缩空间可期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快速扩容 - 年初以来低利率环境下,信用债板块贝塔高,中等期限信用债有静态票息优势,市场对信用债 ETF 关注度提升;2025 年初前仅 3 只信用债 ETF,1 月 8 只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集中上市 [4] - 截至 6 月末,全市场 29 只债券 ETF 累计市值 3840 亿元,8 只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市值达 1282 亿元,与 3 只传统信用债 ETF 累计市值占债券 ETF 市值 57% [5] - 2025 年 H1,债券 ETF 累计资金净流入 1780 亿元,8 只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和 3 只传统信用债 ETF 累计资金净流入占比 81%;6 月 6 日,8 只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和 1 只传统信用债 ETF 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或提升信用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和 ETF 配置吸引力 [8] 谁在买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 基于 ETF 上市时前十大持有人信息,机构投资人参与比例高,持有份额比例均超 80% [11] - 券商自营是持仓主力,合计持有 1.07 亿份,占前十大持有人所持全部份额 72%;信托计划、银行自营也有参与,其他非银机构参与度不高 [12] - 投资人结构体现 ETF 与资金负债端匹配,短久期特征匹配交易型账户;8 只 ETF 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或提升对其他机构吸引力,需关注半年报持有人结构变化 [13] 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成分券有何特征 - 剩余期限上,成分券整体向中短久期集中,3Y 以内债券份额占比超 40%,5Y 以内占比超 70%,加权平均中债修正久期在 2.65 - 4.36 年区间 [15] - 隐含评级上,高评级债项(AA+、AAA -、AAA)受青睐,除 1 只 ETF 外,其余 7 只对高评级债项持仓份额比例超 90% [16] - 债券品种上,一般公募公司债、科创债是主要持仓标的,4 只跟踪沪做市公司债指数的 ETF 对科创债偏好更高;2025 年 7 月 2 日首批 10 只科创债 ETF 获批,或压缩指数成分券中的科创债利差 [17][19] - 行业类型上,上交所 4 只 ETF 成分券行业多元分散,深交所 4 只更偏好城投债,深交所 4 只对城投债平均持仓份额占比 31% [19] - 成分券近半年二级市场表现,多数分区加权平均收益率不足 2%,获取可观票息需拉长久期或适度下沉;4Y 以内成分券信用利差较年初压缩幅度大,6 月短端成分券信用利差小幅走扩 [22][26] 科创债 ETF 上市在即,怎么看 - 2025 年 6 月 18 日 10 只科创债 ETF 申报,目前已获批待上市,预计 7 月下旬前完成募集;6 只跟踪中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 只跟踪上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 只跟踪深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29] - 三只科创债指数成分券分散,发行主体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科创债 ETF 或重现信用债 ETF 扩容行情,相关成分券利差压缩空间可期 [30][31] - 统计中证 AAA 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二级表现,普通科创债表现好于可续期科创债,同为 8 只信用债 ETF 成分券的债项表现好于非信用债 ETF 成分券 [31] 投资建议 - 对于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因成分券收益率低且投资人资金稳定性不强,建议投资者切勿追高,防范流动性风险 [2][33] - 对于科创债 ETF,建议投资者结合负债端属性和交易风格,提前布局成分券中的科创债,抢配同为 8 只信用债 ETF 成分券的非可续期科创债 [1][34]
信用利差再度压缩,二永债表现强势
信达证券· 2025-07-05 2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信用债重回强势,3Y及以上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5BP左右;城投债利差全面下行;产业债利差多数下行,混合所有制地产债利差略有抬升;二永债收益率全线下行,整体表现强于普通信用债品种;产业永续债超额利差大致平稳,3Y期城投永续超额利差下行 [2] 各部分总结 信用债重回强势,3Y及以上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5BP左右 - 本周利率债收益率震荡回落,1Y、3Y、5Y和7Y期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3BP、2BP、1BP和4BP,10Y期收益率持平 [2][5] - 信用债收益率重回下行态势,3Y及以上各品种普遍下行5BP左右,1Y期AA+及以上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2BP,AA级下行4BP,AA - 级下行7BP;3Y期各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4 - 6BP;5Y期各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2 - 