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两种制度+3个关税区+19个赛区 激情全运会助力湾区融合“加速度”
央视网· 2025-11-10 17:12
首次举办跨境比赛 各地民众充满期待 央视网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体育赛事,比赛项目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19个 城市,开创了"多中心、分布式"的办赛新模式,本届全运会还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首次设置跨境赛事项目。两种制度、三个关税 区、十九个赛区,人员、物资等要素高速便捷流动,本届全运会将向世界展示了"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跨境比赛无感通关 湾区融合"加速度" 本届全运会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这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三地通过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确保办赛 更加顺畅、高效。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置了跨境赛事项目,其中,在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中,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 动员在约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也实现了运动 员在深圳湾大桥上顺畅通关。 多项改革创新 绿色低碳降低办赛成本 这一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带动赛场内外热情高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民对家门口的全运会充满期待。 本届全运会延续此前的改革举措,不公布各代表团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同时扩容群众赛 ...
新华时评:进博为桥,中国与天下同利
新华社· 2025-11-10 15:41
进博会作为全球贸易平台 - 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成为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和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1] - 过去七届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1] - 第八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2] 中国市场的规模与吸引力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1] - "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预计超过15万亿美元,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人[1]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市场具有"稳"、"进"、"韧"的特性[1] -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全球企业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和"常驻客"[2] 进博会的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 -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涵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2] - 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是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新品首发、前沿技术首选和创新服务首推的平台[2] - 平台功能从单纯产品销售转向技术合作、联合研发及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战略支点[3] - 形成庞大而高效的资源网络,成为各种创新元素的聚集地和交流地[3] 企业战略与市场机遇 -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副总裁表示中国市场足够大、足够开放,集团坚定了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2] - 哥伦比亚黑巧克力品牌将中国市场视为"联通世界的窗口",是拓展其他亚洲国家业务的理想起点[3] - 跨国公司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看重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2]
硬核又节能 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蕴含诸多“华工智慧”
南方都市报· 2025-11-10 15:21
设计总负责人罗建河介绍,原本的顶棚飘带造型下部,为裸露的钢结构。本次改造更新了材料。何镜堂 院士团队在重点保留原有的飘带屋棚设计基础上,采用了PTFE张拉膜设计,对顶部结构进行了巧妙遮 蔽,更加突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飘带意象"。改造后的飘带顶棚,造型更为灵动飘逸,如同波动起伏、 充满动感的水浪。既像巨龙翱翔半空,又寓意着大湾区在新时代的腾飞,反映出广东飞扬奋进的新貌。 南都讯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在此次十五运会开幕前,广东奥体中心历经了320日的焕新升级。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领衔,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院长罗建河担任设计总负责人。他们与近 200 名技术人员一起,在近两年时间里持续奋战,向十五运 会交出了满意答卷。 飘带顶棚换新衣 有风度更有料到 提起广东奥体中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场馆顶部的飘带屋棚罩面。 何镜堂指出,通常情况下,体育场的罩棚都设计为一个"闭环",而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则首次打破了国 内体育场传统圆形的设计理念,独特的双飘带设计,象征着广州的改革开放和腾飞。 据华 ...
嘉实中证光伏产业ETF今日开启认购
证券日报网· 2025-11-10 15:13
本报讯(记者王宁)当前,中国光伏产业正驶入政策驱动、技术进步的快车道。为了满足投资者一键布局 光伏产业链优质龙头的需求、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未来的价值高地,11月10日,嘉实基金超级ETF指 数投资工具箱上新,嘉实中证光伏产业ETF(159123)开启首发认购。 据悉,嘉实中证光伏产业ETF追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介绍,该指数 从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 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光伏产业内生发展动能强劲,技术革新带来新增长点不断,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导致经济性价比持续提 升,反内卷快速推进有望带来实质性的供给变化、盈利修复,诸多利好有利于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及估值 重塑。 和其他选择光伏领域的指数化投资工具不同,嘉实中证光伏产业ETF所追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投资价 值独特且优越。首先,指数覆盖光伏全产业链,尤其聚焦全球制造端拥有领先比较优势的光伏设备领 域。其次,细分龙头多,成分股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个股集中度相对较高。最后,指数基本面向 好,营业收入有望拐头向上。 嘉实基金相关人士 ...
