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原神、恋与深空、决胜巅峰等16款游戏入围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8:17
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公告 - 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3] - 16款游戏作品入选重点项目 占比超13% 其中近半数来自上海厂商 [4] - 入选重点企业中含游戏业务的公司近百家 包括腾讯 网易 米哈游 巨人网络等头部厂商 [6] 入选游戏产品分析 - 重点项目包含多款知名游戏 如米哈游《原神》 鹰角网络《明日方舟》 巨人网络《球球大作战》等 [3][4] - 游戏类型覆盖广泛 包括已在海外成功的作品 女性向游戏 休闲游戏等 显示文化出海形式多样化 [5] - 上海厂商表现突出 7款入选游戏来自上海 占重点项目近半数 [4] 游戏行业文化出海趋势 - 网游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 通过娱乐性实现沉浸式文化传播 [5] - 国产游戏通过中国风形成差异化 同时融合海外玩家熟悉的元素 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成功 [5] - 行业进入百花齐放阶段 厂商在文化传播方面更加用心 推动市场份额扩大 [5] 重点企业分布情况 - 游戏行业头部公司基本入选 包括腾讯 网易 米哈游 巨人网络等 [3][6] - 部分新兴厂商表现亮眼 如叠纸 鹰角网络 沐瞳科技等 [6] - 上市公司旗下游戏业务入选 如神州泰岳的壳木游戏 [6]
数智浪潮下破圈出海,中国文化如何跨越地界与认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4:56
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3700亿元,占比25.8% [4]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5年1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提出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4] - 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发布,涵盖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 [4] - 中国建立13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数据资产确权交易试点,构建"文化—科技—金融"三角支撑体系 [5] -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破除数据壁垒 [5] 技术创新 - AI配音系统实现声线克隆和情绪复刻,大幅降低翻译成本与周期 [6] - 国产视频大模型"Vidu"在国际评测中名列榜首,成本低至四分钱每秒 [6] - 数字化发行网络实现《熊出没》系列电影在70多个国家"零时差"上映 [7] 企业案例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通过"IP生态+数字化基建"双轮驱动 [8] - 华强方特将《熊出没》IP与主题乐园结合,通过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并成套出口 [8] - 三七互娱2024年境外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2.81%,覆盖全球200+国家和地区,发行超120款游戏 [9] 文化遗产数字化 - 故宫52%馆藏文物已完成数字化,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免费开放 [10] - "数字孪生"项目通过激光扫描与AI建模1:1复原紫禁城 [10] -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海外传播量突破1亿 [10] 行业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数据缺乏,大模型训练依赖低质量网络内容 [11] - 海外市场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 [12] - "文化折扣"现象导致部分国产剧海外遇冷,需精细化跨文化传播策略 [12]
“熊猫会客厅”落地四店,海底捞助力成都文化破圈海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3:35
公司出海战略 - 海底捞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 截至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覆盖14个国家共123家自营餐厅 [4] - 2024年海外门店接待人次达2990万 出海核心策略包括推广川味火锅文化与拉近目标市场文化距离 [4] - 实施双轨并行产品策略 保留"捞派十佳"经典产品同时开发适应性产品 [4] 文化融合实践 - 将川剧变脸 特色甩面等中国传统文化表演融入海外门店 增强品牌国际传播的文化张力 [4] - 通过本土员工培养促进文化理解 员工成为中华美食文化与当地消费者的沟通桥梁 [5] - "熊猫会客厅"项目在四国门店落地 展示蜀绣 金沙文创等成都非遗文化 [5][6] 品牌联动效应 - 成都入选泰国人来华旅游第二大热门城市 "熊猫会客厅"项目显著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3][6] - 曼谷门店结合泰国宋干节举办成都文化主题活动 形成"美食+文旅"跨界营销案例 [6] - 强化"城市会客厅"功能定位 通过麻辣火锅为载体传播中式美学与天府文化 [7] 国际合作成果 - 美国ONE VOICE合唱团等国际团体成为熊猫会客厅首批体验者 推动多元文化交流 [5] -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门店成为展示成都文旅资源的国际窗口 [5][6]
深圳文博会江苏参展企业展示|从追赶到超越,海菲曼“声”震全球
