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家庭消费升级和情感消费增加,推动宠物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
环球网· 2025-11-10 09:13
宠物科技用品市场发展 - 宠物科技用品正从传统喂养向智能化、健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宠物养护效率和生活质量 [1] - 2024年中国宠物科技用品市场规模达102亿元,占宠物用品市场的20% [1] - 未来产品将向设备自适应、多设备联动等方向发展,AI情感陪伴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成为新趋势 [1] 宠物行业就业市场 - 宠物护理行业的就业职位同比增长43.7% [4] - 兽医的需求增长128.2% [4] - 宠物美容师的职位空缺增长67.3% [4] - 就业增长归因于家庭消费升级和情感消费增加 [4]
(第八届进博会)美国陶氏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市场稳定性促使企业持续投资
中国新闻网· 2025-11-09 14:16
公司市场表现与战略 - 公司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 本届与近20家客户和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文件 过去七届共签署近60份合作备忘录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超45年 中国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及最大海外市场 [3]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的稳定环境是促使其持续做出投资决策的基础 [1][2]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在进博会呈现近百款前沿技术和产品 覆盖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包装等领域 [1] - 公司在展会期间首发13款新品 其中10款为全球首发产品 [1] - 公司一款用于数据中心的浸没式冷却液展品受关注度高 可帮助运营方提升能效并降低运营成本 [1] 研发与行业应用 - 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热管理材料科学实验室 旨在加速与中国客户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2] - 该实验室将提供更可持续、更具创新性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以满足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等产业需求 [2] - 随着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 数据中心在全球发展 热管理材料科学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 [1]
威胜信息(688100):订单增长与业务拓展并进,海外市场加速布局
国盛证券· 2025-11-09 14: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电力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标的,在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领域构筑了显著优势 [3] - 随着全球数字化升级浪潮持续推进及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国际化布局,有望实现业绩持续性增长 [3]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7/10.5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6/21/18倍 [3] 财务业绩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3% [1] - 单三季度实现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2% [1] - 截至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达24.9亿元,在手订单结余38.24亿元,为未来几年业绩释放提供强有力支撑 [1] 海外市场拓展 - 截至三季度海外市场实现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21%,收入占比提升至19% [1] - 印尼和沙特本地化子公司及产能已投放开业,印尼工厂可生产电力AMI、智慧配电、智能水表、通信模块等产品 [1] - 沙特技术中心于9月落地,提供智慧电力、智慧水务、智慧城市等领域解决方案,未来在东南亚和中东区域收入有望逐步增长 [1] 核心竞争力与研发投入 - 公司聚焦“物联网+AI+芯片”构造核心竞争力,研发人员占比超51% [2] - 近五年研发投入累计近10亿元,在智慧电力系统领域将AI技术融入产业提高用电需求和新能源预测精度 [2] - 在芯片领域,公司与国家实验室合作研发内嵌NPU的新型SoC芯片 [2] 股东回报与公司信心 - 公司今年已实施完成第二期股份回购,使用资金1.5亿元,回购423万股 [2] - 自上市以来累计实施两次回购,共花费4.5亿元自有资金,其中800多万股已回购注销,400万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2]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保持每年40%的基准现金分红,体现对股东利益的重视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31.01亿元,同比增长13.0%;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37.18亿元,同比增长19.9%;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45.82亿元,同比增长23.2% [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24亿元,同比增长14.8%;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增长19.6%;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46亿元,同比增长20.8% [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1.47元,2026年为1.76元,2027年为2.13元 [5]
协创数据(300857)2025年三季报点评:25Q3收入实现同环比高增 智能算力业务在手订单充裕
新浪财经· 2025-11-09 08:4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87亿元,同比增长86.43%,环比增长18.14%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33.44%,环比增长1.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6.86%,环比增长3.7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收83.31亿元,同比增长54.43% [2] 业务板块分析 - 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35亿元,同比增长119.49%,毛利率为9.95% [3] - 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1亿元,毛利率为20.60% [3] - 数据存储设备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35亿元,同比下降5.27%,毛利率为10.28% [4] 战略布局与运营进展 - 公司构建“算力底座+云端服务+智能终端”三位一体的全球化产业体系,核心战略为“物联生态” [3] - 服务器再制造业务已构建芯片拆解自动化作业的核心能力,业务规模扩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步提升 [3] - 智能算力平台实现异构算力纳管、多用户租赁、实时调度及主流AI模型适配,深度渗透云游戏、AI应用、金融等领域 [3] - 公司持续建设高端GPU算力服务器集群,在国内核心节点及东南亚、美国等海外市场建立分布式算力网络 [3]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受企业级需求拉动,2025年第三季度各类存储价格全面上涨,主要驱动力为数据中心建置动能回暖及AI服务器提升存储要求 [4] - 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和服务器单柜存储配置提升,市场对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存储价格预期乐观 [4] - 公司存储业务受益于AI服务器业务快速发展和存储市场行情向好,通过强化芯片封测能力并与芯片原厂深化合作保持增长 [4]
(粤港澳全运会)科技护航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21:02
赛事基本情况 - 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跨境比赛,赛事横跨珠海、澳门、香港三地[1] - 赛程全长231.8公里,途经澳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关键节点[3] 技术支持与网络保障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作为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构建竞赛专网和5G备份网"双网"保障体系[3] -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视讯和对讲等技术产品,深度融合指挥视频会议和集群通信系统[3] - 针对港珠澳大桥、拱北口岸和青茂口岸等关键跨境节点,联合澳门CTM、香港CMHK运营商开展多轮跨境漫游对等测试优化,有效降低漫游响应时延[3] - 铺设覆盖全赛程的竞赛专网,并配置5G备份网作为应急方案,主线路故障时可实时回传重要成绩数据至数据中心[3] - 在医疗区、检录区及领奖区等多个功能房进行分区布线,确保网络稳定畅通及关键业务互不影响[3] 无感通关技术应用 - 赛事首次启用跨境"无感通关"模式,参赛选手以"不踩刹车"方式通过三地口岸[1][4] - 公司为赛事提供超600张跨境漫游物联网卡及配套网络保障,构建低时延、高质量、无接触的三地物联网卡网络[4] - 运动员佩戴智能设备,在高速竞技过程中实现自动扫描识别,达成"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行效果[4]
启源汇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8 19: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启源汇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肖剑峰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软件开发、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工业设计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机械设备租赁以及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 [1] 行业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聚焦于高端制造与智能化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系统集成 [1] - 公司提供从技术研发到设备销售及租赁的全方位服务 [1]
