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化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啤酒主业进入瓶颈期,黄酒和饮料能拉动它的业绩吗?
新浪财经· 2025-05-08 21:24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 - 公司拟以6.65亿元及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的对价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首次进入黄酒赛道 [1] - 即墨黄酒注册资本5500万元,2024年末总资产9.08亿元,净资产2.03亿元 [1] - 2024年即墨黄酒营收1.66亿元(+13.5%),净利润3047万元(+38%),交易市盈率约20倍 [3] 多元化战略背景 - 啤酒行业销量逐年递减,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30%,净利润同比仅增1.81% [1] - 青岛饮料集团整体划归公司管理,旗下崂山白花蛇草水2024年销量增长74%,崂山可乐增长47% [2] - 公司第四季度亏损6.45亿元,啤酒淡季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 [2][3] - 烈酒生产牌照为布局威士忌等高端品类预留入口,计划形成"啤酒+黄酒+葡萄酒+烈酒+饮品"多品类布局 [2] 协同效应与渠道优势 - 公司拥有11622家经销商网络,可帮助即墨黄酒等区域品牌拓展全国市场 [3] - 即墨黄酒与啤酒同属发酵酒类,可在品牌宣传、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协同 [3] - 黄酒与啤酒消费群体互补,有望缓解淡旺季业绩波动 [3] 行业竞争格局 - 黄酒市场规模210亿元(2023年),远小于啤酒市场1850亿元 [6] - 即墨黄酒作为北派代表,2024年营收仅为古越龙山(19.36亿元)的8.6% [2] - 黄酒龙头古越龙山连续四年未达业绩目标,2024年净利润接近腰斩 [6] - 饮料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包装饮用水产量占比跌破50% [7] 管理层与战略延续性 - 2024年12月姜宗祥接任董事长,预计将延续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战略 [8] - 公司需通过收购整合寻找新增长点,但多元业务协同效果需长期观察 [8] 市场质疑与挑战 - 即墨黄酒体量较小,难以弥补啤酒淡季缺口 [4] - 黄酒面临产品边缘化、市场区域性过强等瓶颈 [6] - 酒类大公司跨界多流于表面业务组合,难真正进入新客群场景 [5] - 饮料行业同质化严重,矿泉水产品面临农夫山泉等巨头竞争 [7]
恒立液压(601100):基本面稳健,新业务启航
国投证券· 2025-05-06 21: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6 个月目标价为 86.24 元,相当于 2025 年 44X 的动态市盈率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景气趋势向好,叠加公司多元化布局,基本面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新兴业务丝杠、电缸逐步进入落地阶段系当期潜在催化剂 [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93.9 亿元,同比 +4.51%;归母净利润 25.09 亿元,同比 +0.4%;2025 年 Q1 实现营收 24.22 亿元,同比 +2.56%;归母净利润 6.18 亿元,同比 +2.61%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4.8、121.6、141.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1.6%、16%、1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3、30、36.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14.1%、20.3%,分别对应 37.9、33.2、27.6 倍 PE [8] 业务分析 液压油缸 - 2024 年收入 47.61 亿,同比 +1.44%,业务结构优化,非标贡献增量 [1] 液压泵阀及马达 - 2024 年收入 35.83 亿,同比 +9.63%,起重挖机领域份额持续提升,工业领域逐步放量 [1] 海外销售 - 2024 年收入 20.74 亿,同比 +7.61%,公司国际化业务成效初现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情况 - 2024 年公司毛、净利率分别为 42.8%、26.8%,分别同比 +1.09pct、 - 1.11pct;2025 年 Q1 毛、净利率分别为 39.4%、25.6%,分别同比 - 0.69pct、 + 0.03pct [2] - 2024 年、2025 年 Q1 销管研三项费用率分别为 16.5%、14.3%,费用投入均略有提升,系墨西哥工厂、线性驱动器项目投入所致 [2] - 2024 年、2025 年 Q1 研发费用分别为 7.28、1.49 亿,分别同比 +4.8%、 + 40%,从多角度出发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 [2] 项目进展 - 线性驱动器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 年筹备期间完成数十款产品研发,2024 年 Q2 开始部分型号试制和验证,Q3 开始与国内客户广泛对接送样 [3] - 墨西哥工厂项目截至 2024 年末工程进度已达 75%,已进入试生产期,有望开拓北美市场并缓解国际贸易风险 [3] 财务指标预测 成长性指标 -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1.6%、16.0%、16.5%;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5.7%、14.2%、20.1%;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5.0%、14.1%、20.3%等 [10] 利润率指标 - 2025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42.0%、42.2%、42.4%;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28.1%、27.7%、28.5%;净利润率分别为 25.1%、24.7%、25.5%等 [10] 运营效率指标 - 2025 - 2027 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分别为 144、133、114 天;流动营业资本周转天数分别为 49、50、60 天等 [10] 投资回报率指标 - 2025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15.1%、15.5%、16.7%;ROA 分别为 12.1%、12.8%、13.6%;ROIC 分别为 38.1%、46.6%、50.0% [10] 费用率指标 - 2025 - 2027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2.5%、2.4%、2.