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上交所“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含“科”量不断提升 制度包容性显著增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9:12
上交所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期权交易量稳居全球同类产品前列 [1][2] - 沪市公司近五年研发投入从0.64万亿元升至1.07万亿元,增幅达66%,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近四成 [3] - 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 [5] 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 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期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 [1][3]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具体为140家集成电路企业、224家生物医药企业、260家高端制造企业、61家新能源企业 [1][3] - 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376家,其中37家未盈利企业、6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4家红筹企业、13家适用第五套标准,已有22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后实现盈利,比例超四成 [3] 市场融资与功能发挥 - “十四五”时期,沪市股票首发融资额较“十三五”增长16%,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31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2% [4] - 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1.51万亿元,惠及超400家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超197亿元,为18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4] - REITs市场首发上市及扩募分别达51单和4单,募集资金1405亿元,市场占比近七成 [4]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生态 - 专业机构持有沪市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7%,其中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市值增长55%,专业机构交易占比上升12个百分点 [6] - 科技创新公司成交占比由34%提升至48%,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5][6] - 沪港通累计成交99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75%,10家公司完成全球存托凭证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 [6] 上市公司质量与回报 - 近五年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8%、4.6%,累计宣告分红金额7.32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1.2%,占全市场分红总额七成以上 [6] - 回购增持金额上限超3662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50.4%,沪市公司2024年单独披露ESG相关报告的覆盖率达57.7%,较2020年提升22个百分点 [6] - 337家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4家在最新评级中等级提升,评级全球领先公司数量同比增长62% [6]
拆解上海未来产业作战图:一座城市的创新飞轮正在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9: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近期,上海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的通知。10月1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科委副主任屈炜介绍《若干措施》的 有关情况。 上海对"未来产业"的定义是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颠覆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后 者被视为上海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塑造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这场发布会勾勒出了上海发展未来产业的全景脉络:从战略方向到执行抓手,从空间布局到资本支撑, 一幅多层次、全要素的未来产业培育蓝图正在铺展。 机制上,上海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整合创新资源、贯通产业链条的重要抓手;空间上,提出 市区协同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并积极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资本上,已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 的未来产业基金,并完成18只子基金的投资决策工作。 可以看到,一场由"机制—空间—资本"共同驱动的系统性变革,已在这座城市内部加速生成。 在上海,"机制—空间—资本"的飞轮正在加速成形。其中在"机制"一端——政策与制度领域的创新探 索,为未来产业的生长明确了方向与节奏。 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 ...
“起承转合”看上交所“十四五” ——上交所“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
第一财经· 2025-10-17 18:56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 10月17日,据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时期,上交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指导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 纪检监察组的有力监督下,与市场各方一道,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稳步推进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设。目前,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 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期权交易量也稳居全球同类产品前列。 "起"势——服务新质生产力聚点成面 "转"变——深化改革重塑发展格局 改革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深化改革的步伐始终贯穿上交所"十四五"时期,推动市场格局在潜移默化 中"转"变。上市公司主体责任意识明显转变。深入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沪市公司分红回报 力度持续提升。近五年,沪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盘实现稳韧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 分别为3.8%、4.6%,累计宣告分红金额7.32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1.2%,占全市场分红总额的7成以 上。回购增持金额上限超3662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50.4%。积 ...
云汉芯城:公司系众多半导体芯片厂家产品销售、推广平台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4
证券日报网讯云汉芯城(301563)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系众多半导体芯片 厂家产品销售、推广平台;公司所销售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众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行业;公司致力提 升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效率和推广国产芯片,系主要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
创世纪:公司将持续深化投资者沟通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8:40
证券日报网讯创世纪(300083)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投资者 沟通交流,通过深交所指定平台披露定期报告与重大公告,依托互动平台、定期组织机构调研等构建多 渠道投资者沟通体系;市值维护上,公司聚焦高端机床主业,并持续拓展新质生产力领域合作以夯实经 营基本面。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投资者沟通,通过传递经营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实现与 股东利益共赢。 ...
