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辽宁发现世界级巨型金矿,对岸专家:国运好,就是没办法
搜狐财经· 2025-09-20 22:09
当然,黄金的价值不单单表现在"值钱"上,你看俄罗斯被制裁的时候拿黄金结算能源,咱们央行连续十个月狂买黄金,这哪还是贵金属,分明是大国博弈 的"硬通货盾牌"。所以大东沟这1500吨,来得那叫一个及时,在美元债务飙到37万亿的今天,这黄金简直就是给人民币国际化"压舱"用的,比什么都实在。 说到矿藏大发现,这几年咱们简直像开了挂,大东沟金矿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青藏高原那边搞出一条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探明的锂资源够吓人一跳; 山东的老矿底下又翻出来五百多吨黄金;云南的稀土、山西的铝土、西藏的铜矿……一个个全冒出来了。 那你可能要问:为啥咱们这么拼命到处找矿?答案就俩字:安全。咱们石油72%靠进口,铁矿石一年进口超11亿吨,这种依赖度放哪个大国身上都睡不着 觉。好在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自然资源部年初就说,随着一系列大矿的陆续发现,咱们战略矿产自给率直接涨了15%,铜矿保障年限多了20年,换言 之,被卡脖子的风险,又降低了不少。 就在最近,辽宁大东沟直接炸出一座世界级金矿——初步算下来黄金储量接近1500吨,差不多顶得上全国现有金矿总储量的一半!按国际金价一算,好嘛, 价值1780亿美元,够咱们全国一年半铁矿石 ...
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一个月抛了超1800亿元!央行连续10个月买入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15:28
美元指数自特朗普上任已跌超10% 这是中国2025年以来第四次减持美债。从美债持仓变动来看,中国减持趋势已延续多年。自2022年4月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后,减持步伐 持续,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 2025年以来,中国减持美债力度有所加大,年内各月持仓呈"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态势,1月增持18亿美元、2月增持235亿美元,3月 至5月分别减持189亿美元、82亿美元、9亿美元,6月小幅增持1亿美元,7月则大幅减持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再创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7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选择增持,中国的减持动作尤为突出。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恐慌,且美国财政状况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 担忧,美债尤其是长债存在被抛售的现象,同时欧洲长债被抛售也对美债市场有所波及。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25年7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当月减持2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9亿元)美国 国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 ...
降息25基点,特朗普没料到,中方找准时机,对美下一道“封杀令”
搜狐财经· 2025-09-20 15:20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从4.25%-4.5%降至4%-4.25% [1] - 19位官员意见分歧显著 9位预计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 2位支持再降一次 6位主张维持现有利率 [5] - 鲍威尔强调需平衡通胀上行风险与就业下行风险 通胀率顽固徘徊3%高于2%目标 失业率小幅攀升至4.2%以上 [3][8][10] 中美科技博弈与市场反应 - 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向阿里巴巴等头部科技公司下达指令 全面停止采购英伟达AI芯片并终止现有订单 [17] - 英伟达高性能GPU受出口管制影响 推出性能打折的"中国特供版"芯片 [17] - 离岸人民币破7.10关口 道琼斯指数短暂冲高后收涨0.57% 美元指数暴跌0.4% [3][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央行与印尼启动本币结算框架及二维码互联互通 与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本币互换协议 总额5400亿元人民币 [23] - 推动人民币权重与全球经济比重匹配 减少对美元依赖 维护货币主权 [21][23] 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主张降息50个基点以降低政府债务成本 通过拉黑23家中国企业实施半导体管制 [5][15] - 美联储官员米兰就任首日投反对票 主张大幅降息125个基点 体现政治干预倾向 [13] - 阿里巴巴自研AI芯片性能直追英伟达H20 中国本土替代品成熟度显著提升 [20]
万亿美元、决战香港!惊心动魄的人民币保卫战
搜狐财经· 2025-09-20 15:20
美联储加息与全球资本流动 - 美联储2015年12月加息25个基点 为近十年来首次加息 推动美元吸引力上升并引发全球资金回流美国[1] - 国际游资转向亚洲市场 尤其集中冲击人民币汇率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每日处理上千亿美元交易 成为主要博弈战场[3] - 美联储加息涉及美元霸权维护 通过拉回全球资本削弱竞争对手货币影响力[3]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市场反应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2开始下跌 离岸汇率一度跌至6.6以上[3] - 国际投机者借入人民币抛售 同时沽空中国股票 导致香港恒生指数持续下挫[3] - 中国经济面临出口下滑与资本外流压力 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稳定汇率的关键弹药[3] 索罗斯及其投机策略 - 量子基金通过宏观投机获利 擅长利用国家货币政策漏洞进行杠杆操作[5] - 1992年做空英镑获利10亿美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导致泰铢从25兑1美元跌至55 并冲击马来西亚与印尼货币[5] - 2016年1月于达沃斯论坛公开做空亚洲货币 量子基金调整持仓赌人民币贬值[7] 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 