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6.3%、6.0%、5.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7.2%、7.0%、6.8%等 [10] 偿债能力指标 - 2025 - 2027 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19.6%、17.2%、18.4%;负债权益比分别为 24.4%、20.7%、22.5%;流动比率分别为 4.18、4.88、4.65 等 [10] 分红指标 - 2025 - 2027 年 DPS 分别为 0.72、0.84、1.00 元;分红比率分别为 36.9%、37.3%、37.3%;股息收益率分别为 1.0%、1.1%、1.3% [10] 业绩和估值指标 -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96、2.24、2.70 元;BVPS 分别为 13.04、14.45、16.14 元;PE 分别为 37.9、33.2、27.6 倍等 [10]
三只松鼠港股上市底气面临挑战:一季度净利下滑22.46%
国际金融报· 2025-05-06 16:46
港股上市申请与财务表现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23亿元 同比增长2.13%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下降22.46% 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 同比增长49.3% 净利润4.08亿元 同比增长85.51%[13] 历史发展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12年创立于安徽芜湖 以坚果品类起家[3] - 2012年天猫首秀创766万元日销售额纪录 2013-2018年连续六年双十一食品类销售冠军[4] - 营收从2015年20.43亿元增长至2018年70.01亿元 三年增幅达242%[5] - 2012-2015年完成四轮融资 总额超4.5亿元 2019年深交所上市首日市值80亿元 2020年市值峰值达360亿元[5] - 2020-2023年营收四连降 从97.94亿元降至71.15亿元[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市值107亿元 较峰值下跌70%[7] 渠道结构与线下布局 - 2024年线上渠道营收74.07亿元 占比69.73%[7] - 线下门店数量持续收缩:2022年561家→2023年415家→2024年333家[8] - 2024年线下总收入30.45亿元(分销26.41亿元+门店4.04亿元) 占总营收28.6%[9] - 竞争对手良品铺子2025年一季度线下门店达2700家[8] - 短视频渠道销售占比显著提升:2022年9.8%→2023年19.8%→2024年24.8%(金额26.35亿元)[17] 战略目标与竞争环境 - 设定2026年营收200亿元目标(线上/线下各100亿元)[9] - 需实现两年营收翻倍 线下收入需增长约228%[11]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零食量贩门店2023年超2万家(同比增190%) 销售规模超700亿元(同比增150%)[12] - 2024年10月宣布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12] - 推行硬折扣超市模式拓展线下市场[13] 产品多元化与品牌拓展 - 产品从坚果扩展至肉脯、果干、膨化等全品类休闲零食[13] - 2020年孵化子品牌小鹿蓝蓝 2024年营收近10亿元[13] - 拓展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方便速食等新品类[14] - 2022-2024年毛利率波动:26.2%→22.7%→23.8%[13] 供应链建设与募资用途 - 推行"一品一链"供应链战略 在华东、华北、西南建设全品类集约基地及七座零食工厂[15] - 港股募资拟用于新建21座国内加工工厂(华东7/华北4/西南4/华南6)及越南工厂[16] - 计划通过战略收购强化对价值链控制 包括上游原材料与下游零售商合作[17] - 2019-2024年累计销售费用107.2亿元 其中广告推广费近60亿元 2023-2024年该项支出超20亿元[17] - 部分募资将用于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广告投放与新品类孵化[18]
南芯科技(688484):2024年营收实现高增 多元化布局已显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32
财务表现 - 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7亿元,同比增长44.19%,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17.43%,扣非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19.54% [1] - 2024年Q4营收6.68亿元,同比增长16.28%,环比增长2.94%,但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56.73%,环比下降47.30% [1] - 2025年Q1营收6.85亿元,同比增长13.86%,环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36.86%,环比增长80.80%,扣非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43.76%,环比增长79.11% [1] 业务结构 - 