厦门玦珩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8 11:4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厦门玦珩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永春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人民币 [1] - 公司于近日成立 [1] 公司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日用百货、箱包、鞋帽、服装、家具、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化妆品、体育用品等广泛零售业务 [1] - 业务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信息技术相关服务 [1] - 业务涉及软件开发,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1] - 业务包含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 [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康复器械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11-08 10:10
产业概况 - 康复器械是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评估、训练与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恢复身体机能或弥补缺陷的医疗设备或辅助工具 [1] - 康复器械可分为康复医疗辅具、康复理疗设备、康复训练器械、康复评定器械以及其他设备 [1] - 产业链中游是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器械、康复训练器械、康复理疗设备、康复医疗辅具等 [2] - 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以及软件系统,下游消费群体包括养老、慢性病和残障群体等 [2] - 行业发展历经初始起步期(1980-1989年)、转型发展期(1990-2011年),现已进入高速崛起期(2012年至今),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器械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7] 政策环境 -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相关政策,有力推动行业高水平规范化发展 [10] - 国家鼓励医疗类康复器械与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有机融合,对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形成重大利好 [10] - 政策规划覆盖医疗器械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管、现代物流发展、健康老龄化、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11][12][13][14] 市场现状 - 2024年我国医用康复器械产品注册数量达1167起,自2019年起呈爆发式增长趋势 [14] - 2024年中国康复类医疗器材市场规模为211亿元 [15] - 康复类医疗辅具市场份额占康复器械行业总市场规模的82.15% [17] - 行业下游应用中,养老市场占比最高,约为67%,慢性病应用占比约为22% [18] 竞争格局 - 中国康复器械产业链上市企业呈“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互补”分布,核心制造企业集中于江苏、广东、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 [21] - 2024年,可孚医疗、鱼跃医疗、翔宇医疗为市场份额前三的企业,分别占据康复器械市场份额的6.47%、6.18%和3.51% [24] 发展前景与趋势 - 预计2030年中国康复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473亿元,2025-2030年行业复合增速在14%左右 [26] -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加速、医保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采购增加以及3D打印、VR等技术的落地应用 [26] - 行业技术智能化与产品多元化趋势显著,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 [28] - 产品走向多元化,除高端康复机器人外,适老化产品、小型化便携化器械及3D打印定制化辅具不断涌现 [28] -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企业与高校、医疗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整合康复器械与养老服务 [28]
内蒙古智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8 07: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内蒙古智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文纲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智能机器人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等多个领域 [1] 公司经营范围:一般项目 - 业务涉及智能硬件销售,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服务消费机器人、人工智能硬件、智能车载设备、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智能农机装备等 [1] - 业务涵盖技术服务与研发,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物联网技术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5G通信技术服务等 [1] - 业务包括多种服务与租赁,如农业机械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农业机械租赁、航空商务服务、航空运营支持服务、共享自行车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等 [1] - 业务涉及文化娱乐与管理服务,如公园景区小型设施娱乐活动、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数字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乡镇经济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园区管理服务、气候可行性论证咨询服务等 [1] - 业务包括维修与监控服务,如日用电器修理、安全系统监控服务等 [1] 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 - 公司为营利性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许可项目包括通用航空服务、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民用航空器维修、测绘服务 [1]
为“诗和远方”插上科技翅膀
经济日报· 2025-11-08 06:17
行业政策指引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植根中华文明并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为文化与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提供指引 [1] -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被视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旨在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各地文旅产业在创新技术助力下焕发蓬勃生命力,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 - 部分地方过度追求科技营造的视听奇观,导致本地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被削弱 [1] - 技术的标准化与可复制导致一些文旅项目出现同质化,暴露出创意匮乏和特色不足的问题 [1] 文化价值挖掘与表达 - 需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展示,活化利用文化资源并创新表达地域特色 [2] - 应将人文价值融入文旅体验,避免重技术轻文化的情况 [2] - 通过科技高能效应使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 技术与体验融合 - 人文沉浸与技术沉浸相融合,线上视频内容与线下场景体验相补充,可提供代入感更强、互动性更佳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2] - 统筹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可活化文化资源、重塑旅游场景,进而释放文化价值和提升游客体验 [2] - 例如山西《又见平遥》以先进技术为本地文化添彩,湖南《今上岳阳楼》运用裸眼全息影像技术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及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等创新服务已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 [3] - 新业态在新技术支持下繁荣发展,新技术在新业态快速发展中迭代创新 [3] - 例如浙江打造集观影、戏剧、展览等业态于一体的M511光影汇,结合本地技术优势与游客反馈持续探索升级之道 [3] 产业发展路径 -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模式转变、产品形态重构和传播机制跃迁 [3] - 行业需在深入分析消费市场基础上不断发现新需求、优化新业态 [3] - 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本地文化与相关技术互促发展,质效并举提供与自身特色相匹配的文旅产品 [3] - 应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实现文化与科技齐头并进,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服务人民群众 [3]