江南时报· 2025-05-27 22:37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是全球300美元以上高端耳机市场的中国品牌第一 [1] - 公司拥有全球顶尖声学技术,包括Shangri-La静电耳机和SUSVARA Unveiled旗舰平板耳机 [1] - 公司自主研发纳米振膜材料与R2R解码技术,完成"材料—芯片—成品"全链路国产化布局 [2] - 公司拥有134项专利构成的技术"护城河" [2] - 纳米振膜厚度仅为传统振膜的几分之一,能极高精度还原声音细节 [2] - 公司自主独立研发喜马拉雅R2R解码模组,打破美欧日厂家垄断 [2] 市场表现与营收 - 公司2024年总营收2.3亿元,其中半数以上来自海外业务 [2] - 公司海外业务覆盖40国120家经销商 [2] - 公司在全球高端耳机市场跻身前列,国外格莱美获奖者是公司粉丝 [1] 产品与创新 - 公司产品包括Hi-End旗舰和消费级TWS耳机,覆盖全场景声学产品矩阵 [3] - 公司将声学作为文化对话的"世界语言",植入现象级国漫《灵笼》的TWS600耳机 [2] - 公司与国家大剧院联名推出限定款产品,实现科技美学与高雅艺术融合 [2] 未来战略 - 下一代纳米振膜材料研发已进入攻坚阶段,目标攻克声学"芯片级"微型化难题 [3] - 公司计划为智能穿戴、车载音频等新场景奠定技术基础 [3] - 公司构建覆盖全场景的声学产品矩阵,让高端音频技术惠及更多用户 [3] 行业地位 - 公司让中国声学首次跻身世界顶级阵营 [1] - 公司通过"科技+文化"跨界创新,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创新范本 [1] - 国际奖项频落中国品牌,全球高端市场响起更多"中国声音" [3]
中国文化出海从“卖产品”到“卖生态”,数智技术重塑文化贸易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1:50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文化贸易占比25.8%(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达3700亿元)[3] - 全球文化创意服务及产品出口2020年超2万亿美元,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占比超50%[3] - AI技术提升网剧、网文翻译效率,降低小型文化生产者出海门槛[3] 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 - 故宫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年数字化进度达7万件[4] - 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项目因技术突破于2020年加速推进[4] - 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知识图谱构建及国际传播[5] 企业出海实践 - 三七互娱海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收1/3),覆盖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5] - AI动捕技术将3D模型生成时间缩短至10-20秒,提升游戏研发效率[5]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超130亿元,美洲/欧洲区域收益同比增9倍/6倍[6] - 泡泡玛特通过本地化设计(如悉尼歌剧院快闪)及国际艺术家合作强化IP影响力[7] 系统化出海模式 - 华强方特主题乐园成套出口中东,配套软硬件及设计服务[8] - 动画IP“熊出没”覆盖30多国,多语种平台订阅量破千万[7] - 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推动供应链整合、合规控制等体系化出海能力[8] 政策与区域支持 - 全国13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政策、法律及金融支持[9] - 深圳对外文化贸易营收占全国1/6,出台数据/AI/数字经济专项条例[9]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内容集成创新港项目助力企业体系化出海[8][9]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多部门热议合力助推文化抢滩全球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4:56
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过3700亿元,占比25.8% [1] - 商务部在全国认定112家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9家文化出口基地和14家语言出口基地 [1] - 深圳对外文化贸易营收占全国六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4]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文旅部联合商务部建立13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金融支持 [2] - 文旅部打造"线上一张网"平台,覆盖全国文化贸易出海 [2] - 文旅部推出"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品牌活动,推动14场活动形成交易额超5亿元 [2] - 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等政策,优化数字文化营商环境 [4] 行业推动措施 - 广电总局支持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微短剧等内容建设,从创意到推广全程资助 [3] - 广电总局组织企业参加法国戛纳、新加坡电视节等国际影视节展,拓展海外渠道 [3] - 广电总局推动修订中外合拍电视剧管理规定,降低合作门槛 [3] - 商务部计划优化文化贸易支持政策、对外开放环境和平台载体建设 [4] 关键发展要素 - 文旅产业本质是内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2] - 推动文化贸易需聚焦内容建设、渠道建设和主体培育 [2][3] - 产权保护和创新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3] - 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可提升文化影响力 [3][4]
文创消费持续上“新” 文化产业加速升级