香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4%飙升至66.815% 大幅提高空头融资成本[9] - 央行通过中银香港等渠道买入人民币拉升汇率 同时加强资本管制限制境外汇款[9] - 外汇储备消耗约5000亿美元 但成功稳定市场并推动空头平仓[9][11] 市场结果与长期影响 - 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6反弹至6.5 股市止跌 对冲基金亚洲头寸整体亏损数十亿美元[11][13] - 量子基金在亚洲货币仓位亏损10亿美元 索罗斯于2017年将基金转为家族办公室并退休[11][13] - 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through一带一路扩大贸易结算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与汇率机制完善[11][13]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厚植“本币优先”理念,护航跨境贸易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20 05:24
福建省及厦门市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概况 - 福建省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自2010年启动,十五年来业务总额累计超7万亿元,年均增长27.4%,超1.9万家企业参与 [1] - 2011年至2024年,厦门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年均增长率达26.9%,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收付金额稳居全省首位 [1] - 2025年1月至7月,厦门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2604亿元,同比增长5.2% [1] 政策与机制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制定跨境人民币业务“两库一中心”方案,包括建立企业名单库、组建专家库及建设政策服务中心 [2] - 联合多方建设全国首个中国—新加坡数字贸易清结算和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并于2024年12月5日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业务 [2] - 联合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出台全省首个跨境人民币奖励性政策,2024年该政策带动相关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量213亿元 [2] 业务流程优化与便利化措施 -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四次优化实施方案,给予优质企业“事前免审单”政策,实现结算资金无感式一键到账 [3] - 截至2025年7月末,厦门市跨境贸易投资类优质企业扩大至1065家,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946亿元 [3] - 提升辖内资本项目数字化水平,支持银行线上审核电子单证,以数字化促进便利化 [3] 企业服务与具体案例 - 通过“首办户”专项活动主动走访企业,推荐其成为“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简化货物贸易项下跨境收付款流程 [4] - 某航空服务公司入选优质企业后,仅需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指令即可办理业务,无需重复提交大量纸质单证 [4] - 自2023年开户以来,该企业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375笔,总金额1.33亿元,并配套提供线上网银跨境汇款服务提升效率 [4] 综合金融服务与对台特色 - 为企业提供境外放款、全口径跨境融资、境外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一揽子产品,推动银行定制综合服务方案 [5] - 截至2025年7月末,辖内银行累计发放人民币境外贷款172亿元,降低企业整体资金运营成本 [5] - 发挥对台优势,为台胞台企提供专属服务,试点业务银行网点由2024年初的28家增长到140家,支持台胞商品房交易款人民币跨境结算,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办理3154.47万元 [5]
系列信号释放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18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继今年6月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后,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从长远看,通过统一网关建设,加快跨境支付互联互 通,对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等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国际化加速有支撑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 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六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93%。 ● 本报记者 彭扬 从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到与印尼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再到与欧央 行等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近期,人民银行动作频频,释放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信号。 专家表示,随着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推进及相关政策实施,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将进一步扩 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持续提速。 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 近日,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 目。 在此之前,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银行表示,这有助 于进一步深化双边货币金融合作,促进中国与 ...
