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12亿元固态电池材料项目动工
高工锂电· 2025-05-08 18:45
电池 - 江苏洁源20GWh储能锂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首期投资30亿元 规划产能10GWh 占地150亩 建筑面积68742.86平方米 涵盖11个独立单体项目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20GWh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力争三季度一期竣工投产 [2] - 中宸距弛投资3.2亿元建设固态电芯生产项目 主体厂房建设已完成 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规划建设3栋厂房 6条日产2000只固态电芯生产线 产品包括高能量聚合物电池 高倍率聚合物动力电池和超低温聚合物电池 [3][4] - 蜂巢能源4月海外动力电池出货量0.77GWh 同比增长72% 1-4月海外累计出货63115台车 合计出货2.76GWh 同比增长126% [5] 材料 - 阿根廷2025年锂产量预计同比增长77% 达到1.318亿吨LCE [7][8] - 金龙羽新能源投资12亿元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 建设投资8.7亿元 流动资金3.3亿元 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 不超过三年 [9][10] - 星科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用于开发新一代产品和突破规模化量产 聚焦锂电用硅碳负极生产及研发 储备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纳米硅技术 已向头部厂商批量送样 [11][12] - 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总投资110亿元 分两期建设 涵盖硫磺制酸 湿法磷酸 磷石膏处理 合成氨等装置 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万吨 [13]
佛塑科技收购金力股份 战略布局新能源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1:4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交易对价合计50.8亿元(股份支付46.8亿元+现金支付4亿元)[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预计从47.96亿元增至179亿元(+273.23%),营业收入从22.28亿元增至48.66亿元(+118.43%)[2] - 交易定价以评估机构备案结果为基础,参照同行业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确认公允[2] 标的公司情况 - 金力股份是中国湿法隔膜行业第二大企业,2024年市占率约18%[2] - 标的公司在锂电池湿法隔膜领域具备完善产品布局、优质客户资源和技术研发实力[2] - 2025年一季度产能逐步释放,销量稳步提升,未来规模效应将带动盈利能力增强[3] 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64.5亿平方米(+64%),其中湿法隔膜53亿平方米(+75%)占比超80%[3] - 行业利润水平回升得益于隔膜价格止跌、下游需求扩张及生产技术优化[3] 战略协同 - 交易将帮助公司以锂电池隔膜为突破口打开新能源领域发展空间[2] - 标的公司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优化融资渠道和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3] - 业务资源整合将提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影响力[2]
凯赛生物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凯赛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营收 29.58 亿元,同比增长 39.91%;毛利 9.24 亿元,同比增长 51.83%;净利润 4.89 亿元,同比增长 33.41%;扣非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增长 51.6%。2025 年一季度营收 7.76 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 13.33%;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 30.11%。总资产和净资产因定向增发大幅增长,2025 年一季度末总资产 246.9 亿,较上年末增长 29.8%;净资产 175.64 亿,较上年末增长 52.64%[2][3][5] - **海外市场与贸易战影响**: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约 40%,因主要产品不在中美贸易战负面清单且美国市场占比小,贸易战影响有限。一季度毛利率良好,癸二酸生产销售推动提升[2][6] - **合作进展**: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加速,在公路桥梁和建筑领域找到大规模应用并开展试点,重点推广建筑模板等应用,在六个区域试点并推动材料认证;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安徽凯显时代,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及材料开发,多个项目同步验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部分产能实现[2][7][8][9] - **项目投产与销售**:万吨级生基派定项目 2024 年底投产,2025 年启动销售,客户认可,应用于硫化剂等领域,国内市场有望年底加速生产并占较大份额[2][12][13] - **研发与技术应用**:投资分子之心布局 AI 领域,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等,控制生物转化过程;建设合成生物高通量研发平台,今年投入使用提升研发效率;开发长链二元酸新品种,有扩产计划[4][15][16][17] - **产品毛利率与成本**:Q1 毛利率环比 Q4 提升约 5 个百分点,因癸二酸开工量高;癸二酸与传统长链二元酸有毛利率差距,公司有信心提高;聚酰胺满负荷生产可大幅降本[18][19][26] - **市场需求与产能规划**:传统长链氨基甲酸项目销量饱和,将增加新品种并扩展产能;长链羧酸及其衍生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产能,有扩产计划;生物基聚醛胺项目产能利用率低,规划较大[20][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池壳中动力电池金属材料占比约 70%,热固型材料占比约 30%,凯赛生物热塑性可回收解决方案受国外客户欢迎,有减重等优势且阻燃性能突出[10] - 合资项目与招商局在合肥的合资公司设备采买基本完成,土建招标中,计划 2025 年投产;改性和复材成型工厂计划年底全面投产,产能和聚酰胺消耗量投产后明确[11][14] - 公司开发两套秸秆利用技术,为长期产业化做准备;2025 年完成生物基聚酰胺采购协议变更手续,联合起草行业标准认证文件[27][28] - 长链二元酸与下游客户保持稳定关系,正开发新应用领域;长碳链尼龙聚酰胺需合纤改性,部分客户端已商业化订单,其余在验证阶段[29]
