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优先”不灵了,抢在特朗普动武前,27国统一对美战线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17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舆论口水战,更像一台标准的"混合战"剧场。明面上有"买岛""动武不排除"等震慑性 话术,暗地里是社交网络渗透、资金影响、信息捕获的灰色手段,目的很直白——撬松丹麦—格陵兰的 政治结构,让美国在北极前沿"无缝插座"。把地缘图摊开,格陵兰是北美、欧洲、俄罗斯三角的航道枢 纽,北冰洋—大西洋要道、极地通航红利、矿产资源潜力叠加在一处,谁拿到话语权,谁就握住极地贸 易和军事预警的前沿杠杆。特朗普把这当成"美国优先"的样板工程,可惜选错了推门的钥匙。 从军事角度看,北极是一张慢慢显影的战略胶片。冰层消退带来通航窗口,预警—监视—补给—通道控 制的链条正在形成。美国想要前置布局,这点不难理解;难的是你不能一边强调"尊重当地选择",一边 搞"软硬兼施"的渗透。双标在极地不止是道德问题,更是效果问题。一旦引爆欧洲的制度性反弹,接下 来会发生三件事:法理封堵、政治孤立、军事存在常态化。现在看到的法舰与联合行动,就是"存在即 声明"。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 ...
投票结果7:4!美国法院正式做出裁定,特朗普无权对中国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01
法院裁决核心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加征对华关税违法 超越法律授权范围 [1] - 法院认为关税不属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授权的"特殊和异常威胁"应对措施 [5] - 裁决认定特朗普未获国会明确授权 违反美国宪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 [5] 关税政策背景 - 特朗普自2018年起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 [3] - 政策目标为减少美国贸易逆差 遏制中国经济崛起并保护美国制造业 [3][7] - 曾威胁征收200%关税迫使中国在稀土资源等关键问题上让步 [9] 中美贸易影响 - 裁决使中国在未来贸易谈判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1][22] - 中国商务部高层已赴美谈判并携带实际采购计划等具体筹码 [25] - 中美贸易关系可能迎来新谈判时期 中国主张平等相互尊重的贸易原则 [23][25] 政治博弈维度 - 民主党认为关税政策违背宪法 侵害国会立法权 [13][15] - 司法诉讼成为民主党制衡特朗普行政权力扩张的重要手段 [15] - 裁决削弱特朗普在党派斗争中的优势 但其仍是共和党核心人物 [17] 国际关系变化 - 日本等美国传统盟友对特朗普不稳定政策产生疑虑 [27] - 日本政府取消原定访华盛顿计划 认为单边行动破坏贸易协议基础 [27] - 美国全球领导力与盟友关系可能进一步受影响 [27]
美前国家安全顾问:中国受欢迎程度已超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14
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 -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批评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实施大规模贸易攻势,包括征收50%关税,认为此举将印度推向中国[1][2][4] -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关税的触发因素可能源于特朗普因不被允许调解印巴冲突而产生的个人不满[6] - 美国对印度出口征收的50%关税于8月27日生效,这是美国对全球各国征收的最高关税,特朗普称此决定是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报复[4] 国际关系动态 - 沙利文表示,当与盟友国家领导人交谈时,他们都在讨论对美国去风险,并将美国视为最大的破坏者和不可信赖的国家[2] - 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七年来的首次访华,智库专家表示中印关系正处于上升周期,作为全球南方国家领导人,两国必须真正对话[7] - 美印关系曾被誉为全球民主合作的基石,但现在因关税、粗暴的胁迫和干涉以及指责印度而显得脆弱[6] 战略影响与观点 - 沙利文指出,中国在很多国家的受欢迎程度超过美国,各国认为美国品牌完蛋了,而中国看起来像是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1] - 清华大学专家表示,沙利文的言论是对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和交易式外交的批判,认为高额关税损害盟友利益并加剧国际社会对美国承诺的疑虑[7] - 专家认为,提及中国反映了一些美国政客对华零和博弈的心态,担忧中国发展可能挑战美国全球地位[7]
连打4个电话都不接,特朗普对印度加税50%,莫迪开始对美“投降”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22