上海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与挑战——基于与新加坡、香港比较的视角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25
绿色金融对金融中心能级提升的作用 - 绿色能源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绿色产业定价权对货币主导地位形成具有历史意义 如煤炭-英镑和石油-美元案例 新能源消费占比预计2040年达25% 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378亿吨同比微增0.8% [3] - 绿色融资成本优势显著 ESG领先企业股票收益优于同业 债券融资成本低于同业 2024年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优势为11.1个基点较2023年增加5.8个基点 累计节约财务成本约7.6亿元 ESG领先企业机构持股比例较落后企业高23% [3] - 亚洲金融中心积极布局绿色金融 新加坡设定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2024年通过碳定价法案修正案提高碳税 启动国际碳信用框架允许抵消5%应税排放量 [4] 香港推出3年期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 2024年绿色及可持续债券总额超6552亿港元连续7年居亚洲首位 [5] 新加坡和香港绿色金融发展成效 -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2024年新加坡私营绿色投资增速达194% 是东南亚国家平均增速43%的近5倍 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私营绿色投资呈现负增长 [7] - 离岸金融中心地位提升 新加坡2024年推出27只ESG期货吸引东南亚资金 香港通过STAGE和Core Climate平台完成首笔碳市场人民币交易 提升离岸人民币交易广度和深度 [8] - 绿色金融与数字创新融合 新加坡交易所完成首笔碳信用代币化交易 最低投资门槛降至100美元 香港发行全球首批多币种数字绿色债券总额60亿港币 落地新能源领域区块链RWA融资项目 [8] 上海绿色金融发展优势 - 政策框架完善 中国成为首个建立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国家 2024年中央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发布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 [9][10] 上海目标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10] - 绿色产业纵深优势明显 上海拥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链完整 在风电核能氢能碳纤维等领域技术领先 25所高校和80余家新能源企业技术中心提供支撑 [11] 2024年超95%绿色债券在上海发行 本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59只规模621.5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 绿色贷款余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 [11] - 金融基础设施集聚 上海拥有15家全国性交易所和交易市场 持牌金融机构总数1771家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 [13] 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橡胶等大宗商品取得领先定价权 铜石油黄金等"上海价格"指数具有市场影响力 [13] - 绿色金融业态领先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落户上海 [14] 2024年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 累计入库超80个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融资金额超110亿元 [14] 2025年上线碳普惠管理运营平台实现减排量T+1自动签发 [14] 推出碳配额远期等创新金融产品融资额超1.3亿元 [14]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5.94亿元支持新发放碳减排贷款20.4亿元 [15] 上海绿色金融发展挑战 - 绿色认定标准不足 中国碳排放信息披露仍属自愿性质非强制性 上海尚未形成统一绿色项目认定和评级标准 存在"漂绿"行为 ESG信息披露存在选择性披露和实质性议题披露较少问题 [16] - 统筹设计有待加强 缺乏专门议事协调机构 新加坡由金融管理局召集绿色金融行业工作组 香港建立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作为专门机构 上海缺乏相应协调机制 [16] 境外绿色投资优惠措施较少 税收减免政策针对性和力度不足 [17] - 离岸市场发展不充分 上海离岸市场处于试点阶段 2025年7月落地首单5亿元自贸区离岸债券 [18] 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总发行规模约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产业债约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国内绿色主体多选择在伦敦香港新加坡发行绿色债券 [18] 上海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 强化制度标准和认证体系 推动自愿碳排放信息披露向强制性转变 加强底层数据建设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提升绿色资产识别能力 [19] 建立统一绿色项目认定和评级标准 推动碳标准纳入全球供应链认证体系 [19][20] 完善认证机构监管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认证机构 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体系 [20] - 提升外部资金参与便利度 建立专门议事协调机构加强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 [21] 探索与国际主流绿色债券标准互认衔接 鼓励境内外交易所开展绿色债券"互挂互认"试点 [21] 用好自贸试验区和离岸金融试点政策优势 完善离岸外汇资金和清算配套安排 创新离岸绿色信贷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 [21] - 加大交易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发挥碳交易核心载体作用吸引外资提升定价能力 试点碳远期碳掉期等衍生品提升市场流动性 [22] 推动环境权益纳入银行授信范围 创新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产品 [22] 建立健全绿色融资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专项风险准备金 对碳质押融资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22] - 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建设 完善境外债券投资者投资绿色产品的税收减免政策 为绿色债券发行方提供第三方认证费用支持 [23] 深化金融科技运用探索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在绿色企业认定和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23] 加强政策支持吸引国际ESG人才 鼓励机构设立专职ESG岗位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碳数据核算培训 [23]