以“绿”聚合力 以联促共赢——中国-东盟共绘清洁能源合作新图景
新华网· 2025-11-10 14:42
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现状 - 中国与东盟已建成16条110千伏及以上互联输电线路 [1] - 双方电力贸易累计交易近750亿千瓦时 其中绿电占比超过90% [1] - 截至2024年底 双方合作的水电 风电 光伏项目累计投资比2014年增长超过5倍 装机规模增长超过15倍 [1] 中资企业参与东盟项目 - 中资企业积极参与东盟清洁能源建设 建成柬埔寨桑河二期水电站 老挝孟松风电 马来西亚赛京卡特储能 越南屋顶光伏等项目 [1] - 东盟已成为中国能源对外投资与建设的重要目的地 [1] 双方清洁能源发展态势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2023年历史性超过火电 2024年突破18亿千瓦 [2] - 东盟过去20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保持每年400-500万千瓦增速 发电量增长超过4.5倍 [2] - 2024年东盟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比2019年增长超过1.5倍 [2] 未来合作规划与目标 - 《2026—2030年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备占比提升到45%的目标 未来五年增量空间为105GW [2] - 近期将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实证合作 首先以海上风电为主题 推进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应用 [3] - 论坛发布《高水平电力互联支撑区域发展—东盟可再生能源跨境消纳》等报告 为清洁能源领域发展提供权威参考 [3]
三棵树董事长洪杰受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
搜狐财经· 2025-11-10 10:2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中国建材涂料行业唯一受邀企业亮相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标志着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持续攀升[3] - 公司坚持“让家更健康、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推动中国涂料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3] - 公司将海外发展列为企业战略核心,加大加速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全球化视野构建绿色供应链[5]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在行业内率先完成全产业链绿色升级,建有三大国家级“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及“绿色园区”[5] - 公司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建可持续生态圈,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低碳化[5] - 公司前瞻性地提出“老房变好房”系统解决方案,以绿色材料、节能工艺和健康焕新推动住房品质提升,激活万亿级家居焕新市场[5] 国际合作与展望 - 公司期待与亚太各国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绿色技术、循环经济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3] - 公司期待以海外市场为支点,搭建中国与世界绿色建材产业的“桥梁”,让“中国智造”绿色基因在全球落地生根[6] -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为亚太地区构建“可持续明天”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6]
道恩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11-10 09:13
核心业务进展 - DVA产品现有5000吨中试线,已着手建设2万吨专用产线以匹配未来需求[2],厂房建设及公用工程配套需12个月左右,部分进口设备定制周期较长[10][11][12] - DVA于2025年一季度开始批量路跑测试,目前测试数据达到预期效果[7][10][11],产品在轮胎业属于颠覆性产品,需大量验证工作,相关测试属商业秘密[5][10][11] - 改性塑料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超70%,公司通过开发轻量化、舒适化、环保化及低碳化系列产品优化该业务[6],其中以塑代钢的高强度尼龙材料已在家电和汽车上批量应用[6] 机器人材料技术布局 - 公司在机器人仿真皮肤弹性体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团队在超软人工肌肉TPE、人工皮肤SiTPV、导电TPE、温感变色和光感变色TPE方向取得重大进展[2][4][6][8][9] - 人工肌肉TPE邵氏硬度可达0A,具备超软、优异弹性、表面干爽无滑腻感特点[2][4][6],人工皮肤用SiTPV肤感强、强度高[2][4][6] - 导电TPE电阻率低至10Ω·m,有望在机器人上直接印刷电路,大幅减少甚至取消电缆使用[2][4][6],温感变色和光感变TPE可实现机器人面部表情仿真,减少传感器应用[2][4][6] - 公司正积极对接下游客户推广人形机器人应用材料[3][6],并已跟进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56亿元,同比增长18.