新华社· 2025-05-27 13:1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期5天,吸引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 [1] - 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突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 [3] - 文博会已从最初的4.5万平方米扩展至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 [15]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夏澜S01",头部有29个电机,可做7类22种表情,能识别情绪并反馈 [3] - 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展示感应空气架子鼓,运用航天航空领域空间定位算法,可准确捕捉敲击位置发出鼓声 [5] - 科技推动文化体验从"静态观赏"向"沉浸互动"转变,成为叙事结构与传播方式的核心驱动 [5] 文化消费新场景 -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发陶器、瓷器等六大主题文创产品,包括文具、玩具、丝巾等 [7] - 泡泡玛特主题港式茶餐厅、VR修复永乐宫壁画体验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吸引观众 [4][7] -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线上直播2小时销售额达70万元,展示陈皮、橘红等地方特色产品 [11] 文化出海新趋势 - 以网文、网游、网剧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文化出海主力,腾讯、网易等头部企业展出代表性产品 [13] - 《庆余年》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繁花》获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剧集奖 [13] - 腾讯"王者荣耀国际版"等游戏引领国产游戏全球化 [13] 展会成果与影响 - 截至2024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展品超200万种 [11] - 展会推动全国文化产业整合升级,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15] - 文化创新浪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15]
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上)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3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新创12部舞台作品包括舞剧《天下大足》、音乐剧《大江东去》和《只此青绿》交响音乐会等 [1] - 《只此青绿》获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票房榜舞剧类第一 入选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 [1] - 2024年演出总场次646场 其中公益性演出165场 [1] - 2022年至2024年持续三年盈利 [1] 保利剧院公司 - 2024年组织演出12885场 举办"2024中国音乐剧协会年度盛典"等文旅融合活动 [2] - 联合出品制作13部优质剧目 包括舞剧《声希》、话剧《门第》等 [2] - 音乐剧《飞天》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 - 8部原创剧目入选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创作及巡演资助名单 [2] - 发布首个统编剧场服务国家标准《剧院服务规范》 [2]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形成"三端+三网+三矩阵"立体传播体系 总用户规模超过1.68亿 [3] - 拥有软件著作权和技术专利80余项 软件产品应用于78家省市级重点新闻单位和500余家县级媒体 [3] - 自主研发的媒体解决方案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记协"融媒有技"优秀案例 [3] 河北广电无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1亿元 净利润2.61亿元 利润率43% [4] - 用户规模超1500万家庭 市场占有率领先 [4] - 2024年9月26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4] 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承担全省80%以上的大型基建项目文物调查勘探任务 [5] - 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6000万元 净利润不低于1100万元 [5] - 参与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勘察设计及修缮工程200余项 [5] 内蒙古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资产总额35.38亿元 净资产26.2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5.92亿元 净利润1.13亿元 [6] - 年均图书出版量保持在3000种至3500种之间 [6] - 研发费用增长率超过187.2% [6] 大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原创及改编剧目10个 获国家级奖项1个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3个 [7] - 大连杂技团经典杂技节目《流星》获法国明日世界马戏节金奖、第20届法国DAX国际马戏节金奖 [7] 吉林省凝羽动画有限公司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5122万元 同比增长365% 净利润1153万元 同比增长471% [8] - 《茶啊二中》系列作品豆瓣平均评分8.9分 播放量180亿+ 全网粉丝量4380万+ [8] 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增长98% 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233% [11] - 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10] 上海追光影业有限公司 - 《长安三万里》取得18.24亿元票房 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TOP2 [12] - 《白蛇:浮生》取得4.25亿元票房 [12]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6亿元 净利润1.67亿元 [13] -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全年赴23座城市演出135场 [13]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黑神话:悟空》2024年全球销售超2300万套 销售额突破70亿元 [14] - 在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登顶前三名 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登上榜首 [14]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 - 累计服务7亿全球家庭用户 [15] - 发布超过200款APP、4500多集儿歌动画、16000多期国学故事等 [16] 咪咕新空文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2024年实现营收11.7亿元 同比增长78% [17] - 全年新增参编国家标准3项 新增发明专利立案91件 [17] 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全年创排生产剧(节)目77部 完成各类演出1550场次 [18] - 歌剧《八一起义》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立项资助 [18]
骨干文化企业迸发新活力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01
文化产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 同比增长6 2% 实现利润总额2744亿元 同比增长29 1% [1] - 2025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合计净资产6952亿元 合计主营业务收入6398亿元 首次突破6000亿元 [1] - 30强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超40% 显示行业创新投入力度加大 [3]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志愿军:存亡之战》获国庆档票房冠军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发行的《封神第一部》《长空之王》等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2] -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年出版图书2 1万种 零售市场占有率全国首位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 数字平台用户超2200万 [2]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61 78亿元(+6 59亿元) 利润总额12 05亿元 通过龙舟大赛等赛事运营强化体育文化IP [3] 技术创新与业态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自主研发全球唯一获DCI认证的CINITY LED放映系统 突破4K/120帧高格式技术 [3] - 喜马拉雅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产品创新 爱奇艺运用VR/AI技术扩展IP线下体验场景 快手以"短视频+直播"构建数字社区生态 [3] 文化出海与国际影响力 - 浙江华策影视建立600多个海外账号矩阵 海外订阅用户达4500万人 推动《下一站是幸福》泰国版等IP本土化改编 [4] - 爱奇艺国际版覆盖191个国家地区 支持12种语言 上线电影超3900部 累计服务全球超1亿用户 [4]
聚焦文博会丨穗企业秀“肌肉” 科技赋能让文化“走得更远”
广州日报· 2025-05-26 23:13
数字文娱产业 - 广州馆在文博会上展示原创动漫、演艺影视、游戏电竞、数智文娱、文旅融合、广州礼物六大展区,组织多家本土企业参展 [1] - 广州文化产业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开辟数字文娱新体验,提供能玩、能看、能消费的全新文化体验 [1] - 游戏电竞展区最受欢迎,华立科技展示《三国幻战》街机,灵犀互动娱乐展示《三国志·战略版》及《三国志幻想大陆》,均融入三国元素 [2] 游戏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约140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3] - 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广州有9家游戏企业入选,海外营业收入超190亿元 [3] - 三七互娱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57.2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3%,《叫我大掌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吸引海外玩家 [3] - 网易将岭南文化要素植入头部产品,通过动态捕捉、AI生成提升文化表达精度,并计划拓展中东、拉美市场 [7] AI与教育科技 - 云蝶科技展示AI鼠标集成DeepSeek技术,支持语音录入、操控、实时翻译及智能生成PPT等功能 [4] - 云蝶科技自研行知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已在全国100多个区县落地4000余个项目 [5] - 视源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超15亿元,自研CVTE大模型通过备案,拥有有效专利超1.1万件 [6] - 趣丸科技音乐垂类大模型"天谱乐"支持文生音乐、音频生音乐等功能,降低音乐创作门槛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广东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涉及网络游戏、电竞产业 [7]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并探索AI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助力文化IP全球化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