中国银行举办柬埔寨工业园区人民币业务论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22:15
中柬经贸与金融合作 - 中柬双边贸易投资增长强劲 截至2024年中国连续13年成为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1月至8月两国贸易额达127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前8个月柬埔寨吸引投资72亿美元 其中超过半数来自中国[2] - 中柬合作共建多个工业园区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为一带一路样板工程 吸引众多国际企业入驻[2]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中国银行金边分行举办柬埔寨工业园区人民币业务论坛 聚焦全球金融市场形势 双边本币结算及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逾百名企业代表参与[2] - 论坛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 分享人民币国际化形势 介绍人民币跨境结算 融资 兑换及个人金融产品体系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业务场景[2] - 企业代表认为论坛有助于加深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 促进中柬双边本币投资和结算 帮助企业应对外部市场波动 节省成本并管理风险[3] 金融机构服务布局 - 中国银行金边分行建立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 涵盖人民币清算结算 流动性管理 融资支持 本币直接兑换交易及扫码支付[3] - 2023年分行获柬埔寨国家银行授权担任柬中跨境扫码支付清算行 随后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担任柬埔寨人民币清算行[3]
IMF米尔斯:财政政策需聚焦消费
36氪· 2025-09-19 16:13
宏观经济展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反映了上半年强于预期的经济活动及中美贸易争端的缓和[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站稳20万亿元台阶,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3] - 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7] 消费与内需 - 前七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但同期人民币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显示家庭储蓄率较高局面仍存[4]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过一半,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约三分之一的平均水平,主因是为应对重疾风险及房价波动的预防性储蓄[4] - 促进消费的关键在于通过中长期财政政策提供更多社会保障和提振房地产市场,以降低储蓄率[4][8]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2][6] - 企稳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包括解决已预售但未完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利用中央政府资源购买未售出但已建成的房屋库存[5][6] - 长远看房地产占中国经济的比重将不会像以前一样,这是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问题,市场需寻找新平衡[3][6] 制造业与私营部门 - 自疫情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尤其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7] - 私营部门是提高生产力和提供创新的重要来源,其发展需要稳定可预测的监管环境及公平的竞争环境[7] - 需注意工业供需平衡问题,若经济中存在供需失衡将抑制通胀甚至产生通缩压力,应刺激国内需求以应对[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若价格水平持续下行和经济产出受影响,中国可采取额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利率仍相当高意味着具有降息空间[8] - 货币政策宽松应更多集中在利率工具上,而非基于信贷措施[8] - 财政政策可在中长期发挥作用,如扩大社会支出提升养老保险水平,加大房地产支持力度,其乘数效应高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8] 人民币国际化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2年将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10] - 人民币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贸易结算,但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的份额相对其他货币仍很小[10] - 数字化技术将帮助人民币在跨境领域中使用,例如移动支付促进人民币在境外使用,以及便利跨境贸易结算和融资[11] 国际贸易与供应链 - 中国致力于多元化出口市场和供应链,有效应对贸易争端潜在风险,例如加强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地区的经贸联系[3] - 虽然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但被对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销售所抵消,出口仍推动经济增长[3] - 全球经济碎片化将切割全球经济成不同板块,增加波动性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严重影响小型开放经济体[9][10]
中证A500ETF(159338)流入超3.3亿份,关注同类中更多人选择的中证A500ETF(159338)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09
中证A500ETF资金流入情况 - 中证A500ETF(159338)盘中流入3.33亿份 资金抢筹A股核心资产标的[1] - 国泰中证A500ETF总户数位列同类38只产品首位 是第二名的三倍多[1][2] 市场环境与政策动向 - 中美会谈进展顺利 双方就经贸问题进行坦诚沟通 提振市场情绪[1] - 美联储降息落地 降息力度和节奏可能影响国内经济政策配合[1] A股市场趋势展望 - 中期A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 新能源及科技成长板块潜力较大[1] - 长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和企业盈利改善将支撑市场走强[1] 产品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证A500ETF(159338)等具代表性的宽基产品 把握中国经济长期企稳向好机遇[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A500ETF发起联接A(022448)/C(022449)/I(02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