4BP;7Y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4BP;10Y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4 - 5BP [2][5] - 除部分高等级短久期品种外,信用利差多数下行,1Y期AA+及以上品种信用利差上行1BP,AA下行1BP,AA - 下行4BP;3 - 5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下行2 - 4BP;7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下行1BP;10Y期各等级信用利差下行4 - 5BP [2][5] - 评级利差和期限利差多数持平或下行 [5] 城投债利差全面下行 - 本周城投债利差全面下行,各品种利差均下行约4BP,外部评级AAA、AA+和AA级平台信用利差均下行约4BP [2][9] - AAA级平台信用利差多数下行3 - 4BP,辽宁下行9BP;AA+级平台利差多数下行3 - 5BP,青海下行2BP,辽宁持平;AA级平台利差多数下行3 - 6BP,辽宁下行13BP,云南下行7BP,天津下行2BP,山西下行1BP [2][9] - 分行政级别来看,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平台信用利差均下行4BP,各省级平台利差多数下行2 - 5BP,江苏下行7BP;各地市级平台利差多数下行3 - 6BP,青海下行2BP,内蒙古持平;区县级平台利差多数下行3 - 5BP,广西下行7BP,云南下行8BP,辽宁下行13BP [2][16] 产业债利差多数下行,混合所有制地产债利差略有抬升 - 本周央国企地产债利差下行4BP,混合所有制地产债利差上行2BP,民企地产债利差抬升13BP,龙湖下行5BP,金地下行4BP,美的置业下行2BP,万科利差上行11BP,旭辉上行355BP [2][18] - 各等级煤炭债利差下行3BP;AAA和AA+级钢铁债利差分别下行3BP和4BP;各等级化工债利差下行4 - 5BP,陕煤利差下行1BP,河钢利差下行2BP,晋控煤业下行4BP [2][18] 二永债收益率全线下行,整体表现强于普通信用债品种 - 二永债收益率跟随存单利率回落,中短端高等级品种利差压缩幅度较大,整体表现强于普通信用债品种 [2][23] - 1Y期AAA - 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行9BP,利差压缩6BP,其余等级二永债收益率下行8BP,利差压缩4 - 5BP [2][23] - 3Y期AAA - 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下行9BP,利差压缩7BP,其余等级二永债收益率下行6BP,利差下行4BP [2][23] - 5Y期各等级二永债收益率下行5 - 7BP,利差压缩5 - 6BP [2][23] 产业永续债超额利差大致平稳,3Y期城投永续超额利差下行 - 产业AAA3Y永续债超额利差上行0.01BP至3.82BP,处于2015年以来的0.59%分位数,AAA5Y永续债超额利差持平于8.51BP,处于2015年以来的6.09%分位数 [2][25] - 城投AAA3Y永续债超额利差下行2.38BP至3.76BP,处于0.29%分位数;城投AAA5Y永续债超额利差上行0.10BP至9.91BP,处于9.32%分位数 [2][25] 信用利差数据库编制说明 - 市场整体信用利差、商业银行二永利差以及城投/产业永续债信用利差是基于中债中短票和中债永续债数据求得,历史分位数是自2015年初以来;而城投和产业债相关信用利差是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整理与统计,历史分位数是自2015年初以来 [27] - 产业和城投个券信用利差=个券中债估值(行权)-同期限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线性插值法计算),最后通过算数平均法求得行业或者地区城投的信用利差 [31] - 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超额利差=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信用利差-同等级同期限银行普通债信用利差,产业/城投类永续债超额利差=产业/城投类永续债信用利差-同等级同期限中票信用利差 [31] - 产业和城投债均选取中票和公募公司债样本,并剔除担保债和永续债 [31] - 若某个券的剩余期限在0.5年之下或者5年之上,则将其剔除统计样本 [31] - 产业和城投债皆为外部主体评级,而商业银行采用中债隐含债项评级 [31]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案,设定2040年减排目标
信达证券· 2025-07-05 21:45
热点聚焦 - 厦门首创“ESG报告鉴证费用补偿保险”,自贸片区有632项创新举措,153个全国首创[2] - 欧盟拟修订《欧洲气候法》,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90%[3][17] - 英国地方政府计划投资67亿英镑用于气候项目,96%制定正式气候行动计划[18] ESG金融产品跟踪 - 我国已发行ESG债券3605只,存量规模5.52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占比61.53%[4][22] - 市场存续ESG公募基金902只,净值规模10550.66亿元,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52.98%[4][34] - 市场存续ESG银行理财产品965只,纯ESG产品规模占比55.85%[4][40] 指数跟踪 - 截至2025年7月4日,本周除万得全A可持续ESG外,其余ESG指数跑赢大盘,万得全A涨幅最小为1.15%,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大为1.87%[5][41] - 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华证ESG领先涨幅最大为17.59%,深证ESG 300涨幅最小为13.3%[5][41] 专家观点 - 开发“钢企低碳转型金融工具箱”,推动金融支持钢企低碳转型[42] - 保险业应发挥专业能力,减少气候和自然风险,结合保险和投资业务[8][42] 风险提示 - ESG发展、双碳战略推进、政策推进可能不及预期[8][43]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反诈大使”朱时茂遇诈骗!商户直播军舰进出港被查!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台风“丹娜丝”生成!