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32.96%[14]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5.74亿元,同比增长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54.95万元,同比增长48.19%[14]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提振需求、产品结构优化、规模化效应显现及成本管控见效[1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四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硫化、酯化、氢化和改性四大研发平台和1+2+9研发体系[7] - 2006年研发出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V生产线,打破国际垄断[7],TPV、HNBR等弹性体产品实现国产替代[7] - HNBR产品在航天航空、石油勘探、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6],并有望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14]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开发PCR材料,创新推出阻燃、低气味、高光泽、免喷涂PCR材料,多款牌号进入量产阶段[6][16] - 打造可降解PBAT一体化产业链,产品能够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16],TPV材料作为传统橡胶升级品种,可解决橡胶工业"黑色污染"和"难回收"问题[16]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于2025年9月发布《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四大核心举措推动价值增长[14][19],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含回购股份)2.05亿元[14] - 公司制定每年最低分红比例,积极实施分红并适当提升分红次数和比例[14],2025年8月审议通过中期分红方案[14] 并购与资本运作 - 道恩钛业并购重组审计基准日更新至2025年6月30日,草案已修订并获得交易所受理[5][6][14],换股价格已锁定,募资价格将根据监管规定以市场价格确定[20]
电光水雾系统营造“科技火焰”
科技日报· 2025-11-10 07:34
点火仪式与科技应用 - 开幕式火炬采用电光水雾系统营造火焰视觉效果,极具科技特色[1] - 火炬点燃能量来自分布式光伏产生的清洁电能,通过专门设计的“源网荷储”小型智能微电网进行精准调节[1] - 火种取自南海1522米深的可燃冰,在深海完成“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壮举[1] - 主火炬名为“天海之冠”,象征“同心共圆,中华梦圆”,为超低碳设计[1] 绿色电力供应与保障 - 广州供电局系统整合建筑光伏、绿电绿证交易等多种路径,实现赛事场馆“全绿电”运行[2] - 清洁电力源自云南、广西以及广州从化、南沙等地,构筑串联青海、云南、广东等地的光能绿色电力通道[2] - 广州赛区场馆将消纳绿电约8565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2] - 广东电网能源投资公司一次性采购18.8万张绿证,每张具备唯一溯源编码,确保绿电生产到消费全链条透明可查[2]
主创团队解读十五运会开幕式 奏响科技、文化与团结的交响乐
人民日报· 2025-11-10 06:56
开幕式主题与核心理念 - 开幕式以《圆梦未来》为主题 通过同根同源 同心同缘 同梦同圆三个篇章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图景 [1] - 盛会融合体育竞技 文化传承与大湾区团结 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1] - 开幕式生动诠释共办 共享 共融的理念 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向前的精神 [2] 科技与创新元素 - 采用人形机器人敲击古老文物发出声音 展现古老乐器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1] - 主火炬点燃环节科技含量高 包括从南海1522米深处采撷可燃冰生成源火 以及通过电光水雾形成科技之火 [1] - 整体体现科技全运 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 [1] 文化内涵与艺术表现 - 开幕式具备国际水准 中国精神 岭南风韵和大湾区魅力 [1] - 以水为灵感和主题 5000平方米环形舞台上演员踏波起舞 水幕投影醒狮 百名武术少年击水呼应广州湿润气候 [2] - 主题曲《天海一心》以一滴水为灵感 结合竞技体育激情与人文情怀 [2] - 通过文学化叙事将岭南符号编织成圆梦故事 展现大湾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2] 区域融合与情感共鸣 - 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举办的全运会 开幕式体现大湾区团结融合 [1] - 粤港澳三地同步升国旗 演唱《海阔天空》《中国人》等经典歌曲引发观众跟唱 三地运动员共同点火 [2] - 活动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包容 [2]
(第八届进博会)中国企业进博会采购“大单”频出 技术合作亮点纷呈
中国新闻网· 2025-11-10 06:29
签约金额与规模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在第八届进博会签约金额达2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通过进博会平台累计采购签约金额超过170亿元人民币[1] - 中粮集团在本届进博会与全球合作伙伴集中签约,采购优质农粮产品和特色食品,签约总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1] - 南航集团交易分团签约金额超过20亿美元,创近六年新高[1] - 中国东航集中签署19份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2.11亿美元[1] - 上海机场集团与4家全球厂商签署进口采购协议,签约总金额超过2.6亿美元[1] 平台功能与战略合作 - 进博会不仅是采购平台,更是技术对接的连接器,有助于企业提升开放水平[2] - 中煤平朔集团与米其林签署2026年巨型轮胎采购框架协议,旨在推进中国矿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进程[2] - 中煤平朔集团期待米其林将轮胎数据化管理与其智能化矿山建设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提升轮胎能效的创新路径[2] - 南京鸿照公司与德国贺利氏签约加深合作,双方将以光电子创新技术为引领,促进中国光纤光电、AI、大数据等产业的融合和高质量发展[2] 合作网络与长期效益 - 上海振华重工通过进博会与100余家海外优质供应商建立并巩固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网络[1] - 中煤平朔集团将为米其林矿用轮胎提供现场测试,共同研发适配矿山的解决方案,实现安全、高效与低碳环保的共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