科力装备(301552) - 301552科力装备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1,716,584.89 元,同比增长 25.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0,229,747.30 元,同比增长 9.59% [6]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3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36% [7] -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原因是部分产品重新议价致单价下降以及生产人工成本增加 [2]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41%,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1.35% [4]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连续第二年产销量分别突破 3,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年产销首次突破 1,000 万辆 [3] - 我国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促进汽车消费,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与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4] -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千人保有量仍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中国潜在汽车消费潜力大,内部完备供应链体系为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撑,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4] 公司业务布局 - 持续关注新能源电池技术发展,正与相关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碳极材料、绝缘材料及其他关键零部件 [3] - 2025 年围绕“扩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研发新技术”三大关键任务开展工作 [4] - 持续关注新兴市场发展动态,推进产品研发、创新,拓展产品、服务应用领域 [4] -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和低空经济领域开拓新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6] - 低空经济领域布局的关键设备处于研发中,未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6] - 低空运营管理系统的关键设备涉及低空飞行器的辅助降落、引导和管理系统,包括目标探测等子系统 [7] 公司产品与市场 - 主要从事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风挡玻璃安装组件等,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生产企业 [6] - 国内竞争对手主要有华鹰塑料等,仅在部分细分业务领域存在竞争交集 [4] - 2024 年出口美国产品的收入占比为 18% [5] - 客户主要为汽车玻璃厂商,产品终端应用为整车厂 [6] 其他信息 - 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下午 15:00 - 17:00 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于德江等 [2]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 7,252 户 [7]
中贝通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9% 智算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973%
快讯· 2025-04-28 19: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24.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1.68万元,同比下降59.49% [1]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200余万元 [1] 业务分析 - 5G新基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53% [1] - 新能源电池产线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1] - 智算业务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972.79% [1]
道氏技术(300409) - 300409道氏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28
公司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5,182.3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6.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85.7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62.33% [13]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下降,陶瓷材料销售规模回落,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提升 206.86% [2] - 2024 年经营业绩增长因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提升、阴极铜产量提升及价格维持高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17]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存货较年初增长,主要系阴极铜产品相关原材料增长 [19]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构建“碳材料 + 锂电材料 + 陶瓷材料 + 战略资源”业务格局,朝着“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发展 [5] - 以固态电池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推进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6][12][13] - 深化细化集团化管理,推行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制,探索“AI + 材料”运用 [5] 各业务板块情况 锂电材料 - 导电剂产品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2] - 单壁碳纳米管已送样宁德时代并开展测试,形成一定产能规模,正加速产能释放和推进新产能扩建 [3][7] - 硅碳负极已形成一定产能规模,在多家电芯客户实现销售 [19] 陶瓷材料 - 作为业内头部企业,优质产品在头部陶瓷企业大规模应用,将争取提升市场份额 [9] - 建立涵盖主流产品效果的材料体系,有原创性新材料储备,每年推出差异化新产品 [9] 战略资源 - 截至 2024 年底,刚果(金)有 6 万金吨阴极铜和 0.3 万金吨钴中间品产能,预计 2025 年底达 7 - 7.5 万金吨阴极铜产能 [9][10][11] - 与 POSCO 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当前合同执行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已扩展其他海外头部优质客户 [4] 定向增发与股权问题 - 提请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定向增发股票,为未来 AI 和固态电池等领域潜在投资机会预留融资窗口,增发对象未确定 [1][3] - 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把公司利益放首位,目前资金充足,控制权稳定 [2] 市场与股价相关 - 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优化业务布局,推进核心项目建设,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3] - 加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合规性,加强风险控制,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 [8] 研发与创新 - 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金属锂项目处于研发阶段 [2] - 二代 APU 芯片相较第一代技术可提速约 2 个数量级,将在多领域应用 [9] - 研发投入聚焦固态电池材料和 AI 核心方向,集中于单壁管、硅碳负极等新产品 [18] 其他问题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变更为正常人事变动,新任董秘具备任职经验和专业知识 [7] - 2024 年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达 1.09 亿元,后续会根据情况规划 [8]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现金流管理,确保现金流安全稳定 [8] - 二代芯片由芯培森自主研发,拟由国际知名半导体 FAB 工厂代工生产 [8] - 刚果金战火区域距公司生产基地远,未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11] - 公司出口业务集中在三元前驱体、阴极铜产品,几乎无直接对美销售收入 [11]
这家龙头年入400亿,海外收入近180亿,来自美国的不到1%!
IPO日报· 2025-04-25 23:39
公司概况 - 中伟股份成立于2014年9月,总部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创始人为邓伟明和陶吴 [4] - 公司于2020年12月13日登陆创业板,发行价24.6元,首日开盘价76.1元,收盘价84.5元,首日涨幅245.53%,市值达566亿元 [4] - 2021年11月24日股价最高涨至214元,总市值突破1400亿元 [5] - 截至2025年4月25日,A股股价为31.93元/股,总市值299.2亿元 [10] 股权结构 - 邓伟明与吴小歌夫妇合计持有公司56.37%股份,包括邓伟明直接持有的3.16%、中伟控股间接持有的51.39%、弘新成达间接持有的1.82% [10] - 邓伟明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裁,负责整体发展战略 [10] - 邓竞(邓伟明儿子)担任执行董事,陶吴(吴小歌弟弟)担任执行董事兼资深副总裁,负责市场战略及ESG事宜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增长显著 [12] - 2022-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15.49亿元、19.48亿元、14.67亿元,2024年有所下滑 [1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元、21亿元、17.88亿元,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市场竞争影响 [12] - 新能源金属产品收入从0增长至2024年的134.83亿元,占总收入33.5% [1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在镍系、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领域连续五年全球出货量第一,2025年Q1成为全球外销市场磷系pCAM出货量第一 [12] - 技术突破包括超高镍pCAM、4.55V高电压钴系pCAM、低成本NFPP pCAM、钛掺杂LFP pCAM等 [12] - 全球首创环保OESBF火法冶金技术冶炼红土镍矿,离心萃取技术革新镍钴湿法冶金工艺 [1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涵盖比亚迪、宁德时代、特斯拉、厦门钨业、贝特瑞、当升科技等头部企业 [14] - 2024年向全球出货量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全部供货 [13] - 2024年海外收入达178.84亿元,占总收入44.5%,主要来自印尼和摩洛哥基地扩张 [14] 港股IPO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1] - 募资拟用于全球扩张、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数字化及营运资金 [15]
科力装备:创新研发驱动战略发展 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中国证券报· 2025-04-23 23:0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12亿元,同比增长25 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50亿元,同比增长9 5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 14亿元,同比增长166 7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 51亿元,同比增长17 82%,归母净利润3720 33万元,同比增长2 36%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成功进入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艾杰旭、板硝子、圣戈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1] - 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生产企业 [1] - 陆续成为长城汽车、东风日产合格供应商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93 08万元,较上年增长32 1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 38% [2] - 开展多项研发项目,涵盖智能化零件、吸光涂层、替代镀铬技术等前沿方向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2] - "包边条多工序联动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和"垫块自动化生产技术"被河北省工信厅鉴定为国内领先 [2]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800万元(含税) [3]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股本将增至9520万股 [3] 未来战略布局 - 2025年将围绕"扩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研发新技术"三大任务展开布局 [4] -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关注新的电池技术和关键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市场发展动态 [4] - 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并关注新的业务机会,研发低空运营管理系统的关键设备 [4] - 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储备科研成果落地速度 [4] 行业前景与竞争力 - 公司展现了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长期发展潜力 [5] - 未来有望在汽车产业升级浪潮中抢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5]
科力装备:2024年净利稳定增长 积极布局新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3 17:47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25.4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9.59% [1] - 公司拟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风挡玻璃安装组件、侧窗玻璃升降组件、角窗玻璃总成组件和其他汽车零部件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玻璃领域,是汽车玻璃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公司产品已进入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艾杰旭、板硝子、圣戈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1] - 公司已成为长城汽车、东风日产合格供应商 [1]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生产企业 [1]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达到1286.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0% [1] - 汽车玻璃总成组件行业具有种类繁多、非标准化的特点 [2] - 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1]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293.08万元,同比增长32.19%,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长 [2] - 公司掌握七项核心技术,包括汽车玻璃组件降噪技术、抗翘曲技术、包边条一体化成型技术等 [2] - 在生产工艺方面形成包边条多工序联动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自动化工艺改进技术两大类核心技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3] -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关注新的电池技术和关键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市场发展动态 [3] - 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并关注新的业务机会,研发低空运营管理系统的关键设备 [3] - 通过对新兴市场的详细研究,识别新的产品和业务需求,进行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3]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3 04:3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包括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制造和有机硅及高分子聚合物智能装备制造 是国内新能源电池连续化自动混浆设备领军企业 也是国内首家提供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5] - 主要新能源电池设备产品包括锂(钠)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站式全自动生产线 GMK3.0系列浆料多级带托式双螺杆连续法自动生产线 "红金龙"宽幅高速双面挤压折返式涂布机 极片高速精密辊压分切一体机等[6] - 有机硅设备产品包括太阳能光伏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 加成型液体注射成型硅橡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 气相法/沉淀法高温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等 公司是国内有机硅化合物装备龙头企业[5][8] - 通过子公司开展材料业务:金德锂生产电池级碳酸锂 工业级碳酸锂 铷盐 铯盐等[8] 天宝利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 液体注射成型硅橡胶 电子工业胶等[8] 安德力生产环保涂料树脂和环保油墨树脂[8] 技术研发与未来规划 - 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干法涂的连续成膜及覆合成极片设备已完全具备接单能力 高速连续量产线预计本年度内完成[8] - 推进硅烷硅碳负极材料装备及产线 硬碳材料合成装备及产线的规模化应用[9] - 通过锂云母低温硫酸法生产线及高纯铷铯提取产线强化上游资源保障[9] - 依托废旧电池回收智能拆解装备完善电池回收产业链[9] - 开发有机硅发泡材料产线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等技术打造硅橡胶海绵成型制造系统[9]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公司以133,845,891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 送红股0股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4] - 2023年 2022年每股收益因2024年6月完成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而重新计算[10] -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11] - 会计师事务所由华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3] 公司治理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2] - 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