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电力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昊创瑞通成功登陆创业板 智能配电“小巨人”打开新“价值密码”
犀牛财经· 2025-10-23 11:38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提速,智能配电作为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关键节点 [2] - 电网建设重心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十四五”期间中国配电网建设投资金额预计将超过1.52万亿元 [2][9]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输配电设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2][9] - 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43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10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1% [8] - 中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1165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3300亿元以上 [9] 公司市场表现与财务业绩 - 公司于9月26日成功登陆创业板,IPO公开发行2790万股,发行价格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86亿元,超额完成原计划22.95% [3][4] - 上市首日股价收报61.06元/股,涨幅达190.76%,表现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4] - 公司发行市盈率为21.02倍,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5]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75亿元增长至8.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3.25%;净利润从0.34亿元增长至1.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42%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和0.62亿元,盈利能力指标创近期新高 [5] 募投项目与产能规划 - IPO募资将全部投向智能配电设备科技创新领域,包括智能环网柜生产建设项目、智能柱上开关生产建设项目及智能配电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 - 智能环网柜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57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7.62%,税后投资回收期6.88年 [6] - 智能柱上开关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03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27.84%,税后投资回收期5.54年 [6] - 募投项目旨在提高产能和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产品需求 [5]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3名,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1.35% [1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从1730.30万元增长至3232.7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69% [11] - 公司已形成配电网故障定位与自愈技术、配电设备状态感知元件物联网化等核心技术体系 [12]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共拥有132项专利和30项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15项,并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 [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产品被鉴定为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3] 市场竞争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产品(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站)在国家电网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排名中均位居前列 [10] -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具有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公司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提升市场占有率 [10] - 公司凭借在智能配电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市场布局,在政策东风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10]
从“用得上”迈向“用得好” 能源消费全面“逐绿前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09:36
能源数据里的转型活力与经济动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转型成就,有两个突出的"1/3":一是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全球总量的1/3;二是全 社会用电量中每用3度电就有1度绿电。专家指出,我国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降本,推动清洁能源从"用 得上"向"用得起、用得好"历史性进阶。 今年7月,全社会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创全球纪录。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 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五年我国用电量快速攀升是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必然产物。一方面,高端 制造业加速扩张,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能耗强度天然高于传统产业;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基础 设施规模化建设,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基建成为电力需求增长点。 业绩报告同样亮眼: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3.33亿元,同比增长29.30%;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 长33.06%。尤为关键的是,截至8月末,公司累计收回电价补贴款16.67亿元,为2024年全年收回资金目 标的211%。这笔资金将改善公司现金流,对未来生产运营产生积极影响。 降本增效:推动绿色电力用得起、用得好 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清洁电力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也显著提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能源等技术装 ...
谭琦璐:统筹电力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经济日报· 2025-10-23 08:04
增强"源网荷储"协同能力。供给端,集中式与分散式、分布式开发并举,有序扩大可再生能源规 模,强化风光水火储氢耦合互补;提升煤电在宽负荷条件下的节能、降碳和减污效果。需求端,推进工 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部门能效提升挖潜,提升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和清洁电力利用水平,以匹配电力资 源禀赋为导向优化算力布局;建设零碳园区,加快形成推广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电网侧,强化跨区 电网互联互济,提高主干电网、配电网、微电网间的有序配合能力。储调侧,优化新型储能、氢能、抽 水蓄能等规划建设,推动虚拟电厂、车网互动、数据中心等灵活性资源广泛参与电力系统调节。 健全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完善各电力品种参与中长期、现 货、辅助服务的市场规则制度和政策体系。以充分反映清洁电力的绿色价值、灵活性资源的调节功能为 目标,完善峰谷电价、容量电价、负荷补偿等价格政策,探索构建将数据中心纳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市 场机制。 构建气候韧性电力系统。将气候因素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电力的规划发展、调度运行、市场 交易、应急管理等方面充分考虑气候风险。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对电力资源评估、电源布局、电网调度、 灾害预警等的全方位支撑 ...