贸易冲突背景 - 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50%高额关税 此前已加征25%关税[1] - 关税措施出台时间点微妙 美方代表团临时取消8月25日至29日新德里贸易谈判[1] - 印度暂停对美小额包裹邮寄服务 理由为美国关税程序混乱[1] 印度经济影响 - 印度每年对美贸易顺差超过400亿美元[5] - 50%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对美出口骤减60%至80%[5] - 主要受影响领域包括纺织品 药品 珠宝饰品等[5] 美国经济依赖 - 美国60%仿制药依赖印度供应[5] - 约30%珠宝和近20%电子产品来自印度[5] - 印度仿制药低价优势维系美国医疗体系稳定[5] 冲突直接原因 - 印度持续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引发美国不满[1] - 白宫高级顾问称印度帮助俄罗斯洗钱[1] - 美国要求印度不要为俄罗斯提供经济支撑[1] 印度初步反应 - 印度外长公开表示捍卫农民和中小企业利益[3] - 反击美国财长批评称不喜欢印度石油就不要购买[3] - 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3] 潜在妥协迹象 - 部分印度炼油企业计划10月起削减俄罗斯石油进口[5] - 从日均180万桶下降至140-160万桶[5] - 被视为向美国释放缓和信号[5] 战略合作现状 - 美印仍在"2+2"对话框架下保持沟通[7] - 继续参与四方安全对话等机制[7] - 但合作氛围不再友好[7]
白宫解除美国地面运输委员会一名董事会成员的职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22:17
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称,负责监管铁路的美国监管机构美国地面运输委员会的一名董事 会成员罗伯特·普里默斯不符合总统的"美国优先"议程,被解除职务。 责编:陈亚楠、王珊宁 特朗普政府计划近期提名地面运输委员会新成员。(央视记者 刘旭) ...
又有27国向美国“跪了”?特朗普开始摆架子,中美还没谈妥,先逼中国掏钱做一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29
美欧贸易框架协议内容 - 美国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高关税 涉及汽车 药品 半导体芯片 木材等关键产业[3] - 欧盟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关税 并向美国海产品 农产品开放市场[3] - 欧盟承诺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天然气 石油和核能产品[3] - 欧盟将采购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 并大幅提升军工产品和防务装备采购[3] - 欧盟企业计划在美国战略性行业新增6000亿美元投资[3] 协议执行与法律效力 - 协议大部分内容缺乏法律约束力 落实存在不确定性[5] - 美国最高法院可能推翻协议内容 欧洲议会和27个成员国需走审批程序[5] - 钢铁和铝关税未解决 葡萄酒 烈酒未纳入降税清单[3] 行业影响分析 - 欧洲汽车 药品 半导体芯片 木材行业面临15%关税壁垒[3] - 美国能源行业获7500亿美元采购承诺 包括天然气 石油和核能产品[3] - 美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获400亿美元采购计划[3] - 美国军工和防务装备行业采购量大幅提升[3] - 法国 意大利酒类出口被排除在降税清单外[3] 贸易策略与市场动态 - 美国通过关税手段迫使欧洲让利并投资美国产业链[5] - 欧洲对美工业品实行零关税 缺乏互惠安排[3] -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多元化 减少对美国大豆依赖[8] - 巴西 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填补美国大豆出口缺口[8] - 美国大豆协会呼吁政府停止对华贸易摩擦[8]
特朗普为“欢迎中国留学生”辩护,中方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8-28 06:53
特朗普关于中国留学生政策表态 - 特朗普表示将允许60万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高校学习 并警告若中国学生不来 美国大学体系会很快崩溃 首当其冲的是底层苦苦挣扎的学校而非顶尖大学 [1] - 特朗普称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体系 中国学生前来就读令其感到荣幸 同时强调会进行仔细审查 [1] - 该言论标志美国政府背离此前针对留学生的强硬路线和"美国优先"政策 预示2026年中期选举前教育政策和移民政策可能重新调整 [1] 中国外交部回应 - 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交往与了解 希望美方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到实处 [2] - 要求美方停止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留学生 切实保障其正当合法权益 [2]
委内瑞拉紧急征兵!美军兵临城下,马杜罗挡得住吗?