A股本周剧烈调整,港股创新药ETF跌近6%,A500ETF基金
格隆汇APP· 2025-10-17 18:39
周五三大指数全线下挫,上证指数跌1.95%,深证成指跌3.04%,创业板指跌3.36%,后两者均跌破30日 线支撑,成交量下降明显,周一周二还有2.4万亿左右,周四、周五直接跌破2万亿。 港股方面,恒指收跌2.48%,恒生科技指数跌4.05%,均创一个月新低。科技股全线走弱,中兴通讯跌 近13%,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双双跌超6%。 全周表现来看,除了中证红利指数微涨0.67%,港A股宽基指数尽数飘绿,恒生科技指数本周跌近8%, 科创100、科创50和科创综指均跌逾6%,创业板指跌5.7%。 | 序号 | 指数代码 | 指数名称 | | 本周涨跌幅% 10月涨跌幅% | | --- | --- | --- | --- | --- | | 1 | HSTECH.HI | 恒生科技 | -7.98 | -10.91 | | 2 | 000698.SH | 科创100 | -6.26 | -10.13 | | 3 | 000688.SH | 科创20 | -6.16 | -8.84 | | 4 | 000680.SH | 科创综指 | -6.08 | -8.91 | | 5 | 399673.SZ | 创业板50 | ...
太原市委书记调整
新京报· 2025-10-17 18:38
人事任命 - 林红玉同志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委员、常委和太原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1] - 此次人事调整由中央及省委从工作大局出发通盘考虑后决定 [1] - 林红玉此前担任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工作 [3] 发展策略与方向 - 公司处于收官“十四五”和谋划“十五五”的重要时刻 [1] - 发展核心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真抓实干谋发展并倡树“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争先意识 [2] - 具体转型路径包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以提升太原全省首位度和全国影响力 [2] 城市定位与目标 - 太原是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 - 发展目标是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进一步展现省会担当 [2] - 公司将努力为550万太原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
又一家公司跨界半导体
半导体芯闻· 2025-10-17 18:20
近日,纳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上海菲光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张华签署《股权 收购意向协议》,拟通过受让方式收购上海菲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菲莱测试")不低于51% 股权,交易金额预计为3.5亿至4亿元,交易完成后将取得菲莱测试控制权。 本次并购是纳尔股份基于整体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的跨行业投资举措,旨在丰富产业结构、提升新 兴业务布局能力。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综合整理于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 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 "在看 " 分享给小伙伴哦~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10万亿,投向半导体 芯片巨头,市值大跌 黄仁勋:HBM是个技术奇迹 Jim Keller:RISC-V一定会胜出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 推荐阅读 公司曾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荣誉。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晶圆AOI设备、芯片测试机、 COCO自动上下料设备、CoC老化系统、COB测试机、SoC老化设备等从晶圆、芯片到器件的全形 态方案,其旗下拥有自主品 ...
“上面到底知不知道下面有多难?”--从温差到“轮候”的再解释
水皮More· 2025-10-17 18:18
"上面到底知不知道下面有多难?" 过去两周,这句话在笔者后台出现了两百多次。它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割开宏大叙事与市井烟火之间的裂缝。人民日报"钟才文"八篇长文,最 可贵之处正是把裂缝摆到了桌面:既承认"物价持续低迷、企业困难、财政矛盾、地产波动",也给出解释——"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你的行业 还没轮到"。 今天,笔者替所有"没被轮到"的人,把这句话再掰开揉碎说一遍: 1. 宏观不是"撒谎",只是它只能做"加法"; 2. 产业更替不是"电梯",而是"换乘站"; 3. 政策再精准,也挡不住"换乘"本身的残酷; 过去二十年,中国平均每五年完成一次"支柱产业"易主: 2003-2008:钢铁、煤炭、水泥(城镇化基建); 2009-2013:汽车、家电(耐用品普及+下乡补贴); 2014-2018: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4G+流量降价); 2019-2023:新能源、动力电池(双碳+欧洲能源缺口); 4. 真正该追问的,是怎样让"下一站"早点来、怎样让"没上车"的人不至于被推下铁轨。 一、宏观数据为何"不会撒谎"却常"失温" GDP、规上工业、社零、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指标本质上是"价值加总"。只要有一块增量——哪怕它是锂电 ...
税务总局: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和无人机制造收入增速超20%
第一财经· 2025-10-17 18:14
本文字数:1272,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封图 | AI生成 2025.10. 17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尤其是税费优惠政策。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现行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3336亿元, 有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 度,我国企业购进研发和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6.1%,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税收是经济"晴雨表",最新的税收大数据折射今年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活跃。 10月17日,第一财经从税务总局了解到,随着我国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增值税发票数据显 示,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21.7%和 69.8%,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根据官媒披露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 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今年机器人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我个人感觉整个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再加 上相关政策的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