统筹电力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09
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 1月至8月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安全韧性水平持续增强 [1] - 全国一二三产累计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0.6%、3.1%、7.7% [1] - 7月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亿千瓦 [1] 电力系统保供与韧性 - 1月至7月新增投产支撑调节性电源4000万千瓦,增加跨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 [1] - 华东、华中、南方等负荷中心区域通过需求侧响应、有序用电等措施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 1月至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8亿千瓦,约占新增装机的84% [2] - 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2] - 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贡献九成以上 [2] 煤电升级与减排 - 煤电实施"升级版""三改联动",提升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水平 [2] - 全国95%以上的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烟气治理技术世界领先 [2] 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 供给端需集中式与分散式开发并举,强化风光水火储氢耦合互补,提升煤电节能降碳效果 [3] - 需求端需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能效提升,优化算力布局,建设零碳园区 [3] - 电网侧需强化跨区互联互济,储调侧需优化新型储能、氢能等规划,推动灵活性资源参与调节 [3] 电力市场机制完善 - 需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完善各电力品种参与市场交易的规则 [3] - 需完善峰谷电价、容量电价等政策,以反映清洁电力的绿色价值和灵活性资源的调节功能 [3] 气候韧性电力系统构建 - 需将气候因素纳入电力系统规划、调度、交易、应急管理等环节 [4] - 需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对电力资源评估、电源布局、电网调度的全方位支撑 [4] - 需因地制宜部署备用电源,完善应对极端天气的联防联控机制 [4]
8250亿!电网投资引爆设备需求,这些龙头股业绩与估值双击
市值风云· 2025-10-22 18:08
作者 | 紫枫 编辑 | 小白 电网设备相关个股近期表现较好,国电南自、智光电气、思源电气、明阳电气、华明装备、东材科 技、明阳电气、科林电气等涨幅显著。 往前追溯,涵盖上述股票的电网设备ETF(159326.SZ)从4月8日至10月21日的涨幅累计超40%,表 现并不逊色于一些科技类ETF。 在AI算力与能源革命双重驱动下,电网设备板块正迎来"黄金时代"。 此外,配电网智能化改造投资占比超 60%。根据去年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配电网目标2025年接入5亿千瓦分布式新能源和 1200万台充电桩,进一步拉动配电设备、 智能电表等市场。 这背后或许是电网设备行业持续的高景气在吸引着资金炒作。 投资逻辑: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0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电网投资进入超级周期 众所周知,中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电网作为能源输送与消纳的核心枢 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预计超6500亿元,南方电网投资1750亿元,合计8250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特高压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重点,预计全年核准"四直四交",投资额达112 ...
AI算力催生电力需求暴增,电网设备ETF(159326)迎发展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4:46
市场表现 - 10月22日A股三大指数回调,电网设备板块大幅调整,电网设备ETF(159326)下跌2.16% [1] - 部分持仓股逆市上涨,包括海联讯、东材科技、平安电工、远东股份、东方电缆 [1] - 10月以来该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合计“吸金”2.56亿元,最新规模达3.81亿元,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电网设备主题ETF [1] 行业驱动因素 - AI技术快速发展导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倒逼电网配套升级 [1] - 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攀升,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并网进程显著加速 [1] - 多数国家电网基础设施面临老化、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老旧电网改造需求迫切 [1] - 全球电网投资迎来增长高峰 [1] -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配网与农网升级改造迫切度日益提高 [1] - 海外新能源发展、用电量增长、老旧电网改造多重需求催生电网投资长景气周期 [1] 产品与指数特征 - 电网设备ETF(159326)是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电网设备主题指数的ETF [2] - 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以输变电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通信线缆及配套、配电设备为主 [2] - 特高压权重占比高达63%,为全市场最高 [2] - 前十大重仓股囊括国电南瑞、特变电工、思源电气、特锐德等行业龙头 [2]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配网相关设备需求变化 [1] - 中国企业海外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1]
【环球财经】让巴西清洁能源“心脏”焕新机——中国技术助力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升级改造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52