新浪财经· 2025-07-05 09:54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 - 法案核心内容包括延长2017年企业及个人减税措施、免除小费和加班工资纳税、降低企业税[2] - 法案通过后10年内将使美国财政赤字增加3.3万亿美元 并长期减少税收收入[2] - 美国国债已达36.2万亿美元历史高位 该法案将扩大结构性赤字[3] - 智库专家认为这是1960年代以来最昂贵立法 可能加剧债务控制难度[3] 全国用电负荷创新高 -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 较6月底上升2亿千瓦 同比增1.5亿千瓦[23] - 华东电网负荷4.22亿千瓦 空调负荷占比37%[23] - 江苏等省级电网负荷今夏已9次创新高 国家电网将通过跨区输电保障供应[23] 军港泄密风险 - 商户海景直播暴露军舰动态 可能被境外间谍利用[14][19] - 直播中敏感提问如"对面是军港吗"可能为境外提供情报线索[19] - 相关法规明确禁止在军事禁区拍摄 违者将受法律严惩[21] 台风"丹娜丝"动态 - 第4号台风中心最大风力8级 中心气压998百帕[24] - 预计最强可达12-13级 路径朝向台湾至福建沿海[24] 朱时茂遭遇诈骗 - 诈骗者冒充熟人借款 两次共骗取7000元[6][7] - 诈骗手法涉及伪造身份信息 反诈大使也未能识别[8]
园区企业信用修复“一网通办”
苏州日报· 2025-07-05 08:39
信用修复机制创新 - 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启动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平台 通过数字化整合纳税 金融 司法等多类信用修复流程 实现一站式办理 [1] - 传统信用修复规则针对正常企业设计 对重整和解企业适用性不足 可能导致错失救治机会 园区法院联合多部门制定差异化修复规则 [1] - 具体创新措施包括: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可恢复经营资格 凭法院裁定核销欠税并参照"新设企业"重评信用等级 金融机构在数据库中标注重整和解信息以规避历史不良记录影响 [1] 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此前企业信用修复需跨部门多次办理 存在规则 制度 文书不统一导致的"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 [2] - 新平台支持七大类场景修复(如经营异常移出 纳税信用修复 失信解除) 单次申请即可触发多部门协同办理 流程从"多头跑"简化为"一网办" [2] - 法院联合市场监管 税务等部门形成府院联动机制 通过数据共享破除信用修复壁垒 [2] 制度目标与社会价值 - 信用修复机制旨在帮助困境企业快速重返市场 提升破产重整质量并释放企业价值 [2] - 法院将持续推进信用修复机制改革 以破产重整制度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经济日报:信用修复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快讯· 2025-07-05 08:34
信用修复制度实施方案 -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 对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总体部署 [1] - 方案为失信主体提供更规范透明的信用修复通道 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 [1] - 方案出台标志信用监管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 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1] - 制度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千万劳动者就业生计 意义远超单纯制度调整 [1]
大消息!特朗普,签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07:16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法案核心条款包括延长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 让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纳税 并降低企业税 [1] - 法案在众议院以218票赞成 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 并于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 [1][3] 财政影响 - 初步分析显示 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赤字增加约3.3万亿美元 并减少国家几十年内的税收收入 [1] - 美国国债已高达36.2万亿美元 法案将进一步扩大结构性赤字 [2] - 美国智库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里德尔表示 这可能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昂贵的一项立法 [2] 争议与批评 - 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 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 [1] - 《纽约时报》指出 法案使美国走上新的 更危险的财政道路 [1] - 曾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杰森·弗曼指出 法案可能使立法者更难控制债务 [2] 市场反应 -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5月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这是第三家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国际评级机构 [2]