搜狐财经· 2025-08-27 14:26
军事部署与动员 - 美国海军派遣由3艘两栖舰艇、3艘驱逐舰、1艘巡洋舰及2200名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远征中队前往委内瑞拉周边海域 [3] - 委内瑞拉在48小时内动员450万公民完成征兵登记,并扩编玻利瓦尔民兵组织 [1][4] - 此次行动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第二次大规模对外军事部署,可能演变为长期地面战事 [3] 地缘政治与资源利益 - 美国长期企图在委内瑞拉扶植亲美政权,此次行动目标被外界解读为推翻马杜罗政权 [3] - 委内瑞拉拥有全球第一的石油储量约3000亿桶,2025年2月原油日产量达103.1万桶,为近年来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6] - 控制委内瑞拉可能改变美洲战略格局,并使其成为美国势力范围 [6] 行动背景与动因 - 特朗普政府曾于8月7日发布5000万美元悬赏令针对马杜罗,但未取得预期效果 [3] - 美国国内移民与边境政策矛盾加剧,需通过外部冲突转移视线 [3] - 军事行动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经济利益导向存在矛盾,可能消耗巨额军费并拖累经济 [3] 潜在冲突影响 - 若爆发战争将打破特朗普"任内未发动战争"的纪录,且可能始于炮火压制与海军陆战队登陆 [3] - 委内瑞拉展现全民抵抗决心,但需将民众热情转化为有效抵抗力量 [6] - 局势已濒临战争边缘,结果将影响整个美洲乃至全球格局 [8]
【环时深度】美国为何反复回归“孤岛心态”?
环球时报· 2025-08-27 07:20
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表现 - 美国四处加征关税,并采取取消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收紧移民政策等一系列行动 [1][2] - 美国试图与他国“脱钩”或重新定义关系,具体表现为质疑北约“集体防御”、试图转嫁对乌克兰援助成本 [2] - 美国先后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 对美国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潜在影响 - 政策不确定性和对法治的怀疑可能使美国成为越来越不吸引人的投资目的国 [2] - 公共部门和美国大学的研究能力正陷入困境,技术移民是否仍认为美国开放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2] - 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正在逐步减弱,其孤立政策可能导致美元逐渐失去储备货币地位 [9] 对美国旅游业及国际形象的影响 -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数据显示,美国是今年接受调查的184个国家中唯一一个外国游客消费下降的国家 [4] - 今年到访美国的国际游客数量仅有2019年的80% [4] - 美国政府在国家层面的行动,如吊销学生签证、部署军队镇压抗议等,对其全球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 美国孤立主义的历史渊源 - 美国“孤岛心态”与其被两大洋守护的地理位置、长期“置身事外”的安全感及国内经济波动有关 [1][4] - 建国初期华盛顿总统主张不将美国命运与世界交织,门罗主义将“不干涉他人、不容他人干涉”外交基调制度化 [5] - 20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和一战代价阴影下,美国公众舆论与政策滑向孤立主义 [6] 全球经贸格局的演变 -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许多国家未采取报复措施,而是转而寻求与其他贸易伙伴加强合作 [8] - 自2017年以来,世界贸易保持在全球GDP中约60%的占比,但有美国参与的贸易份额明显下降 [8] - 美国的行为促使世界其他地区有动力开展新合作,例如加拿大和欧洲合作更紧密,非洲更青睐中国 [8]
打破惯例的访问:李在明用心准备,特朗普另有盘算
新华网· 2025-08-26 14:30
美韩首脑会谈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首次首脑会谈 会谈持续约140分钟 超过原计划的2小时[1] - 特朗普要求韩方将驻韩美军大型军事基地的土地所有权移交美方 以摆脱租借形式 目前韩国免费提供土地并分担驻军费用[2] - 特朗普表示暂不讨论削减驻韩美军人数[2] 美朝关系动向 - 特朗普计划年内再次会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称双方关系良好且朝鲜潜力巨大[3] - 李在明期待特朗普与金正恩会晤 提及在朝鲜建造特朗普大厦及高尔夫球场的可能性 希望开启半岛和平新路径[3] - 特朗普承诺与李在明共同在对朝关系上取得大进展[3] 美韩经贸合作 - 韩国大韩航空宣布购买103架波音下一代飞机 另采购通用电气备用航空发动机 总价值约500亿美元 计划2030年底前交付[8] - 李在明表示韩方愿参与美国造船业等制造业复兴[6] - 特朗普称美方将从韩国采购船舶 并要求韩国造船企业在美国使用本地劳动力生产[6] - 特朗普提及韩方希望重新谈判7月达成的美韩贸易协议 表示不介意但韩方未必能获得新条款[5] 美韩日三方关系 - 李在明强调美韩日合作重要性 称访日前已提前处理特朗普担心的韩日历史问题 认为两国障碍因素已消除[9] - 特朗普对韩日因历史问题难以合作表示疑虑 但确认将联合开发阿拉斯加州油气资源[9] - 李在明打破韩国总统就任后先访美惯例 选择先访日再访美 分析认为此举旨在共同应对美国贸易及安全施压[11] - 日本首相石破茂对李在明访日表示鼓舞 日韩首脑同意稳步推进双边关系[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