2024年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占比70.12%,同比下降7.44个百分点,智慧能源、通用电源管理芯片、汽车电子电源管理芯片占比分别为13.50%、12.88%、3.33%,同比提升4.28、1.39、1.61个百分点 [2] - 汽车电子业务增速高达179.07%,智慧能源和通用电源管理芯片业务增速分别为111.10%和61.54%,均高于移动设备业务的30.38%增速 [2] - 汽车电子领域产品在原有客户出货量大幅增长,新产品和新客户导入实现突破,荣获安波福"卓越贡献奖" [2] 研发与产品 - 2024年研发费用4.37亿元,同比增长49.25%,研发人员567人,同比增长50.00%,占总人数68.40% [3] - 移动设备领域推出多款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和锂电保护芯片,智慧能源领域推出全集成反激方案POWERQUARK?,通用产品领域布局储能、光伏、通信等应用,汽车电子领域产品覆盖智能座舱、ADAS、车身控制等多个场景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17、38.08、44.20亿元,同比增长25.3%、18.4%、1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5.41、6.45亿元,同比增长38.8%、27.1%、19.1%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6、26.4、22.2倍 [4]
南芯科技:2024年营收实现高增,多元化布局已显成效-20250501
国盛证券· 2025-05-01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南芯科技营收实现高增,多元化布局已显成效,考虑其整体业绩表现,略微上调2025/2026年营收预期,因研发费用将随品类扩张增长,略微下调利润预期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7亿元,同比+44.19%;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17.43%;扣非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19.54% [1] - 2024年Q4,公司实现营收6.68亿元,同比+16.28%,环比+2.94%;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 - 56.73%,环比 - 47.30%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6.85亿元,同比+13.86%,环比+2.56%;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 - 36.86%,环比+80.80%;25Q1实现扣非净利润0.56亿元,同比 - 43.76%,环比+79.11% [1] 业务板块 - 2024年移动设备、智慧能源、通用、汽车电子四大业务板块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70.12%、13.50%、12.88%、3.33%,移动设备收入绝对值同比增长30.38%,但占比下滑7.44%,后三者营收增速分别为111.10%、61.54%、179.07%,占比分别提升4.28%、1.39%、1.61% [2] - 汽车电子方面,2024年产品在原有客户出货量大幅增长,新产品和新客户导入实现突破,荣获安波福“卓越贡献奖” [2]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37亿元,同比+49.25%,研发人员数量增至567人,较上年同期增长50.00%,占公司总人数68.40% [3] 产品矩阵 - 移动设备领域,丰富端到端全链路产品矩阵,有线充电方案推陈出新,推出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实现锂电保护芯片量产,新品销量增长迅速 [3] - 智慧能源领域,自研全集成反激方案POWERQUARK®完成客户应用,有望持续贡献收入 [3] - 通用产品领域,在储能、光伏、通信等应用领域推出多款充电芯片,布局机器人、AI power等新兴应用领域 [3] - 汽车电子领域,产品覆盖智能座舱、ADAS、车身控制等应用场景的多种电源管理芯片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17/38.08/44.20亿元,同比增长25.3%/18.4%/16.1%,实现归母净利润4.26/5.41/6.45亿元,同比增长38.8%/27.1%/19.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6/26.4/22.2倍 [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80|2,567|3,217|3,808|4,420| |增长率yoy(%)|36.9|44.2|25.3|18.4|16.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61|307|426|541|645| |增长率yoy(%)|6.2|17.4|38.8|27.1|19.1| |EPS最新摊薄(元/股)|0.61|0.72|1.00|1.27|1.52| |净资产收益率(%)|7.1|7.8|10.2|12.1|13.2| |P/E(倍)|54.7|46.6|33.6|26.4|22.2| |P/B(倍)|3.9|3.6|3.4|3.2|2.9|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半导体,前次评级为买入,2025年04月30日收盘价33.60元,总市值14,295.38百万元,总股本425.46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68.86%,30日日均成交量7.47百万股 [6]