项目背景与重要性 - 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最大水电工程之一,累计发电量超过3万亿度,为巴西贡献约10%的电力 [1] - 水电站始建于1974年,已显露出老化迹象,其直流输电线路送端站于2023年发生故障起火,促使巴西启动维修升级计划 [1] - 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由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预计2026年竣工交付,是水电站投运40余年来首次大规模改造升级 [1][3] 技术升级与项目特点 - 项目核心部分全部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改造后送电系统将成为一条更宽更智能的“电力高速公路” [3] - 改造后的直流系统调节能力更强,能精准应对电网需求变化,更好适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帮助水电站融入新型电力系统 [3] - 项目采用创新措施如“全站三维扫描”技术进行数字彩排以优化施工,并根据巴西本地操作习惯和安全标准重新设计控制系统 [5] 合作模式与团队构成 - 项目施工团队由50余名中方人员和200余名巴方人员共同参与 [5] - 合作被视为成功关键,中国提供先进技术经验,巴西提供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需求,展示了发展中国家携手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的能力 [7] - 巴方人员评价中国团队技术扎实经验丰富,能快速适应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新设备被形容为更智能可靠的现代化“电力动脉” [6][7] 项目战略意义 - 巴西矿产与能源部长指出项目有助于保障巴西能源安全,并能有效降低民众用电成本,是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3]
电工合金(300697.SZ):铜母线产品适用于高低压电器、配电设备及母线槽等输配电设备
格隆汇· 2025-10-21 14:42
格隆汇10月21日丨电工合金(30069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铜母线产品适用于高低压电器、配电 设备及母线槽等输配电设备,也广泛用于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机组等清洁能源领域,在新型电力 系统与数字中心建设浪潮中,公司铜母线产品也展现出显著的战略适配性。 ...
“双碳”五周年的电力担当与未来展望
中国电力报· 2025-10-21 10:07
核心观点 - 中国电力行业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取得显著成就,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越煤电,但转型进程仍面临能源安全、技术瓶颈和市场机制等多重挑战,未来发展需聚焦安全、绿色、智能与融合 [1][2][3][4] 清洁能源发展成就 - 截至2025年中,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6.7亿千瓦,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5.8%,成为新增电源主体 [2] - 多省份已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西北地区“沙戈荒”光伏基地和沿海风电大基地群是清洁能源版图重要组成部分 [2]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2] 系统运行与技术创新 - 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超过3亿千瓦,电网调节能力显著增强,为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创造条件 [2] - 智能电网、智慧调度、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提升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 [2] 市场机制建设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步扩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逐渐成熟,绿电交易规模快速扩大 [2] - 绿色金融和绿色认证体系逐步建立,为清洁能源发展注入市场动力 [2] 转型面临的挑战 - 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存在双重压力,煤电作为兜底电源短期内无法完全替代,新能源波动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挑战 [3] - “三北”地区新能源弃电问题阶段性反弹,部分省份新能源消纳率低于90%,新型储能因成本高和盈利模式不清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3] - 高端光伏材料、风电关键部件、长时储能技术等领域存在“卡脖子”环节,部分地区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隐忧 [3] 未来发展战略 - 需统筹能源安全与碳减排,推动煤电向“调节性、支撑性、应急性”电源转型,实现“能发满发、该退则退” [4] -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形成“集中式+分布式”并行发展格局 [4] - 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等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构建多层次调节体系 [5] - 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设智能调度平台,发展虚拟电厂和需求侧响应,推动数字孪生电网建设 [5] - 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健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加快建立多层次绿电、绿证和绿色金融市场 [5]
时代电气:公司目前在国内输配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在5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8:32
公司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深耕输配电领域近20年,服务国内外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超过40个[1] - 公司在国内输配电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50%,主要与国际友商竞争[1] - 公司的高压IGBT被描述为柔直技术生态的"心脏"与"基石",为核心技术提供者[1] 产品与技术战略 - 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种类,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1] - 未来战略将根据电网和能源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开发更大容量、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产品[1] - 公司旨在强化其"平台型"价值,超越部件供应商定位,成为技术变革的定义者和核心受益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