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资

搜索文档
穿越周期的底层规律—中国大类资产投资2024年报
雪球· 2025-03-14 15:49
中国资本市场历史数据研究 - 2004-2023年中国A股整体年化收益率为9 61%,其中2004年并非估值低点,市盈率和市净率均高于2024年底水平,估值变化对长期收益贡献为负[10][13] - 过去19年中国市场数据与98年美股数据结论一致:股票长期收益最佳且与人均GDP走势相近,小盘股收益高于大盘股,长期国债收益高于短期国债[16][18] - 投资回报与经济发展强相关,各国股市债市回报均与人均GDP(代表平均生产率)存在密切关联[17][18] 2024年大类资产表现分析 - 2024年A股整体收益9 98%(接近19年平均9 63%),大盘股收益18 24%显著高于历史均值9 18%,小盘股仅2 79%低于10 04%均值[19] - 长期国债收益9 38%中70%来自利率下降贡献(6 9%),仅2 5%来自利息收入,黄金年收益28 19%远超历史均值8 60%[19][22][23] - 债券波动率6 26%显著低于股票(A股55 48%),黄金波动率13 97%介于股债之间[19][20] 个股投资概率分布研究 - 单只股票投资平均年化收益仅3 92%(远低于A股整体9 63%),10%分位收益为-5 85%,90%分位可达15%但实现概率极低[28] - 持仓股票从1只增至10只可使平均收益从3 92%提升至9 03%,波动率从72 89%降至接近市场水平55 48%[28] - 分散投资本质是降低个体判断权重,多数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存在偏差且覆盖范围有限,过度集中持仓导致收益低于指数[30][32][35] 数据方法论与长期价值 - 研究覆盖2005-2024年中国市场数据,包含各类经济周期事件(战争/衰退/通胀等),通过长周期数据提炼底层规律[1][8] - 数据客观性依赖人为处理,需避免近期市场表现对历史数据解读的干扰(如2024年债市高收益可能扭曲未来预期)[9][14][22] - 长期记录形成可追溯的资产价格体系,为判断市场周期性低估或结构性变化提供基准[41][42]
投资,更多人需要承认自己是“弱者”
雪球· 2025-03-10 16:06
文章核心观点 投资者常因主观能动性陷入“强者”角色,按股市“一赚二平七亏”规律,仅约10%的人有预测市场走势的能力,更多投资者是弱者,采用“弱者思维”投资,即承认自己是弱者,放弃不擅长的,发挥优势,或能带来新投资思路 [1] 分组1:认清自己——确定合理的风险&收益预期 - 很多人抱着一夜暴富心态参与投资,但A股能赚钱比例仅10%,以偏股型基金为例,长期年化收益率绝大多数落在10%-20%之间,超过15%算优秀,超过20%算顶级,且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5] - 制定投资计划、拟定风险/收益预期时应考量自身实际情况,以弱者心态出发,避免收益目标过高带来烦恼 [5] 分组2:分散——天下唯一免费的午餐 - 资产配置能分散风险、留下收益,在同样风险水平下争取更高收益,被称为免费的午餐 [7] - 真正的分散化是投资不同类别、不同市场的资产,组合整体风险与资产间相关性呈正相关,与配置资产数量呈负相关 [7] - 弱者思维下的分散策略是主动“放弃掌控”,换取对抗不确定性的容错空间,押注所有可能性 [7] 分组3:拉长周期——相信时间的力量 - 个人投资者自有资金投资时限无限制,可在较长时间周期审视投资,不必追求短期排名和收益率冒险 [9] - 各类资产长期呈上涨趋势,无法预测下跌,但上涨时需在场,标普500百年收益中剔除业绩最好30个交易日,年化回报从9.5%暴跌至2.1% [9] - 弱者思维核心是承认无法预测短期涨跌,用时间换空间 [9] 分组4:雪球资产配置工具 - 雪球创建三分法资产配置工具,包括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间分散,结合专属月报及再平衡服务,可帮助管理资产账户,提高投资胜率 [10][11]
一个很特别的真实故事
猫笔刀· 2024-09-28 22:14