健帆生物年报透视:80%毛利率的灌流器,能否撑起百亿市场野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3:2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7亿元,同比增长39.27%,归母净利润8.20亿元,同比增长87.91%,扣非净利润7.79亿元,增幅达90.46%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48亿元,同比下滑26.40%,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33.71%,扣非净利润降幅32.15% [1] - 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因2024年初主力产品终端价格下调26%,但实现单季度环比增长13.75% [1] 核心产品分析 - 血液灌流器2024年销售收入25.04亿元,同比增长59.58%,占总营收93.6%,毛利贡献率90.7% [3] - 肾科领域HA/KHA/pHA系列灌流器覆盖6000余家医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 [3] - 灌流器毛利率常年超80%,2024年升至82%,主力产品HA130价格从578元降至426元(降幅26%) [3] 业务多元化进展 - 肾科领域构建HA/KHA/pHA差异化矩阵,开拓高端全病程管理产品 [5] - 肝科与重症领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DPMAS人工肝模式覆盖2000余家医院,CA系列细胞因子吸附柱进入1800家医院 [5] - 营销策略上通过DX-10血液净化机投放形成"设备+耗材+服务闭环"模式 [5] 海外市场布局 - 产品已进入98个国家,在2000多家海外医院临床应用 [6] - 2024年境外收入5936万元,仅占营收2.2%,面临技术认知差异和认证壁垒 [6] 行业竞争与政策风险 - 国内14家企业拥有21张血液灌流器注册证,公司独占3张且型号最全 [7] - 市占率超80%但面临天津紫波、淄博康贝等国内企业及瑞典金宝、日本旭化成等国际巨头竞争 [7] - 集采政策不确定性仍是主要风险,公司强调集采趋向"优质优价"导向 [7] 战略规划 - 2025年重点拓展肝病、危重症市场,探索血液灌流技术在亚健康领域应用 [8] - 继续推进国际化布局,寻求资本市场并购机会 [8]
顺丰控股Q1营收同比增6.9%,国际业务增长9.9%,盈利能力小幅提升|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21:2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8.5亿元,同比增长6.9% [1][3] - 归母净利润达22.3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1][3] - 总件量同比增长19.7%至135.6亿票,单票价值下降但通过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 [1] - 毛利率13.3%(同比+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率3.2%(同比+0.3个百分点) [3][4]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0% [1] 业务结构优化 - 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增长9.9%,增速高于整体水平 [3][4] - 国际业务增速领先,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2] - 多元化布局减轻对单一业务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2] 成本与费用管控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0.1个百分点 [4] - 销售费用率上升0.1个百分点,主要用于市场推广及团队建设 [4] - 通过营运模式变革及网络规划优化实现结构性降本 [3] 现金流与资本运作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0.6亿元,同比下降14.2%(主因税收优惠减少) [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高,反映持续投入基础设施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3.8亿元(去年同期36.4亿元),受偿还借款、股份回购等影响 [5] - 完成8.59亿元股份回购计划,并计划将回购股份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7] - 成功发行南方顺丰物流REIT募集32.9亿元,推动物流产业园轻资产模式 [5][7] 资产与股东权益 - 报告期末总资产209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41.17亿元 [1]
美国发动关税战陷入进退维谷困境
中国发展网· 2025-04-24 11:27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对日本提出缩减美日贸易逆差至零并要求大规模采购美国商品 美国已对日本钢铁和汽车加征关税[1] - 泰国推迟原定4月23日与美国的关税谈判 越南强调谈判需符合现有国际承诺[1] - 特朗普称将大幅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但不会降至零 同时采取极限施压策略[2] 美国市场波动 - 4月美元指数下跌5% 标普500指数下跌6% 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11个基点 市场定价美国滞胀及欧元区复苏预期[2] - 美元指数跌破98关口为2022年3月以来首次 日内跌幅超1% 黄金价格涨2.5%至每盎司3420美元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达30%[2] - 日元需求飙升 新加坡债券收益率曲线走陡 印度Nifty50指数创2021年2月以来最大五日涨幅[2] 中美贸易影响 - 中国3月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第一季度进口量下降70% 转向从印尼和卡塔尔进口[3] - 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后 第二架波音737MAX8飞机返回美国 此前已有交付给厦门航空的飞机返回[3] - 美国满趣健公司因关税叫停部分亚洲订单 90%美国婴儿护理产品及零部件在亚洲生产[3] 供应链调整 - 富士康印度班加罗尔工厂试产3-4个月 2025年iPhone目标产量2500万-3000万部 较2024年1200万部翻倍[4] - DHL、FedEx、UPS等物流企业暂停货运或加收费用 跨境物流复杂度增加[4] - 美国拟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 中国制造非中国运营船舶每净吨收费18美元 中国制造且运营船舶每净吨收费50美元[5] 造船业竞争格局 - 