长江证券: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4
公司信用评级 - 联合资信维持长江证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上调"23长江C1"、"23长江Y1"、"24长江Y1"、"25长江Y1"信用等级为AAA [1] -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水平较高,业务资质齐全,主要业务排名保持行业中上游水平,业务综合竞争力很强 [4] - 公司资本实力很强,截至2024年末母公司口径净资本257.40亿元,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5]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保持较强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4] - 公司在全国设有298家分支机构,数量居行业前列,其中在湖北省内分支机构数量最多 [5] - 2024年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基金分仓佣金收入、投行业务收入、资管业务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分别排名行业第19、3、24、31、26位 [5] 财务指标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717.72亿元,自有资产1154.25亿元,自有负债761.17亿元 [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7.95亿元,利润总额19.54亿元,营业利润率29.10% [7] - 2024年末公司净资产393.08亿元,自有资产负债率65.94%,较上年末下降 [7] - 2024年末公司优质流动性资产占比27.08%,流动性覆盖率171.00%,净稳定资金率179.30% [8] 股东变更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拟收购湖北能源及三峡资本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 [6] - 本次股东变更完成后,公司股东背景将明显增强,国资持股比例提升,可能为公司带来更多资源和业务机会 [6] 行业分析 - 2025年一季度股票市场保持较高交投活跃度,债券市场指数较年初有较大幅度回落 [14] - 证券公司业绩与资本市场波动性相关度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4] - 行业严监管基调持续,2025年一季度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共作出处罚55次,同比减少60次 [16]
信用与数字经济如何更好融合?专家这样说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23:34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实践 - 杭州构建覆盖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领域的"1+4+N"信用体系 累计归集信用信息9.94亿条 将信用核查嵌入38个业务系统 [2] - 杭州打造"信用最强大脑""信用办公助手""融资智能顾问" 利用AI技术提升信用评价精准度 推动信用生态向更人性化方向发展 [2] - 珠海建成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 支持境外查询珠海市超40万家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推动信用数据双向融合 [2] 绿色金融创新 - 北京市通州区以碳信用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绿色信用评价体系 覆盖环境表现、经营合规性、资产流动性、社会信用评价 [3] - 通州区通过数据整合打造绿色信用"数字底座" 赋能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的企业 [3] 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 数字技术使信用从"难以量化"变为"可量化、可评价" 同时信用反哺数字产业助其获得融资资源 [4] - 建议加快建立以企业账款记录为核心的商务征信体系 解决企业间账款拖欠问题 [4]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赋能信用体系重塑 推动中小企业画像精准化和信贷风险识别智能化 [4] 征信行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54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备案 其中北京35家 [5] - 2024年北京征信行业累计提供服务222.51亿次 同比增长近7% 实现业务收入89.97亿元 同比增长28.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