家庭资产配置策略 -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多样化,涵盖股票、债券、期货、港美股、股权、信托、黄金、加密货币及非标资产,但房产占比低仅两套自住房产总价值不足2000万 [2] - 资产按风险级别划分为三类:年化收益6%以下为低风险、6-15%为中风险、15%以上为高风险,并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配置比例,行情好时按1:3:6分配,行情差时调整为2:4:4或2:5:3 [2] - 资金在同一风险级别内流动但严格限制跨级别流动,例如债券赎回资金仅投向债券类标的而非股票,近期债券收益率下降至5%左右导致部分资金转向链上资产以提升整体收益 [2] 债券投资动态 - 城投债投资案例显示2年期产品实现6.7%年化收益,本金1000万及利息已如期兑付,当前暂时配置3%收益理财产品过渡 [1] - 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目前优质债券标的收益率仅约5%,较此前6.7%收益水平明显下降 [2] 高风险资产投资实践 - 链上资产收益率从历史50-60%高位回落至20-30%区间,但仍显著高于债券收益,需注意其价格波动和黑客攻击等高风险特性 [2] - 不良资产包投资案例显示:初始预期20-30%年化收益,实际执行因疫情延误、法官更换及债务人干扰等因素导致周期延长,300万投资额已回收260万,剩余部分存在不确定性 [2] 另类投资经验 - 非标资产投资采用"搭车"模式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北京六七套法拍房产,揭示实际操作中法律程序延迟、债务人阻挠等不可控风险 [2] - 投资组合管理强调分散配置和比例控制,通过风险级别划分实现整体平衡,单个项目亏损不影响全局风险收益结构 [2]
中国富人理财的六个陷阱
晚点LatePost· 2024-07-02 20:02
中国TMT行业投资泡沫与教训 - 过去二十年中国TMT行业造富效应显著,但2022年后行业集体进入价值混乱期,投资人普遍面临财富缩水[3][4][6] - 典型投资行为包括:天使投资winner picking、像买包一样投基金、分散投资同一赛道股票(如美团/拼多多/快手)却未实现真正风险分散[3][6] - 重仓TMT的对冲基金2022年损失惨重:老虎环球基金跌56%、光街资本跌54%、鲸岩资本跌超40%[6] 多策略投资的崛起 - 多策略基金通过分散六大类资产(股票/固收/宏观/套利/量化/大宗)实现市场中性,2022年表现优异:城堡投资创造280亿美元收入并返还客户160亿美元[6][89] - 多策略基金市场份额从2014年14%升至2023年30%,而传统基本面多空基金份额从45%降至27%[76] - 成熟多策略平台如Citadel/Millennium建立严格因子管理体系,能源股因无法实现因子中性被排除持仓[74] 中国家办投资误区 - 配置逻辑简单化:80%资金追逐大牌基金经理产品,配置比例不足20%,类似"买包"式炫耀性投资[28][29][30] - 一级市场思维主导:新家办70-80%资产配置一级市场,但项目退出困难,实际流动性差[31][85] - 虚假分散:10个基金经理将资金集中投向同一家公司案例揭示所谓分散仍停留在单一赛道[69] 基金经理能力认知偏差 - 研究深度≠投资能力:全球优秀基金经理平均胜率仅55%,Sequoia Fund对Valeant的7×24跟踪仍遭遇60-70%亏损[43][44] - 规模是Alpha杀手:老虎环球基金规模达700-1000亿美元时策略失效,小规模基金(如30亿美元)更易灵活调整[13][20] - 业绩归因缺失:投资人无法区分收益来自基金经理能力还是市场Beta,导致错误复制失效策略[34][52] 市场周期与投资范式转变 - 零利率时代终结:2021年前低成本环境催生成长股泡沫,加息周期下TMT板块对利率敏感度超预期[17][81] - 长期主义陷阱:Buy and Hold策略在2008-2021年有效源于美联储放水,而非方法论优势[81] - 收益预期重构:成熟市场年化8-12%即属优秀,中东主权基金将对冲基金视为类固收产品[60][61] 有效投资原则 - 真正分散需满足:多Alpha策略、低相关性、市场中性、严格风控[69][73] - 关键能力维度:PM需展示持仓逻辑、杠杆运用、对冲策略等系统化能力而非个股判断[52] - 全球配置必要性:通过人民币ETF/跨境互换参与美股等多市场,规避单一市场风险[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