3月韩国新船订单360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67.5% 中国占30.4% 日本占1.9%[6] - 日韩新船价格比中国高30%-50% 订单转移或推高全球船价[6] - 中国造船企业可发展新能源船舶技术 提升配套设备自产能力 优化航线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6] 贸易限制措施 - 美国对柬埔寨光伏企业裁定反补贴税率达3403.96% 对越南光伏产品裁定倾销税率最高271.28%[7] - 美国海关启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 拟重启《贸易执法强化法案》 转口贸易罚款为逃税额300%[7] - 东南亚四国占美国光伏进口量75% 越南占26%出口额超40亿美元 加征关税将挤压市场份额[8] 中国多元化战略 - 日本公明党党首访华带来首相亲笔信 英国财政大臣主张深化对华伙伴关系 商业大臣重启经贸联委会[9][10] - 中印启动恢复直航谈判 中国廉航或进入印度市场[10] - 中国与马来西亚发布联合声明 举办中国-东盟-海合会峰会聚焦供应链合作[10] - 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增8.9% "一带一路"国家占比72% 金砖国家占比27.4% 中东采购商占比14.3%[10] 制造业投资趋势 -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接近3000亿美元 亚洲特别是东盟为重点投资区域[11] - 对拉美和欧洲投资显著上升 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应对地缘政治压力[11]
蓝思科技多元布局首季净利增38% 十年累投180亿研发深化全球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4-21 08:09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0.63亿元,同比增长10.10%,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扣非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60.99% [1][2] - 2024年营收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创历史新高,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连续三年实现营收及净利润双增长 [2] - 2025年增长点包括大客户新品推出、国内大客户新订单引入、北美PC产品组装放量及智慧零售产品推出,预计为全年业绩带来增量 [1][2] 业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2024年营收577.54亿元,同比增长28.63%,在玻璃、金属、陶瓷、蓝宝石等结构件和功能模组领域稳居领先地位 [2] - 汽车业务2024年营收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3%,受益于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成为第二大营收来源 [3]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2024年营收34.88亿元,同比增长12.39%,未来产业领域多元化技术储备逐步显现 [3] 研发与专利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34亿元、21.05亿元、23.17亿元和27.85亿元,连续四年超20亿元,2015-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达180.06亿元 [4][5] - 截至2024年末,有效专利2249件,软件著作权127件,涵盖新型材料、工业互联网、生产数字化、智慧园区等领域 [5]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谷歌、Meta,特斯拉、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 [4]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是业绩增长重要引擎,2024年汽车销量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 [3] 战略布局 - 2025年3月31日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1][5]
“芯片战”彻底输了?2000亿美元全部送给美国,恐要有灭顶之灾!
搜狐财经· 2025-03-24 17:57
"芯片战"彻底输了?2000亿美元全部送给美国,恐 要有灭顶之灾! 据台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受访时再度提到台积电,径自为台积电在美投资金额加码,从原来 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日前在白宫宣布,台积电在现有对美国的650亿美 元投资之外,再加码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用于建造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以及研发中心等设施。 特朗普称,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好处是立即性的,并以台积电对美扩大投资为例,表示台积电主要是因为 关税政策才到美国投资,否则台积电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会付出非常高昂的关税。 台积电(资料图) 特朗普日前接受电视节目"全力以赴"保守派主持人艾特基森访问。特朗普指出,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好处 是立即性的,认为企业将回到美国制造,所雇用的承包商、分包商、水泥公司和钢铁公司等,都会为美 国带来好处; 特朗普说,未来这些工厂开始营运,还会有更多好处。 特朗普并提到台积电,指最大的 晶片制造商将投资美国2,000亿美元(此前台积电增加在美投资1000亿美元),并称赞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 是商界最受敬重的人之一。 台积电(资料图) "此前已经规划了 650 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